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超强,获奖无数!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创作领域遍及诗歌、散文、小说、摄影、文学评论、文化研究与跨界艺术,曾获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大拇指》诗歌奖、艺盟香港作家年奖,并获选为“2012香港书展年度作家”。文本超强,绝对经典!《灰鸽试飞》是也斯的成名之作,1972年首版,港台畅行40年。完整修订,简体中文版首度推出,绝对重磅!《灰鸽试飞:香港笔记》由绝版数十年的经典名著《灰鸽早晨的话》全新增订而成也斯先生生前在初版的内容上有较大修订,完成这一版本。全书内容未收录于简体版或港版书中,值得爱书人搜藏、拥有。超强推荐阵容,不容错过!
《灰鸽试飞》是著名华语作家也斯的成名作,成书于1972年。全书分“灰鸽早晨的话”“书与街道”两辑,集结了也斯16岁至21岁的散文80余篇。全书善从细节处着笔,刻画出青舂年少的细腻心思,而谈论文学与艺术,则天马行空,从时代焦点作家凯鲁亚克谈到艺术先锋杜尚,从六七十年代才刚刚被西方认识的博尔赫斯谈到当时的文坛新秀大江健三郎,视野之广阔,文艺品位之超前,令人惊叹。著名作家叶辉与黄宝莲则在书的最后专文导读,不仅谈及也斯对于香港一代代年轻作家的影响,更深入解读了《灰鸽试飞:香港笔记》“如雷声如蝉鸣”般“青春写作”的“初心与悸动”。
我在那空屋里面滑翔,泥沼与苔藓取代了地板的位置,然而为什么我站在木板上竞如滑行水中?从墙壁到墙壁,迂回到迂回,不同的角度看出墙上的镂刻:法文动词的变化,为那滑行者背诵着。俄而一阵摇荡——是水波的摇荡么——滑行者的肩膀撞在污秽的墙上,他的衣服并且因此而留下一片微黄的污渍,之后,木板从动摇中回复平静,他回复平静中的滑动,看来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那样。
他在马路上攀爬着,他在平地上攀爬着。然后我们看见他一只脚出现在山坡上,攀爬着。我们看见他穿过一所空屋,在那里人们贩卖着高山上所捕获的鱼。
他停下来挖出鱼的脑子掷向他的敌人,那来自M县的家伙,屡次被他击中,屡次倒下去。这继续了多久没有人计算过,直至最后不知是由于那家伙对高山上水生动物存在之质疑抑或是他自己对本身处境缺乏信心才失掉了那以之为凭的真实,使这空想补偿性的快乐停顿下来。
一个水瓶——而他思想这么久只能写下“一个水瓶”而已。
一道轮船沿佛之河而下。
棕榈的眼睛。
一切腐朽的事物,长期保持着习惯并引以为荣的事物,永不更改的事物。
门钮发现你的手改变了,不能认出来了。它说:“这是你的手么?”
花朵枯萎着,它落下的声音为那些朗诵一节关于花朵枯萎的散文的人们的声音盖过。
似乎是张爱玲在一篇小说中说某个女孩子走路的时候骨头克察克察响着。
共鸣。
当它被印出来的时候它错的字比对的字多,因此你可以自我安慰地说:反正是超现实的。
你以为你在写札记?你以为你是契诃夫?
君非契诃夫此一起码认识之必要。
——此点容后再另文讨论。
鸡蛋做了一个惊奇的嘴脸。
午夜三时的街道苍白而宁静,午夜的街道有一头壁虎的脸孔。
是壁虎,还是别的什么?
弗兰茨·卡夫卡在一九二四年重病死后,依照他的遗嘱是要把他遗作全部予以焚毁,倘若不是马克斯‘勃罗德(Max Brod)违愿把它们付印出来,那么现代文坛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但卡夫卡生前对这些却完全意料不到。今日的情形则是这样:一个人写了一篇故事,然后当他把它在报章上发表出来的时候在前边按上“寓言故事”这样的标题。
地板重新漆过,发出嘘嘘之声。
A与B议论C,A表示他认识C的朋友D,作为交换B叙述如何某次在路上遇见C与D的经过。结果A与B觉得心满意足,交易成功,走路也因此特别轻快起来。
天花板随着重新漆过。
回忆中童年夜晚墙上斑驳的光影。
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他认为这最后一句话必须要带着足够的分量与前文响应,并且作为总结他凝望左边的墙以及他凝望右边的墙,直至沉思者的神色君临他身上,然后他以缓慢的某一乐章的调子下一结论:仍然是一个水瓶。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