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乐安卷)
分类
作者 董海花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董海花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乐安卷)》包括人物传说、风物传说、生活故事、革命故事、笑话等。

收录了《地打师的故事》《蠢人旺仔》《鼠精投胎》《两兄弟的故事》《养蜈蚣的孩子》《假算命先生》《善保和恶保的故事》《一个种田人与两个书生》等故事。

内容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乐安卷)》收录了江西抚州地区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在内的民间故事34万余字,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劳动人民生活画卷。编者为了保持故事的原生态,在故事的选编过程中力求保持原有的讲述风格,为读者展现了当地一幅生动的风土人情画卷。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乐安卷)》主编董海花。

目录

传说

人物传说

许真君与孽龙精的传说

董敦逸轶事

夜读“皇陵碑”

传播江西傩舞

平反“瑶华秘狱”

董敦逸与“何杨灯”

罗隐趣闻

送寿礼

搓灰绳

公鸡蛋

戏窑主

犯颜谏君的詹尔选

白玉蟾与登仙桥

吴道南的传说

詹运章三救乐安城

袁国栋应试

曾元标斗“三仙”

捉杨尘

洞房奇案

小姐含冤

捉拿强贼

沉冤昭雪

骆公的传说

邱帮士的传说

“聪明才子”

皇甫园的传说

仰山救陈的故事

西山传闻

孟太后避难乐安

金竹汉高祖的传说

灯笼官

有底船的传说

解缙趣传

风物传说

“门神公公”的来历

·“乌米”的来历

舍身崖边宝塔诗

大华山“三仙”的来历

相山芙蓉山的传说

烈女墓

“丛树观”的来历

仙弓

圣姑岭

石桥寺的传说

金鸡石

“崇仙观”的传说

“丰石”的传说

尚书墓石雕的传说

石马

出油石

“陀上”的传说

“猫咪石”的故事

曾家村的传说

湖坪村的由来

神仙井的传说

古杉树

下边村的来历

“马脚迹”的传说

王井传闻

棋盘峰的由来

古城的传说

雷打石与风潭的传说

姨婆桥

“蛇酒”的传说

“恶蛇寨”的传说

“裹小脚”的来历

蓝裙的来历

动物传说

“狗耕田”的传说

杏树为什么叫作“李树”

喜鹊为何“拆拆、拆拆”地叫

乌鸦为什么又黑又哑

其他传说

大华山奇闻

虎口救师

见色不淫

脱胎成仙

“起死回生丹”

问观音

狐狸精

铁斧与金斧

善有善报

“脚鱼精”的传说

故事

生活故事

地打师的故事

酸秀才与傻大个

蠢人旺仔

老头的妙计

棺材老板与假郎中

鼠精投胎

卖柴郎喜配良缘

张三嫂智斗“小气鬼”

两兄弟的故事

招驸马

养蜈蚣的孩子

兄弟对诗

假算命先生

妒嫂与贤弟

蠢人学艺

善保和恶保的故事

罗明与罗用

铁脚红靴

花蛇娶妻

雪花姑娘选郎

一个种田人与两个书生

取珍珠

“草包”和“脓包”

蛤蟆精

黄木匠打鬼

秀才与算命先生

其他故事

水红汗巾

秀才打虎

长寿泉

老板娘的姓氏

金字谱

“聚宝盆”的故事

圭峰人为什么不吃素

革命故事

魔窟的覆灭

“穿山甲”夜送“无字天书”

夜救张英

张英旧事

易道明轶事

“天地党亲师位”

暴动

机智的周旋

“辣椒嫂”告状

欢庆端午节

彭雪枫平叛

红七团城下受重创众叛逆苦竹谋反水

赤胆忠心闯虎穴反目无情绑恩人

山道雾浓难辨红白军隘口枪声惊走郭炳生

乐安城郭炳生钓鱼古祠堂彭雪枫收网

桃树下的秘密

笑话

又穷又迂的秀才

秀才与狗

剃头师傅

三个儿子做文章

见县官

考女婿

三个破相人

懒汉与“摇钱树”

猜谜求婚

“别人闲事莫管”

“牛皮”大王

斗“死保”

好酒先生

一字不识的相公

吝啬鬼斗计

“万”字师

饥肠赴宴

小女戏弄秀才

三个结交兄弟

巧配姻缘

河元人笑话

后记

试读章节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名叫许真君和一个叫孽龙精的人,小时候在一起读书,两人像亲兄弟一般。

一天,孽龙精和许真君一起去河里洗澡。忽然,孽龙精捡到一颗金光闪闪的龙珠,孽龙精欢喜地对许真君说:“许哥,许哥,我捡到一颗龙珠啦。”

许真君忙问:“贤弟,是什么样的龙珠呀?快拿来我看看。”

“你看。”孽龙精把龙珠放在手掌上,然后立即含入嘴里。一不留心,“咕噜”吞进肚里去了。

过了几天,许真君又和孽龙精一块儿去洗澡。突然,许真君看见孽龙精的腋下生满了鱼鳞片。许真君说:“贤弟恐怕会变成孽龙精呢。”

孽龙精耸着鼻子说:“嗯,要是我会变成孽龙精,我就要把江西化为大海,大华山为海心!”

许真君说:“要是你变成孽龙精,敢做这样的事,我就去大华山学法,非降伏你不可!”

那时,许真君只有十一二岁,为了降伏孽龙精,便到大华山学法去了。

学法回来后,立即追杀孽龙精。

一天深夜,孽龙精在造河道,两脚一犁,便开成了一条河道。孽龙精边作法边造河,已经造了九十九条河道,若再造一条河道,江西便成了汪洋大海了。这时,孽龙精正累得筋疲力尽,很想休息一会儿。

他想:反正只差一条河,江西便沉为大海,大华山为海心了,

 先睡会儿再造也不迟。当他睡醒时,公鸡叫了,天快亮了,孽龙精

 怕许真君追上,赶紧奔逃。

双方施展了无边的法力,但孽龙精始终战不过许真君。于是,

 只好奔逃,许真君仍然紧追不放。这一天,孽龙精逃到一个前不着

 村、后不着店的荒山野草的地方,孽龙精累得疲惫不堪,饿得眼冒

 金星。

正在这时,孽龙精惊喜地发现前面有一座茅屋,他赶忙上前叩

 门,进去一看,屋里只有一个老太婆。孽龙精上前施礼道:“老婆

 婆,你家有饭吗?给我吃碗饭,我饿得难受,日后一定会报答你的

 大恩大德。”

老太婆瞥了他一眼,说:“我现在没有饭,刚煮了一碗面条,

 是准备送去田里给我家男人吃的。你饿了,就拿去吃吧。这碗面放

 在神楼上,你去拿吧。”

孽龙精端过面条,沉吟半晌,心想,吃得好便救了我一条命;

 吃得不好,恐怕我的命就完了。由于饥饿难忍,他还是狠心吃了下

 去。刚吃完,孽龙精便觉五脏六腑被刀剐着,疼痛难熬。

正在这时,许真君追赶到了,他急步上前,朝孽龙精后背心猛

 击一掌,孽龙精口里立即吐出一截锁链。许真君上前抓住锁链,狠

 狠地对孽龙精说:“孽龙精啊孽龙精,今朝我总算把你捉到了吧!

 走,我把你锁进古井,叫你永远跑不脱!”

原来,这间茅屋正是观音菩萨变的,面条早已被许真君画了

 符。因此,当孽龙精把面条吃下后,面条化成锁链,锁住了他的五

 脏六腑。

许真君把孽龙精锁进古井后,一手抓住锁链,一脚踩在孽龙精

 的脖颈上。孽龙精问许真君: “许哥,许哥,你几时把我放出去

 呀?”许真君说:“要放你出去,除非黄鳝生鳞马生角,千年的铁树

 开了花!”P3-4

序言

春天的故事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是与中国民间文艺保护的春天一起来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纪新中国历史开篇注定要从知识界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及其从中寻找现代化的资源与动力开启那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精英阶层乃至普通群众,在新纪元伊始之际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积淀丰厚的民间文艺遗存:几多焦虑,几多审视,几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个世纪的痛苦与欢乐、牺牲与胜利之后,随着4月的和风一寸寸染绿京城的街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终于完成了新统帅部的组建,并在冯骥才主席的倡导下作出了用10年时间在全中国境内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战略决策。其内容是对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国民间美术图录》(31卷)、专题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0卷)、《中国剪纸集成》(50卷)、《中国唐卡集成》(20卷)、《中国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国服饰集成》(60卷)、《中国彩塑集成》(10卷)、《中国民窑陶瓷集成》(10卷)、《中国皮影集成》(10卷)、《中国民间杰出传承人集成》(100集)、《中国史诗集成》(300卷)、《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500卷),并命名一大批民间艺术家,建立一系列民间文艺之乡与民间文艺保护基地、传承基地,建设民间文艺数据库。其目的,不外乎是固守中华文明根脉、传承中国文化薪火。

想当初,没有上级的指示,没有企业的支持,没有出版社的承诺,一切都只是一个发生在初春里的梦。于是,多少赞叹如春潮涌起,多少怀疑似涛声依旧,多少讥讽穿行在街巷,多少风险横陈于前路。但是,紧迫感、责任心使我们义无反顾,民间情怀、国家利益令我们坚定前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众志成城,誓将梦想化现实。

由于顺应了发展多元文化的时代潮流,也顺应了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复兴的党心、民意,春天的梦想一天天成长: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扶持优秀民间文艺及国家级大型文化工程之后,中宣部决定襄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获得民间文艺界前辈贾芝、冯元蔚诸先生的全力支持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于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实施工作会议于2003年3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正式召开,第一批实施省区及专项随之开展行动。

作为主干项目,编纂出版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动议之初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这是因为:作为这项工作重要基础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组织系统仍然存在;其省卷本编纂工作仍在进行;大多数地区都已编定有关县卷本。我们相信,它定能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第一批收获。

难忘啊,从1984年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当时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曾先后动员200多万名民间文艺工作者从事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间文学普查,先后收集到40亿字的文学资料。其中,包括184万篇民间故事,302万首民间歌谣,748万条谚语,各种专集4000多种。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遗产!如今,作为这项工程的最终成果《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省卷本的编纂出版正在接近尾声,而曾经主持这项工作的钟敬文、马学良、姜彬等领袖人物却长眠大地,再也看不到这赏心悦目的收获,还有许多民间文艺传人早已作古化春泥,许多“三套集成”工作者从“青青子衿”变成了“白发老翁”。面对这一切,除了继续做好“三套集成”省卷本的后续工作之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能够拒绝编纂出版他们苦苦收集到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

怀着如火燃烧的激情以及对民间文艺事业的忠诚,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于2004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专项。那时的杭州,正是“江南草长,落英缤纷,群莺乱飞”,一派明媚的春光。

在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多少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以他作家的情怀与文化领袖的睿智,始终坚持将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编纂出版工作纳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具体过问它的体例设计、出版、文本审定、封面设计,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精益求精,自己的文学创作却因此被束之高阁;杨亮才先生是中国民间文艺界的老同志、老领导,他不仅参与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全部策划,而且还主动承担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整体设计、并不顾七旬高龄奔走于湖北、云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摸底游说,直至回老家部署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的编纂工作;赵寅松是白族文化专家,他任所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并不从属于文联系统,但他在得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主持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后主动请缨,不仅承担了《云南甲马集成》大理部分的编纂工作,而且还以极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的编纂工作。他说:“抢救遗产不分内外,保护文化岂等文件经费!”这是他的心声,也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深愿;与赵寅松先生一道为示范本的编纂作出贡献的还有湖北省民协主席傅广典先生及宜昌市民协主席王作栋先生。在他们的主持下,“当阳卷”示范本的编纂亦高速优质,一锤定音。

随着河南信阳文联主席廖永亮、山东枣庄民协主席王善民、内蒙古民协主席那顺、中国民协副主席兼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江苏省徐州市民协负责人殷召义等先后加入到《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工作中来,早日高水平出版这些成果便成为当务之急。也就在这个时刻,经过不断挫折,我们最终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喜结良缘。该社有胆有识的社长董铁鹰先生与总编欧剑先生、副总编王润贵先生决定投巨资以圆这套“全书”的出版梦。这使我们感到鼓舞,也更使我们坚信中国尚有出版家,而不仅有追逐名利的出版商!促成这段良缘的是一位名叫孙昕的年轻女士。她曾在2002年与2003年两次采访过我,以报道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无“红头文件”、无一分钱的背景下组织实施的壮举。那时,她是一名记者。2004年,她从《中国知识产权报》转调到知识产权出版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打电话了解这项工程的进展以及有关成果的出版问题。当她了解到我们虽已获中华书局斥资帮助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资帮助出版《中国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推介丛书》,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出版维艰之后,决定向本社领导反映抢救工程面临的困难。对此,我心存疑,而被知识产权出版社的出版家们铁肩担大义,断然允诺。

这,都是发生在21世纪春天里的故事。

在这个春天里,我十分荣幸能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最高统帅部的一名成员,并奉调协助冯骥才主席主持协会日常工作及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组织领导工作。可以说,这四年里。我是与中国民间文艺的梦想一起不断成长的。尽管衣带渐宽、双鬓初霜,我与我的同仁们却无怨无悔,抱诚守贞,一直执著于为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而努力。这是因为我时刻听到来自田野的呼唤:暂先放下你的寸管,作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我亦不断被冯骥才主席对国家文化命运的关切所震撼:暂先离开你的书斋,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是的,暂先放下,是为了永远拿起——学术;一时离开,是为了不朽的存在——人民文化。

在这部洋洋3000卷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即将问世之际,我觉得有必要对这项工作的缘起与经纬作一些简单的诠释。

关于名称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名副其实。它之所以以“中国”相冠,表明其中所收作品遍及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民间故事作品入“全书”是藉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先生之力才得以实现的。这在“三套集成”时代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做到的;所谓“民间故事”沿用的是《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所使用的广义性概念,它泛指一切散文体民间口头创作,包括神话、故事、传说之属;“全书”之称,因它基本反映了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情况而定,它的确在内容、形式、地域、民族、体裁、题材等方面都比较全面、客观。以它的编纂出版为标志,中国民间故事的形象将不再残缺星碎、模糊不清。

关于关系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开拓创新》中即已作过明晰的阐释:“‘抢救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同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承办的民间文化工程。‘抢救工程’是‘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种继承与延续,也是对‘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种拓展与深化、发展。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其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文学意义上,‘抢救工程’是对‘三套集成’的范围扩充,增加了史诗、民间叙事长诗;在艺术意义上,‘抢救工程’增加了民间工艺美术,为‘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中缺少的相关部分作了‘补天’;在文化意义上,‘抢救工程’把‘民俗文化’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力求一网打尽,理清了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存在基础的关系。在‘抢救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将最终完成‘三套集成’工作的遗留问题,不仅争取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还将对历时20年的‘三套集成’进行总结、评奖,并探讨有关资料的活化与应用问题。”

也就是说,在最初的创意之中,周巍峙主席所主持的“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工程之组成部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县卷本是拟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以《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的形式加以编纂出版的。后来,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改弦易辙,决定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歌谣、谚语、史诗、民间叙事长诗等则留待今后再相机启动编纂出版。显然,《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也不是刻意另起炉灶,它基本属于“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资料的系统编纂出版。

关于原则 在2004年3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推动会议”上,我受主席团的委托,作了《用优异的成绩编好(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报告,对编纂出版这部“全书”提出了以下原则:1.分批实施、推进,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编纂出版任务;2.示范本先行,先编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及湖北省当阳卷示范本;3.对未编过县卷本的地区进行普查并编纂县卷本;4.对已编纂县卷本但未作过普查的地区进行普查,以补充原有县卷本资料;5.对已作过普查并编有县卷本的地区进行补充调查,以丰富原有文本;6.对已有少数民族文字县卷本进行翻译并补充有关资料,以编成汉语县卷本;7.制定体例及出版方案,进行统一编纂及集中出版;8.成立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领导小组、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领导此项工作。虽然进度不一,但一年多来这项工作始终是按此原则实际进行的。

关于动机 我们的最初动机是:1.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当然包括对民间文学的抢救,抢救性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大量的信息表明,由于种种原因,从1984年起被搜集到的民间文学资料正面临着各种厄运:或佚失无存,或藏诸私家,或变卖造纸,或鼠啮虫蛀,或风雨侵蚀,必须加大对它们的再抢救:3.通过《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为日后编纂出版《中国歌谣全书》、《中国谚语全书》、《中国史诗集成》、《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等积累经验,并最终完成“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各层级卷本的全部编纂出版;4.为方兴未艾的故事学、传说学、神话学及类型学、母题研究等提供最生动的资料,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进步;5.强化民间故事作品的社会应用,使之在人文精神建设、学术建设、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艺建设、文化产业建设等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亲爱的朋友,《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摆放在您的案头并正一天天增高的今天,也正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为您祝福、供您享用的盛大节日。为了这一天,我们付出了我们应该付出的一切;为了这一天,我们为自己的正确抉择、坚定信念、审慎工作而感到自豪。

自豪,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光荣,展示了精神家园守望者的无私与智慧!

我们确信,春天的故事永远没有结束,她只会延伸为一次又一次秋天的收获。

2005年8月13日酷热中

于北京潘家园寓所

后记

乐安是一座千年古邑。建县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 149年)。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名贤荟萃,山势巍峨,奇峰独秀。素称“江南绝顶三峰”的大华山;有独具天然奇景、民族英雄文天祥幼年读书的石桥古寺;有雄奇、秀美、气势恢弘的金竹飞瀑瀑布群;更有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其悠久的历史、兴盛的文风、迭出的人才、纯朴的民俗,在赣东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千百年来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生活在这块沃土上的乐安县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极其丰富而优美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乐安县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有对自然变化生物特征的幻想解释,有对山川河流地方名胜的遐想传扬,有对社会各阶层各行业人物的褒贬,有对生活中各种丑恶现象的嘲笑鞭笞。每篇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或褒扬,或贬斥,或规劝,或讽喻。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乐安卷》题材广泛,采录手法上,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语言简洁明快,故事情节常与乐安的风土人情相结合。《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乐安卷》是历代乐安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乐安县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资料,如不及时加以保护,即有“得而复失”的危险。而保护的前提是保存,因此我们编纂、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乐安卷》。

对这些民间故事进行收集、整理出版,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县人民优秀的传统美德,整合我县的文化资源,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以及推动我县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坚持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尽力忠实于原始记录,力求突出地方特色,保留民间文学的原貌。使其成为我县民间文学原生态记忆遗产的重要部分。这些作品只是我县历史长河数千年流传幸存下来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精品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和整理。

乐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2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