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庸/中华经典藏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王峥嵘//文若愚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庸/中华经典藏书》编著者王峥嵘、文若愚。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人们的喜悦、愤怒、哀愁及快乐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就是“中”;而表现出来但都合乎时宜和礼节,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遵从的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也就各在其位了,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由此可见,《中庸》所谓的“中”,就是教人如何处理好内心的各种情感,让内心保持一种平静和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宁静、幸福的生活。这也是《中庸》所蕴含的博大智慧。

内容推荐

《中庸/中华经典藏书》编著者王峥嵘、文若愚。

《中庸/中华经典藏书》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

本书收录了《中庸》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每章内容除了原文之外,还包括注释、译文、中庸精解、中庸做人、中庸政道、中庸商道六个部分。“注释”和“译文”对《中庸》进行了准确细致的翻译;“中庸精解”在把握《中庸》原文要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带领读者聆听《中庸》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方略;“中庸做人”“中庸政道”“中庸商道”则从做人、为政、经商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庸》蕴涵的博大智慧,对《中庸》中有关如何提升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挖掘,把《中庸》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切身地领悟《中庸》,进而成就事业和人生。

目录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中庸做人:文中子王通       

 中庸政道:乐天知命的苏轼     

 中庸商道:长盛不衰的沃尔玛    

 中庸精解: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做人:“关西孔子”杨震    

 中庸政道:刚正不阿的海瑞     

 中庸商道:安然因做假账而倒闭   

第二章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做人:裴矩的为官之道   

 中庸政道:韩昭侯与申不害   

 中庸商道:和气生财的智慧     

 中庸精解:君子时中,不偏不倚   

 中庸做人:吕端大事不糊涂   

 中庸政道:汉哀帝偏宠董贤     

 中庸商道:郑李锦芬的经营之道 

第三章 中庸乃至道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中庸为至道 

 中庸做人:林肯的个人魅力 

 中庸政道:曾国藩的为政之道    

 中庸商道:马里奥特公司稳健取胜  

 中庸精解:人所同得,初行无难   

 中庸做人:李纨与王熙凤的做人之道 

 中庸政道:杨炎与卢杞       

 中庸商道:不断反省的冯仑     

第四章 道之不明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智者过,愚者不及     

 中庸做人:东郭先生的启示      

 中庸政道:聪明过头的八阿哥胤禩  

 中庸商道:奥斯伯乐:计算机业的流星 

 中庸精解:贤者过,不肖者不及   

 中庸做人:杨修之死        

 中庸政道:不知变通:于谦遭人暗算 

 中庸商道:过犹不及:牟其中的败局 

第五章 道其不行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道其不行天下  

 中庸做人:刚愎自用的项羽 

 中庸政道:亡国之君孙皓    

 中庸商道:亚细亚的兴衰案例

 中庸精解:由不明,故不行 

 中庸做人:春申君自食恶果 

 中庸政道:魏忠贤祸乱国家 

 中庸商道:新可口可乐的败局

第六章 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好问善思,就近察言  

 中庸做人:好问善思的伽利略   

 中庸政道:齐桓公的用人之鉴   

 中庸商道:恒源祥集团的管理策略 

 中庸精解:隐恶而扬善

 中庸做人:楚庄王灭烛绝缨    

 中庸政道:汉代名相丙吉     

 中庸商道:赞赏也是一种企业文化 

第七章 不知避祸,莫知守道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自作聪明,不知避祸   

 中庸做人:祢衡之死         

 中庸政道:自作聪明的韩信     

 中庸商道:戴尔“换芯”事件    

 中庸精解:辨别众理以求道     

 中庸做人:范缜反对迷信      

 中庸政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庸商道:中智药业集团的发展史  

第八章 拳拳服膺,守之不失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择乎中庸          

 中庸做人:日行一善的古铁雷斯     

 中庸政道:布衣儒相公孙弘       

 中庸商道:吉列公司不断进取获得成功

 中庸精解: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     

 中庸做人:周处悔改除三害       

 中庸政道:谦和的“大兵将军”布莱德雷 

 中庸商道:凯瑟琳诚信不欺蜚声全美   

第九章 中庸不可能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家国可均,爵禄可辞      

 中庸做人: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       

 中庸政道:勾践复国杀功臣          

 中庸商道:方兴东博客网的陨落        

 中庸精解:白刃可蹈也            

 中庸做人:捍卫真理的殉道者:布鲁诺   

 中庸政道:王导主和安天下          

 中庸商道:三株口服液“有勇无谋”,如星陨落

第十章 和而不流,中立不倚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辨强以明强           

 中庸做人:自胜者强:张海迪        

 中庸政道:刘备自强不息成大业       

 中庸商道:谷歌公司的管理之道       

 中庸精解:君子中立而不倚         

 中庸做人:祁黄羊名著青史         

 中庸政道:唐高祖李渊晚年赏罚不明     

 中庸商道:源清流洁的联想集团       

 中庸精解:和而不流            

 中庸做人:柳下惠和而不流         

 中庸政道:陈平、周勃铲除诸吕       

 中庸商道:美国威斯汀豪斯的“合营”策略

第十一章 遵道不见知而不悔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素隐行怪,有述弗为   

 中庸做人:“怪人”王安石     

 中庸政道:荒诞不经的正德皇帝   

 中庸商道:星巴克的成功之道:不搞怪

 中庸精解:行道不可半途而废    

 中庸做人: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中庸政道:后唐庄宗有始无终    

 中庸商道:茶商孟乔波的成功之路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中庸之道费而隐                 

 中庸做人:琴师师旷以乐理服人               

 中庸政道:朱棣防微杜渐,治理朝政             

 中庸商道:细微之处有洞天:戴尔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策略 

 中庸精解:至大莫能载,至小莫能破             

 中庸做人:从小事做起                   

 中庸政道:雍正推行“火耗归公”

 中庸商道:疏忽的代价      

 中庸精解:愚人可知,君子莫行  

 中庸做人:管仲生活奢侈     

 中庸政道:汉文帝刘恒宠爱邓通  

 中庸商道:风波庄酒家的“江湖味”

第十三章 道不远人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道不远人      

 中庸做人:孔穿驳倒公孙龙    

 中庸政道:宽宏大量的蒋琬    

 中庸商道:麦德龙成功的要诀   

 中庸精解:己所不愿,勿施于人 

 中庸做人:李离错判       

 中庸政道:晋灵公暴虐失天下   

 中庸商道:多为员工着想的李嘉诚 

 中庸精解: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中庸做人:李靖寡言避祸     

 中庸政道:祸从口出的贺若弼   

 中庸商道:注重细节的王永庆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贫贱富贵,各安其行 

 中庸做人:班婕妤侍君不逾礼法 

 中庸政道:木匠皇帝明熹宗   

 中庸商道:恪守诚信的郑周永  

 中庸精解:君子无人不自得   

 中庸做人:安贫乐道的子思   

 中庸政道:林则徐的为政之道  

 中庸商道:张醒生自得行商路 

第十五章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中庸做人:关注细节的陶侃 

 中庸政道:富弼的为官之道         

 中庸商道:麦当劳的细工夫         

 中庸精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中庸做人:相敬如宾的梁鸿和孟光      

 中庸政道:泼妇皇后贾南风         

 中庸商道:陈天桥与贤内助雒芊芊      

 中庸精解:兄弟既翕,和乐且耽       

 中庸做人:缪彤兄弟和睦          

 中庸政道:袁氏兄弟同室操戈        

 中庸商道:因内部失和而走向破产的莱曼兄弟 

第十六章 大道如神,可知不可见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鬼神为德,其盛矣乎  

 中庸做人:正直的汲黯      

 中庸政道:北魏孝文帝重视祭祀  

 中庸商道:榜样的力量      

 中庸精解:敬神如在其上     

 中庸做人:洞察世情的老子    

 中庸政道:刘骏嘲弄祖父丢江山  

 中庸商道:强生召回事件自辱形象 

第十七章  人德必受命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舜其大孝,德为圣人  

 中庸做人:至圣孔子福泽后世   

 中庸政道:周文王仁义得天下   

 中庸商道:以德立业的西门子   

 中庸精解:大德之人四必得    

 中庸做人:郭子仪福禄寿全    

 中庸政道:商汤以德立同同运长  

 中庸商道:UPS的成功之路    

第十八章 周公制礼行天下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盛德之人福寿长

 中庸做人:仁义为怀的孙思邈      

 中庸政道:名相傅说          

 中庸商道:香港的“道德标杆”邵逸夫  

 中庸精解:周公制礼          

 中庸做人:曾家家规,培育代代英才   

 中庸政道:礼制的破坏和鲁国的衰落   

 中庸商道:“商圣”白圭的经商之道   

第十九章 践其位,行其礼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继志述事,方为大孝  

 中庸做人:司马迁忍辱著史偿父愿 

 中庸政道:李存勖继承父志开大业 

 中庸商道:败家子约翰 哈维   

 中庸精解:礼序尊卑,辨贵贱    

 中庸做人:鳌拜越礼遭禁钢    

 中庸政道:叔孙通制礼      

 中庸商道:充分授权的乔致庸   

第二十章 为政在人,治国九经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为政在人,修身以道   

 中庸做人:刘秀知人善任      

 中庸政道:齐威王善于纳谏     

 中庸商道:注重人才培养的联想集团 

 中庸精解: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中庸做人:羊祜修身自守      

 中庸政道:以身作则的朱元璋    

 中庸商道:传奇企业家艾柯卡    

 中庸精解:五达道,三达德     

 中庸做人:做人当学周公瑾     

 中庸政道:晏子谏齐景公      

 中庸商道:刘永浩的致富之道    

 中庸精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做人:孟尝君狡兔三窟     

 中庸政道:秦孝公变法强秦     

 中庸商道:晋商始祖猗顿 

第二十一章 诚则明,明则诚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自诚明谓之性    

 中庸做人:恪守诚信的高允   

 中庸政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中庸商道: “钢铁大王”卡内基 

 中庸精解:自明诚谓之教    

 中庸做人:诚信总统格兰特   

 中庸政道:刘邦信陈平     

 中庸商道:不讲诚信的代价   

第二十二章 天下至诚,可与天地参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至诚方能尽其性       

 中庸做人:讲真话的季羡林       

 中庸政道:魏文侯至诚尽性待臣下    

 中庸商道:谋事以诚,信誉为重     

 中庸精解:尽物之性与天地化育     

 中庸做人:物尽其用才能各尽其性    

 中庸政道:士尹池顺应天道息兵戈    

 中庸商道:海南养生堂顺其自然大获全胜 

第二十三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中庸做人:香港大学的荣誉院士 

 中庸政道:至诚君子司马光   

 中庸商道:诚信为本的胡雪岩  

 中庸精解:诚形著明而有动变  

 中庸做人:王祥侍奉后母    

 中庸政道:犯人报答季羔    

 中庸商道:敢把对手扶上马 

第二十四章 诚者自成,道自道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诚者自成,道自道    

 中庸做人:诚信君子第五伦     

 中庸政道:元代名臣廉希宪     

 中庸商道:以不变应万变的海尔  

 中庸精解:不诚无物,而君子贵诚  

 中庸做人:千古奇人徐霞客   

 中庸政道: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中庸商道:晋商以诚赢天下    

第二十五章 至诚之道,不为而成

 经典再现               

 中庸精解:至诚无息,悠久无疆     

 中庸做人:武训行乞办学        

 中庸政道:北宋名臣范仲淹       

 中庸商道:太太乐的至诚至尊服务    

 中庸精解:天地之道,一“诚”字而已  

 中庸做人:一腔热血谱忠诚       

 中庸政道:一个改变元朝历史的契丹人 

 中庸商道:从赤脚医生到亿万富翁    

 中庸精解:天昭明纯粹,地厚德载物   

 中庸做人:厚道做人          

 中庸政道:周公尽忠辅成王       

 中庸商道:谎言的代价

试读章节

汉哀帝很快就将董贤从黄门郎提拔为驸马都尉侍中,令其常伴左右,形影不离。为了方便与董贤亲近,汉哀帝纳了董贤的妹妹做昭仪,并让他与妻子一同人宫侍奉。汉哀帝与董贤同起同坐,同睡在龙榻上。有一次,汉哀帝起床,董贤尚未睡醒,衣袖被董贤压住。哀帝不愿打扰其清梦,乃拔下床头的佩刀,将衣袖割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典故“断袖之癖”的由来。这个成语,为后世同性恋的代名词。

汉哀帝对董贤赏赐丰厚,动辄赐钱数万,董贤的家人也跟着飞黄腾达。董贤的父亲董恭不久升任光禄大夫,后来又升为少府,赐爵关内侯。董贤的妻子被任命为掌管修筑宗庙、园林的将作大匠,这是个肥得流油的美差。董贤的小舅子被任命为执金吾(执金吾是掌握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甚至连董贤家的僮仆也跟着沾了光,常常得到汉哀帝的赏赐。

汉哀帝准备将董贤封侯,丞相王嘉反对,认为“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董贤应该“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些话原本是为了汉王朝考虑,但在汉哀帝听来却是那么刺耳。就这样,忠心耿耿的丞相王嘉因言获罪,被投人大狱。王嘉在狱中绝食二十余日,呕血而死。

王嘉虽然死了,但这并没有改变哀帝将董贤封侯的心愿。然按照祖制,没有大功之人是无法封侯的。恰好在这时,有两名官员告发东平王刘云的夫人行为不法,交刑部治罪。刘云的夫人也已经认罪画押。哀帝了解这件事后,当即要求这两名官员将功劳都记在董贤的头上。这两名官员不敢违拗,只得服从。董贤因此被封为高安侯,这两个官员也同时被封侯。

董贤封侯拜爵,可谓尊崇至极,但是哀帝还不满意,想将董贤升任大司马卫将军。这个官职是朝廷的军政首脑,其地位在三公之上。这一年,董贤年方22岁,如此快的升迁,古往今来仅此一例。董贤当上大司马后,徇私枉法,提拔亲族,其亲信心腹也被安置到朝廷内的关键职位。汉哀帝对着董贤的这些徇私之举,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董贤身居大司马,权倾朝野,自己觉得知足了。可是,汉哀帝却仍然觉得自己对心上人做得不够,他甚至想把皇位传给董贤。

有一次,在酒宴上,汉哀帝对身边的大臣说“我欲效法尧禅让舜(传位给董贤)如何?”中常侍王闳劝谏道:“天下是高皇帝打下的天下,不归陛下所私有。陛下继承祖宗的事业,应传给刘姓子孙。继承权至关重大,天子无戏言!”汉哀帝默然不语,禅位之事就此作罢。不过,他从此就冷落王闳,将之贬谪于外。

元寿二年(前1年),由于纵情声色过度,哀帝一命呜呼,董贤的好日子也跟着到了头。汉平帝元始元年(1年),外戚王莽以太后名义把董贤赶出皇宫,并罢去他的大司马官职。董贤深知政敌们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就与妻子一起自尽了。董贤死后,朝廷没收董家财产,往日通过董贤裙带关系当官的官员一律罢免。董氏家族势力全部被肃清。

西汉王朝到了汉哀帝这一代,已经是相当衰落了。但是哀帝没有继承祖宗遗志,振兴国家,反而独宠董贤,使得朝廷裙带之风愈演愈烈,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作为一国之君,在治理国家时,最忌偏信偏听,处理同家事务时,要做到大公无私,不偏不倚,对待大臣要做到亲君子.远小人。要善于团结群臣,充分发挥其才能。可悲的是,汉哀帝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为了个人贪欲、私念,践踏祖制,肆意封赏董贤,弹劾打压忠正之臣,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如此行径,只会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

P25

序言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的作用多么巨大。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现代人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

其实,《中庸》就是孔子及其高徒日常教学生活点点滴滴的记录。因此,《中庸》并非什么有着“严格逻辑体系”的论著。它就像一位年迈的贤人,断断续续地向学生唠叨一些人生道理,教他们如何获得快乐、幸福的生活,如何去体会其中朴素、温暖而不乏睿智的生活态度。那么,蕴涵在《中庸》里的这种生活态度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中”。所谓中庸之道,持中而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什么才是“中”,如何才能做到“持中而立”呢?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也就能明白《中庸》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了。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人们的喜悦、愤怒、哀愁及快乐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就是“中”;而表现出来但都合乎时宜和礼节,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遵从的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也就各在其位了,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由此可见,《中庸》所谓的“中”,就是教人如何处理好内心的各种情感,让内心保持一种平静和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宁静、幸福的生活。这也是《中庸》所蕴含的博大智慧。

从古至今,无论在士人还是在老百姓当中,《中庸》都是中国人不可逾越的圣典,很多人通过研读《中庸》获得了成功的智慧和方法。《中庸》的智慧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它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所以,它能够跨越时空,到今天仍可以给我们的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不管你是学生、普通职员、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只要你进入《中庸》的世界,就必能获得智慧的启迪。

虽然,注释、研究《中庸》的著作数不胜数,但有的旧注过于繁重,初学者无法驾驭,勉强读之,不得要领,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有的版式过于单调,阅读时很容易产生疲劳。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轻松愉悦、全面有效地了解《中庸》,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庸》。

本书收录了《中庸》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每章内容除了原文之外,还包括注释、译文、中庸精解、中庸做人、中庸政道、中庸商道六个部分。“注释”和“译文”对《中庸》进行了准确细致的翻译;“中庸精解”在把握《中庸》原文要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带领读者聆听《中庸》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方略;“中庸做人”“中庸政道”“中庸商道”则从做人、为政、经商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庸》蕴涵的博大智慧,对《中庸》中有关如何提升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挖掘,把《中庸》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切身地领悟《中庸》,进而成就事业和人生。

本书是现代读者领悟《中庸》精髓的理想读本。科学简明的体例、充满哲思的文字、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全面提升本书的艺术价值,值得你终生收藏、品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6: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