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给女儿爱的书写)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照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杨照是台湾民主转型的参与者、见证者、反思者,也被认为是最会讲故事的评论人。去年出版的《故事照亮未来》是理性杨照的展现,而这本《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则是感性杨照的缩影。

这是他和女儿间的“情书”—倾吐心思、反思现实、垦抉记忆、期许未来。如何做父亲?我们如何聆听女儿成长中的生命呢喃?本书是出色的亲子人文散文,种种生命瞬间,构成人间最美好的画面。

内容推荐

做父亲的关注女儿生命的每一步是如何展开,女儿生命的每一步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父亲对自身生命的感悟和反思,母亲提供了他们父女俩生命历程中的点滴瞬间的照片,这一切都构成了人间最美的画面。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以类似对话、日记、独白的散文诗形式抒写父女俩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这不是一个人的创作,是父亲、母亲、女儿,一家三口,共同创作了独一无二的互动文本,爱是弥漫其中的内核。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是继《迷路的诗》之后,作者杨照再一次轻掩住他搏理善辩的滔滔之论。

目录

推荐序:写给女儿的情书/张大春

自序:成长的不只是女儿

之一 听你,说生命中重要的事

 为生命做好准备

 快乐的丰沛可能性

 为自己生活负责的乐趣

 付代价都要交朋友

 坚持将事情做对的精神

 谦卑地面对巨大传统

 马尾飘飞的小小飙车手

 挑战一下自我极限吧

 学习带来的自由

 很不划算的反应

 起起落落好过一成不变

 雪地上的第一跤

 雪夜中不愿戴上帽子的女孩

 偏心的限度

 听你说生命中重要的事

之二 不把你宠坏,也希望你懂

 我喜欢的老师

 做爸爸最基本的责任

 为了一个正直的未来

 养儿防老

 活在热情的人群中

 爱我所熟悉的

 珍惜自己读不懂的书

 想象自己是一扇窗

 当老师的心情

 多交和自己不一样的朋友

 热情带来最大的魅力

 找到音乐与书籍里的“柔软的心”

 为了不炫耀的缘故

 整理自我、传达自我的新阶段

 在别人画的框框里打造自由

 音乐是自己的

 和老师不一样的判断

之三 因为你,我不怕老去

 止不住笑声的人生历险

 要做个怎样的人?

 爱与自觉修养

 不怕老去的最佳灵药

 我们的共同兴趣

 再次认识自然

 站在窗边眺望的身影

 小孩也是大人的窗口

 追求完美的过程比结果重要

 责任感带来安稳安心

 我们都爱玛法达

 帮你留着你来不及记忆的时光

 如果我不是你爸爸……

 “动作快会要我命!”

 值得珍惜的生活偶然

之四 和你一起,张望世界

 日常英雄

 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演奏

 “我凉凉的歌是一帖药”

 迷疑摸索的过程

 搭五点零六分去等五点的

 在运动场上“学输”

 学会无惧地张望世界

 别死背抽象漂浮的道理

 运动家精神不只是“胜不骄败不馁”

 罚站都还比去紫禁城好?

 体贴与个性间的平衡

 独立判断或标准答案?

 三分之一是天蝎座

 没有打架,只有打人和被打

 印证《天地一沙鸥》

 那瞬间消失的美景

之五 伴你成长,为你记得的幸福

 要拍出什么样的照片?

 那一天,我不会哭的

 在特别的名字背后

 当乐谱掉下来时……

 坚持质量的一场毕业音乐会

 藏在身体里的资产

 取消了的毕业旅行

 收到考试成绩单那天

 不变的“爸爸”,变化的角色

试读章节

为生命做好准备

那年的枫叶之旅,在你记忆中只留下了与枫叶无关的事。

你记得旅程的最后一天,被我从睡梦中叫醒,抱到小旅馆的隔壁房间,有一位亲切的伯伯,帮我们拍了照片。那是来自九州岛大分的一对夫妻,同住在南禅寺边的小旅馆,每天吃早餐时会遇见,客气地聊上几句。他们知道我们从台湾来,他们觉得你是他们看过最可爱的三岁小孩,所以在分手前,一定要帮你拍张照片留念。现在那张照片,被细心放大后寄来的,就摆在书架上。

你还记得你总是不愿意乖乖穿上那件蓝底有小白圆点的外套,每次要你穿外套你就闹。除此之外,就没记得什么了。

你知道去高山的时候,有长长的石阶,你迈着小小的步子,坚决勇敢地自己爬了上去,没有要我抱,路上的日本太太们看你勤奋的样子,都靠过来说:“加油!”这件事你知道,但不是自己记得的,是听我们说的。至于走了十几二十个名胜,风姿颜色多样变化的枫叶,你也是后来看相片才晓得的。

有趣的是,那回到京都,先在火车站边的饭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换去南禅寺边风味独特的小旅馆时,搭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问起你的年龄,听说你三岁,他回应:“日本有句谚语说:三岁时眼里看见的东西,留到八十岁都不会忘!”

看来,谚语讲的是期待,而不是事实吧!不只是你,我对自己三岁时的事,也都没什么印象,我认识的人,也没有几个记得自己三岁时的事。还是说,要到八十岁,这些童年眼底的印记才会神秘神奇地复活,突然通通记得了?

大概不会有那么好的事。人生残酷的事实是:三岁那年你虽然去了京都,看了枫叶,但你的感官和你的记忆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枫叶美景来不及跟你的生命发生具体深刻的关系。那年的京都、岚山、高山、太原,你去了,但这些地方却没有进入你的生命,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成为提醒、警惕。人的生命有什么没什么,往往不是取决于我们去了哪里、看了什么,而在于去到看到时,我们的内在感官与记忆有多少准备。生命的丰富与否,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还不如跟自己内在准备来得密切。

很多人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眼睛,就算去到罗浮宫,也装不进任何东西到自己的生命里。很多人没有准备好自己的耳朵,在音乐厅一样听音乐会,他就不会有感动,不会有愉悦,不会有音乐冲击出来的体验。很多人没有准备好自己的心,他就无法感染别人的痛苦、别人的兴奋、别人的快乐。活在这个世界里,不同的人会和世界发生不同的关系。

我希望你早早准备好,开放自己,让世界的丰富,通过感官与想象,都变成你生命中的丰富。

快乐的丰沛可能性

那天,在去张容、张宜家的路上,你突然在车后座说:“好希望这个时间停留下来喔!”那是你觉得最美好的时光,期待着可以跟好朋友玩一下午一晚上。期待刚要实现,在你眼前是还没有消耗掉的完整快乐,真的到了他们家开始玩,时间就持续流逝,没那么美好了。

说老实话,我不是真的能体会你跟朋友游玩的快乐,你们三个人常常玩些无厘头的游戏,不小心玩一玩还会吵起架来。不过,我却能清楚地感染你的快乐,尤其是感染你对于快乐时光的珍惜。

感染我们不一定能理解的快乐,是我认为爱一个人最大的收获。爱让我们扩大了自我,在意所爱的人,于是他的喜怒哀乐,同时就变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  我从你的成长过程中,学到最多的,正是快乐的丰沛可能性。我经常惊讶,你那么容易快乐,而且不管周围其他人的情绪如何,总是慷慨地表现你的快乐。我在你的快乐里,得到了本来不属于我的快乐。

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必然有其限制。某些感觉会特别发达,也就有些感觉相对迟钝。能够敏锐快速地理解一些事,也就对其他一些事无能为力。于是,我们的快乐也就受到了同样的限制。活在自己的框架中,只能从自己理解的事上面寻找快乐,有限的小框框之外,是别人的世界,我们迷蒙探望,感到距离与疑惑。活在自己的框架中,众多广大的感受,我们也只能领略其中一小部分。

然而,有一种力量,轻易就将我们带离小框框,那就是爱。爱是什么?对我而言,爱就是感觉到所爱对象的快乐,比自己的快乐更重要,愿意为了换取所爱对象的快乐,牺牲自己的快乐。说“牺牲”也不太对,应该是心甘情愿选择少掉自己原来的部分快乐,为了看到、为了感受所爱的人的快乐。

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因为划算啊!从你爱的人那里感受到的快乐,会比自己原来的快乐更强烈啊!

你的童稚快乐,本来我是没有机会再感受的了,然而因为那快乐是你的,因为我爱你,于是已经离开我生命三四十年的感觉,又回来了。我深深地感激,还好我能爱,还好有一个与我如此不同的生命出现在身边让我爱,我就奢侈地多得到了许多快乐;而且还能随着你长大的过程,不断通过你的眼睛、你的身体,发现很不一样的世界。

我当然希望你能长成一个懂得爱、懂得借由爱来扩张自我生命的人。那么,你除了拥有自己的生命经历之外,可以靠着真诚的爱,无限地吸纳别人的生命感受,那样获得的资产,绝对远超过家庭、学校能够给你的一切。

感受自己的快乐,是小快乐;能够感受别人的快乐,认同别人的快乐,愿意奉献追求别人的快乐,那才是大快乐吧!P9-15

序言

最早动念想的,是写十二封长长的信,给女儿长大之后读。

那时候,她才三岁多吧,当然不可能懂得我写了什么。像是放进玻璃瓶子里掷人海中的“瓶中书”,经过多年波涛浮沉,才到达初识岁月之岸的女儿手中,展读发现在她小时候,爸爸曾经如此想象、期待过她的人生。

十二个主题都想好了,当然都是我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累积出来的关怀,文字、阅读、音乐、壮游、古典、自然……几封信快速写完了,还有几封开了头搁在书桌上。

搁着也就搁着了。没有多久我就失去了继续写这些信的动能,因为现实生活中和女儿的互动愈来愈多,相对地就愈来愈没有理由去想起那站在岁月之岸或坚定或彷徨的未来女儿了。

一直到二○○八年,女儿三年级了,进入了很爱发问的时期,而且抱持一种坚持要得到答案的态度。常常她问了一个问题,我自然地反应:“啊,这你不会懂啦!”她会说:“你讲啊,我不懂也没关系。”

她问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关系生活的意义。被她问多了,我也就慢慢养成习惯,即使她没有问,遇到了有感触的事,我会对她解释起来,真的不管她听得懂听不懂。

当然她不会马上就懂,于是我就提笔将这些有的对她说过、有的只在心中转过的念头记录下来。前后记录了三年,今年夏天她从小学毕业,为她而写的生活笔记也有了一本书的分量。

征得女儿同意,加上她妈妈帮忙想了书名,提供多年来陆续拍摄的照片,这本书就以我们三口首度家庭合作的形式完成了。我自己回头读了一次文字,发现里面所谈的,其实仍然不外是早先十二封信中的那些主题:文字、阅读、音乐、壮游、古典、自然……但在形式上,从原本的独白,变成了互动记录,添加了许多我一个人的写作不会有的趣味。这是女儿的贡献,也是女儿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

原来,在这些年中,成长的不只是女儿……

书评(媒体评论)

它是一本情书。杨照明目张胆地背着老婆和另一女孩倾吐心思、反思现实、垦抉记忆、期许未来;其多愁善感,迷惘惆怅,非堕入情网不能办。继《迷路的诗》之后,杨照再一次轻掩住他搏理善辩的滔滔之论,娓娓向女儿述说自己。

——张大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7: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