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好家教成就好家风/广州市家长学校家庭教育书系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苏佩主编的《好家教成就好家风》是一本以家教家风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着力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旋律之作。

本书是适合家长与孩子共享亲子时光的一本最佳读物,是推进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的引路之作。

内容推荐

苏佩主编的《好家教成就好家风》发掘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以孩子天真的口吻、稚嫩的想法,表达出孩子们对成人世界的懵懂、茫然与紧张,同时也展现出家长教育孩子时的困惑与错误;进而带领读者去阅读故事,通过故事所展现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和传统美德,去思考、探索解决困惑的途径。

目录

爱国如家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寒士家风”成就家教传奇

 邓稼先:用生命托起蘑菇云

 霍英东:“无意中爱国”

 何厚铧:父母教会我爱国爱民

 赵涌:三代军人,爱家爱国爱党

 赵先友:从军报国,代代相传的热血情怀

 佳句集锦

一廉如水

 爱莲说

 曾国藩:以廉治家

 伍廷芳:携巨款“出走”的财政部部长

 周恩来:钢纸箱里的秘密

 陈毅:不“孝顺”的女婿与“抠门”的爸爸

 焦裕禄:高收入的清贫者

 宋炳法:父亲留给我的最大财富是清正

 佳句集锦

有志竟成

 竹石

 钱玄同:自强好学好家风,成就一家三世英才

 老舍:穷要穷出志气来

 林书豪:从板凳球员到耀眼巨星

 高书贞:身残志坚的母亲是女儿“最好的大学”

 李笑玲:自强不息,剪出灿烂人生

 张倩昕:用心灵的眼睛追求光明

 佳句集锦

敦杰务实

 咏煤炭

 李庄:一生就做了一件事

 钟南山:妙手仁心的医者传奇

 吴斌:用生命来减速刹车的“最美司机”

 佘洪海:矿工世家有传家宝

 刘丹:从小埋下“警察”的种子

 艾连娣:书香育人,以书为乐

 佳句集锦

抱诚守真

 孟子·离娄上·第十二章

 李嘉诚:成功来自母亲的教育

 吴乃宜:用生命还债的诚信老爹

 林道志:一家三代70年的守候

 崔秀兰:诚信家风让孩子带到西班牙

 李春荣:父亲教我做个“实在人”

 刘一凡:00后的诚实与担当

 佳句集锦

严气正性

 石灰吟

 司马迁:刚正不阿与史家绝唱

 任仲夷:忠诚于真理的改革开放先驱

 邹承鲁:中国科学界的真理斗士

 柳传志:父亲教我正直做人

 冰心:教女儿一生都要说真话

 余永如:被儿女们“怨恨”过的正直爸爸

 佳句集锦

孝亲仁爱

 论语·学而

 刘墉:把妈妈永远留在心上

 徐祥龄:一生都在公益的路上行走

 赵广军:从边缘少年到“天使”

 孙朝栋:让“善”的种子生根发芽

 付春兰:18个孩子的“家长”

 陈云:108岁保姆与余家三代人的至爱真情

 佳句集锦

大度兼容

 荀子·非相(节选)

 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

 吕蒙正:不记人过的一代名相

 莫言:难忘母亲宽容善良

 何遥:以德报怨、舍身救患者的“最美护士”

 黄娥娇:吃亏是福,善待他人

 吕涵泽:宽容妈妈造就大度儿子

 佳句集锦

试读章节

梁启超,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之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者、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不仅功成名就,而且把九个子女都培养成为国家之栋梁,创造了“一门三院±,个个皆才俊”的家教传奇。

“寒士家风”成就满门才俊

大儿子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创办了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二儿子梁思永,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小儿子梁思礼,是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也是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带头人,我国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除了这“一门三院士”,梁启超的其他子女也非常优秀。长女梁思顺,编有《艺蘅馆词选》,精通日语;二女儿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先行者,也是我国图书馆西文编目方面的专家;三女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等等。

另外,孙辈中梁从诫致力于中国环保教育,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是中国环保事业第一人;孙女梁再冰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外孙周嘉平、吴荔明等是中国遗传工程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等。

梁家后人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与梁启超的教育和指导有直接关系。梁思礼说是父亲的育人之道,塑造了各位兄弟姐妹健全的身心。他回忆说,在梁家,长辈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做大官,发大财,出人头地”,而是“做大事,做实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梁启超一直向孩子们倡导的“寒士家风”的要义所在。

爱国忧民

作为清末百日维新运动的先驱者,梁启超一生都在为“新民、强国”、民族复兴而奔波努力。他是在近代举起现代意义上爱国主义旗帜和系统阐发爱国论的第一人。梁启超在《爱国论》中系统阐述了他的爱国思想,超越了“忠君”的传统,跃升到以建立民族国家为基点的社会政治论的基础之上。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同样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孩子们。9个孩子有7位出国留学深造,并且都本着爱国之心,在不同时期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1年,满怀父亲“工业救国、技术救国”思想的梁思礼留学美国。“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像你父亲一样,为国家作贡献。”临别时,母亲这样叮嘱他。在美国,梁思礼主修无线电,后又学自动化控制,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1949年,新中国将要成立的消息,让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梁思礼迫不及待地回到祖国。

“年纪越大,我越觉得父亲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爱国思想。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终生受益。”回想往事,梁思礼不由感叹再三。禀承着这种人生信念,梁思礼响应祖国的需要,不计名利,投身于航天事业五十载而坚贞不渝。

人格磨炼

梁启超认为,子女们能否成才,关键是要看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是战胜人生一切挫折的武器。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人类只要有精神,生活不枯竭”“磨炼人格”,这些是梁启超培养“寒土家风”的重心。为了培养子女们的意志和毅力,他从不溺爱子女,要求子女们艰苦朴素,守住寒±家风门风,鼓励子女们在逆境中磨炼品德。他教育儿女“磨炼人格”不应限于艰苦环境,也应在优越的条件下自励。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从美国学成归国后,父亲梁启超建议他们不要前往生活舒适的清华园,而是去条件艰苦的东北大学任教。梁思成夫妇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埋头于中国古建筑的教学、研究与田野考察,后来成为中国建筑学研究的翘楚。

温情脉脉

梁启超从来都是一个充满了爱的父亲。直到他去世,都始终坚持给在海外的五个子女写信,帮助他们确定学习方向,指导他们做学问,同时又充分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意愿。

梁启超对子女们的学习成绩并不十分在乎。梁思庄一次考试得了第16名,大大伤了自尊心。梁启超得知后写信给她:“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能在37人中考到第16名,真不简单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

梁启超曾自述信仰的是“趣味主义”,人生观“拿趣味做根柢”。他曾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在他的影响下,梁家人大多性格开朗,风趣幽默。梁启超给每个孩子都起了小名,梁思顺是“大宝贝”,梁思庄是“小宝贝”,梁思懿被叫作“司马懿”,小儿子梁思礼是“老BABY(婴儿)”,被梁启超译为“老白鼻”。

由梁启超算起的梁氏家族,已延续五代,其成员遍布海内外。这个家族的后人们传承着梁启超的一个特点,即无论怎样,仍充满对祖国、生活和工作的热情。

P5-9

序言

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的一生

现在,人们见到我,第一句话通常是:“你作为新东方的掌门人,新东方很赚钱啊!”没有人会说:“俞老师,你的人品不错。”我想假如说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我一分钱都没有了,那时候,还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吗?现在,我身上贴了很多标签:“中国最有钱的教师”“学校规模最大的校长”“知识分子成功创业的典范”……没有人说我勤奋啊、善良啊什么的,哪怕说我是一个好人也没有。

我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新东方市值多少,我赚了多少钱,而是我首先做对了人。假如有一天新东方没了,我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我必须再从头做起,那时还有人告诉我:“俞老师,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认可我的成功。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才成功,而是因为我是一个具备成功品格的人,那么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都能够创造新的辉煌,甚至不断超越。

有人说,俞老师,你骨子里还是个农民。没错,我就是农村出来的,而且现在很多习惯都是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沿袭下来的。小时候农村生活的历练,父母对我的言传身教,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

农村一年四季繁重的劳作,让我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需要坚强和付出努力;而农民淳朴的作风,让我学会平易近人、朴实而不张扬。这种性格在我以后的创业生涯中,给我带来了很多机会。而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知道怎样面对困难和挑战,少了些急功近利。既不像一般人在遇到困难时退缩,也不会在得意时张扬。

如果不是我母亲的坚持,我想我不会考上大学,乃至成为老师。第一次高考失败时,我就想回家种地算了,我死心但我母亲没死心。第二次参加高考,结果我又落榜了。本来都打算放弃了,也是因为我母亲的坚持,让我决定考第三次。而这第三次,把我送出了农村,走进了北京大学。这是我母亲影响我的第一点:坚持不放弃。

我母亲带给我的第二点,是要乐于助人。小时候有两件事给我印象最深。当时我八九岁,有一次下大暴雨,家家户户都晒着稻谷,结果我母亲领着我们全家帮邻居把稻谷都收回去了,等到收我们家的稻谷时,已经被淋湿或冲走了。母亲说,别人有困难时要去帮助人家,他们家里没有人,如果我们不帮他们收,他们家一年的粮食就没了;另外,如果邻居之间相处不好,是不可能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的。“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母亲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第二件事情是有一年粮食歉收,我们家八口人都穷得抓耗子吃了,家里剩下不到二十斤的粮食,母亲居然分出一半给邻居家。母亲说,我们家人少,还可以多种点菜掺着米吃,饿不死,如果不给人家,他们在已经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灾荒,就会有人饿死。从此那户人家和我们家关系特别好,经常主动帮我们收割麦子,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是好人。

也正因母亲的这种影响,我从小乐于为同学服务,到北京大学时,也保留这种习惯。我为宿舍打扫卫生,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而我从没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十年后,当新东方做到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找我那些同学,他们在大学时都是我的榜样。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特地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没想到他们回来的理由让我十分意外。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打了四年的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我们一起回国,共同做新东方。”因此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现在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重要了,但是家庭教育关键要教孩子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恐怕有些家长还有些模糊。比如说,有些家长会教孩子不要被别人占便宜,不要害人,但是要防人。乍一看好像也没错,其实无形中灌输给孩子的就是一种自私的心理,久而久之,孩子也很难交到真心的朋友,这对他将来的人际交往无疑是不利的。试想一下,我们是想孩子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人呢,还是成为一个处处被防范、被排挤的人?其实我们生活到最后,无非就是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成为一个具有什么样品格的人,然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什么样品格的人。《好家教成就好家风》一书,在这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这本书,从头至尾,贯穿的都是对孩子良好品格的教育,从清廉爱国到正直诚信,从自强务实到仁孝宽容,等等:并且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来感化人。更难毹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伟人名人的故事,还有普通老百姓的平凡但不平庸的故事。读着这些真实亲切的故事,特别容易在内心产生共鸣。比如,书里讲李嘉诚的故事,李嘉诚的成功众所周知,但李嘉诚为什么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功?书里给出了答案。因为李嘉诚的母亲对他的教育,他母亲教他做人要正直,做生意要有诚信。因此,在多年商海生涯中,李嘉诚始终秉承“诚信”二字,坚持以诚待人,诚信处事。正是诚信,造就了他世界华人首富的地位。从小因罹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的李笑玲,一个普通百姓,却凭着顽强的毅力,通过手术依靠拐杖重新站了起来,并且甘于清贫,只为传承和发扬剪纸艺术。女儿在她的影响下,坚强独立,也继承了她的衣钵。这些就是良好的家教。名人典故让我们明白,要成功,先做人;普通百姓的家风给我们启迪,坚持做人的原则,普通人也能取得成功。世道在变,但做人做事的原则不会变,也不应该变。《好家教成就好家风》一书体现的恰是这点。从古至今,但凡取得不凡成就的都是坚持了应当坚持的品格、精神,而这莫不源于良好的家教家风。这一点,本书给我们的启发将会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父母对孩子而言,是一生的榜样;家庭教育对孩子而言,是影响一生的教育。家庭教育中最核心的教育是品格教育。我想说,父母把自己所有的一切,生命、财产、地位等全部都交给孩子,孩子也不一定能成功,不一定会幸福。倘若家长先从自身树立榜样,传承给孩子正确美好的品格,教会他学会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成功时不张狂,失败时不气馁,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那么,孩子继承到的将是永久的财富,将能体会到追求、奉献背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这对他们而言,才是最有价值的成功,他们才能获得一生最大的幸福。倘若每个家庭、每个家长都能从书中有所领悟,有所受益,进而能够推动整个社会风气激浊扬清、崇德向善,这是编者乐于见到的,这也是编写此书的初衷。

俞敏洪

2014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