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总理的最后结局》主要收录北洋政府时期的历任总理,为他们的一生作一简介,重点写其晚年的事迹,突出最后结局。他们是唐绍仪、陆征祥、越秉钧、段祺瑞、熊希龄、孙宝琦、徐世昌、伍廷芳、弛经羲、汪大燮、王士珍、钱能训、龚心湛、靳云鹏、萨镇冰、颜惠庆、梁士治、周自齐、王宠惠、王正延、张绍曾、高凌霨、顾维钧、黄郛、许世英、贾德耀、胡惟德、杜锡珪、潘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洋政府总理的最后结局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何明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北洋政府总理的最后结局》主要收录北洋政府时期的历任总理,为他们的一生作一简介,重点写其晚年的事迹,突出最后结局。他们是唐绍仪、陆征祥、越秉钧、段祺瑞、熊希龄、孙宝琦、徐世昌、伍廷芳、弛经羲、汪大燮、王士珍、钱能训、龚心湛、靳云鹏、萨镇冰、颜惠庆、梁士治、周自齐、王宠惠、王正延、张绍曾、高凌霨、顾维钧、黄郛、许世英、贾德耀、胡惟德、杜锡珪、潘復。 内容推荐 主要讲述北洋政府时期,历界政府总理的一生,重点写其晚年的事迹,突出最后结局。他们是唐绍仪、陆征祥、越秉钧、段祺瑞、熊希龄、孙宝琦、徐世昌、伍廷芳、弛经羲、汪大燮、王士珍、钱能训、龚心湛、靳云鹏、萨镇冰、颜惠庆、梁士治、周自齐、王宠惠、王正延、张绍曾、高凌霨、顾维钧、黄郛、许世英、贾德耀、胡惟德、杜锡珪、潘復。 目录 唐绍仪:被军统特务刺死 陆征祥:成为修道院院长 赵秉钧:被袁世凯毒死 段祺瑞:因胃溃疡而去世 熊希龄:死于脑溢血 孙宝琦:晚年致力于募捐救灾 徐世昌:晚年拒绝日伪诱降 伍廷芳:因肺炎在广州去世 李经羲:张勋复辟后隐居 汪大燮: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 王士珍:因肠癌病逝于北平 钱能训:因病在北京去世 龚心湛:晚年成为伪政府成员 靳云鹏:晚年任佛教居士林林长 萨镇冰:逝后毛泽东、周恩来发去唁电 颜惠庆:为共和谈奔走 梁士诒:病逝于上海 王宠惠:在台湾去世 王正廷:因患喉癌在香港去世 张绍曾:在天津被张作霖暗杀 顾维钧:病逝于美国纽约 黄郛:为蒋介石遮“丑”分“忧” 许世英:因心脏病去世 胡惟德:病逝于北平 杜锡珪:病逝于上海 潘复:皇姑屯受重伤 后记 试读章节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推行专制独裁统治,遭到了广大工农民众的反抗。而国民党内不同派系的首领,也一再为党统和政权争得不可开交。唐绍仪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也极为不满,有明显的反蒋倾向。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蒋介石曾聘请唐绍仪为“高级顾问”,但他没有接受,只是挂名做了个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此后,在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期间,以及1931年蒋介石与胡汉民发生“约法之争”时,唐绍仪都持反蒋态度,与蒋介石的对立面站在同一立场。 1927年,在唐绍仪的提议下,广东国民政府将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以表示对已故伟大革命家孙中山的永久纪念。1929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第十九次国务会议决定以中山县为模范县,颁布《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组织大纲》,设立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直隶中央政府,在全国率先试行“训政”。此时,唐绍仪毅然于1929年4月出任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1931年3月,又兼任中山县县长。一个当过内阁总理的人,能够放下高官架子,肯于俯任一县之长,确为一件罕见的事。唐绍仪不去管别人如何议论,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他表示:恪守孙中山的遗教,依法定职权,本平生之微志,努力从事。 唐绍仪主政中山县后,雄心勃勃。由于中山是唐绍仪的家乡,他便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和社会关系,积极筹集资金,大力开展经济文化建设,想让家乡尽快旧貌换新颜。在经济方面,他设想将唐家湾镇的前后环沿海地区开辟为可停靠五千至二万吨级轮船的“南方巨大良港”,部分取代香港、广州的对外贸易港口地位,并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后因受自然条件限制和资金短缺,不得不半途而废。他设立民生实业公司,由自己兼任总经理,还创办工商炼油公司和岐关东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交通和市政建设方面,他拨款整修了中山县境内的几条公路和新老县城内的许多马路,并在唐家马路下埋设了下水管道。在文化教育方面,他拨款兴建了迎阳公园,开设了中山港公立医院,集资创办了翠亨总理纪念学校,还举办过中山县第一届体育运动会。 正当唐绍仪一心想着早日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家乡多做贡献,改变家乡面貌之时,却发生了一件令唐绍仪意想不到的事。由于中山县是作为“模范县”而直属中央的,南京国民政府规定中山县可以从上交中央和省财政的税收内截留25%,由县政府自行支配。而唐绍仪上任后,因在中山县全面铺开建设摊子,花费巨大,所以将各项税收一概截留自用,这就使广东军阀陈济棠垂涎三尺。于是,陈济棠暗中支持中山县公安局长林树巍,进行倒唐阴谋活动。1934年10月,林树巍指使其弟、县兵队长林军日以索饷为名,率县兵包围了唐绍仪的住宅,并切断了与外界的电话联系。随后,陈济棠立即派教导师团长罗策群率兵一团前往唐家湾镇压兵变,名义上是营救唐绍仪脱险,实际上则是强迫唐绍仪离开中山县。最后,唐绍仪不得不离开家乡,先到香港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寓居上海。 1936年7月10日至14日,唐绍仪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他提议撤销被陈济棠把持的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会议结束后,国民党便撤销了西南两机关。至此,唐绍仪因倒陈由反蒋而转为投蒋,总算报了陈济棠逼他远离中山县的仇。但等到蒋介石重新统一两广后,并未对唐绍仪加以重用,因而唐绍仪对蒋介石依然持不满意态度。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许多达官贵人及富商都纷纷逃往香港。许多人劝唐绍仪离开上海,他非但不离开,还廉价买下了一幢花园洋房。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上海、南京之后,为了配合侵华战争,日本内阁和军部制定了所谓的“南唐北吴”计划,即策动唐绍仪和吴佩孚叛国,出面组织傀儡政权。 1938年2月,唐绍仪的好友、汉奸温宗尧奉日本政府之命,一再劝说唐绍仪重新出山。但唐绍仪以年迈,无心过问政治为由拒绝出任伪职。5月,日本派军部及外务省顾问船津到上海,负责拉拢包括唐绍仪在内的南北军政要人,建立统一的伪政权的工作。9月,日本又任命土肥原贤二为驻中国特务总机关长,到上海劝降唐绍仪。面对日本三番五次地派人来接触,唐绍仪均未答应日方的要求。 与此同时,蒋介石、孔祥熙等国民政府当局最高官员,对日本的“南唐北吴”计划深感不安。他们对唐绍仪采取了劝其离沪、笼络、利用等一系列措施,以防唐绍仪为敌所用。 1938年3月,国民政府派唐绍仪的女婿储昌年(后改由唐绍仪的女儿)到上海劝说唐绍仪脱离日伪包围,立即离沪赴港。3月21日,行政院长孔祥熙亲自致电钱新之,让他向唐绍仪转致敬意,电文说:“少老在沪,谨严自守,远道聆讯,钦慰交加。乃因相隔两地,躬候无从,只能聊致馈赆,藉表敬意。少老如有所需,拟请随时电告,自当照汇”。同时还向唐绍仪表示,若能赶赴武汉,即当委任他为外交委员会主席,共图国事。且对唐绍仪极尽奉承之辞:“少老纳豪,外交硕彦,声誉懋者。国事前途,利赖实深。” 1938年4月,国民政府还派遣唐绍仪的旧友罗家衡,由广东到上海,劝说唐绍仪力持镇静,以保全晚节,为国民党效力。罗家衡辞别唐绍仪后,便奉命到武汉向孔祥熙汇报进展情况,孔对罗倍加赞许。随后,罗家衡发密函告诉唐绍仪:“中央对我公将来出主和议,甚表同意。日方条件程度如何,望由竞庵(江天铎字)兄向日方事先探知。”可见,国民政府开始利用唐绍仪以私人身份与日本接触,以探明日方讲和的条件及谋划。尽管唐绍仪一再向人表白,自己宁可当亡国奴,也决不会去当汉奸,但他仍坚持留在上海,不愿南下。 这样一来,蒋介石自然对唐绍仪的意图表示怀疑,遂命令军统头子戴笠查明真相。军统局上海特区区长周伟龙奉戴笠之命,派与唐绍仪有点沾亲带故的特务谢志磬去唐家搜集情报。由于唐绍仪热衷于涉外谈判和议和,他在上海与日本方面派来的使者谈判被军统特务看在眼里。于是,戴笠决定除掉唐绍仪,杀一儆百。 由于唐绍仪嗜好收藏古董,特务们便以此下手。9月30日,军统特务赵理君、李阿大、王兴国和谢志磬来到唐宅,声称愿廉价出售古瓷花瓶,并设法引开佣人。唐绍仪不知是计,毫无防备。正当他低下头去,全神贯注地鉴赏花瓶时,李阿大迅速取出一把小钢斧,对准唐绍仪的脑门劈去。唐绍仪当时便一头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等佣人和保镖发现时,凶手已逃之天天。唐绍仪立即被送往附近的广慈医院抢救,但为时已晚。 案发后,为了掩人耳目,国民政府当局颁发了《国民委员唐绍仪褒扬令》,表示唐绍仪“近年养病沪滨,于国事多所贡献”,并发给其家属治丧费5000元,且宣布“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用彰政府笃念勋耆之至意”。蒋介石、孔祥熙等人还发电表示“极惋悼”之意。P20-23 后记 《民国名人的最后结局》是一部集中介绍从1912年到1949年间,在中华民国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的系列丛书。 一、关于《民国名人的最后结局》丛书的说明:1.选择标准。主要是选择中华民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2.分册标准。按照人物在中华民国历史上某一领域的影响进行编写。3.叙述方法。对人物的一生作一简介,重点写其晚年的事迹,突出最后结局。 二、关于《北洋政府总理的最后结局》的说明:1.收录标准。主要收录北洋政府时期的历任总理。2.排列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列。 三、关于本书的作者:本丛书由多位作者编辑而成。主要有王成俊、崔晓忠、刘芳、吴伟锋、刘艳宇、戴晨京、马硕、武烈珍、黄莹、朱晓艳、江涛、班惠英、刘养卉、毛胜、王兵、张长江、晋江艳、贺赞、王红梅、彭艳丽、陈娟、王湛、冯春龙、何政斌、刘福军、乔晓玲、周清、王晓明、高婉玉、叶斌等人共同编写而成,何明主编。 编者 2007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