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故事是欧洲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古希腊神话大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包括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赫西奥德的《神谱》,以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等。古希腊神话中最有名的故事有伊阿宋和金羊毛、特洛伊战争、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的冒险、奥德修斯的游历和俄狄甫斯的悲剧等。
德国施瓦布编著的这本《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个性鲜明,有七情六欲,懂喜怒哀乐,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很久以前,一位神用地上的泥土照神的样子捏出泥人,吹了口气,泥人就变作活生生的人。他又从天神的宫殿盗来天火,让人类能够繁衍、发展,生生不息。然而,他自己却受到惩罚,被绑缚在高山之巅,承受亿万年的苦痛。这是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它来自古希腊神话。
很久以前,因为诸神想要毁灭人世,就造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带着一个魔盒来到人间,打开盒子,从里面飞出灾难、恐惧、悲伤、战争……只有盒底还留下——希望。这就是潘朵拉和魔盒的故事,它也来自古希腊神话……
德国施瓦布编著的这本《希腊神话故事》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组成。这些广博而生动的内容决定了《希腊神话故事》能够跨越时空,最终成为西方文化艺术的源头,成为世界文明取之不尽的宝藏。
宙斯的父亲是第二代众神之王克洛诺斯,他的母亲是时光女神瑞亚。瑞亚一共生育了六个孩子,三个男孩、三个女孩。宙斯是最小的一个。因为克洛诺斯是推翻自己的父亲乌拉诺斯才得到众神之王的王位的,所以他的父亲就诅咒他注定被自己的孩子推翻。克洛诺斯对这一预言感到极为恐惧,所以当瑞亚生下前面的两个儿子哈迪斯、波塞冬和三个女儿赫斯提亚、德墨忒尔、赫拉之后,克洛诺斯马上抢走了婴孩,把他们吞人自己腹中,绝不允许他们存活于世。这一暴行深深地伤害了时光女神的心,她想尽办法要保住自己孩子的性命,于是当宙斯出生以后,她就立即用一块大石头代替了新生婴儿交给他的父亲,而克洛诺斯也就马上把那块大石头吞进了腹中,感觉十分满意。可是宙斯已经被母亲藏到了克里特岛,在那里,他由三名女仙抚养。岛上有一只母山羊为他提供温热的乳汁,还有一只雄鹰给他送来仙酒。当婴儿啼哭的时候,时光女神瑞亚手下忠心耿耿的仆人们就在摇篮旁边为他跳舞,用短剑敲击铜盾掩盖他的哭声,因此克洛诺斯一直未发现这一秘密。
宙斯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决心推翻残暴的父亲,并救出自己的同胞手足。首先,他使用计谋,让克洛诺斯服下了催吐药,这样一来,克洛诺斯就不断呕吐,最后把他吞在腹中的五个子女全都吐了出来。他们跳出来,每个都威风凛凛,并且对最小的兄弟宙斯心怀感激。为了报答宙斯,他们把最具威力的武器——雷电赠予了宙斯。
具备了非凡能力的宙斯于是决定向父亲发起挑战,一场神之间的战争由此展开。宙斯周围,不仅有他的几位兄弟姐妹,还得到了一部分提坦神的支持和拥护。其中一位提坦神,就是普罗米修斯,他是十二提坦神之一的伊阿佩托斯与海洋女神克吕墨涅所生的孩子。“普罗米修斯”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深谋远虑”,所以普罗米修斯是众神之中极具智慧的一位神祗,也被称为“先知”。当这场可以说是新神体系与旧神体系的战争爆发以后,普罗米修斯以非凡的预见力,毅然选择加入了宙斯的队伍,并向宙斯献计。宙斯听取了普罗米修斯的计谋,放出了囚禁在地底深渊中的独眼巨人和百臂巨人,让他们也加入到自己的军队中来。这六位巨人是大地之母盖亚的孩子,拥有非凡的力量,而且勇猛无比。他们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宙斯这一方的战斗力,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宙斯这一方倾斜。最终,宙斯和他的兄弟们将他们的父亲克洛诺斯赶下了王座,送进了地狱的最底层,同时,旧神体系中的很多提坦神也被送进了地狱深渊。这样一来,众神之国再也没有对于宙斯的反对的声音。
就这样,宙斯成为了第三代众神之王,也是最后一位众神之王。他把自己的宫殿建在高高的奥林匹斯山山巅,那里就成为众神居住的圣地。
在希腊最高的奥林匹斯山上,宙斯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在新神体系中,一共有十二位主神,他们分别是:
众神之王宙斯,主管天空,掌管雷电之力;
天后赫拉,是宙斯的姐姐和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海神波塞冬,是宙斯的兄长,掌管海洋。他手持巨大的三叉戟,被描述成半人半鱼的模样,能呼风唤雨;
冥神哈迪斯,是宙斯的兄长,掌管冥府地狱。他是最神秘的神,始终穿着大衣,遮住脸和全身,令人联想到死亡;
农林女神德墨忒尔,是宙斯的二姐和第四位妻子,掌管农业与丰收,能够给予大地生机,并教授人类耕种;
战神阿瑞斯,是宙斯和天后赫拉的儿子,是一位为战争而战争的神,他性格粗暴而嗜血,所以象征着战争残酷冲动的一面:
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宙斯的女儿,是智慧、理智的化身。她也是战神,代表着军事策略,象征着计谋和智慧。同时,她也是艺术的保护神;
太阳神阿波罗。他与月亮女神是双胞胎;
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她也是美丽的女猎神,是青年人的保护神;
美神阿佛洛狄忒。她是爱、美和欲望之神,从海洋的泡沫之中诞生。在古罗马神话中,她被叫作维纳斯P4-7
众所周知,读书,是一个人不可忽略的重要的精神活动和文化享受,是一个孩子成长为栋梁的捷径,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希望。那么,读书是如何引导并帮助我们成长的呢?
第一,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扩充经验。因为一个人亲身经历的事情毕竟很少,他的经验是有局限性的。在人生经历之外,我们扩充经验的唯一的办法大概就是读书了。书本所包含的丰富经验会帮助我们扩充生命内容,增加生命厚度,提升生命质量。
第二,读书可以创造经验。比如,我们读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个叫圣地亚哥的老人到海上捕鱼,历尽艰难,才捕到一条马丁鱼。在拖着这条马丁鱼返程的时候,却有无数鲨鱼紧跟船后,将马丁鱼吞食殆尽。回到港口,看见这条鱼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虽然失望却并不沮丧。这部小说告诉我们:这个老人,你可以消灭他,但你永远不能打败他;在重压之下,人可以有一种优雅风度。如果你看过这篇小说,理解了它的题旨,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就知道了什么叫失败,什么叫胜利。那么,你对胜败就会有一种非常哲理性的理解,你就创造了新的人生经验。
第三,读书使我们高贵。这是读书容易为我们忽略,但却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有些人,如果他不读书,我们无法想象结果会怎样。比如,鲁迅。鲁迅是一个瘦小、干巴的老头,如果他不读书,走在大街上,你未必会看他一眼。可是今天,每当我面对鲁迅当年的黑白照片的时候,我犹如来到了高山之下,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他压迫着我。这种巨大的力量是读书读出来的。是书本给了他一种气质、一种力量、一种境界。读书使他变得崇高而高贵。读书有一种非常奇妙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改变你的内心,而且可以改变你的外形,影响你的谈吐、举止,使你获得一种气质。
读书,它就是一种宗教。在古代,读书人对书本是十分虔诚的。读书之前,必先净手清心,甚至焚香沐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宗教行为。我们对书,应该有一种敬仰之心。如果,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丢掉书本,那么,我们什么也不会丢掉了。读书的问题,对社会而言,是读与不读的问题;对学校而言,则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而现今,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是令人担忧的。他们手中的书,有些只是好玩、有趣、热闹,在我看来根本不值得一读的书。这些书对中小学生的写作无益,对成长有害。
其实,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书:有文脉的和没有文脉的。而那些所谓好玩、有趣、热闹,会破坏你的阅读趣味的书,就是没有文脉的书。而经典,文脉自存。阅读经典,文气——文学的精魂会由纸墨顺着你的指尖,渗透进你的血液。不妨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曾近乎痴迷地阅读鲁迅的作品。到了初中,我成了当时班上,甚至全校写作最好的孩子。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我挥毫而就,竟写了三本作文本。作文的时候,我就觉得鲁迅的精神,鲁迅的思想,鲁迅的境界,乃至鲁迅说话的语气,就顺着我的笔流淌到我的作文本上。当时,我不知道这叫什么,现在我知道了,它叫“文脉”。大家审视一下,你们手中的书都是有文脉的吗?你有足够的鉴别力和自制力吗?
所以,中小学生应该是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甚至监督之下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才可能是有效的;不能由着自己去追求所谓“快乐阅读”,因为85%的经典作品的阅读都不可能让你快乐。你读安徒生的作品能快乐吗?你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能快乐吗?一味追求低层次的情感刺激和享受,只会让你变成一个轻飘飘的、没有质量的人,一个肤浅的、对世界缺少深刻认知的人。你愿意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吗?
阅读经典,让我们明锐、深刻而优雅。各位,我们不得不重视阅读所带给我们的影响。阅读之路,任重而道远!
(曹文轩: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经典阅读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鲁迅
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叶圣陶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
——美国当代阅读研究专家 吉姆·崔利斯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中国当代教育家 朱永新
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没有这个底子,人性会很糟糕。从这个层面说,文学阅读属于美育范畴。当下,美育的空缺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因为这个失误,中国的教育系统成了一个残缺的系统。这个课一定要补。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 曹文轩
最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阅读,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读书的习惯,是每位语文教师分内的职责。考试分数只代表当下,读书习惯影响一生。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人教版《小学语文》主编 崔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