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哼!”那只老鼠威风凛凛地哼了一声,“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就我所知,要说于,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干巴巴的。全体肃静,劳驾啦!‘征服者威廉的目标得到教皇的支持,不久便使英国服从他,英国需要一些领导者,近来又很习惯于篡夺权位和遭到征服这类事。梅尔西亚伯爵艾德温和诺森伯利亚伯爵穆尔卡——’”
“哎哟!”吸蜜小鹦鹉浑身打寒战,叫起来。
“对不起!”老鼠皱着眉头说,但还是彬彬有礼,“你说话了吗?”
“我没说!”吸蜜小鹦鹉慌慌张张地说。
“我觉得你说过的,”老鼠说,“我接下去谈。‘梅尔西亚伯爵艾德温和诺森伯利亚伯爵穆尔卡声明拥护他,甚至那位热爱祖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斯梯干德也发现那个是适当的——’”
“发现什么呀?”母鸭说。
“发现那个,”老鼠颇为不快地回答,“你当然明白‘那个’是什么意思。”
“‘那个’是什么意思,我是够清楚的,我要是发现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母鸭说道,“一般来说,那是一只青蛙,或者一条毛毛虫。现在的问题是,那位大主教究竟发现了什么?”
老鼠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而是急急忙忙地讲下去:“‘——发现那个是适当的,即与埃德加·艾塞林一同去会见威廉,把王冠奉献给他。威廉的举止起初是有分寸的。但是他的诺曼底人的狂妄自大——’亲爱的,你现在觉得怎么样?”老鼠继续讲,在它说话的时候,转过头来问爱丽丝。
“身上跟原来一样湿,”爱丽丝用闷闷不乐的声调说,“这种办法似乎一点也不能使我身上变得干燥。”
“既然是这样,”渡渡鸟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说,“我提议休会,以便立即采用更为充满活力的补救办法——”
“请说英语!”小鹰说道,“这么长的字句,我连一半的意思都弄不懂,而且,尤有甚者,我不相信你自己能懂!”于是小鹰低下头来,不让人家看见它在笑。可是却能听见其他一些禽鸟在暗暗窃笑。
“我想要说的是,”渡渡鸟用一种怏怏不乐的声调说,“使我们干燥的最好东西应该是一次竞选指导委员会的竞赛。”
“竞选指导委员会的竞赛是什么东西呀?”爱丽丝问道。这并不是因为她很想知道,而是因为渡渡鸟刚才突然停下不说,仿佛它认为应该有哪一位来发话,但是却没有人打算发言。
“嗯,”渡渡鸟说道,“解释这个词语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出来看。”(因为你可能愿意在某一个冬日亲身一试,所以我将告诉你渡渡鸟如何做出来。)
首先,它画出一条跑道,是一种圆圈的形状,(“确切的形状关系不大。”它这样说。)然后,全体成员都被安排在跑道旁,这里一个,那里一个。没有“一,二,三,起步!”的口令,而是它们谁喜欢跑就跑,谁喜欢离开就离开,以至于竞赛什么时候结束,是不容易看出来的。不过,它们跑了大约半个小时,身上都恢复到相当干燥的时候,渡渡鸟突然喊道:“竞赛结束!”于是大家全都围着它站住,气喘吁吁地问道:“不过,谁赢了呢?”
这个问题渡渡鸟无法回答,它得先好好儿想一想,因此它用一只手指抵着前额,站立了好久(这一姿势你平常可以在画莎士比亚的画像上看到),此时,别人都静静地等候着。最后,渡渡鸟说道:“大家都赢了,每一位都必须得奖。”
“可是由谁拿出奖品来呢?”差不多是众口一词地问道。
“甭说,当然是她,”渡渡鸟用一根手指头指着爱丽丝说。于是全体动物立刻把她团团围困起来,闹闹嚷嚷地乱叫唤:“奖品!奖品!”
爱丽丝不知道如何是好,无法可想之中,她把手伸进自己的衣袋里,掏出一盒糖果来(幸运的是咸水没有渗进盒子里),她把糖果向它们递了一圈,作为奖品。一圈兜下来,正正好好每位各得一块。
“不过,你们知道,她自己也应该得到一个奖品。”老鼠说。
“那当然,”渡渡鸟非常严肃地回答,“你的口袋里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吗?”它又转过身来冲着爱丽丝问道。
“只有一只顶针箍儿。”爱丽丝伤心地说。
“把它交到这儿来。”渡渡鸟说。
于是它们又一次围着她挤在一起,渡渡鸟则庄重地向她赠送那只顶针箍儿,同时说道:“我们请求你笑纳这个雅致的顶针箍儿。”它简短的致辞完毕以后,全体欢呼。
爱丽丝觉得这整个事情真够荒唐,但是看来大家都那么严肃,她便不敢笑出声来,而且由于她想不出任何话来说,便仅仅鞠了一躬,收下了顶针箍儿,尽可能摆出一脸庄重的样子。
P28-31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在1864年写出了那部奇妙的故事《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的初稿,并于1865年改定出版。这部书当时就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读者的热烈欢迎,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考验,证明这是一部可以世代流传的经典著作。
1871年初的《爱丽丝镜中历险记》(ThroughtheLooking-GlassandWhatAliceFoundThere),同样是这位作家卡罗尔的令人赞赏的一部作品。它可以视为《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的续篇或姐妹篇,不过它又可以独立成篇。许多年来,它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这两部书写的是爱丽丝的两个梦。在第一个梦中,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里,从此演绎出种种荒诞不经的故事。在这第二个梦中,爱丽丝则像隐身人那样穿过一面玻璃镜子,她在镜子后面的天地里东游西荡,遇见种种不可思议的人物和事件。
在《爱丽丝奇境历险记》里,卷首插图是扑克牌中的红心国王和王后端坐在宝座上审案,旁边还有他们的扑克牌卫兵。故事的结尾是一副扑克牌像雪片一样纷纷落下来,惊醒了爱丽丝的怪梦。在《爱丽丝镜中历险记》里,卷首插图则是一副国际象棋盘,棋盘上布下了几个棋子,棋子中的“兵”代表爱丽丝。棋盘下端是这副残局的走着的说明。
作者卡罗尔给爱丽丝安排在睡梦中穿过镜子的情节,然后让她在壁炉的灰烬里发现了会行动和说话的棋子,再让她来到被树篱和溪流分隔得像一个大棋盘的土地上。
这整篇稀奇古怪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像硕大无朋的棋盘的山林水泽之中展开的。或者说是在由山林水泽组合成的硕大无朋的棋盘上展开的。反正读者只要记住,爱丽丝是一个在梦中,在镜中世界里,在若有若无、似是而非的棋盘上走动的小兵,最后变成王后,这样一个“事实”,就不会被这篇故事弄得晕头转向,仿佛自己也在做梦。
爱丽丝会脚不沾地地飞着走路;一条笔直的小径会弯曲和抖动起来;花儿会说话;蚊虫会扇风;羊腿会鞠躬;王后会变成绵羊;绵羊会变成女店主,她手中的编织针会变成划船的桨;一对怪模怪样的兄弟;手指先贴上膏药,然后出血,然后才被扎伤的怪事情;一个蛋形矮胖子;海象、狮子、独角兽;两个老是从马背上倒栽葱地摔下来的骑士却要比武;长篇的诗歌背诵;花样百出的考试;爱丽丝紧紧捉住的红王后最后变成了一只小猫咪,等等——这一切只有在神魂颠倒的梦境里才会出现,只有极富想象力的作家才能描写出来。卡罗尔,这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数学教师,竟然在创作了《爱丽丝奇境历险记》之后,又创作了这样一部同样令人赞叹的《爱丽丝镜中历险记》,难怪他虽然没有一部“皇皇巨制”,却仍然能够以这样两部小作品在世界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占有令人钦敬的一席之地。
卡罗尔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作家,已由这两部作品加以证明。在现在这一部里还可以举出两点来说明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一是本书第十一章,只有这样一句话:“——而且,到头来,它的的确确是一只小猫咪”便结束了。如此写法恐怕是从未有过的吧。二是《卷尾诗》一共21行,原文每行的头一个字母从上到下拼写起来是:AlicePleasanceLiddell(爱丽丝·珀莱裳丝·立德尔),正是这位实有其人的小姑娘激发了卡罗尔的创作灵感,这样一首压卷之作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一般来说,两部“爱丽丝”应该属于儿童文学,但是它们问世130多年以来,读者不计其数,版本、译本也不知有多少。有些注释本,释文甚至超过正文,可见有人是把它们作为经典文学来研究的。可见其读者并不限于少年儿童。就拿译者本人来说,我已年逾古稀,读来还是兴味盎然的。 少年儿童是人生的一个短暂阶段,转眼之间就是成人。一般低幼读物在我们长大成人以后便不会再去翻阅,但是经典性的作品比如《安徒生童话》,比如两部“爱丽丝”,我觉得可以终生受用,常读常新。因此,我翻译这两部作品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哪一个年龄段的读者的接受程度,也没有删减很难翻译的诗句、对话,或者双关、俏皮之处。我只想尽可能用所能掌握的语言来表达原作的原貌。力所不及之处则用注解说明。有些注解是知识性的,我想对于读者或许有帮助,而我本人查找的时候费了不少工夫。也许有的读者觉得没有必要,就请略去不看,好在这种地方并不多。
《爱丽丝镜中历险记》卷首插图那副国际象棋盘曾使我绞尽脑汁也没有看懂。我特地买了一本国际象棋棋谱,又画了一张棋盘,试着走棋,仍然不能解决。后来我想起远在北京的弟弟吴沅陶。他是某科学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业余钻研国际象棋,还翻译过一部棋谱。我驰函求教,附了复印件,结果就译在《爱丽丝镜中历险记》卷首了。是否正确,还请这方面的专家赐教。
那副国际象棋盘下面的说明,我都按照我国通用的叫法译为王、后、车、马、象等等。但是车的原文castle是“城堡”之意(另有一个专门名称rook);马的原文knight是“骑士”之意;象的原文bishop是“主教”之意。在正文之中,我译为国王、王后(避免与“后来”的“后”混淆)、城堡、骑士(骑士比武不能译为马与马比武);而主教在正文中没有出现过。
我原来以为翻译这样一部七八万字的书不用多少时间,想不到从2000年5月开始,直到今天竟然有两年之久。当然中间为琐事所扰不得不停笔。但愿我的辛苦和审校者的功劳能得到读者认可。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1892一1982)翻译过这两部书。第一部书名是:《阿丽思漫游奇境记》,1921年翻译,19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二部书名是:《阿丽思漫游镜中世界》,1969年在美国出版,不知是哪一家出版社出版。据知,北京商务印书馆在1986年出版了两书的重印本。我曾拜托在那里任编辑的老同学沈愈先生代购,可惜没有余书,只寄来复印的《译者序》和《出版说明》。赵元任先生在《译者序》中说:“我相信这书的文学价值。比起莎土比亚最正经的书亦比得上。”我认为这位蜚声中外的学者的这句话对于两部“爱丽丝”都适用,因此录在这里,希望引起读者的更多注意。
《爱丽丝镜中历险记》中数十幅精美绝伦的插图采自英文本原著,作者是英国画家约翰·坦尼尔爵士(SirJohnTenniel,1820-一1914),《爱丽丝奇境历险记》中的插图也是出自他的妙笔。
本书(上海译文版)承蒙孟丽女士担任责任编辑,在此表示感谢。
吴钧陶
2002年5月9日
刘易斯·卡罗尔的这本《爱丽丝漫游奇境》包含了两个精彩故事:《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讲述的是一个叫做爱丽丝的小女孩的梦:在一个无聊的午后,一只揣着怀表的兔子带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开始了她的奇幻之旅;而《爱丽丝镜中历险记》则是小女孩的第二个梦,她在梦中像隐身人一样穿过一面玻璃镜子,她在镜子后面的天地里东游西荡,遇见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人物和事件。
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境历险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故事之一。讲述了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小白兔进了兔子洞,发现了一个人物性格奇特的世界,一切都与她原来生活的世界颠倒过来。这里有动物、有怪人、有会说话的扑克牌。这个颠倒世界里发生的荒诞、幽默的故事,对儿童乃至成人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除了上书外,还收录了《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的续篇《爱丽丝镜中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