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任杰华所著的《从伊利蒙牛到永业(探寻内蒙古高速发展的DNA)》一书涵盖“呼啸而起”、“百炼成钢”、“成长基因”、“文化的清晨”四大篇幅、十九章节内容,阐述了从“内蒙古制造”到“内蒙古创造”的蜕变故事,对伊利、蒙牛、永业公司的发展进行剖析,对郑俊怀、牛根生、吴子申三位企业家创业历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伊利、蒙牛、永业等企业如何在开放包容的草原文化影响下,创造出企业的品牌效应,实现企业国际接轨,最终完成现代企业的铸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伊利蒙牛到永业(探寻内蒙古高速发展的DNA)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汉明//任杰华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汉明、任杰华所著的《从伊利蒙牛到永业(探寻内蒙古高速发展的DNA)》一书涵盖“呼啸而起”、“百炼成钢”、“成长基因”、“文化的清晨”四大篇幅、十九章节内容,阐述了从“内蒙古制造”到“内蒙古创造”的蜕变故事,对伊利、蒙牛、永业公司的发展进行剖析,对郑俊怀、牛根生、吴子申三位企业家创业历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伊利、蒙牛、永业等企业如何在开放包容的草原文化影响下,创造出企业的品牌效应,实现企业国际接轨,最终完成现代企业的铸造。 内容推荐 汉明、任杰华所著的《从伊利蒙牛到永业(探寻内蒙古高速发展的DNA)》致力于探讨中国内蒙古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聚焦于从“内蒙古制造”到“内蒙古创造”的蜕变故事。读者可以从《从伊利蒙牛到永业(探寻内蒙古高速发展的DNA)》中了解到以内蒙古畜牧业资源为依托、草原文化为背景、将内蒙古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的知名企业伊利、蒙牛,以及基于内蒙古独特资源和创新商业模式而成功的永业公司,是如何在开放包容的草原文化影响下,营造并发挥企业品牌效应,实现飞跃式发展,并进行国际接轨的经验。 内蒙古企业的群体成功,体现了中国现代企业家对于区域经济优势、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他们最终形成的区域品牌集群发展效应值得关注。 目录 序一 从草原文化视角解读内蒙古企业的发展 序二 好消息来自大草原 第一编 呼啸而起 第一章 草原品牌企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GDP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内蒙古 伊利、蒙牛、永业——撑起内蒙古非资源类企业发展的一片蓝天 从A股、港股到美股的攀登 品牌企业——输送新文明的高速公路 呼啸动力始自何方 第二章 草原品牌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代企业——草原卖药人完成的商业启蒙 第二代企业——资源+草原文化成就的品牌企业 第三代企业——独特资源+独创知识的创新型企业 第三章 草原品牌企业呈现集群特征 草原品牌群落装点中国经济版图 绿品牌——新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大草原——给企业家提供心灵能量的地方 宽广文明与开放人格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企业家 刚直性情与企业竞争力 第四章 草原品牌企业家的七大精神特质 做企业是在做气候——清醒的企业战略意识 上市,永不放弃的选择——坚持走资源+资本之路 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想象力、整合力、活动力 造得好卖得更好——企业营销实战技能超强 奖得梦不到,罚得想不到——重视运用激励机制 召城的风铃响在耳畔——勇担社会责任 头顶没有天花板——企业现代是因为企业家的意识现代 第二编 百炼成钢 第五章 内蒙古品牌企业战略的梯度演进 伊利,与国家发展相伴随的品牌战略——从政治到经济 蒙牛,与传媒活力相伴随的文化营销——从文化到经济 永业,一种基于激活信任的商业智慧——从社会到经济 永业,视问题为商机,用社会学家的脚走通经济的路 第六章 内蒙古品牌企业的产业布局 奶牛养大了伊利、蒙牛 永业生命素,一项与奶牛有关的事业 三个一千亿工程——生物工程、旅游业、农业和沙产业 好山好水好心情——内蒙古可以做得更多 第七章 内蒙古品牌企业的产品研发 伊利——每年数亿元投入新产品研发 蒙牛——不断加快的创新频次 永业生命素——点石成金的科技作品 发明是创新,命名也是一种创新 第八章 内蒙古品牌企业的营销升级 矮脚马文化——草原卖药人的坚韧营销 文化营销——文化搭台,营销唱戏 服务营销——用IT理念作农资快销 眼见为实——让农民眼瞅着把钱挣了 厂商一体——客户员工化,员工客户化 气血相随——现金是血,信息是气 第九章 激励机制的东方管理思想 奖励前置——让诚信拥有重量 奖励前置——一种鼓励创新的制度设计 奖励前置——东方式人本管理的新探索 奖励前置——把人格与梦想当做金融使用 第十章 企业文化的东方式落地 稳健伊利——大丈夫能做细事 蒙牛奥秘——在企业文化中引入伦理 永业的家文化——让员工有心理所有权 永业精神——生逢其时,永不放弃 第十一章 登上资本市场的新高度 华尔街不相信眼泪 厂商一体商业模式征服美国金融巨子 用马头琴伴奏纳斯达克的钟声 为内蒙古企业和纳斯达克搭起一座金桥 第十二章 永业的独创知识库——东方式仁厚遇到西方式规律 独创知识之市场说——先找市场,再找市长 独创知识之好人说——德行天下,做有清晰价值观的企业 独创知识之诚实说——两诚两实,把“信”字写在大地上 独创知识之实干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独创知识之管理说——最好的管理是不管,变老板为老师 独创知识之百分制考核——让所有员工都当老板 独创知识之习学说——毛细血管发达了,企业才能强壮 独创知识之人气说——情绪是企业重要的资产 独创知识之氛围说——三人走路,两个人决定快慢 独创知识之地气说——接上天还要挨着地 独创知识之质朴说——永远记住你就是普通人 独创知识之韧性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独创知识之创新说——整合力即创新力 独创知识之黏性说——永业,一种边创造边焊接的文化 第十三章 三位企业家的为人处世 郑俊怀——战略型企业家 牛根生——有大格局大情怀 吴子申——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童年偶像与吴子申的心灵世界 人性的弱点——一本书带来的力量 第三编 成长基因 第十四章 站在草原望中华 站在草原望中华,顿觉中华更伟大 草原文化——一种基于自然的活体文化 草原人的人生观——自然、自由、自在 草原文化——推动内蒙古企业现代化的酶 第十五章 九龙湾蛐蛐市场的孩子们 九龙湾——童年里留下欢乐的地方 呼和浩特——一座风里都流淌着草原文化的城市 呼和浩特——一座有信仰有包容的城市 呼和浩特——黄河和草原在这里交汇 塞外青城——走西口精神在这里扎根 呼和浩特的后山——产土豆也产皇帝 呼和浩特——一座喜欢聚会、快乐无限的城市 亲和力也是生产力 第十六章 政府的推手 小作坊神奇变身背后的支持 维护市场公平的仲裁者 永业身后关切的眼神 优秀是训练出来的 360度的推手 超前引领,在非资源领域的沃土上 第四编 文化的清晨 第十七章 寻找非资源类企业崛起的DNA 文化不仅是资源更是资本 内蒙古品牌集群是典型的文化与经济融合型经济 用文化改变观念,让思想创造利润 保护好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冰凌花 像保护博物馆一样保护现代企业印记 良心不可以沙化——保护诚信 第十八章 喜剧的多米诺效应 谁是下一个被机遇击中的企业 机遇来自于结合部创新 站在全球化与全人类的夹角上 让草原文化的阳光映照中小企业 苍狼白鹿与内蒙古大学MBA 玻璃蒙古包的启示——现代化还是现代性 第十九章 创造着我们的创造 绿色生活的公司支点 让内蒙古成为生产快乐的地方 梦想永远被欢迎 用大脑和双手创造财富 激活区域历史文化中的灵魂 文化是一种永不止息的行走 后记 回到原点——责任中爆发的智慧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草原品牌企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GDP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内蒙古 近年来,群雄崛起于内蒙古大草原:伊利、蒙牛、永业、现代牧业、小肥羊…… 这些品牌企业就像双翼的神马驰骋在草原上,呼啸而起,蜂拥而上,大气磅礴,屡屡创造奇迹,引起经济界一片惊诧。 随之而来的是,内蒙古、大草原、草原文化成为国内新闻界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时间,说内蒙古骑马上班的人少了,吃小肥羊、西贝这些内蒙古菜,喝伊利、蒙牛这些品牌的牛奶,饮内蒙古河套白酒,穿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衫,来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人多了。内蒙古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内蒙古,不再是“老少边穷”的代名词。2011年元旦刚过,有一条新闻成为各大新闻网站的首页——内蒙古自治区迈入GDP万亿俱乐部,人均GDP直逼广东省,“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内蒙古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 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 655亿元,年均增长17.6%,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4.6%,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 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 这些消息要不是来自于权威部门,真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这才几年时间,内蒙古发展就这样快,但这是事实。 数字是枯燥的,但强者的成绩却是用数字来诠释的。我们再来看看巨型企业年会上传来的好消息。 2010年,伊利集团的品牌价值逼近300亿元,摘得中国乳企品牌价值的“七连冠”。凭借奥运会和世博会上的精彩表现,伊利集团顺利跻身世界乳制品行业第一阵营。 蒙牛集团在2010年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规划所确定的目标,迈人世界乳业16强。按照新的五年规划,蒙牛要冲击世界乳业十强。 一向低调的永业集团虽然只是个小兄弟,但志向高远,后劲十足,它以内蒙古为基地,也在全国大展宏图。永业创建于1994年,是集生物工程、沙草产业、文化旅游开发等为一体,资产近百亿元的高科技产业集群。2009年9月3日,永业集团下属永业国际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市场,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农业生物高科技公司,永业国际被媒体誉为“纳斯达克中国农业第一股”。永业集团当前正在整合国内外一流人才,倾力打造农业、沙产业、旅游产业,在永业人看来,每个产业在中国都蕴含千亿元的经济价值。在信息为王、渠道为王的今天,永业有遍布中国广大乡村的26 000多个科技服务站(截至2011年4月),其仅次于中国邮政的乡村网络建构使其在未来城乡一体化的财富通道中谋得了先机,而草原文化的DNA决定了它注定要以游牧文化的创造力给中华农耕文化带来新的营养。 当收获的季节到来的时候,这些巨型企业就像是喜剧的制造商一样,排着队给家乡传来好消息。 伊利、蒙牛、永业——撑起内蒙古非资源类企业发展的一片蓝天 有人说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靠的是资源,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核心能源基地,但实际上,全中国和内蒙古有相同资源的中西部地区有很多,为什么内蒙古崛起了? 郭晓川博士说,如果说内蒙古崛起是因为有资源,可能还不能这么解读,从伊利到蒙牛、小肥羊到永业,内蒙古的崛起实际上是一些知名大企业的崛起。这些大企业崛起的背后是内蒙古这些年培育出了一批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 郭晓川博士认为,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资源已不仅仅指矿产资源,还包括动植物资源和文化资源,而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更是内蒙古新的财富之源。正是伊利、蒙牛、永业等品牌企业撑起了内蒙古非资源类企业发展的一片蓝天。 科技支撑品牌,品牌企业推动工业化,工业化又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这成为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全区来看,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个城市,这一特点更加明显。如果说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那么著名学者曾宪东则把伊利、蒙牛、永业戏称为呼和浩特的“银三角”。 从布局上看,伊利公司位于呼和浩特的西部,蒙牛公司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南部,永业公司位于呼和浩特的北部,撑起了呼和浩特市工业经济的“银三角”。 从产业上看,伊利、蒙牛是乳品,永业的主营业务是沙产业、农业、农资,都是农牧业产业,表面上永业与伊利、蒙牛的领域不同,但是永业的生命素产品能够推动农牧业和奶牛养殖,有一定的关联度。 P3-5 序言 从草原文化视角解读内蒙古企业的发展 浩瀚的沙漠、辽阔的草原是上苍赐给内蒙古的宝贵财富。发展沙草产业,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在内蒙古工作期间,热心倡导沙产业和草产业发展,有幸见证了一批企业的成长,结识了一批勤勉开拓的企业家。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作者受邓九刚委托请我作序,我欣然应允。九刚先生是内蒙古的大文豪,文章及德行修为令人尊敬。和伊利、蒙牛的熟悉自不必言,而我也看到了永业集团走出阿拉善、走向敕勒川、走向大中华、挂牌华尔街的风雨历程,看到了吴子申作为创业者经历的艰辛和他所率领的团队忠诚事业、服务“三农”的品格。伊利、蒙牛、永业等一批著名巨型企业的成长历程,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与周边省份相比,内蒙古的人才、区位、资金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之所以奇迹般地诞生了伊利、蒙牛、永业……这些著名的巨型企业,除了资源优势、科技支撑、政府扶持和品牌拉动外,草原文化是推动内蒙古巨型企业成长的人文密码。 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草原文化深远地影响和熏陶着内蒙古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和企业文化。内蒙古企业的成长壮大是草原文化在经济领域的积极体现,是草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现代文明合乎中国国情的、部分实现一次次完美对接。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正是因为草原文化多元、开放、包容、发展的特质,才使内蒙古巨型企业在传统产业获得现代性方面成为可能。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自由、崇拜英雄、倡导刚健有为,这些积极因素是巨型企业健康成长的催化剂。随着内蒙古现代企业的崛起,草原文化必将以其独特的风格,为我国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一种重要形式。 作为研究草原文化与内蒙古企业发展的生动标本,从伊利、蒙牛到永业集团,我们看到文化在交流互感、吸纳摄取、冲撞整合、创新发展中的艰难,而伊利、蒙牛、永业等企业深受开放包容的草原文化影响,最终创造了品牌效应,实现了国际接轨,完成了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对接。在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作为内蒙古企业的杰出代表,伊利开放,实现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对接;蒙牛进取,实现了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对接;永业创造,实现了与科技、管理和组织创新的对接。 永业集团,作为内蒙古企业的代表,在开拓沙产业、草产业的进程中,形成了“资源+高科技+市场手段+资本+精细化管理+草原文化背景”的品牌经济战略,它虽然是后起之秀,却具备了非资源类企业崛起的基因。长期以来,永业集团致力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经过了多年的积淀,已具备了国际一流公司的潜质。永业集团的崛起看上去是偶然的,但它的创新历程已经生动证明这是必然的,它的成功,给内蒙古非资源类企业的发展留下了更多有益的启示。 三大企业的发展生动地说明,草原文化在推动内蒙古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接轨中具有调节功能‘,草原文化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元素,在推动中华传统商业文化向现代商业文明演进中具有独特价值。随着草原文化积极因素的张扬和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内蒙古正在成为草原品牌群落的聚集地,喜剧的多米诺效应正在悄然发生。与此同时,巨型企业正在改变着内蒙古的经济与社会面貌,每一个巨型企业都是内蒙古向内外双向输送新文明的高速公路,吃冰激凌、参观工厂、下载草原音乐铃声等等,逐渐成为内蒙古的新时尚。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经历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升华,草原文化作为一种多元的活体文化,对于塑造企业形象、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一旦被认识、被激活、被开发,就一定会在丰富本土商业思维,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近几年来,写内蒙古巨型企业成长的书很多,但从草原文化的视角解读巨型企业的成长,这还是第一本。这要深深感谢本书的策划人邓九刚先生。邓九刚先生是我比较熟悉的著名作家,是内蒙古文学艺术界德高望重的重量级人物。他以作家特有的敏锐目光聚焦永业集团,无疑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当然还要十分感谢汉明、任杰华两位作者,他们都是从内蒙古走向全国的精英,他们的才华和辛劳,使我们看到了十九章的大作——《从伊利、蒙牛到永业》。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传记,它有着沉甸甸甸的思想内涵。这本书里第一次出现了“内蒙古企业家集群”、“草原品牌群落”、“宽广文明与文化纽扣”、“结合部创新”、“企业与现代文明三次对接”、“玻璃蒙古包文化”、“物、势、人”等原创思想,有故事、有观察、有评述、有抒情,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现任中央纪委驻交通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杨利民 后记 回到原点一责任中爆发的智慧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美好使人美好,这是老舍笔下的草原,仅仅半个世纪过后,草原还是那样美丽吗?还是美丽的草原只留在了孩子们的课本里、老人的回忆里? 吴子申视草原为家,但他没有把智慧停留在对草原的欣赏上,他选择了行动。 在吴子申看来,仰望星空,也许星空在注视着我们,我们所要做的是“低头思故乡”,关注我们足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 永业走到了纳斯达克,永业为什么能一直向前走?永业为什么选择了农业?让我们回到原点,作家邓九刚先生为我们描绘了26岁的吴子申所看到的图画。 1994年,组织安排需要抽调人员下乡社教,谁都不想去,最后没办法,领导就找吴子申谈话:“你就去吧,就算是给老哥帮个忙。” 在机关,吴子申是个无牵无挂的小青年。领导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都和自己称兄道弟了,吴子申作为一个年轻人还能说什么?他痛快地答应了。 工作队6个人分布在内蒙古通辽奈曼旗2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环境很差,境内土地大部分是沙漠。工作组负责的四个村庄,都是相当的贫困。用个形容词,就是令人震惊。这是吴子申参加工作以后第一次涉农,涉足农村、涉足农业、涉足农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农民。这第一次给他留下的印象真是太深刻了!他想不到农民竟然是那样的穷。20年后,有人总结了“三农”:这样穷,这样苦,这样可怕。 奈曼旗当时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在最困难的一家,六七口人只有两三条裤子,出门的时候大家换着穿。 奈曼旗地理上属于东北地区,村子里的房子大都是那种干打垒的房子,雨水连下两天就能把房子给泡塌了。工作队一进村面临的第一件紧迫任务就是帮助农民修房子、盖房子。农民每年赚了钱就是为了盖房,年年盖房,周而复始。而如果碰上洪涝灾害,农民就颗粒无收。另一个贫困原因就是疾病,就是人们常听到的因病致穷。日“子再困难,凑合着还算能过,就怕好端端的家里突然有人生病了。一旦摊上这事,这家人就算陷入了泥窝子,立刻就跌回贫困的深渊。除了因病致穷,就是因学致贫。本来大喜的事儿,家里孩子千辛万苦考上大学了,要开学了,一家人开始发愁,,拿不出学费。这家马上就又进入贫困。为给孩子凑学费,有卖血的,有卖房子的……吴子申.总结了农村贫困的原因,就是灾害、疾病、上学。,新的三座大山压在农民的头上。 吴子申是个做什么事都肯投入的人,农民的生活、农村的现实、农业的境况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很快他的精力、他的情感、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农村,集中在了他负责的扶贫村子。他真的是动了感情,农民的贫困让他心痛。这也是他为人热情、思想单纯的一个体现。吴子申性格内向却感情丰富,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所有这些品质决定了他会关心农村、关心农民、关心农业。这也为他日后做农资奠定了生活基础和感情基础,同时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世界上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探究起来都是有它的前因后果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的生活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吴子申后来的上市公司永业农丰。 吴子申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做事注意力集中。就像是打仗,他能集中优势兵力,把思想、精力全都用在所关心的事情上面。扶贫那段时间,吴子申就整天琢磨农村的事情,在他住的村子里,曾经有一个农民承包了100亩沙漠,外圈种树,内圈种草,里面养羊。几样循环起来,搞得像模像样,一年差不多能挣20万元!20万元在当时当地几乎就是天文数字了。吴子申就着力推广这个农民的经验,结果效果很好,一时间成为典型,以点带面,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后来吴子申在搞生命素营销的时候用上了这种方法,就是建样板田、以点带面,效果也很好。出力者长力,为社会多做事情并不吃亏,对这一点吴子申深有体会。 不久社教工作队改成了扶贫工作队。不管是社教还是扶贫,在吴子申看来都是一个学习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机会。扶贫工作加深了他对农牧民的感情和对农村牧区的了解。一年的时间他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后来搞农资打下了基础。当他作为扶贫工作队员离开这片土地的时候,一个服务“三农”的壮志却同时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永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有价值观的企业。 它的所有抉择都来自于一个原点:爱心。它的所有成长都体现着责任中爆发的智慧。越关注社会基层的温暖,企业便越向深处坚实走去。根深才能叶茂,这就是永业的气质。 没有慈悲,智慧的种子不能发芽。同样,若没有智慧的翅膀,慈悲的天鹅也只有匍匐在地上,不能飞向万里晴空。 最后,还是让我们记住美国纳斯达克高级副总裁麦柯奕的祝福吧。这位资深的商业人士在内蒙古访问时,盛赞永业国际凭借其优秀的业绩表现,已成为纳斯达克全球精选板块中的优质公司。他说,通过上市获得规范及长远发展,永业必将同该板块中的微软、苹果、英特尔、戴尔、星巴克等公司一样,成为伟大的公司。我们祝愿这一祝福早日变成现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