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约至2040年,帕金森病患者将倍增至取代癌症患者的人数,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帕金森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将会是医学界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李敏博士,中西医兼通,对本病的防治有很丰富的经验,为了普及这方面的防治知识,深入浅出地写出了这本专著。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医药治疗及药膳的应用知识和具体方法,十分人性化,并有很高的可读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战胜帕金森病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作者 | 李敏 |
出版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专家预测约至2040年,帕金森病患者将倍增至取代癌症患者的人数,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帕金森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将会是医学界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李敏博士,中西医兼通,对本病的防治有很丰富的经验,为了普及这方面的防治知识,深入浅出地写出了这本专著。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医药治疗及药膳的应用知识和具体方法,十分人性化,并有很高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有关帕金森病的各个方面,包括它的发现,流行病和病发率数据,病征和分类,临床特点,解剖,病因病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中西医学的治疗,药膳的应用,以及生活、护理、康复等。 除了比较核心的医学问题,本书亦对帕金森病的药膳、生活护理及精神状态的处理等问题,作出详细而容易理解的分析。这对于患者和非专业人士的照顾者有很大的帮助,使患者能够更直接受益。 最后和最重要的是本书在中西医学对帕金森病的了解、诊断方法和治疗,都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总论 第一章 关于帕金森病 第一节 什么是帕金森病 1.帕金森病的由来 2.帕金森病的发病情况 3.香港帕金森病的发病情况 第二节 认识帕金森病 1.帕金森综合征 2.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3.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 4.帕金森病的症状 5.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6.帕金森病的病因 7.帕金森病的常用西药种类 8.帕金森病对寿命的影响 9.帕会森病的预防方法 第二章 中医药对帕金森病的治疗 第一节 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 1.西医常规疗法的局限性 2.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3.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 1.汤剂服用法 2.辨证论治 第三节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 1.体针疗法 2.头针疗法 3.帕金森病患者针刺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4.灸法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作用 第四节 推拿治疗帕金森病 1.推拿的作用原理 2.推拿疗法的禁忌 3.推拿的注意事项 4.推拿的优点 5.推拿基本手法 6.头面部按摩方法 7.颈背部按摩方法 8.四肢按摩方法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 1.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好处 2.中药及西药同时服用的问题 第三章 药膳对治疗帕金森病的帮助 第一节 药膳与食疗 第二节 根据体质服用药膳 第三节 药膳须知 1.掌握用量与方法 2.药膳不可盲目长期服用 3.不可乱投药石 第四节 帕金森病药膳介绍 1.帕金森病患者常见体质 2.辨证药膳介绍 第五节 简易食疗方介绍 1.安神养心食疗方 2.益气养阴食疗方 3.消食和胃食疗方 4.润肠通便食疗方 5.预防感冒食疗方 第四章 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康复锻炼 第一节 帕金森病与心理 1.调节心理面对帕金森病 2.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抑郁的原因 3.帕金森病患者患上抑郁症的处理方法 第二节 帕金森病与饮食 1.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2.帕金森病患者用膳建议 3.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饮食困难的处理方法 4.减慢吞咽困难症状的训练 5.帕金森病与便秘 第三节 健身活动对帕金森病的帮助 1.放松和呼吸锻炼 2.面部锻炼 3.颈部锻炼 4.手部锻炼 5.步态锻炼 6.语言障碍的训练 第五章 帕金森病问与答 1.肢体震颤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2.抑郁是帕金森病的必然症状吗? 3.便秘是帕金森病的症状吗? 4.帕金森病还有哪些特殊症状? 5.什么是“异动症”? 6.什么是“开关现象”? 7.什么是“剂末现象”? 8.什么是“晨僵”? 9.治疗帕金森病过程中需要戒口吗? 10.帕金森病患者的家居生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六章 患者心声 第一节 吴婆婆的故事 不易察觉的疾病 寻找合适的中医 第二节 乐观坚毅的谭先生 疾病来袭 中医介入 展望明天 第三节 同病相“连”的阿杰 年轻患病,难于诊断 机缘制遇,接触中医 展望未来,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年轻患病,难于诊断 阿杰现时20多岁,是年轻发病的帕金森病患者之一。两年前,他发现自己吃饭时拿筷子右手震颤,左手用力时亦感震颤,并伴有左手手指不灵活,游泳时由于一边的手不够力量,而导致不停的团团转。于是,他到过数间医院及诊所求诊,但由于香港年轻发病的帕金森病属于很少见的病例,纵使症状相同,但医生们都认为他没可能这么年轻就患上帕金森病。后来,他到广州求诊,才被当地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并且接受西药治疗。治疗的初期,由于服用大剂量美多巴等药物,起效较快,阿杰说:“起初的感觉就如平常人一样,活动自如。但是服用了4个月的美多巴后,异动症便开始出现了,起初手部用力时出现不自主的左摇右摆,而且经常感到口干,冷热适应及调节能力变差,进出冷气地方会感到不适,时常感到疲倦乏力等。” 机缘制遇,接触中医 发病半年后,阿杰加入了香港帕金森病协会,从其他病友身上学到怎样面对这个疾病。他说:“从其他病友身上得知服用西药不是大剂量就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来调节药量和用药种类的。”在其他病友的推荐下,他开始寻求中医治疗。他在互联网上找到了浸会大学一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医内科专家,每星期都会到诊一次。阿杰忆述:“服中药初期,我并未感到有特别明显改善,但直到近期因为私人原因,暂停了中医治疗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近来的身体状况与服用中药时比较,容易感到疲倦、睡眠差、情绪不稳及口干等。经过这次之后,我开始相信中医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除此之外,中药可以增强体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阿杰认为虽然未能完全根治帕金森病,但中医药所担当的角色,绝对有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患病带来的烦恼。 展望未来,充满信心 回想当初得病的感受,阿杰说:“有崩溃的感觉,只知道这是一个无法根治的疾病,脑内一片空白,感到人生无意义和失去方向。”幸而经过一段时间,在家人和其他病友的支持鼓励下,他开始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并且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他很庆幸自己能够加入香港帕金森病协会,因为在那里,他找到了真正明白自己及同病相“连”的会友,互相支持及分享治疗经验。而且,会内定期举办活动,如旅行、讲座、运动组及兴趣班等。阿杰现在已经是会内的活跃分子,经常协助举办各种会内活动。虽然还要与帕金森病交战,但是他能不怕艰辛,为其他患者及社会出一份力,阿杰说:“希望社会上有更多人对帕金森病有更深入的关注和认识。现在中医药的研究与治疗领域里,还有很多未被发掘的珍宝,希望政府能投放更多资源去研究它、开发它。”他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P156-158 序言 自从1817年英国学者James Parkinson在其著名论文“An 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中客观地描述了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香港定名为柏金逊症)的典型症状表现后,人们对这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开始有了划时代的认识,随后全球又有一系列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认识,在治疗学上也有不少进展。中国传统医学称其为”颤病”,很早就有较多的关于本病症候的描述以及辨证论治的实际经验论述。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虽然有小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自行有所缓解,但大多数患者晚期致残,不仅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慌张步态,宴会时举杯碰杯都困难,表情刻板呆滞,而且只能生活在轮椅或病床上,严重残废,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最终死于支气管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由于在老年人中患病率高,帕金森病是一种十分值得关注的疾病。 香港浸会大学李敏博士,中西医兼通,对本病有很丰富的经验,为了普及这方面的防治知识,深入浅出地写出了这本专著。篇幅虽不长,但涉及了本病的诸多层面,包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现代防治进展等:本书还着重介绍了中医药治疗及药膳的应用知识和具体方法,十分人性化,并有很好的可读性,对全科医生及有关患者,读后都会有所帮助,是一本很好的指导本病防治和康复的读物,爰乐为之序。 陈可冀教授 2007年新年钟声里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书评(媒体评论) 李敏博士,中西医兼通,对本病的防治有很丰富的经验,为了普及这方面的防治知识,深入浅出地写出了这本专著。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医药治疗及药膳的应用知识和具体方法,十分人性化,并有很高的可读性。 ——陈可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本书对帕金森病的治疗、预防及饮食的调摄等种种论述,可使广大中西医工作者、患者及家属获益良多。 ——刘良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 我诚意向所有参与“帕金森病”治疗的中西医学人员推荐《战胜帕金森病》一书,并鼓励各方医护人员,致力了解其他医学体系对治疗此病的不同方法,共同为患者谋求更佳的治疗成效。 ——高永文医生香港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李博士从中医角度去理解帕金森病的病因,介绍了很多中药和药膳供患者参考服用。此外,本书中还有针灸、艾灸、头针、推拿等疗法介绍。在西医西药治疗外,另辟蹊径。 ——吕坚文香港帕金森病会主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