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山高水长/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标玖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山高水长》作者刘标玖擅长把握女性心理,对现代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面对爱情婚姻的追求和困惑,表达得独到而有韵味,她在婚姻爱情中写出了人生况味。《山高水长》作者是个讲故事高手,所讲述的故事结构新颖,结尾常常出人意料。其语言朴实而机智,不乏幽默感。

内容推荐

《山高水长》收录了作家刘标玖近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4个中篇,3个短篇,其中大多反映山沟军营生活。作家曾在雪峰山、太行山的军营里工作生活了十年, 《山清水秀》《山峦起伏》《山高水长》系列中篇小说中的故事,大多源自作家的耳闻目睹,不仅写出了大山深处的军营原生态,展示了山沟军人曲折的成长轨迹,描绘了官兵们多彩的情感历程,还思考了军队后勤建设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让读者在阅读小说过程中,轻松了解后勤部队和山沟军人,汇聚人生成长的正能量。《融合》《休假期间》等写的是军营和社会的关系,展示了当代军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人生济遇,思考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利弊得失,对军队发展和军人成长有着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读之也应有裨益。

目录

山清水秀

山高水长

融合

宠物也寂寞

代价

那颗非同寻常的智齿

试读章节

山是湘中的九龙山,水是九龙山涧的龙溪水,列兵张海龙在他的第一封家书里,高度概括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山清水秀。

这里山清水秀呀?!兵们都恍然大悟般,四下张望。

张海龙像做了错事一样,低头傻笑着,站在宿舍前自我罚站。

“山清水秀?”排长赵一凡坐在那条叫“龙溪”的水边,默默自语。他抬眼看去,视野里尽是如画般青青翠竹;侧耳细听,耳畔是如歌般潺潺水声。他点点头,不由暗暗感叹:山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然而,正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正在自我罚站的张海龙突然换了一种姿势,软软地堆在墙边。同样保持站立姿势的哨兵看到了他倒下的全过程,哨兵说他动作很缓慢,像是在做分解动作,更像是在发扬他一贯的偷懒作风。

兵们远远地叫:“张海龙,有你这样站军姿的吗?”“站起来,别装熊!”

班长王成也厉声命令:“张海龙,你给我站起来!”

张海龙像没听见一样,还是软软地堆在墙边,兵们相互对望着,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一个与张海龙同时入伍的列兵跑上去,拉了张海龙一把,继而惊叫道:“班长,真的,是真的,他晕过去了!”

兵们呼啦一下全围了过来。

兵们的惊叫声把赵排长从山清水秀的意境中拉了回来。得知张海龙出了事,赵一凡赶紧百米冲刺般跑向张海龙。

列兵张海龙是个人物,许多兵都这么认为,但大家谁也说不清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他到警卫排的时候,是坐着仓库的二号车来的,那尽管只是一辆普通的中华轿车,但它素常只是仓库政委才能坐的。更让人吃惊的,仓库贾政委也在车里,也就是说,是贾政委亲自把张海龙送过来的。后来,有个别战士还说亲眼看到了贾政委为张海龙开车门,并感叹:“那可是堂堂的大校政委啊,竟然给一个列兵开车门,那张海龙能是等闲之辈吗?”

带着巨大的神秘的光环来到连队,张海龙受到了官兵的一致欢迎。同时,因为政委的关系,大家不约而同地给了他莫大的礼遇。大家众星捧月一般,围在他身边,享受他带来的新鲜气息。他的行李很多,整整三个大皮箱。一个皮箱里装着各种各样的食品,饼干、巧克力、果脯、烤鸭,竟然还有香烟,他当即分给大家吃,一点也不吝啬;另一个箱子里是衣服,各式各样的便装,有个兵认出来那是什么名牌,他便拿那件衣服要送给那个慧眼之人,人家自然不敢要;还有一个箱子,里面装着许多玩具,另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样的出场方式,这样的装备,还有这样的名字,绝对的非同寻常,大家不能不刮目相看。  然而,第二天,仅仅是第二天,大家便发现了问题。张海龙脸上一直挂着那种淡淡的笑,不是谦逊,不是讨好,不是孤傲,也不是目空一切,而是……开始大家不愿意说开,大大咧咧的班长王成忍不住,“海龙,你笑什么?”张海龙放大了那种笑,说:“我妈妈说的,这里山清水秀!”大家终于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张海龙竟然没有生气,也跟着继续放大他那种笑。

慢慢的,大家知道,张海龙是个人物,但不值得敬畏,更不可怕,相反,他有些方面比不了大家,比如军事素质,比如智商。

也是在第二天,政委专门给赵排长打电话,让他对张海龙多多关怀,多多帮助,多多爱护。但政委还特别强调,要注意培养他的军事素质,加强管理,严格要求,使他早日成长为合格一兵。政委的话前后似乎有些矛盾,但放下电话后,赵一凡琢磨了一番,觉得思路还是很清晰的。政委的话便是组织上对尊干爱兵的一贯要求,对待士兵工作上要严格要求,生活上要多加关心。赵一凡把王成叫到办公室,详细交待了任务,让王成具体负责带张海龙,有针对性地进行军事训练。

于是,好戏开始了。

张海龙个子不高,却又生了一双罗圈腿,天生并不拢,似乎还有点驼背,所以,军姿就很难达到要求。往队列里一站,立正时好像很随意,看齐时前面探着头,后面露着背,怎么看怎么别扭。齐步走更是夸张,竟然是同拐,也就是出哪条腿摆哪支臂。开始,大家觉得他就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但不久便觉得不像了,因为许三多有股拼命三郎的蛮劲,而张海龙却只有退缩的柔功。他不拒绝任何命令,但都是我行我素,能干则干,能做则做,不能的绝不勉强,比如纠正“同拐”,班长的话如同对牛弹琴,说一百遍他照样按他的做法去做。

班长是东北人,有时候耐性不太好,免不了恨铁不成钢,有时忍不住还会动手动脚——弹个脑瓜或踢下屁股,但也不敢太过分,毕竟他是个“人物”。

几经训练,班长总结出一个经验,训练张海龙必须有针对性,这本来就是排长教导他的,必须从基础抓起,那就是站军姿。新兵连里,他们上的第一课大多是站军姿。更重要的是,张海龙对“站军姿”很感兴趣,一让他站,他便自觉地靠在宿舍门口的墙边。P1-3

序言

生命在鲁院

李一鸣

鲁院,一个神奇的所在。一个小院,隐在十里堡;一座小楼,藏于芍药居。居于大都市,却没有豪华,缺乏轩敞。但在多少作家心里,她却是殿堂般神圣,故乡般温暖。为她而来,跋涉千里;从此而去,频频回眸。一根肠子拴牢思念与向往。时间万水,空间千山,更使她成为记忆虚化、情感美化、想象幻化中的心灵憩园。鲁院,意味着单纯、纯粹、青春、美好,意味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文学栖居的远方。从与她结缘那天起,“鲁院”便凝为一个永不消逝的“情结”。回望,相忆,引颈,怅惘,成为离去学员定格的精神形象。

在鲁院,他们经历着思想性引领,底蕴性打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研讨;他们坚守着明净的价值自觉,明晰的精神秉持,滚烫的心灵追求,深沉的文学担当;他们发愤着,孜孜不倦、兀兀穷年地阅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涵泳,博考经籍、摭华摘艳的覃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交心,且行且思、且珍且惜的实践,投身生活、扎根实际的体验,吟安一字、拈断数须的磨练;他们享受着,思与思的碰撞、诗与诗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诊断性研究与方向性发展的融通,拒绝知识性傲慢,呈现平等性亲和,力行研究性对话,达致成长性提高。

在鲁院,他们阅读先人著作,聆听音色清晰的经典,追根溯源,捕捉远古的回音;披览当下文丛,沉潜涵泳,如鱼在水,探寻未知的秘境;清夜独坐,一桌、一椅、一笔、一纸、一键盘、一屏幕、一腔心绪、一幅剪影……

在鲁院,他们步入精神世界,感受读书写作的灵性之关。

关在品位。一个人抛却物欲,远离浮躁,沉下心,稳住神,坐得住,学得进,写得沉,不论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还是烈焰炽炽、热风难耐,潜心攻读,养性修身,自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一种品位。灯红酒绿,太醉;香车美女,太俗;追名逐利,太累;鸡毛蒜皮,太碎。只有读书写作,最好、最妙、最美!

美在享受。读书写作,拍案而起,击掌而坐,捧腹而笑,抚掌而哭,扪胸而问;为之歌、为之舞、为之泣、为之诉;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己;寻回真情、真意、真志、真理;使人生得其所、生活充实、生长快乐、生命美丽。书人默契,会心而悦,读书写作真好!

美在进向。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到深处最有味。读自然,一朵花上见命运,蓬松白云有人生;读社会,红尘滚滚藏清明,关系交织蕴涵深;读人心,大海般喧腾,密根般纠结,一个针眼,穿过八级大风;读佳作,形象上入心,理论上入脑,全局上着眼,细微处体验,读出语言、读出情感、读出哲学、读出诗性。读书,可救急;写作,能救命!

于是,读书写作,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追求、生命状态。

有一种力量,叫文学;

有一种关好,叫回忆;

有一种感动,叫青春;

有一种生命,在鲁院!

(作者为现鲁院常务副院长)

后记

自出了鲁院丛书《恰同学芳华》第一辑后,许多学友便问我,何时也能帮他们出上诸册。但这只是一个同出版方沟通好可遇而不可求的愿望。现鲁院已办至了二十七期,学员也超过了千人,而这众多学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且有写诗的,有搞评论的,也有翻译班。很难集起精锐总体展示一番。这第二辑丛书主要是从鲁8届、15届、19届、21届及鲁22届、23届、24届及27届里爬罗剔抉出来的,还有几人是在鲁院办的地方班及旁听生中遴选加入的。当然亦有鲁2期上辑未能收入的王爱英、王雁翎、温远辉等续作。与第一辑相比,有些零散。但这一辑也收入了葛水平、李浩、张楚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者。

这一辑比较集中的是由山哈同学组织的少教民族班的十多部作品,之前他多次寻问我丛书起承转合的情况。这些个风格迥异的出入文君,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其创作的举手投足。

编辑丛书时,在正常的流程中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许多学员因规定好的字数,常会有多退少补的状况。而那些缺阙的字数又要千催万促的才能迟迟补齐。有些学员虽上了鲁院,但因文字工作的历练未能到家,总要三番五次地才能修成正果。不过总体来看,这仍不失为鲁迅文学院的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鲁院学员将学习成果浓缩成自己的作品,应是个水到渠成的展示,但这事具体规划起来却很繁琐,从编辑到出版每个流程都要事必躬亲。有时为一张图片一段文字,翻来覆去地推敲更换。这经常会同作者、美编、排版等人说话时不留情面,但事后,文图调整好了又如释重负。这都需要两方面去交涉。最后小到各位学友的地址电话都要一一核实。

大家知道,这几年的出版业很萧条,相应的紧缩政策也给出版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版文学书籍尤其难。现在这套丛书赶上了机遇,还算顺利。这套丛书共60本,比上一辑多了18本,也是尽其所能容纳一些同学,只是这种苦心不知可有人知?孰是孰非,孰好孰坏也就如此这般了。这套丛书小说集子50本,散文集10本,涵盖了同学们创作的方方面面。编辑丛书的过程中,因出版社的要求,中途有些同学的因涉及到种种原因要换稿、换书名,经交涉,有的保留,有的换掉,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编完上一辑丛书时,我曾说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这路又向前走了一步,不知以后还能走多远,抑或是就此止步了,也未可知。但身为主编班的一员,主编这样一套丛书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每一届鲁院班都少不了各位老师苦心积虑、精心编排的课程,启发式的指点江山。郭燕、陈涛及诸多导师们的画龙点睛。在此特感谢李一鸣常务副院长作序、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及敦煌文艺出版社再次出手鼎力相助。愿鲁院及其学友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文坛的梯田上。

丛书主编王童写于乙未年壬午月小暑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