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汪小武夫妇的女儿汪瑶瑶和汪凯西个性和兴趣各不相同,但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被美国多所常春藤名校录取。他们融合中美教育的精华,用中国教育提倡的严谨、精益求精和美国教育强调的领导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奉献社会的精神,开辟了一条家庭教育的新途径。《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与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通过描述两姐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点点滴滴,抽茧剥笋地剖析、反思和总结了我们培养孩子的理念和方法,总结了两代人的高效学习方法和技巧,提供了开发创造力和领导力的实用建议,深入探讨了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德、智、体、能全面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详细地剖析了把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教育理念现实化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希望能为家庭教育和学子的顺利成长提供有益的借鉴。
与目前满天飞的“哈佛”类图书截然不同的是,《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与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不是美国高考指南,更不是炫耀智商的“广而告之”,而是一本以故事形式阐释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新理念的全新之作。所谓全记录,就是包涵了两姐妹从幼儿到高考冲刺近二十年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作者胡琳、汪小武夫妇出生在中国并接受了高等教育,深刻体验了中国教育的优势与缺陷;后到美国求学创业,至今已工作了近三十年,在培养两个女儿从幼儿启蒙到高考冲刺的过程中,面对美国文化的包围和冲击,透彻领悟了西方教育理念、体制和方法的利弊长短,从而得以兼采中美文化之长,汲取东西方教育的精华,融合中国教育提倡的严谨、精益求精与美国教育强调的领导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奉献社会的精神于一体,抽茧剥笋地剖析、反思和总结了他们培养孩子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两代人的高效学习方法和技巧,开发出了一套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的完整而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这套方法主导思想明确,实施步骤清晰,强调普适性、可重复性,作者以清晰的思维、大量的实例展示了把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家庭教育新理念现实化的具体手段和措施,如何巧妙地利用西方强调的创新思维来促成孩子学习上的突破,把不可能转化为现实,把偶然的尝试发展为必然成功的模式,从而给抽象的素质教育赋予了实质性的内涵和生命力,为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相互渗透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注解,是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思想和认知的升华。作者坚信,他们的路径适用于千千万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和学子,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他们的方法屡试不爽,绝大多数家庭和学生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说说容易,真要实行起来并不简单,幸运的是,作者在《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与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里,不是给我们一个干巴巴的概念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细致描述了他们实施家庭教育的具体步骤和细节,并对可能的误区做了分析提醒。也就是说,广大家长和学子不但从他们的故事里会得到触手可及的生动感受,也能直接借用他们的方法和模式。
瑶瑶申请了11所美国大学,分别是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alifornia University,Berkeley)、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和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等,都是美国的名校,竞争非常激烈。我们虽然对瑶瑶很有信心,觉得她被其中一些大学录取的机会很大,但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申请美国大学,高中成绩起着很大的作用。大学不仅要考查学生九至十一年级的成绩,还要参照他们十二年级上半年的学习成绩和期中考试成绩。在十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十二年级的成绩还得上报已经给你录取资格的大学,如果十二年级的学习成绩下滑了,大学有权取消录取资格。如后来的普林斯顿大学录取通知书里明确写着:我还要提醒你,你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是建立在你成功完成十二年级学业的基础上的。我们希望你能一如既往地保持你高中学业的高水平和优异表现。所以,瑶瑶理应继续努力。
2008年3月的一天,门铃响了,门外邮递员一边递过一个沉甸甸的大信封,一边热情地祝贺道:“恭喜你们!”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又攻下一城! 我们知道,这段时间收到申请大学的大信封就意味着被录取了。
2008年4月6日到4月14日这段时间,瑶瑶陆续收到了所申请的一些大学的录取通知,如纽约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
我们在耐心地等待着,等着4月15日的到来。因为这天是常春藤盟校放榜的大日子。下午5点过后,哥伦比亚大学首先开锣:热烈祝贺你取得杰出的成绩!
作为招生委员会一员,我认为你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是基于你突出的竞争优势……
接着又传来了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捷报,普林斯顿大学紧随其后:
恭喜!我非常高兴地祝贺你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为2012级的学生。你的学业表现、课外活动的成就和个人素质在今年破纪录的21000名申请人中脱颖而出,你多方面的优秀才能将给普林斯顿大学增添荣耀。
录取委员会认为你作为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在数学、科学和工程研究等方面也追求着最高境界并充满激情和创造力,你具有成为科学界领军人物的非凡潜力……
在一次又一次捷报声中,哈佛仍毫无动静,他们是用电邮方式通知的,需要时间更长一点。从下午5时起,看到网上已经收到通知的学生信息,我们又期盼,又着急,不停地查看电子信箱。直到7点多钟,瑶瑶终于收到了来自哈佛的电邮,首句就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几个字:
“我很高兴地通知你……”
“瑶瑶被哈佛录取了!”每一个人都喊出了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在家里久久回荡,全家人都深深地沉浸在成功的欢乐中。
欢呼过后,我们才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哈佛招生委员会的负责人威廉·菲茨西蒙斯先生给瑶瑶的录取信:
我很高兴地通知你,哈佛大学招生委员会及学生资助委员会已经投票通过,录取你为2012级的哈佛学生。按照哈佛传统,我们附上你的录取证书。为你杰出的成就,请接受我个人的祝贺。 今年有破纪录的27000多名学生申请本校。面对更多的天赋优异和素质优秀的候选人,鉴于有限的录取空间,招生委员会采取非常谨慎和认真的态度挑选具有个人的特质、特殊的学术成就和课外活动优势的人选。委员会相信,你会在大学四年里为本校做出重要贡献……
在信的结尾还有一句手书字迹:“真诚地希望你加入我们!”我们似乎看到了他热切和期待的目光。我的心几乎要蹦出胸口,高兴得难以自抑。
一个接一个的捷报为我们带来了欢笑和信心,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的互动中激起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凯西的幽默多了一份自信,比尔对瑶瑶则多了一份尊敬;瑶瑶仍旧那么谦和,但脸上的喜悦和兴奋还是难以掩饰。
我以前常说:如果瑶瑶能被哈佛大学录取,我一定会从梦中笑醒。哈佛历来人才辈出,不仅在美国,在世界上也是闻名遐迩。瑶瑶真是时代的幸运儿!
瑶瑶成功地被这些顶尖大学录取使我们坚信,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正确的。我们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起初完全不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大学招生标准,甚至美国的风土人情。培养瑶瑶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困扰。我们在不断了解和探索的过程中,也不断调整方法、路径和方向。瑶瑶作为我们家的拓荒者,在她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也布满了努力、挣扎、迷茫和困惑。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很多经验,为后来培养凯西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花开并蒂
两年后的2009年,我们家又一次迎来了捷报频传的日子:凯西被所有她申请的常春藤名校录取,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布朗等大学。
一时间汪氏两姐妹成为许多当地报纸的头版新闻,在社区、学校、朋友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当人们传递着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时,也在询问着这是如何发生的。
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是众所周知的世界数一数二的名校,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加州理工学院、布朗、康奈尔这些也都是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时而会听说有孩子被其中的一所或是几所这样的大学录取,怎么可能她们被所有这些大学录取,而且两人又出自同一个家庭?在这背后有太多的故事,它们记载着我们的欢笑快乐,也记载着我们的艰难和曲折。P3-6
我们的女儿汪瑶瑶和汪凯西,是两个个性和兴趣大不相同的孩子,她们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被她们所申请的所有美国名校录取,其中包括: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和其他常春藤名校,但最后都选择了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她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与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如实记载了十几年来姐妹俩成长的蹒跚足迹和我们培养孩子的全过程。
我们的孩子不是神童也不是天才,她们与大多数孩子一样,也曾一次又一次遭受失败的打击;我们不想缔造一个家庭教育的神话,我们与大多数家长一样,也遇到过无数的挫折和艰辛。所以,在撰写《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与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试图从林林总总的高深理论中寻找成功的根据,没有尝试用动听的名人名言为我们的成功增添炫目的光环,更没有故弄玄虚地把我们的成功描绘成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我们只是想通过描述姐妹俩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和真实案例,抽茧剥笋地剖析、反思和总结自己多年来培养孩子的理念和具体的措施,本着从实践中来再运用于实践的精神,希望把自己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如实地记录下来,传递给千千万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和争取快乐成功的学子们。
作为姐妹俩的父母,我们通过在中国成长的过程和在美国近三十年的探索,深刻感受了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同时也体认到了这两种文化各自的精华所在。中国教育强调刻苦严谨、精益求精,美国教育更为看重孩子的领导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可以说各有所长。在不断深入的家庭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貌似差别巨大的中美教育理念之间并非一味互相排斥,而是完全可以互相结合,为我们造就孩子的成功提供长期的思想指南。实践证明,我们也是因为有效综合了这两种文化的精华,才得以自如地把素质教育与智力开发融为一体,并运用到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而且,中美教育理念的融合,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多的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角度的引导方法,使得她们的特长、才能和潜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个性发展和素质培养更全面更有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增加孩子的学习乐趣,激发孩子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从而充分地发挥其潜能和特长,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在这一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实现融素质教育与智力开发为一体的教育理念的主要园地,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这个似乎遥不可及的理念就可以成功地具体化、通俗化、平易化。我们在两个女儿学习成长的真实故事中,通过家庭教育的日常细节,以先导性的思维和探索,争取深入浅出而不失系统地分析和揭示我们在德、智、体、能等各方面由浅入深地培养孩子的具体方法、措施和步骤,从而奉献给家长和学子们一种清新感觉及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欣赏价值。
毋庸置疑,美国的高等教育足以傲视天下。世界各国,无论是公子王孙,还是白领蓝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美国高等教育。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和中国家庭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为他们的孩子制订了到国外包括到美国上大学的规划。美国的招生制度、招生考试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如何让孩子顺利进入美国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我们也尽可能深入全面地做了探讨,同时,还分析解答了申请美国大学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介绍了申请过程中自我推介的一些技巧。
我们的方法和姐妹俩的成功路径对千千万万普通的家庭和孩子来说并不是高不可攀,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存在偶然性,两个孩子的成功就一定有其必然性,这一点在我们家孩子身上和由我们指导的其他孩子身上都已得到了多次印证,包括我们指导过的中国亲属参加中国高考的孩子,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事实证明,我们的成功可以复制!我们的指点简捷高效!我们的方法屡试不爽!我们相信,我们成功的经验可以惠及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和孩子。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幸福的成长过程,快乐和成功是我们的目标,只要付出努力,理想一定会化为现实。
《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与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初稿由胡琳执笔,全书故事以胡琳为第一人称讲述。
妈妈:胡琳
爸爸:汪小武
2011年11月 于美国珍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