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半随流水半随尘(朱淑真词传)
分类
作者 王臣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朱淑真作的这首小诗叫作《夏日游水阁》。意境极为欢妙。朱淑真老家是书香气浓厚的官宦家庭。因父亲为官,所以家境也殷实富裕。居宅豪华,婢仆成群。大小姐的生活自然也是悠游闲适的。加之她自幼聪慧,饱读诗书,精通音律,亦擅作画,所以朱淑真的少女时光过得十分好。

那一年的正月初六是好日子。因它明媚,因它葱茏,因它遍地是春光。节日气氛就在朝气蓬勃的新气象里变得浓厚。她立于不为人知的温暖角落观望着这红尘新世。头顶明月如清凉寒玉挂在天际,清透亮烈。女子容易对月生出情意。她总觉着那月既像姑娘的绣鞋般玲珑小巧,又如同少女的柳眉一般俏丽。

再看街市上。姑娘家脚穿小凤鞋、戴闹蛾儿、佩雪柳。盛装隆重。街市上的灯彩辉煌亮丽,成片成梦,如同衔烛的腾龙,如同燃火的夜树。她眼目之下呈现的世风的喧嚣与人情的热闹一点一点从她的皮肤渗透到身体里面。人总是会被环境影响,于是她陡然间便觉得满心欢喜。

那一句“烛龙火树”正合了苏味道在那一首《正月十五夜》里描摹元宵欢闹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相传唐睿宗是大唐最擅享乐的君主。在位三年,逢年过节必大费周章地操办。尤其在正月十五夜。定要命人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称之为“火树”。后来苏味道便以此为题赋诗一首。

所以,她说“元宵三五,不如初六”。这场面的隆重丝毫不逊色于元宵夜,她已然获得了欣悦并且非常满足。

此一时,这女子是真的温顺的。少女内心的天真是一种新嫩的圆满。那时,她尚是待字闺中的富家小姐,平日无须为生活愁恼。优裕的环境里她耍做的事。只是读书、垂钓、弄花赏月。百无忧愁的少女生涯是她生命开端最为珍贵的部分。

而这一时期,朱淑真所作的诗词文章多囿限于伤春一类,词意轻快亮丽,并无深意。清人陆昶在评说朱淑真早期的诗时,也说“有雅致,出笔明畅而少深思,由其怨怀多触,遣语容易也”。与她后来作品当中体现出的深痛迥异。

朱淑真这一首《忆秦娥》便是如此。在这首词里,仿佛能读出那光彩景致的背后是一个小女子对遇见自己流落在红尘里的那一份女儿情的期许。抑或,这一刻,那个他已经正在某一处某一个巷口某一个桥头某一棵大树下望着她,望着这个水灵灵的姑娘。

儿时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央求父母带自己去灯会。因为当时年岁尚幼,对事事皆有好奇之心。更因生性内敛,生怕一年里少时人情热闹的款款盛景被错过。对在人群中穿梭这件事时至今日仍有痴迷。春节前直到正月十五,这长达半月的时间里总被幼年的我们当成宝。于是,每到年终的时候,大人们一句“年已经过完了”,总会惹得心头阵阵寂寞。

现在虽然已经不可能再见到戴闹蛾儿、佩雪柳的女子,但是朱淑真当时所望见的那番场景还是依旧可以从这几句词里大致想象得到的。

饰物精巧、装束隆重的姑娘们手挽手言笑晏晏穿行而过。满街的灯笼、花束。小贩吆喝着卖糖葫芦的声音。摊铺上的布匹锦绣光彩夺目。首饰店铺旁立着几名端庄也欢喜的女子。桥头站着等待一期一会的心上人的俊逸少年。亦只有不被夜光吞没的某一处有小情人的窃窃私语隐于这喧闹盛景里。就是这么一想,她心里便不由得生出温馨饱满的喜乐。

若说朱淑真置身这暖煦光景里对爱没有一丝期许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彼时,朱淑真正当花样好年华。如意少年郎在何方,何时遇见,这大抵是朱淑真将面前的盛景尽收眼底之时最关切的事情了吧。于是,在朱淑真眼里,纵使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正月十五元宵夜的盛景也不及此时的情意难却。

因此,大年初六这一夜,她的光阴亦是暖如旧时。这一夜,她的心是少女情怀当中的愉悦新嫩。她在用内心担当的冀望去迎对自己的漫长去路。她甘愿这一夜让自己低进尘埃里,再开出花朵。元宵三五不如初六,时间因它而美。

爱是信仰,尤其属于那些温润的女子。她们的爱也因此变得深刻,总有太多甘愿,甘愿为之赴汤蹈火。朱淑真更是典型。这也注定了她的后半生不能因着俗世的喜好委屈了自己的爱。

她的痛苦是有,必然性的。

P3-5

目录

序言 一点芳心冷若灰

引子 半随流水半随尘

词话一 满院落花帘不卷

 弯弯曲(忆秦娥)

 又清明(浣溪沙)

 倦寻芳(生查子)

 芳草远(谒金门)

词话二 幸有荼与海棠

 忆前欢(江城子)

 梦不成(减字木兰花)

 弄轻柔(眼儿媚)

 意偏长(鹧鸪天)

词话三 携手藕花湖上路

 风光紧急(清平乐)

 须臾住(清平乐)

 鸳帏独(点绛唇)

 梅妆薄(点绛唇)

词话四 黄昏却下潇潇雨

 潇潇雨(蝶恋花)

 疏萤度(菩萨蛮)

 梧桐落(菩萨蛮)

 恼人香(菩萨蛮)

词话五 何如暮暮与朝朝

 暮与朝(鹊桥仙)

 吐冰洁(念奴娇)

 度暗香(卜算子)

 拼瘦损(柳梢青)

词话六 恰如飞鸟倦知还

 惜花心(西江月)

 零落谁(月华清)

 寒阴晓(绛都春)

 春愁怯(阿那曲)

词话七 落花和雨夜迢迢

 花似旧(菩萨蛮)

 夜香消(浣溪沙)

 天涯近(生查子)

 黄昏后(生查子)

附录 断肠才女断肠词

 一、朱淑真诗文

 二、断肠词评话

 三、《断肠集》全集

序言

一点芳心冷若灰

写这本书之前,读到一句“断肠集里断肠泪,苦涩之中苦涩味”。阅读到它的那一刻,它便在默然里刺激到我身体里的某一处神经,于是恍惚之间身体里就聚集起一股气,冲动似的便写了起来。仿佛那是一种濒临爆破的欲望,而书写是唯一的通道。

孤独——这是我写作这本书时始终都能嗅到的气味。它融在空气里,在书册当中,在纸页之上。它就像一朵盛开在心房上的花,妖艳了所有原本静澜的时光。而这名孤独深入骨髓的女子,却因孤独而美。

于是,在我写朱淑真的时候,身体里从未出现过任何干涸的状况。她每一处的怨愁都化成一道一道的水,从我的瞳孔灌进我的器官里。那骨血里的孤独感在她与我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结彼此的桥梁,隔着万世凄凉。

周汝昌老先生说:“保容以俟悦己,留命以待沧桑。”保养自己的容颜,固执不肯老去,是为了等到能愉悦自己灵魂的那一个人。这是生命必须承受之重,是生命里的一条硬道理。而这也是朱淑真一生都在倾心倾力的事。

写朱淑真,是有一种使命感的。知道李清照的人那么多,知道朱淑真的人只是寥寥。而这名不被铭刻于史的女子,她的才情却是千古夐绝的。她大约是历史上唯一一名与李清照齐名的女词人。朱淑真留于世的那一卷《断肠词》,独有千古。婉丽幽柔里落花满地,清苦凄凉里又蕴藉自然。宋人评赞她“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洵非虚誉。

香港学者黄嫣梨是朱淑真研究与《断肠集》研究的集大成者。她曾有一段话讲得中肯:

朱淑真是一个把生活经验融会在诗词里的真实作家,她以优秀的才华,丰富的情感,把她的遭遇与心声,发为诗词,凄怆婉约,在我国的女性文学作家中,她是卓特而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时至今日,我们读她的作品,想见她的身世,对于这位女诗人、女词人,除了同情她的断肠情怀,赞赏她的横溢才华外,还要探隐索微,持公证正,给予她在我国文坛上应得的地位与评价。

朱淑真在文学史里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她的诗词理应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唯一的难处是关于朱淑真的史料少之又少,因此我竭尽所能地搜索文献,然后一点一点读,再一点一点解,最后一点一点写下,指望以此还原幽栖居士朱淑真一个真实的前世今生。

有女子写张爱玲时说过这样的话,指望还原一个张爱玲的前世今生。她说:“别急着嘲笑我,我也知道是痴心妄想,我哪里能够做到还原呢?不过是用我自己的心,照一照罢了。”我写朱淑真,亦是如此。并且即便倾付更多的气力也未必能将它做得更好。

人是一种总是活在情绪里的动物,悲喜无常,总把错觉认为是生命虚妄的真相。带着对《断肠词》先入为主的纠缠不休的印象,带着对朱淑真亦爱亦怜的情绪,写完了这一本书,然后我将那一句“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染成一枚刺青绣在了这一年光怪陆离的盛夏。

这也注定了这一场叙述的艰辛。于是这个过程,它显得既漫长又短瞬。但我知道,那一首一首陈旧的词中,一册一册泛黄的书里,压缩的是彼此的光阴、彼此的情意,是幽栖居士朱淑真的蕙质兰心。

人生自是有情痴,红消香断有谁怜!我始终欲让更多的人知

道她,懂得她,记住她——这名沉睡在时光深处寂无声息、婉丽

孤绝的女子——朱淑真。

王臣

2009年6月

内容推荐

《半随流水半随尘(朱淑真词传)》由王臣著,记录了朱淑真的传奇人生。朱淑真,她是历史上诗文作品数量最多的绝代才女,是古往今来唯一可与李清照比肩的女词人。她留世一卷《断肠集》,千古绝唱。其诗词作品,于百媚丛生处柔肠寸断,于繁华似锦中尽显妖娆,于婉丽幽柔里落花满地,于清苦凄凉里又蕴藉自然

编辑推荐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半随流水半随尘(朱淑真词传)》是王臣全面解读朱淑真的作品,完整收录简体版《断肠集》。全书用词考究,语言唯美,极具赏析价值。

品读中国古代作品数量最多的奇女子,做当下更好的自己。

古往今来唯一可与李清照并驾齐驱的绝代才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