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孩子教育的起点
早教即早期教育,是指孩子从出生到入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早教旨在对孩子的体能、智力、心理进行启蒙和训练,为孩子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幼儿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快,各种潜能亟待开发。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对外界的刺激最为敏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强。可以说,早教阶段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黄金时期。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婴儿的大脑在出生后还将经历一个发育至成熟的过程。尤其是四岁之前,如果不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将会制约孩子大脑的发育。
比如很多人听说过的“狼孩”事例。意外走入森林,从此跟着狼生活、长大的孩子,行为方式、思维习惯与狼并无二致,他们大都智力低下,发育迟缓。
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北部的米德纳波尔城中,出现一种“神秘生物”。他们经常在夜晚出现,长相和人类相似,但用四肢行走。一天夜里,两个“神秘生物”和三只狼出现在米德纳波尔城内,三只狼被人们打死。大家出于好奇,跟随两个“神秘生物”来到狼窝,仔细一看,原来她们是两个小女孩。后来这两个小女孩被人们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抚养,大的取名为卡马拉,小的取名为阿玛拉。初到孤儿院时,她们依然沿袭狼的生活习性,而且不会说话。经过7年的教育,卡马拉仅掌握了45个词,直到16岁,她的智商仅相当于三四岁的儿童。
可见,如果长期与他人隔绝、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智力发展会受阻。因此,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为孩子创造一个“富有营养”的环境,不仅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也能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力是先天形成的,其实,孩子的智力在不断发展和成长,而幼儿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早教能够促进孩子智力的发育,增强学习效果。专家发现,2~3岁是孩子练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而4~5岁则是孩子学习外语口语的最佳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语法、发音等习惯还未拘泥于母语,不会在学习外语时与母语混淆。5岁左右是掌握数学概念的最佳时期,6岁左右则应培养孩子的方位感。这些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也有所提及。一些心理学家认为,5岁之前的孩子智力发展得最快。
一些学者认为,孩子的各种潜力在他们的一生中是逐渐递减的。如果施行适当的早期教育,就能激发他们的各项潜力。早教开始得越早,潜力激发得就越多。他们认为如果刚出生的孩子具有100分的潜力,出生不久就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的孩子将能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而5岁之后才获得教育的孩子则最多拥有80分的能力。进行教育的时间越晚,孩子的潜力损失得越多。 针对一些家长对于早教会导致孩子的大脑劳累、损害智力的担心,学者也进行过实验研究,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早期教育会给孩子的大脑带来丰富的刺激,不过并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反而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因此,适当的早教能够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孩子一生中教育的起点,能为其接受进一步的教育打好基础。
早教对孩子的重要性不仅反映在促进大脑发育上,还体现在知识储备上。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家长能尽早开展对孩子的教育,帮助他们探索学习的方法,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就能使孩子主动学习,方便他们掌握更多知识。这也有利于孩子人学后接受教育。
一些孩子可能具有特殊的才能,即天赋。比如很多孩子在绘画、钢琴上的禀赋优于常人。孩子的这些才能同样需要得到家长的引导。比如弹钢琴,有人认为孩子5岁之后再去学钢琴已经来不及。这是由于弹钢琴对孩子的手指的灵活性有较高的要求,手指的力量、灵活性、敏感性都是重要的指标。这些能力5岁之后很难得到提升;绘画能力也是如此,孩子对色彩的感觉、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在5岁之前已经定型,之后很难得到扩展或改变。因此,在一些特殊才能上,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早教,使他们发现自己的才能并进一步得到训练。
早教对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有重要意义。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孩子的交流比较多,不仅能让父母了解到孩子的个性和喜好,也能拉近双方关系,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心理安全感得以建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而且,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得到提升,这有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