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原因和表现。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它是以宽容、接纳、豁达、愉悦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世界。人生快乐与否是一种心理感受,即使人的境遇由于外来因素而有所改变,人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去调节自己的心理感受,尽量将其调适到最佳状态来享受人生,品味快乐。
人普遍有一种情绪,它并不因为人们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增减,全部的奥秘只在内心,那就是快乐。有一种人生最为宝贵的无形财富,它简单易得却叉千金难求,任谁也无法将它夺走或购买到,那就是快乐。
渴望人生的愉悦,追求人生的快乐,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乐的,充满愉悦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简单纯一,做到让自己快乐是天性使然,做到让别人快乐却是需要很多智慧的。
有一个年轻人去请教智者:
“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人呢?”智者告诉了他四句话: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
不快乐时,不妨“把自己当别人“。想想世界上有很多人跟你有同样的问题,有很多人忍受着比你更大的苦难,你就会心平气和许多。这是一种勇气。
看到别人痛苦时,不妨“把别人当自己”。试着理解、体会别人的痛苦,给别人支持和帮助。这是一种仁慈。当你不能理解、不能接受某些事情时,不妨“把别人当别人”。我们无法了解所有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合理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我们可以试图去接受、尊重。这是一种宽容。
当你迷失时,不妨“把自己当自己”。你就是你,你有长处,也有不足,你无法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感到满意、接纳自己,好好和自己相处,这是一切快乐的基础。 勇气、仁慈、宽容、自尊,当你具备这些特质时,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应该不难做到了。
当我们渴望自己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的时候,我们是否尝试过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对美好心情的期盼,并且用这种期盼来鼓舞和激励自己呢?真的,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当我们每一天都坚持做下去,使之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情越来越好,我们的幸福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美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晨,汤姆乘坐在老式火车的卧车中,大约有6个男士正挤在洗手间里刮胡子。经过了一夜的疲困,隔日清晨通常会有不少人在这个狭窄的地方做一番漱洗。此时的人们多半神情漠然,而彼此也不交谈。
就在此刻,突然有一个面带微笑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但是却没有人理会他的招呼,或只是在嘴巴上应付一番罢了。随后,当他准备开始刮胡子时,竟然自若地哼起歌来,看上去显得非常的快乐。他的这番举止令汤姆感到极度不悦。于是汤姆冷冷地、带着讽刺的口吻对这个男人问道:“喂!你好像很得意的样子,怎么回事呢?”
“是的,你说得没错。”这个男人如此回答说:“正像你所说的,我是很得意,我真的觉得很快乐。”然后,他又说道:“我是把使自己觉得心情愉快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
这就是那个男人说话内容的全部。不过我们相信,在洗手间内所有的人,包括汤姆,都已经把“我是把使自己觉得心情愉快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这句深富意义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中。
事实上,这句话确实具有深切的哲理。不论是幸运或不幸的事,人们心中习惯性的想法往往占有决定性的影响地位。有一位名人说:“穷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欢畅者,则常享丰筵。”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诫世人设法培养愉快之心,并把它当成一种习惯,那样,生活将好像一连串的欢宴。
一般而言,习惯是生活的累积,是能够刻意造成的,因此人人都掌握有创造愉快的心情的力量。
养成心情愉快的习惯,主要是凭借思考的力量。首先,你必须拟订一份有关心情愉快的想法的清单,然后,每天不停地思考这些想法,其间若有不高兴的想法进入你的心中,你得立即停止,并将其设法摒除掉,尤其必须以快乐的想法取而代之。此外,在每天早晨下床之前.不妨先在床上舒畅地想着,然后静静地把有关快乐的一切想法在脑海中重复思考一遍,同时在脑中描绘出一幅今天可能遇到的快乐地图。久而久之,不论你面临什么事,这种想法都将对你产生积极的效用,帮助你面对任何事,甚至能够将困难与不幸转为快乐。相反的,倘若你再对自己说:“事情不会进行得顺利的。”那么,你便是在制造自己的不愉快,而所有关于“不愉快”的形成因素,不论大小都将围绕着你。
有一位不幸的人,他每天总是在吃早餐时对他太太说:“今天看来又是不愉快的一天。”虽然他的本意并非如此,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句遁词而已,因为他的口中尽管这么如此念着,实际上在心中却也期待着会有好运来临。然而,一切情况都很糟糕。其实,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并不令人奇怪,因为心中若预存不快乐的想法,那一天的心情肯定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所有的事情也许会办得很不顺。
因此,在一天的开始即心存美好的期盼是件相当重要的事。只有这样,许多事物才将可能有美好的发展。
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可以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快乐的习惯可使一个人不受外在情况的支配。遇到悲哀的情景与逆境,只要我们不在不幸事件之上再加入自怜、懊悔与不顺的情绪,那么我们纵使不会感到完全快乐,也能多少感觉到一些快乐。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