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震惊世界的发明/历史小广角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徐德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震惊世界的发明》(编者徐德清)是《历史小广角丛书》之一,包括揭开产业革命的序幕——珍妮机的发明、纸船明烛照天烧——牛痘接种法的发明、征服海洋的“蠢物”——轮船的发明、建立空中帝国——无线电的发明、瘟神的克星——抗菌素的发明等十二个部分。

内容推荐

《震惊世界的发明》(编者徐德清)是《历史小广角丛书》之一,书中包括了:不用骡子牵引的骡机、多米诺骨牌、达德利伯爵的烦恼、到格拉斯哥草原散步、波尔顿极力相救、斯米顿的悲哀、万户萧疏鬼唱歌、以毒攻毒、挤奶女工的传说、他挽救了一亿人的生命,却被排斥在医学会门外、惊心动魄的试验等内容。

目录

一、揭开产业革命的序幕——珍妮机的发明

 同业者的愤怒

 不用骡子牵引的骡机

 多米诺骨牌

二、把生产引入狂飙时期的大力神——蒸汽机的发明

 达德利伯爵的烦恼

 到格拉斯哥草原散步

 波尔顿极力相救

 斯米顿的悲哀

三、纸船明烛照天烧——牛痘接种法的发明

 万户萧疏鬼唱歌

 以毒攻毒

 挤奶女工的传说

 他挽救了一亿人的生命,却被排斥在医学会门外

 惊心动魄的试验

四、征服海洋的“蠢物”——轮船的发明

 一顿臭骂,新式武器计划夭折

 一场暴风雨,船沉人病山穷水尽

 一片嘲笑声,“克莱蒙特号”险遭不测

 一群发明家,千秋功业归何人?

五、人类长出了飞毛腿——火车的发明

 瓦特作梗,默多克失去了机会

 技师哀叹:我实在太时乖运蹇

 居民抗议:上帝给世界的安宁被破坏了

 董事会决定:再给“铁马”一次机会

六、顺风耳变成了现实——电报、电话的发明

 画家搞发明,上帝创造何等奇迹

 十年辛酸泪,大西洋怎能阻挡人类进步

 难煞门外汉,发明不易宣传更难

七、是福音,还是恶魔——安全炸药的发明

 吓蒙了的教授和不怕死的父子俩

 一声冲天巨响,满脸血污的他高喊“我成功了”

 大富翁的临终遗嘱

八、建立空中帝国——无线电的发明

 意大利部长表示,我们不需要无线电

 马可尼说,不要理睬“赫兹的大镜子” 

 前苏联人宣称,马可尼是抄袭者

 弗莱明承认,他的发明来自爱迪生的废纸篓

九、闯入航空时代——飞机的发明

 荒沙丘上的“飞鸟” 

 圣诞节前的礼物

 好事多磨,莱特兄弟异国觅知音

 命运多舛,莱特飞机蒙尘28年

十、瘟神的克星——抗菌素的发明

 “金妖精”被杀之谜

 “磺胺”药寡不敌众

 “青霉”出山,力挽狂澜

十一、最大的杀人魔王——原子弹的发明

 罗斯福不愿做拿破仑

 制造恶魔的指挥官

 摧毁纳粹德国的原子梦

 天上掉下一个“小男孩” 

 斯大林种“南瓜” 

十二、打开天国之门——火箭的发明

 这件事发生在明代

 “卡卢加的聋子幻想家”和“一头离群的狼”

 “伴侣1号”侵犯美国“领空”

 “把苏联人摔倒在月球上”

试读章节

“珍妮!”哈格里夫斯大叫一声,拼命冲过去把她扶了起来。

四五架新式纺纱机被搬出门外,扔在人群中间。望着这些机器,人们好像见到了魔鬼、见到了仇人,人人红了眼,个个咬牙切齿。

“砸!”人群中不知谁叫了一声。

大家一拥而上,有的抡起木棍,有的举起斧子。哈格里夫斯想扑上去阻止,无奈双臂早已被几个彪形大汉架住了,动弹不得。只听见“噼噼啪啪”、“乒乒乓乓”一阵响声,纺纱机早就粉身碎骨。

那些妇女和姑娘们抑制不住心头之恨,纷纷走到前面,往砸烂的机器上狠命地吐唾沫。

被押在一旁的哈格里夫斯和珍妮心疼得双泪直流,哈格里夫斯仰天大呼:“这是我的发明,我的发明呀!”

发了疯的人们还不甘休。

“烧!”不知谁又叫了一声。

一个人把火扔在被砸烂的机器上,一会儿,火焰把它们吞没了,火旁的人们疯狂地喊叫着,仿佛成了胜利者。  ’

这就是工人发明家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后不久发生的事。

哈格里夫斯从小就爱劳动、爱动脑筋。他开始跟人学木工、做木匠活,学成一身好手艺,后来他进工场当了织工,为工场主织布。

哈格里夫斯的妻子珍妮勤劳贤惠,他俩从小青梅竹马,婚后十分相爱。哈格里夫斯家境贫寒,珍妮就让丈夫做了个纺纱机,每天在家纺纱。

就这样,白天哈格里夫斯到织布工场织布,珍妮在家纺纱,这是当时英国最普通又最典型的家庭式样。

哈格里夫斯仿造的纺纱机是最原始的纺纱机,它是14世纪肘从意大利输入英国的。这种机器只有一只纱锭,纺好的纱就绕.在纱锭上。珍妮用一只手使木轮旋转,从而带动纱锭旋转,另一只手则把槔絮拉成细线,纺好后就绕在纱锭上。这种纺纱机只能纺粗纱,不能纺细纱,而且效率不高。珍妮是远近有名的纺纱能手,一天也只不过纺1磅纱。

哈格里夫斯每天回家时,珍妮总是不停地纺着纱,既紧张又劳累。吃完晚饭后,她又坐在纺纱机旁边嗡嗡地纺起纱来了。

当时英国正闹着纱荒,棉纱的供应十分紧张。纱荒是由飞梭的发明引起的。直到18世纪,英国织布用的是原始织布机。织布时,人手里拿着一只带线的梭子,用左手和右手来回传递,使经线和纬线交织成布。梭子来回的速度慢而且费力,织的布布幅也很窄。

1733年,英国兰开夏郡的一家棉织工场的机械工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飞梭是用脚跳板传递的,传递的速度快,传递的距离加大,它使手获得了解放。尽管飞梭仅仅是织布机中的一个部件,而且它的动力仍是人力,但它使织布的工效提高了1倍多,原来3个人织1天的布,现在只要1个织工织1天就行了。

纺纱和织布是两个密切衔接的工序。鲂纱为织布提供原料,织布把棉纱织成布匹。家庭手工业时代,纺纱和织布都十分落后,它们之间是平衡的。现在飞梭发明了,织布机改进了,而纺纱还是老样子,远远跟不上织布的需要。1个织工1天用的纱至少要6个织工提供,没有纱,织工就无工可做。一些织工为了不停工,到处想方设法收购棉纱,而棉纱总是供不应求。

1761年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技术与工业奖励协会”专设奖金鼓励纺纱技术的改革。获奖的条件是,新发明的机器要能“一次纺6根纱,而且只需要一个人开机器或看机器”。

哈格里夫斯织布用的棉纱全部由妻子提供。珍妮纺的纱少了,哈格里夫斯就只好停业。为了让丈夫多织些布、多挣点钱,珍妮总是起早贪黑拼命地干。没几个月,珍妮红润的脸蛋就渐渐变白了,眼眶也开始凸出来。

哈格里夫斯看着妻子日益消瘦的脸,十分心疼。每天晚上,他总要陪着珍妮纺纱。

小屋里油灯一亮一亮,纺纱机发出嗡嗡的响声,哈格里夫斯望着纺织机出了神:要是有一台一次能纺8根纱的机器该多好啊1

1764年的一天晚上,哈格里夫斯想纺纱机人了迷,仿佛眼前有一台小巧玲珑的崭新的纺纱机,他连忙伸手去接,没想到新机器没有抓住,却打翻了珍妮正在纺纱的纺纱机。哈格里夫斯一下子从梦中惊醒,定睛一看,纺纱机中原来水平放置的纱锭倒了下来,笔直地竖立着,线却没有断,纱锭仍旧转着。

“你想什么?这么认真。”珍妮关切地问道,一边说一边准备把纺纱机扶起来。

“慢!”哈格里夫斯拦住了妻子,他的脑子突然来了灵感。他指着倒在地上的纺纱机,激动地对珍妮说:“你看,它还在转着呢!纱锭竖立起来,不也可以纺纱吗?如果我们改进一下,并排多安几个纱锭,同时纺纱,不就可以一次纺出几根纱来了吗?”

珍妮听了丈夫的设想,非常高兴:“亲爱的,你真聪明!这样我一天就可以纺好多纱了,足够你织布用了。”她好像已见到了新机器似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夫妻两人围着撞倒的纺纱机,用手比画着讨论设计方案。当夜,一个初步的方案就定下来了。

第二天天刚亮,哈格里夫斯就开斧动工,他先用4根木腿组成一个矩形机架,机架下安上转轴,再装上手柄;机架上装有滑轨和卡线设备,8个纱锭垂直地安在转轴后方的机架的一端,另8个纱锭倾斜地在转轴前面……

珍妮在旁边帮助出主意,有时当下手配合,有时端来水给丈夫喝,还不时替他擦去头上的汗。

经过几天的努力,机器做好了。一试验,问题还不少:转子转动太沉重,卡线设备不科学,滑轨移动不灵活……哈格里夫斯有些泄气,这时珍妮就鼓励他:

“亲爱的,你肯定行,做到这个样子已经很不简单了。”

哈格里夫斯又鼓起了勇气,拆了重新做。

就这样,做了拆,拆了又做,拆拆做做反复了十几次,年底时,一架崭新的同时可纺8根棉纱的纺纱机诞生了。珍妮轻快地摇动转轮,带动8个直立纱锭旋转,只见8个纱锭同时纺出8根细细的纱。

珍妮激动地紧紧搂住丈夫的脖子,祝贺丈夫的成功。夫妻俩狂欢一阵子后,哈格里夫斯建议给新的机器起个名字。

“名字?”珍妮开始有些惊讶,“机器还要有名字?”后来一想,商店里好多商品都有名字,给机器起个名字也纯属正常。于是就问:“叫什么名字呢?”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