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经典。创作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作者尽管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他们或是我们精神的引领者,或是我们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本书精选世界文学经典50部,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行文流畅、通俗易懂,可以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这六个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成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次读完50部外国文学经典 |
分类 | |
作者 | 刘杨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经典。创作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作者尽管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他们或是我们精神的引领者,或是我们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本书精选世界文学经典50部,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行文流畅、通俗易懂,可以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这六个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成果。 内容推荐 在解读每一部名著的过程中,本书设置了“开卷有益”、“内容精要”、“经典导读”、“文成名就”、“华文精选”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行文流畅、通俗易懂,可以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这六个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成果。 目录 第1部 《神曲》 第2部 《十日谈》 第3部 《堂吉诃德》 第4部 《哈姆雷特》 第5部 《失乐园》 第6部 《伪君子》 第7部 《忏悔录》 第8部 《浮土德》 第9部 《红与黑》 第10部 《唐璜》 第11部 《高老头》 第12部 《三个火枪》 第13部 《悲惨世界》 第14部 《包法利夫人》 第15部 《恶之花》 第16部 《萌芽》 第17部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第18部 《约翰·克利斯朵夫》 第19部 《安徒生童话全集》 第20部 《玩偶之家》 第21部 《艾凡赫》 第22部 《名利场》 第23部 《双城记》 第24部 《德伯家的苔丝》 第25部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第26部 《布登勃洛克一家》 第27部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28部 《上尉的女儿》 第29部 《死魂灵》 第30部 《父与子》 第31部 《卡拉马佐夫兄弟》 第32部 《复活》 第33部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第34部 《母亲》 第35部 《静静的顿河》 第36部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第37部 《贵妇人画像》 第38部 《美国的悲剧》 第39部 《马丁·伊登》 第40部 《叶芝抒情诗全集> 第41部 《老人与海》 第42部 《吉檀迦利》 第43部 《追忆似水年华》 第44部 《雪国》 第45部 《变形记》 第46部 《喧哗与骚动》 第47部 《小径分岔的花园》 第48部 《局外人》 第49部 《百年孤独》 第50部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试读章节 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也是整个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可以说,如果没有莎士比亚,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西方文学史都会逊色不少。恩格斯曾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而马克思则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颇丰,他的悲剧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者的软弱性和不可解决的矛盾,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哈姆雷特》是他最优秀的悲剧作品之一,也是西方戏剧史上的奇观。《哈姆雷特》为后世创立了悲剧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据统计,从1877年以来,在欧洲平均每隔12天就有一部(篇)研究《哈姆雷特》的论作问世,历久不衰。 在莎士比亚时期,英国舞台上的“复仇剧”风靡一时,已经有人在莎士比亚之前写出了《哈姆雷特》。但是,莎士比亚赋予这个古老的故事以深刻的内容和崭新的思想,并且在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剧本问世之后,再无人尝试改编,因为人们没有希望写得比莎士比亚更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后来写出的《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以12世纪末的丹麦历史为蓝本改编而成。整个戏剧由五幕剧组成。故事主要情节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人文主义中心维登堡大学读书,他的叔父克劳狄斯趁着丹麦国王老哈姆雷特在花园午睡的时候,把毒液注入他的耳朵内而害死了他。之后克劳狄斯不仅篡夺了王位,而且很快就娶了他的嫂嫂,即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回国后对父亲突然死亡、母亲快速改嫁给叔叔,叔叔继承统治大权的过程很疑惑,因此闷闷不乐。这时,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死亡的原因,并交代给他复仇的责任。哈姆雷特遵照鬼魂的嘱咐,决定为父亲报仇。 哈姆雷特深知邪恶势力之大,为了不引起叔父的怀疑只好装疯卖傻。国王已经开始怀疑哈姆雷特,在大臣波洛涅斯的建议下,利用大臣的女儿、哈姆雷特的情人奥菲利娅去试探他,又指使哈姆雷特的两个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去试探他,都被他识破。哈姆雷特利用一个剧团到宫廷演戏的机会,安排他们上演了《贡扎古之死》,并按照父亲的鬼魂的话亲自加了几段杀兄篡位的情节,把戏名改成《捕鼠机》。在演出过程中,做贼心虚的叔父惊慌失措,起身就走,从而证实了鬼魂的话。当天晚上,哈姆雷特在去见母亲的途中,看到了克劳狄斯正在祈祷。这是一个复仇的好机会,但哈姆雷特怕在他祈祷的时候杀死他,会使他的灵魂升上天堂,而没有下手。哈姆雷特劝说母亲离开克劳狄斯,这时帐后突然有人惊呼起来,哈姆雷特误把偷听者——自己的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错当国王杀死。克劳狄斯以此为借口派哈姆雷特的两个同学到英国索讨贡赋,想借英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发现阴谋,中途折回丹麦。 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从国外回来,雷欧提斯决心为父亲报仇。老奸巨猾的克劳狄斯把她父亲的死推在哈姆雷特身上。这时善良的奥菲利娅因为父亲被情人杀死和情人的出走,精神失常,误入河中淹死。在奥菲利娅的葬礼正在进行时,哈姆雷特恰好经过墓地。悲痛的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在墓穴中打起来。国王借机挑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以比剑为名,设法用毒剑刺死哈姆雷特。 在决斗开始时,哈姆雷特占了上风。克劳狄斯怕哈姆雷特胜利,就斟上一杯毒酒以示祝贺。哈姆雷特的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替儿子喝了有毒药的酒。雷欧提斯在克劳狄斯的煽动下,一剑刺中了哈姆雷特,同时也在争斗中被毒剑刺中。这时,王后中毒身亡。奄奄一息的雷欧提斯在最后一刻良心发现,当众揭发了克劳狄斯的阴谋。王子哈姆雷特在最后的时刻奋力刺死了叔父,为父亲报了仇,并把国事托付给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剧中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饱满,戏剧冲突尖锐、曲折复杂,语言富有特色、生动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说不尽的哈姆雷特 关于悲剧《哈姆雷特》的评论,在西方历代的莎士比亚研究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不仅浩如烟海,而且众说纷纭。其中,如何认识和评论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古往今来许多学者、读者、观众无休止的争论的焦点。关于哈姆雷特的思想、性格的剖析,以及关于这一人物的典型意义与审美价值的估量,就是十分繁复的。在近400年的岁月里,哈姆雷特在评论史上歧义颇多,真是所谓“有1000个演员扮演哈姆雷特,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有1000个观众看哈姆雷特,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有1000个评论家评论哈姆雷特,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哈姆雷特。 如此情况,使哈姆雷特的形象几乎成为一个亟待破译而尚未破译的“密码”,即使在马克思之后的莎学中,人们也为难以解开的“密码”的魅力所吸引,纷纷追求“阿里阿德涅的线团”,希望借此引导自己走出丹麦王子其人其事所构筑的这座既神秘而又符合模糊美学原理的“悲剧迷宫”。为什么哈姆雷特的悲剧形象经历了几百年还能深深地震撼人心,具有那么强烈的超时空效应与反馈作用?究其主因,显然在于哈姆雷特就是“人”、“人的生命”。他十分活跃的自我意识、自我观照、自我求证,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观照、自我求证。而且,戏剧诗人还把他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所感受到的人文主义人性观注入到这一人物形象的思想与活动中,使之成为混合着多方面素质的艺术晶体。 无论从哪一视角考察,哈姆雷特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人性观。绝非剧作家单一的人性观,它融化了此前人们的人性观,也在超前意识中预示了后世人的人性观。它不属于一个世纪,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别林斯基把哈姆雷特当做“人”的代表,或许道出了莎士比亚塑造这一形象的本意:“它是伟大的、深刻的,它是人的生命,它就是人,它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雨果也认为,“哈姆雷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如果莎士比亚活在今天,或许他和现代美国剧作家奥尼尔一样,公开宣称自己描写的心爱人物象征“整个人类”。P20-23 序言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紧张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当我们疲惫的身心需要得到休憩和松弛时,有一个始终不渝的朋友会给我们以快乐和教诲、慰藉和同情,那就是书籍。书是人类历史文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经验的结晶,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成长史。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备受关注,他们谈吐不凡,言行间充满自信,因为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自然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游刃有余。如果我们想要拥有同样精彩的人生,就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广泛博览,多读书,读好书。纵观中外历史,无数名人、伟人,无一不是在浩瀚的书海中汲取知识,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当今社会的竞争很多时候靠的是内在资本,这需要有足够的文化知识作储备,读书对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修养品行,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时代的智慧,我们都能从书本中获得,但如果不能解决好“读什么”与“怎么读”的问题,阅读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为了帮助广大爱书的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而且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和全世界亿万读者多少年来都从中得到特别启迪的书,我们在参考了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跨越时空地域,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专门编写了《一次读完50部中国文学经典》、《一次读完50部外国文学经典》、《一次读完30部国学经典》、《一次读完30部西学经典》、《一次读完20部修身处世经典》和《一次读完20部谋略经典》这六本书,引领读者由点及面,以最快捷的方式去获取这200部经典名著中的精髓,这些优秀的作品历经几十年到几千年的历史的淘洗和世界性的文化选择,早已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每一个时代都可能诞生经典的作品,而每一部经典的作品永远不会只影响一个时代。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本道德规范经常是通过文学经典来完成的。中外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融合了诸多名家对人、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使我们感受到伟大的文学作品深入人内心的力量。然而我们不仅需要文学名著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还需要对更多的文化领域有所了解。从我们无法漠视和背叛的国学经典到铸就了西方文明的西学名著,从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孜孜以求的修身处世之道到被诸多领域奉为制胜法宝的谋略精要,我们从中外文学、国学、西学、修身处世、谋略这六个领域中披沙拣金,精心编写成这套丛书,使读者从浩瀚无涯的书海中找出那些最有益的著作一睹为快。我们在解读每一部名著的过程中,设置了“开卷有益”、“内容精要”、“经典导读”、“文成名就”、“华文精选”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行文流畅、通俗易懂,可以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这六个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成果。 书海无涯,选择什么来读,结果会大不一样。与其浪费时间去读那些对我们一无助益的“文字垃圾”,倒不如去读可以让我们有所收获的经典著作。人类的文明和文化,除了少部分以物化的方式延续下来,更多的是蕴藏在经典作品中。与经典对话,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阅读经典,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打破文明与种族的壁垒,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华。本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包装等各方面均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给亲朋好友,是一套能使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套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坏书是灵魂的毒药,读得越少越好;而好书则是培育我们的良师,哪怕是其中说过的一句话,传达的一个观念,讲述的一个道理,都可能让我们受益终生。 书评(媒体评论) 有时,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或者成为他的指路明灯,确定他终生的理想。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于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问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分的作家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 ——塞涅卡 阅读所有的优秀名著就像与过去时代那些最高尚的人物进行交谈。而且是一种经过精心准备的谈话。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都是他们思想中的精华。 ——莫洛亚 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不如用宝贵的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叔本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