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李昌钰的鉴识人生)(精)》是华人神探李昌钰亲笔传记,他被称为“当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CSI多处剧情以他为原型!
解密辛普森杀妻案、克林顿性丑闻案、台湾319枪击案、蓝可儿案、朱令案、马航事件等背后的复杂真相!还原犯罪现场,探寻蛛丝马迹,带你一步步剥茧抽丝,100%满足你侦探的好奇心!
他不仅是让犯罪分子睡不着觉的神探,他还是5年读完美国本科硕士博士的超级学霸,是77岁高龄仍可1秒钟放倒撒贝宁的功夫高手,是现在仍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狂人,他更是让小S为之倾倒的型男,是广大青年眼中的励志典范!
李昌钰首次全面讲述自己的多面传奇人生!
国际鉴识权威、华人世界第一神探李昌钰博士第一本授权传记。
他是破解美国辛普森杀妻案、克林顿·莱温斯基桃色案、肯尼迪总统被杀案的关键人物,美国人称他为“当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
他曾经花两秒钟的时间破案,也曾让20年未破的悬案真相大白。
他曾经借着一条手帕还肯尼迪家族成员清白,也曾经让背负18条重罪的“凶手”获判无罪。
而李昌钰博士在犯罪现场,任何一个蛛丝马迹都看称谓扭转案情的关键。
而在他自己的人生现场,他如何从一个台湾的小警察,成为全世界最富申明的鉴识专家?
李博士刚到纽约留学时,口袋里只剩下50美元,但他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兼差赚取生活费,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力,在短短四年半之内就完成了学士到生物化学硕士及博士的学位。证明一个说中国腔英语的东方人也能把书教好,他比别人多花好几倍的心力准备,终于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老师。直到现在,在全世界都有学生,仍然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而他毅然放弃在学校教书的安逸环境,接下康州刑事科学实验室主任的职务,带领鉴识团队屡破奇案,而后更受邀担任警政厅,成为美国史上首位担任警政界最高职位的亚裔人士。在鉴识专业上,李昌钰博士只让证据说话,从最微小的细节,发掘最重大的线索,在他70多年的人生道路上,他始终专注地朝着梦想迈进,他要用这本《挑战不可能(李昌钰的鉴识人生)(精)》告诉大家:人生也许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你不知道何时会走完它,但你可以抱持初衷,不畏艰难地走,将每一个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我记不清有多少次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李博士,你为什么会选择鉴识科学这一行?”也有无数的电视节目将我童年时众多课外书中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列为证据—看,李博士从小就立志于此了。其实,我年少时并未立志于此,如同现在痴迷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年轻人一样,我曾经希望成为篮球运动员。中学毕业后,不再飞速增长的身高让我不得不放弃了成为篮球运动员的梦想。当时,我在学校的学费由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哥哥姐姐们资助。为了不给母亲及家人增加经济负担,我决心报考不要学费的台湾“中央警官学校”(今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毕业后,我顺利成为一名警官,后因工作出色被晋升为当时台北最年轻的巡官。而后多年,经历诸多坎坷艰辛,我在美国取得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却没有跟随导师的脚步,成为一名生物化学家,而是有些戏剧性地选择了当时颇不受重视的鉴识科学。走上这一行,更多的是缘分;爱上这一行,只因心
中一念—谁来替死者讲话?据美国司法部统计,美国平均每年有37%的凶杀案没有侦破,一年大概有五六千件未破的凶杀案。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这一比例和数量更令人惊讶。在每一起凶杀案背后,至少有一个无辜的逝者,以及饱受失去亲人痛苦的家庭。作为一个法庭科学家,唯有低头辛勤工作,方能慰之万一。
诡异失踪的空姐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失踪了,谁会是那个真正找寻你的人?
如果你意识到你最深爱的人正在试图伤害你,你该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你真的足够了解与自己朝夕相处多年的那个人吗?
如果你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当灾祸降临的时候,谁能替你讲话?
女主人海伦失踪了!
1986年11月18日夜,康涅狄格州新镇,暴风雪肆虐,而在新镇新区路5号克拉夫茨家,似乎也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就在这样的糟糕天气下,女主人海伦失踪了!
克拉夫茨家的住家保姆玛丽·托马斯应该是最早察觉到异常的人,但是在女主人海伦的朋友们找上门之前,她的疑惑还只是在心里一闪而过的念头。
海伦和丈夫理查德·克拉夫茨在一个培训的场合相识,并于1975年成婚,随后定居新镇,他们共同养育着两男一女三个孩子。海伦出生在丹麦,案发时已在泛美航空公司担任空姐达17年之久。丈夫理查德则为东方航空公司的一名飞行员,在同行中有不错的口碑,他同时还义务在当地警局做兼职警察,总之看起来安分守己。理查德很有女人缘,结过三次婚,无论婚前、婚后都拥有许多浪漫的情史。对此,海伦选择了隐忍接受。然而,在理查德的家暴行为开始升级后,海伦决心提起离婚诉讼,并已经聘请了离婚律师。
11月19日早上6点左右,理查德告诉玛丽,“女主人海伦已经提前去了他妹妹卡伦家”,他要求玛丽马上就带三个孩子前去会合。
但是,玛丽后来并没有在卡伦家见到海伦。
11月19日深夜,克拉夫茨家铃声大作。那是海伦的同事兼密友安娜的电话,她每天都会和海伦通电话,但19日整整一天,安娜都没联系上海伦。面对安娜焦灼不安的询问,理查德回答海伦因事外出了。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海伦依然没有去航空公司上班,也没有向公司请假,这显然事有蹊跷。
11月22日,保姆玛丽无意间在主卧地毯上发现一块“一个葡萄柚那么大”的黑红色污渍。当时,她赶着去另一家帮佣,心里还盘算着回来好好清扫一下。但几天后,回到家的玛丽发现主卧和孩子们卧室里的地毯都不翼而飞了。之前隐隐的不安,突然变得明显起来。于是,她递交了辞呈,并将自己的发现悄悄地告诉了海伦的朋友们。
11月27日,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到了。然而作为一个极为负责的母亲,海伦却没有出现在孩子们面前,这让她的朋友们感到不可思议。而且,眼看着海伦对丈夫提起的离婚诉讼马上就要开庭了,这一切太不正常了。
海伦的朋友们异常焦急,她们轮番向理查德询问海伦的下落,却遭到理查德的嘲笑:“安娜,你大概是《迈阿密风云》(当时风靡美国的罪案调查节目)看多了吧,海伦只是出去透透气而已,你们知道的,她很喜欢独自旅行。如果她回来发现自己几天不在就闹出这么多是非,她会觉得很丢脸的。”
海伦失踪的日子越来越久,朋友们更加焦虑,但又别无他法,只得对理查德进行轮番打探,理查德分别给出了回丹麦看生病的母亲、去巴黎看女性友人等答案。当被问及为何给出不一样的答案时,理查德表示:“你们也知道,我们的关系很糟糕,海伦打算和我离婚,所以她去哪里也不会提前告诉我,我也只是猜测而已。”
此时,朋友们想起了海伦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有什么不测,请相信那绝不是什么意外。”
P3-6
我一生从事刑侦鉴识工作,至今已有56年。其间经我处理过的案件,大约有八千余件之多,其中不乏家喻户晓的案件,诸如辛普森杀妻案、肯尼迪总统遇刺案、台湾陈水扁遭枪击案等名案。但是更重要的是处理一些每天发生的社会疑难案件,也因此在国际刑侦鉴识科学领域逐渐知名。经常会有人向我讨教成功之道,想了解我是如何从最初来自台湾的一个小警察,成为如今备受尊敬的世界级刑侦鉴识专家的。其实成功之道多元多样,因人因事而异,唯有一点永恒不变,那就是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任何人的成功都不会是偶然的,而是不懈努力的结晶。要成功,就需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你每天比他人少睡几个小时,你成功的果园里就会多些果实。我曾对我的学生讲过,一个人如果能坚持每天多花一点时间,即使他只专注于学习一样东西,日积月累,也会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佼佼者。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富人的时间不会多一时,穷人的时间也不会少一分。每人每天都有对24小时的支配权,就看你如何支配。其实人的一生可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并不多。我在对学生授课时做过这样一个计算:按人活到70岁算,一个人每天除去睡觉、吃饭和个人打理,70岁之前可用于工作的时间约为11年。从这个角度看,人一生中可支配的工作时间何其有限!所以人在一生中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年青一代认真思考的问题。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我目睹了一起起凶杀案、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还有那些悲痛欲绝的受害者家属。我亲见了许多世间的残忍和邪恶,但也感受过人间的善良和正义。这种复杂和矛盾的职业经历,让我对自己眼前所拥有的幸福倍加珍惜。
熟悉我的人可能都知道,每次演讲,我几乎都会提及我的母亲李王岸佛女士,她是我一生最敬重的人。我父亲去世后,母亲独自一人撑起一个庞大的家,她用她的辛勤、坚韧和智慧将我们兄弟姊妹13人抚养长大。我们从小就受她做人之道和处世之理的教诲。没有她的悉心教导,不可能成就我的今天。
我的太太宋妙娟女士,则是我生命中另一个最重要的女人。我们一起风雨同舟走过50多年。在她身上,集合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女性的优秀品质—善良、坚韧、勤劳、为家庭无私奉献。她是我生活中的忠实朋友、生命中的终身伴侣、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以前她会经常随我赶赴案发现场。刑事鉴识工作不分昼夜,为了及时获取宝贵的证据,为破案需要,即便是半夜凌晨,也得火速赶往现场。因为有了她的体贴与理解,我得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如今,我也经常奔波于世界各地交流和讲学,无论远近,我太太都会与我同行,彼此做伴,相互照顾。
本书收录了我曾经处理过的一些世界名案以及一些离奇要案。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对美国的司法制度与刑事鉴识科学有所了解,而且可以从这些真实案件中了解社会的险恶和人情的温暖。我也谈到了我的个人成长,求学、做人做事的方式与经验,希望与读者分享“至诚信义”的重要。同时我更收集了一些珍贵的生活及工作照片与读者分享。自决定从事鉴识科学这一行开始,我便抱着秉持公平正义之心,一切让证据说话。我认为,以往案件的审理,因技术和观念的落后,往往采取既不人道又有违社会公德的屈打成招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用科学技术去验证现场的每一个证据,由此判定有罪与否,这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也是司法公正及和谐社会的基础。刑事鉴识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需要我们以极其认真严谨的态度待之,因为稍有疏忽,一个细微的错误,就有可能给社会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寻求真相,对待每一个案件,不论大小,也不论我是受聘于检方还是辩方,我始终坚持让物证说话,绝不偏袒任何一方。我认为这是一名合格的刑侦工作人员应持的态度。正是这种公正的态度,为我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与尊重。
谨以此书献给正在寻求真理、追逐梦想的朋友们,希以共勉。
后记 身处平凡,志在不平凡
这些年,我经常回大陆讲学,与警察同人们交流,也和大陆有志于司法事业的学子们交流,感触比较深的是他们面临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公众对司法的过高期望,也来自他们自己急于实现个人梦想的焦躁。
我在这个行业里算是老前辈了,面对过痛苦的受害人家属,以及围追堵截的舆论狂潮,也曾经年少轻狂,渴望朝夕之间便得圆满。但是,理智地想一想,我们都会知道人生是一次漫长的爬坡,哪里是终点?
没有终点!
生命不息,梦想不止,终点就像天边的地平线,无限向远方延伸……
如果一定要为我们的人生或事业定一个成功的标准,我愿意告诉年轻的朋友们:“只要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做一个让事情完成的人,就是成功。接受挑战,达成工作任务,使不可能变为可能,就是成功。”
年轻的时候,我是台北警察局一名普通的警员,但是无论面对突发的飞机坠毁,还是穷途末路的流氓,我都记着自己作为一名警察的职责,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到最好。在美国博士毕业后,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和鉴识专家,我不分大案小案,不顾教学和办案的双重工作压力,压缩自己的业余时间,努力把两项工作都完成到最好。
是的,你们也像当年年轻的我,在平凡的岗位上,既面临着养家糊口的经济压力,又面临着理想或现实的困惑。想起自己的过往,我特别感谢母亲从小对我的教诲,勤奋踏实地做事。母亲一生都不轻易放弃,在她老人家的影响下,我一直心存这样的信念—只要踏实地做事,一切麻烦都将不复存在。
现在,我在事业及学业上均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这些成就都是来自那个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我。尽管身处平凡,但是敷衍了事、怨天尤人都是错误的工作方式,唯有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志存高远,才能让你的内心获得满足,那是比所谓成功更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
看完这本书,希望你们不要觉得我的人生离你们很遥远,这些案件也不是什么奇案、怪案,我也不是什么神探或者福尔摩斯,只是一位同行前辈在试着和年轻人交流一些办案经验,把我的人生体会与大家分享。我是一个普通人,所有的成就都来自平凡的工作与努力,但是在办每一个案件的时候,我都融入了自己不平凡的梦想,它们成就了今天的我—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满足的老人。
这个舞台属于你们年轻人,希望你们可以沉下心来,怀揣不平凡的梦想,立足平凡的岗位,努力前进,成就自己的圆满人生。
李昌钰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