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分享美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潘岳生
出版社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潘岳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了激情,他真诚地热爱生活,满怀热忱地投入生活,任何时候都不对生活悲观、不对生活麻木。这部随笔集分为十篇,每一篇大致围绕生活的某一个侧面来写,涵括了当今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悟平凡人生”,是写作者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人生体验。“沐浴温暖春晖”,写亲情(特别是父母之爱)和孝心。“情系良师益友”,写师生情和同学谊。“书寄校园小女”,写父爱、父教。“也说围城内外”,写婚姻、家庭。第六篇“徜徉远近山水”,写游览山水和风景名胜。“泛槎无边学海”,写读书治学。“凝眸喧嚣窗外”,写官场世相。“细诉真爱心语”,写家庭教育。“陶然闲情逸致”,写作为读书人休闲的高雅情趣。

内容推荐

这部随笔集分为10篇,每一篇大致围绕生活的某一个侧面来写。第一篇“感悟平凡人生”,写作者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人生体验。第二篇“沐浴温暖春晖”,写亲情(特别是父母之爱)和孝心。第三篇“情系良师益友”,写师生情和同学谊。第四篇“书寄校园小女”,写父爱、父教。第五篇“也说围城内外”,写婚姻、家庭。第六篇“徜徉远近山水”,写游览山水和风景名胜。第七篇“泛槎无边学海”,写读书治学。第八篇“凝眸喧嚣窗外”,写为官之道。第九篇“细诉真爱心语”,写家庭教育。第十篇“陶然闲情逸致”,写作为读书人休闲的高雅情趣。

目录

第一篇 感悟平凡人生

 影响我一生的两句格言

 宽容的一个基本理念

 女人要多方面营养

 男人要累

 做人要“大气”

 何必总与自己的性别过不去

 超越和平

 像王蒙那样感恩我们的前辈

 知道顺天应人是成熟的标志

 很多的时候,不可理喻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把最美好的东西拿来与人分享

 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

 人当有所畏惧

 重要的是清醒地省察自己

 也谈如何把握享乐的“度”

 请不要挡住晓旭的阳光

 “春捂秋冻”随想

 不做晋文公,学做亚历山大

 人生任劳容易任怨难

 也说“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也无风雨也无晴

 把饱满的核桃送给自己

 从“半为苍生半美人”看文怀沙先生长寿的秘诀

 沉湎于过去的回忆,就意味着终结的来临

 西西弗斯的痛苦与幸福

 一位农村母亲的教女箴言

第二篇 沐浴温暖春晖

 外婆教我民谚俗语

 且说我家好传统

 父亲不曾打骂我们

 今年,我将带着耳朵回家过年

 父亲的病与他的人生际遇

 母爱无边

 今天,我带父母做了体检

 我陪母亲做手术

 父爱无声

 外婆今年九十三

 小舅

 大舅

第三篇 情系良师益友

 冷水浇头是福气

 党校函研班记

 我记忆深处的四位老师

 重阳佳节念汤总

 冬夜,想起了两个同学

 可爱的晏主任

 同学老唐

 米汤酽了要开裂

 我在岳阳卫校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第四篇 书寄校园小女

 孩子,请把眼睛从书本上挪开

 端正心态,自信赴考

 给即将步入高校女儿的临别赠言

 定其心应环境之变

 独立生活要学会理财

 且说行万里路

 读大学要的是要学会自修之道

 年青时一定要自信、勇敢

 抓住今天,活好当下

 落选并不意味着失败

第五篇 话说围城内外

 我的婚姻三境界说

 人生的第一颗金锭

 女人不可太聪明

 还是先成家后立业好

 把围城当作天堂来经营

 女人,仅仅优秀是不够的

 “相敬如宾”新解

 婚姻最怕是苛求

 你剥夺了别人享受幸福的权利吗?

第六篇 徜徉远近山水

 深闺初识师堂村

 平江石牛寨游记

 连云山漂流记

 福寿山听蝉

 秋雨时节游西湖

 在溪口读到的历史细节

 一朵南来的莲花

 登岳阳楼应多读那楼上的对联

 也说到岳阳楼看什么?

 踏青归去一身轻

 福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

第七篇 泛槎无边学海

 我读书经历的三个阶段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启迪

 绅士也需要女人成全

 读书要趁早

 要善于选择读书的内容

 再谈读书

 有感于“只计耕耘莫问收”

 亲近经典,走向崇高

 灰色提升品位,多彩保证活力

 我读《为了弱者的尊严》

 雪夜闭门读新书

 像挑衣服那样选购新书

 好书是炎热夏季最好的清凉剂

第八篇 凝眸喧嚣窗外

 学会“准备困难”

 通透式办公何止专治一个“机关病”

 做公仆要力戒“矜”病

 少谈点威信,多讲些诚信

 处变不能不惊

 生意人比当官者有本事,喜哉?忧哉?

 用超越的爱去消解狭隘的恨吧

 治理混事者的一剂良方

 凝眸窗外

 行走

 写在冰冻灾害之后

 “未来能装多少”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大灾难一定昭示大开端

 能陶醉于经典的阅读才能提升品位

 学会用笔学习

 要学会管理你的长辈

 莫要错把壮实当肥胖

第九篇 细诉真爱心语

 别折磨孩子了

 学点相人术又何妨

 陪伴高考,体验幸福

 善良的丰厚回报

 我们什么时候该休息了?

 阎崇年教授的教子经验

 找工作、干事业要首选“求生存”

 孩子成长最忌眼高手低和一曝十寒

 小人监督是促进成功的有利因素

 走向社会是修炼“付出爱”的开端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是一对孪生兄弟

 也说应试教育该如何补救?

 孩子懒散谁之过?

 好福气的弟弟

 重要的是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不能把英语考级仅仅看作是英语水准测验

 优秀是一种习惯

 把心思用在自己怎样看待自己上

 奥运会给我们留下的人生启迪

第十篇 陶然闲情逸致

 我给居室取名字

 给亲友送书是一种快乐

 我爱中医

 不亦快哉(一)

 不亦快哉(二)

 我的闲章

后记

试读章节

日前,一位朋友问我:女人要养,男人该怎样?我当时脱口而出的回答是:男人要累!后来细想,也不无道理。

男人不累,没有作为。男人拥有的一切都是打出来、干出来、累出来的。儒家亚圣孟子曾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大器,必须经过艰苦的锻炼。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的这段话,已经成为千古名言,一直激励着后来的有志之士,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利益,包括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刻苦自励,奋发有为。记得读二月河的清代三大皇帝大传时,最欣赏的一个字眼就是“历练”。马背上得天下的爱新觉罗家族惟恐后代锦衣玉食、颓废衰败,总是要将皇子皇孙外派办差,予以艰苦磨炼。据说,其皇子降生不久即要脱离生母怀抱。现在有人认为这是没有人情,不讲人道,当时恐怕也是为了避免生母的娇生惯养。试想,这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如果没有对后代这么严厉的教育和磨砺,恐怕也会像秦王朝一样,二世而亡,侥幸能苟延时日,最多只会如元代帝国,难过百岁。所以,任何想不劳而获、吃软饭、伴大树的男人都是不可能铸成大器、成就事业、受到人们尊重的。

男人不累,老来痛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说过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他临终时,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男人在年轻时无所作为,贪图享乐,就不能给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甚至不能给自己将来留下难忘的故事和动人的话题,年纪大了,只会有无穷的悔恨和哀伤!

男人不累,容易出轨。按行为科学的理论,人天生就是爱劳作的动物,不干正事,就要干坏事。古人云:“饱暖思淫欲。”俗话说:无事生非。据我观察,大多思想或行为出轨的男人,都是生活安逸,空虚无聊的男人。他们或者是不思进取!无所事事;或者是功成名就,无须奋斗;也可能是过于安逸,精神空虚。他们之所以花天酒地、抱红拥绿,一是很空闲、不忙;二是很安逸、不累;三是很无聊、不快。包括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大抵也是没有正事可做造就的。

所以,男人要累!

男人要累,首先是身子要累。西方的人生理念是人生下来是赎罪的、受苦的,死后进天堂;我们的文化是人生下来是享福的,死后进地狱。所以,西方人多吃苦耐劳,以苦为荣,我们则多好吃懒做。我以为,要成就一个有血性的男人,必须多让他吃苦。有人说,我的工作本来就是这么轻松悠闲,有什么办法?我想即使你的工作不够忙和累,那么,搞一些体育锻炼也是一种很好的“劳其筋骨”的办法,并且受益无穷。试想,如果毛泽东在年轻时不是那么热爱锻炼,邓小平在大决战的空隙不是坚持冬天洗冷水浴,恐怕一生也成就不了那么伟大的事业,更谈不上活到那么长的寿命!

男人要累,其次是脑子要累。人类是有思想、有头脑的高级生物,不开动脑筋生活和工作,无异于动物式的生存。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大脑思索的结果。只累肢体,不累大脑是不可能有所建树或创新的。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难得有人一年会思考二三次以上,我则因一星期思考一二次而驰名国际文坛”。

男人要累,再次是心要累。任何有作为的男人都要经受得住痛苦的煎熬与寂寞的折磨。在这个转型期的社会,耐不住寂寞、经不住心累的男人,就不免浮躁浅薄,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赵鑫珊在人到中年反思自己人生得失时曾经说过:你若问我,这21年(从19岁到40岁)我取得的最大成绩是什么?我也许会说:学会了孤独自守!

他说:“人活在世上有两种能力,同别人相处的能力,即社交能力,它属于人际关系的性质;另一种则是自守孤独的能力。”

“没有社交能力的人,失去的仅仅是同一群人的社会关系,而不会孤独自守的人,失去的往往是一个世界。”

“只有处在孤独中的灵魂才能荡胸生层云,才能仰视到绝顶上的一道风景线。”

“孤独既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同自己灵魂对话、交谈的艺术。”

“健康的人需要合群,也需要孤独。”

“耐不得孤独的人,不免浅薄,也是一种病。孤独是一根拐杖,它引导你深入精神世界的广大腹地,获得精神财富。整天一头扎在或泡在人群中是得不到这些奇妙的精神财富的。”

“害怕、逃避孤独的人不可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P8-9

序言

热爱生活思考人生——序

余三定

几年前,我在去北京的列车上偶然认识了潘岳生,那次我们聊得自然而开心。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长期在机关工作的行政干部特别儒雅、有书卷气,没有沾染一点官场习气。此后,我们不时有些联系,知道他有篆刻的雅兴,而且功力深厚。他先后给我刻过别具一格的多枚印章,包括藏书印、赠书印等等。尽管有了上述的了解,但这次读到他这部《分享美好》随笔书稿的清样,仍然感到有些吃惊,没有想到他文章写得如此之好,没有想到他拥有如此的妙笔和文心。阅读《分享美好》这部书稿,我觉得我是有幸提前分享了作者的美好和快乐。

潘岳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了激情,他真诚地热爱生活,满怀热忱地投入生活,任何时候都不对生活悲观、不对生活麻木。这部随笔集分为十篇,每一篇大致围绕生活的某一个侧面来写。第一篇“感悟平凡人生”,是写作者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人生体验。第二篇“沐浴温暖春晖”,写亲情(特别是父母之爱)和孝心。第三篇“情系良师益友”,写师生情和同学谊。第四篇“书寄校园小女”,写父爱、父教。第五篇“也说围城内外”,写婚姻、家庭。第六篇“徜徉远近山水”,写游览山水和风景名胜。第七篇“泛槎无边学海”,写读书治学。第八篇“凝眸喧嚣窗外”,写官场世相。第九篇“细诉真爱心语”,写家庭教育。第十篇“陶然闲情逸致”,写作为读书人休闲的高雅情趣。从其丰富多样的选材可以看出,《分享美好》涵括了当今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是写作的有心人,更是生活的有心人,他首先是一个生活的热忱投入者、生活的真诚拥抱者。正因为他对生活充满热爱,所以始终持有对生活的诚挚和兴趣。他一直记得外婆教的民谚俗语,并作为生活的指南(见第二篇);在发达的现代通讯条件下,许多人已不再(也无心)用传统的写信方式进行交流(有的青少年甚至不会写信)的时候,他却在女儿上大学期间先后写了十多封长信,与女儿平等、真诚地交流思想(见第四篇);在别人都对“江南第一村”张谷英民俗村热游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与张谷英村相邻的、毫无名气的师堂村索隐探幽,而且兴趣盎然。

如果说,热爱生活、热忱地投入和体验生活,是《分享美好》让我们深受感染和感动之外的话;那么,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则是《分享美好》引起我们回味、思索,获得启迪和思想升华的原因所在。潘岳生同时是善于思考的作者,他能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常处,他能从个案中归纳出具有共同性的社会世相,他能从具体事件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书中第一篇“感悟平凡人生”包括二十多篇随笔,可以说每一篇都渗透了作者认真而有创造性的思考,每一篇都能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发。《影响我一生的两句格言》一文所记的两句格言分别是:“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不为无益之事,难遣有涯之生”。作者这样阐述第一句格言:要“立志不随流俗转”,首先不能被环境同化,不能随大流。因为在这个虚华浮躁的社会如果不能特立独行,就将一事无成。其次,要有“咬定青松不放松”的韧劲,在选择钻研学问时要立定心态。因为在这个转型、多变的社会,什么东西都可能仅仅“各领风骚三五年”。这样的论述有理有据,既着眼于当下,又考虑长远,特别给人以警醒。《女人要多方面营养》从“女人是花,要养”这句人们常说的话出发,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述,首先充分论述女人要养的理由,接着具体论述女人要养的内容。作者指出,女人要养,要多方面营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女人需要“爱”的营养;女人需要“钱”的营养;女人需要“书”的营养;女人需要“自我”营养。这样的论述,既涉及到观念变革,又涉及到具体操作途径;既抽象,又具体,特别能启发人。《女人,仅仅优秀是不够的》可以看作是一篇高水平的女性学论文。《少谈些威信,多讲点诚信》、《处变不能不惊》等文的标题即是警策之言(警句)。其他如《男人要累》、《人当有所畏惧》、《把最美好的东西拿出来与人分享》、《人生任劳容易任怨难》等都有类似的特质和特点。

从纯写作的角度看,《分享美好》的精彩之笔随处可见。《知道顺天应人是成熟的标志》从对伟人的引述开篇,不同凡响;《冷水浇头是福气》举出切身体验的事例,说服力强;《党校函研记》将学友的名字巧妙地嵌入文中,生动而有趣;《深闺初识师堂村》写瀑布,十分传神;等等;都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潘岳生约我写序,我欣然应允。于是,在这个炎热的暑假里,我阅(悦)读了他这部给我带来许多清凉和爽心的书稿,并写下了上面的读后文字。

2008年8月25日于岳阳市南湖畔毕

(序作者系湖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后记

几年前,在朋友的鼓动下,我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在网络上撰写随笔文稿。当时,一方面是借助网络,包括后来开辟的博客,把自己的零星感悟或一时行迹记录下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剂长期沉湎于做官样文章的生活。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要写这些毫无政治色彩和时事意义的文章?”我回答说:纯属好玩!这是实话,写这些东西时既没有人给我交任务、限时间,也没有人给我定调子、限主题,更没有想到要出版。所以,这些东西写得很恬淡、很轻松、很从容、很率性。后来,朋友说,正因为这样,所以,读这些文章也令人感到很轻松、很快活,没有半点沉重和痛苦的感觉。甚至有朋友说,这些文章是一个富矿,读了这些文章,可于不知不觉中获得很多收益。于是,经不住一些朋友的纵容和鼓动,便有了今天这个不成样子的集子。

写这些东西,就形式而言,是玩网络和博客玩出来的。但因性格使然,写这些文稿的态度却是十分认真、负责的。就内容而言,文章中的很多主题是针对自己或朋友们读大学的儿女,包括后来自己调入高职院校,针对学生们的一些疑惑而确立的,或者是自己读闲书,看到了一个好的观点,然后,结合青年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而拉扯成篇的。我经常对年轻人讲,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给你们侃这些做人、做事和读书的点滴体会,是因为我自己在你们这样年轻的时候,没有人向我传授这些人生经验,以至于自己走了很多弯路、办了很多错事。给大家说这些,不敢说能提供多少帮助和启迪,至少希望能引发大家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能有这本集子问世,首先要感谢快速发展的科技和网络。我过去也曾写过不少类似的短文,但由于没有电脑和网络,基本上随写随丢,早已不知去向。书中有几则没有标明写作时间的文章,就是这类文稿中被幸运地保留下来的代表。现在好了,有了博客就等于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书中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曾经以“云梦乡人”的网名在网络发表。网络朋友的肯定、跟贴或转贴,包括“红袖添香”网站论坛的获奖或将许多文章评定为精华贴,都对我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其次,要感谢那些我读过的美妙书籍。参加工作几十年,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变换了很多次,但我自认为书生的本性一直没有改变。我喜爱读书,特别是喜欢阅读最新出版的新书。一本好的书籍总是给我很多启迪和教益,也消除了我很多困惑和烦恼。当我读到书中最令我感动或最能引发我深思的观点与警语时,我总是想,应该让更多的人与我一同分享这份美好和快乐。于是,我便时常在我自己文章中,结合自己的感悟将这些观点展开来阐述。这或许是有些朋友说的,读我的文章还可以节省很多读书时间的原因。这里我却要衷心地感谢我书中提到的那些我卜分敬仰的作者和学者。再次,要感谢我的那些朋友。是他们的鼓励,成就了这本书的出版,我的有些文章就是我们在一起神侃的结果。是朋友们给我以新的信息、新的观点和经常的思想碰撞,才有了这些文章的诞生。这些朋友是我的老领导,原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张端喜,还有我的同学或同事孙双九、汤敏煌、唐悦锋、晏亚军、杨俊、陈惠君、邓丽辉、白锁铭、刘勇、张长庚、罗志红、彭新国、许阳春、刘爱玲、胡颖、朱平波、黎建欣、江威、吴丽文等等。

我中学母校的许慎生先生是我十分敬佩的老师。.尽管他过去没有教过我的课,现在又已退休,但他老人家依然在今年炎热的夏季,带着老花眼镜,兴致勃勃地最先帮我审阅了全部草稿,并为我写下了长达数千字的修改意见和睿智建议,给了本书莫大的帮助。

我还要特别感谢湖南理工大学的党委副书记、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余三定先生。是他冒着酷暑、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了书稿的清样,并为我写下热情洋溢、褒奖有加的序言。在给我写序的过程中,他还帮我纠正了错误词句,并建议我将原来的书名《把最美好的东西拿出来与人分享》精简为《分享美好》。他给我的这些指点和帮助,令我感激不尽!

我也要感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得主段华先生,以及尚云峰、段淑平两位老师,他们非常耐心细致地阅读了全部书稿,并给予我很多热心鼓励和有益建议。

我还要把特别的谢意献给我的父母、妻子和我可爱的女儿。是父母给了我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宽松的氛围、良好的影响和正确的教育。我妻子是我所有文稿的第一位读者,她不仅贤惠温柔,主动承担了繁琐的家务,为我的读书和涂鸦提供了更多的时问和舒心的环境,还经常帮我推敲字句,修正观点。女儿是一位聪明、善良、孝顺、可爱的孩子。书中有一辑给她的书信,从中可以看出,是女儿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我从女儿那里也学到了很多。这个学期,女儿去北方读书,在返校的火车上,女儿还给我发来了希望我注意休息,并祝愿我的新书早日出版的信息,让我感到温馨又幸福!

这部书稿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版,还得益于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包括出版社为编辑本书付出了卓越努力的所有编辑们,他们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艰苦的努力,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潘岳生

2008年9月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6: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