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无可奈何花落去(二晏词)/恋上古诗词
分类
作者 晏殊//晏几道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几道,以其相映生辉的艺术成就影响一代词风,被词评家们并称为“二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父子文学家。本书以《全宋词》为底本,参阅其他版本,从晏殊《珠玉词》和晏几道《小山词》中辑取精华名篇,加以注释辑评。在注释方面,博采诸家注本之长,力求详尽浅易。辑评一栏所收录历代词评家之点评,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词作意境。

内容推荐

北宋杰出词人晏殊、晏几道,以其出色的创作实绩,先后对北宋词坛的繁荣做出过重大贡献,是当时最重要的、最具影响的词人。由于二人的父子关系以及词风上的某些相似,被词话家们并称为“二晏”,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父子文学家。

二晏之词虽然上承晚唐、五代之余绪,但在令词的技法上愈趋完善,将令词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二人于酒间花下,一往情深,同宗而殊境,韵共而情近,以其美轮美奂的妙词佳构,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成为近千年来词家竞相学习、效仿的楷模,时至今日仍然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与推崇。

晏殊《珠玉词》共一百三十六首,本书选录三十七首;晏几道《小山词》共二百五十六首,本书选录八十四首。皆以唐圭璋《全宋词》为依据。本书所选,大致囊括了二晏词的精华。注释力求浅明,不避反复。

目录

前言

珠玉词选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浣溪沙(阆苑瑶台风露秋)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浣溪沙(淡淡梳妆薄薄衣)

 更漏子(蕣华浓)

 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

 清平乐(金风细细)

 清平乐(红笺小字)

 清平乐(春花秋草)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采桑子(阳和二月芳菲遍)

 喜迁莺(花不尽)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少年游(重阳过后)

 酒泉子(三月暖风)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木兰花(朱帘半下香销印)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踏莎行(细草愁烟)

 踏莎行(祖席离歌)

 踏莎行(碧海无波)

 踏莎行(小径红稀)

 雨中花(剪翠妆红欲就)

 蝶恋花(南雁依稀回侧阵)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

 菩萨蛮(高梧叶下秋光晚)

 相思儿令(昨日探春消息)

 山亭柳(家住西秦)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

 破阵子(忆得去年今日)

 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临江仙(资善堂中三十载)

小山词选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

 蝶恋花(初撚霜纨生怅望)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蝶恋花(碧玉高楼临水住)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鹧鸪天(楚女腰肢越女腮)

 鹧鸪天(碧藕花开水殿凉)

 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生查子(坠雨已辞云)

 生查子(长恨涉江遥)

 生查子(远山眉黛长)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南乡子(小蕊受春风)

 南乡子(眼约也应虚)

 清平乐(春云绿处)

 清平乐(波纹碧皱)

 清平乐(幺弦写意)

 清平乐(笙歌宛转)

 清平乐(莺来燕去)

 清平乐(心期休问)

 清平乐(烟轻雨小)

 清平乐(红英落尽)

 清平乐(西池烟草)

 清平乐(蕙心堪怨)

 清平乐(双纹彩袖)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木兰花(小颦若解愁春暮)

 木兰花(小莲未解论心素)

 木兰花(玉真能唱朱帘静)

 木兰花(初心已恨花期晚)

 减字木兰花(留春不住)

 减字木兰花(长杨辇路)

 菩萨蛮(来时杨柳东桥路)

 菩萨蛮(娇香淡染胭脂雪)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

 玉楼春(采莲时候慵歌舞)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归田乐(试把花期数)

 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

 浣溪沙(楼上灯深欲闭门)

 六么令(绿阴春尽)

 六么令(雪残风信)

 更漏子(槛花稀)

 更漏子(柳间眠)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丑奴儿(昭华凤管知名久)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诉衷情(长因蕙草记罗裙)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点绛唇(花信来时)

 点绛唇(明日征鞭)

 点绛唇(妆席相逢)

 两同心(楚乡春晚)

 少年游(离多最是)

 少年游(西楼别后)

 虞美人(闲敲玉镫隋堤路)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采桑子(秋千散后朦胧月)

 采桑子(红窗碧玉新名旧)

 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

 采桑子(无端恼破桃源梦)

 满庭芳(南苑吹花)

 留春令(画屏天畔)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秋蕊香(歌徹郎君秋草)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碧牡丹(翠袖疏纨扇)

附录一 珠玉词总评

附录二 小山词总评

试读章节

浣溪沙[1]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2]。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小园香径独徘徊[4]。

注释

[1]这首词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名世。词篇惋惜春日的归去和年华的流逝,属对工整流利,蕴含着启迪人心的生活哲理。上片从对酒听歌写起,自然过渡到对以往经历的回忆,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下片描写暮春时节最具代表性的两组景物,抒写惜春之情,最后以词人独自徘徊的形象作结。

[2]“去年”句:用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成句:“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3]“似曾”句:燕子每年春天归来,故有似曾相识之感。

[4]香径:花间小路,或指落花满地的小径。

【辑评】

杨慎曰:“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词品》)

卓人月曰: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古今词统》)

王士禛曰:或问诗词、词曲分界,予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定非香奁诗;“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定非草堂词也。(《花草蒙拾》)

张宗橚曰:元献尚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元已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并录于此,以谂知言之君子。(《词林纪事》)

俞陛云曰:首句但纪当日之事,入手处不侵占下文地位。次句即叙明本意,言风景不殊,亭台依旧,乃总括全篇。三句承去年天气而言,流光容易,又换今年,安得鲁阳挥戈,再反虞渊之日耶?下阕承前半首之意,言春不能留,花亦随之落去,花既无情,惜花者空付奈何一叹。“归燕”句承“旧亭台”之意,虽梁燕寻巢,似曾相识,若有情而实无情。花与鸟既无以慰情,徒增惆怅,伤离感旧之深,焉得逢人而语?惟有徘徊芳径,立尽斜阳耳。(《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唐圭璋曰:此首谐不邻俗,婉不嫌弱。明为怀人,而通体不着一怀人之语,但以景衬情。上片三句,因今思昔。现时景象,记得与昔时无殊。天气也,亭台也,夕阳也,皆依稀去年光景。但去年人在,今年人杳,故骤触此景,即引起离索之感。“无可”两句,虚对工整,最为昔人所称。盖既伤花落,又喜燕归,燕归而人不归,终令人抑郁不欢。小园香径,惟有独自徘徊而已。余味殊隽永。(《唐宋词简释》)

浣溪沙[1]

一向年光有限身[2],等闲离别易销魂[3]。酒筵歌席莫辞频[4]。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5]。

注释

[1]这首词抒发流连歌酒之际的悲观失意。

[2]一向:即一响,表示短暂的时间。年光:春光。有限身:有限的生命。

[3]等闲:随便,平常。销魂:形容极其哀愁。

[4]“酒筵”句:意谓不要嫌酒筵歌席过于频繁。酒筵,酒席。

[5]“不如”句:化用元稹《会真记》中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怜取,爱着。怜,爱。取,语助词。

【辑评】  俞陛云曰:此词前半首笔意回曲,如石梁瀑布,作三折而下。言年光易尽,而此身有限,自嗟过客光阴,每值分离,即寻常判袂,亦不免魂消黯然。三句言消魂无益,不若歌筵频醉,借酒浇愁,半首中无一平笔。后半转头处言浩莽山河,飘摇风雨,气象恢宏。而“念远”句承上“离别”而言,“伤春”句承上“年光”而言,欲开仍合,虽小令而具长调章法。结句言伤春念远,只恼人怀,而眼前之人,岂能常聚,与其落月停云,他日徒劳相忆,不若怜取眼前,乐其晨夕,勿追悔蹉跎,申足第三句“歌席莫辞”之意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吴梅曰:惟“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二语,较“无可奈何”,胜过十倍。而人未之知,可云陋矣。(《词学通论》)

唐圭璋曰:此首为伤别之作。起句,叹浮生有限;次句,伤别离可哀;第三句,说出借酒自遣,及时行乐之意。换头,承别离说,嘹亮入云。意亦从李峤“山川满目泪沾衣”句化出。“落花”句,就眼前景物,说明怀念之深。末句,用唐诗意,忽作转语,亦极沉痛。(《唐宋词简释》)

赵尊岳曰:此词感慨特深,堂庑更大,忽尔拓之使远,又复收之使近,诚有抝铁为枝之幻。亦惟如此,始益见其沉郁。……以年光有限而不胜离別之苦,则遇盛会自不愿轻易放过,惟眼前所见之境界、天时,虽盛会亦不能减其幽忧。此直无可奈何之情绪?故只能珍惜此一刻之盛会,聊以自娱而已。远既无可排愁,返求诸近,尚以爱此当前人物为得计,庶足少慰。此中不得已之辛酸,回环讽咏,真深于情者。“满目”句,既就眼界所及,拓之极远,而曰“空念远”,则预谶别后虽远望,亦终空无所补也。此句中暗转之法,愈转而情愈深,可谓厚矣。欲通厚字诀者,视此。(《〈珠玉词〉选评》,见《词学》)P3-6

序言

北宋杰出词人晏殊、晏几道,以其出色的创作实绩,先后对北宋词坛的繁荣做出过重大贡献,是当时最重要的、最具影响的词人。由于二人的父子关系以及词风上的某些相似,被词话家们并称为“二晏”,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父子文学家。

就作品的题材和思想内容而言,二晏之词大多为春恨秋愁、男欢女爱、羁旅忧思、离愁别绪之属。这主要缘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官僚士大夫、贵族子弟特有的生活环境所限;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文体分工的观念,即所谓“诗庄词媚”之说。词为艳科,在那时只不过是花间酒下的文字游戏,佐酒侑觞、供人取乐而已。尽管如此,二晏之词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不小的认识价值,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调和思想感情,从中可以见出当时的时代情绪和社会风貌。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属文,真宗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累官至枢密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仁宗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后降为工部尚书,又复至户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徙河南府。以疾请归京师,逾年卒。谥元献。为人好贤,名臣范仲淹、韩琦、富弼皆出其门。为文赡丽,诗属西昆体,词承南唐系统,近于冯延巳。著有《珠玉词》。

晏殊是北宋专工令词而且以词名世的第一人,是最早步入宋词领域的作家,堪称北宋初期词家之祖。晏殊词的题材大多较为传统,其中有不少消遣之作,在安逸闲散的生活中找一些春花秋月的闲愁来吟咏一番。一面陶醉于富贵绮艳的歌舞生活。一面又总是带着淡淡的忧愁。如“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浣溪沙》),“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踏莎行》)等词句,流露的便是这类情调。有些作品则表现出消极颓废的人生观。如“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清平乐》)和“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长无睡”(《秋蕊香》)。这种思想情绪,既是安逸生活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反映出词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无奈。晏殊还有不少词篇,在感伤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之际,表露出一种富有哲理的伤感。这种伤感的情绪虽然只是为日常琐事而发,但却蕴含着词人深刻的体验,因而带有相当的普遍性,能够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如《采桑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类感触人心的作品雅致隽永,充分体现出小令语短情长的特点。晏殊词的语言凝练生动、少事雕琢,精致而不流于晦涩,自然而不流于浅白。雍容冲和、闲雅清婉是其主要的风格特征。他对于当时一些庸滥的题材作了含蓄化、典雅化的处理,抹去了浮艳俚俗的情调,显现出一种曼妙含蓄、雅丽蕴藉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其深厚的文学修养、细腻的诗人气质以及优越的身份地位均有内在的关联。

晏几道(1030?~11067),字叔原,号小山,江西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早年曾任颍昌府许田镇(今河南许昌西南)监,崇宁间任开封府推官,职位低微。晚年生活贫困,但不践贵人之门,蔡京于重九、冬至日遣客求词,几道两作《鹧鸪天》,无一语及蔡。他以贵介公子,落拓一生。词与乃父齐名,或以为造诣超轶其父。著有《小山词》。

晏几道虽然有着显赫的家世,但仕途并不得意。于是,他将郁郁不平之志寄寓于男欢女爱之中。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几乎成为其主要的精神寄托。他希望用爱情来建立一个与现实人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世界,以消解生活中无法排遣的孤独苦闷。作为一个至情至性之人,他执着地以词来抒写生活中的切身体验,尤其是爱情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在《小山词自跋》中,他自述其创作动机是因为“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酲解愠,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也许是由于社会地位和生活遭际的不同,晏几道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比晏殊更具可观之处,其中最可称道的要数那些描写烟花女子的作品。如《采桑子》: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姻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词中的歌女心中痛苦万分,流泪不止,但为了取悦客人,还得强颜欢笑,含泪歌唱。这类作品在真实反映歌女舞姬悲惨生活的同时,寄予了词人对她们真切的同情和怜惜;在揭露社会阴暗面的同时,流露出词人的真挚感情,实为难能可贵。

工于言情是小晏词的显著特色,但他很少直抒胸臆,往往采用婉曲的表达方式,选择富有特征的形象和富于表现力的细节,运用精美贴切的语言,抒写缠绵伤感的情思。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深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以前的词家描写恋情往往只做泛化处理,而晏几道所写的恋情,则时而有着明确而具体的对象,主要是表现他与友人沈廉叔、陈君龙家的莲、鸿、蘋、云四位歌女之间的情爱悲欢。他在词中常常会直接写出自己心仪女子的芳名。由于与情人无缘相见,晏几道只能在词中构建梦境以重温昔日的甜蜜爱情。在他的二百多首词中,有五十二首写到“梦”,以致其《小山词》具有一种如梦似幻、灵动飘渺的风韵。晏几道总是以至性之笔写自伤之慨,凄恻伤感而能动摇人心,他突破了其父雍容典雅的词风,形成一种悲楚哀怨的感伤情调,并将慢词的艺术手法运用于小令创作,显得婉约细腻而跌宕俊逸,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清刚顿挫之美。善于化用前人诗句也是小晏词的一大特色,如《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联,便是采自五代翁宏《春残》诗成句。信手拈来,贴切自然而浑然天成。在语言运用上,《小山词》时而显得自然流利、清新疏淡,时而又显得曲折深婉、雕缋华美。可以说,晏几道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两方面将艳词小令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总之,二晏之词虽然上承晚唐、五代之余绪,但在令词的技法上愈趋完善,将令词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二人于酒间花下,一往情深,同宗而殊境,韵共而情近,以其美轮美奂的妙词佳构,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成为近千年来词家竞相学习、效仿的楷模,时至今日仍然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与推崇。

晏殊《珠玉词》共一百三十六首,本书选录三十七首;晏几道《小山词》共二百五十六首,本书选录八十四首。皆以唐圭璋《全宋词》为依据,参阅其他版本,出入之处,择善而从,不予注明。本书所选,大致囊括了二晏词的精华。注释力求浅明,不避反复。多采前人评语,以资参考。悉以普及为本务,旨在方便大众。本人浅学寡悟,书中讹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汪政

二○一○年八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3: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