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都渴望自己的身体健康平安,期盼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而现在人类健康遇到的最大问题和困惑是很多疾病竟久治不愈,也就是说,对慢性病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分治七分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类的许多慢性病,实际是营养不良性疾病,如果不首先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那么一切药物治疗都是徒劳的。《三分治七分养》中很具体地介绍了中医、中药治理慢性病的方法——也就是16种疗法、16种药,对于人们正确饮食、对病人安全用药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分治七分养(全新修订版)/太医家传养生祛病秘诀系列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刘弘章//刘浡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今天,随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都渴望自己的身体健康平安,期盼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而现在人类健康遇到的最大问题和困惑是很多疾病竟久治不愈,也就是说,对慢性病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分治七分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类的许多慢性病,实际是营养不良性疾病,如果不首先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那么一切药物治疗都是徒劳的。《三分治七分养》中很具体地介绍了中医、中药治理慢性病的方法——也就是16种疗法、16种药,对于人们正确饮食、对病人安全用药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三分治七分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类的许多慢性病,实际是营养不良性疾病,如果不首先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那么一切药物治疗都是徒劳的;由于太医刘纯明确警示“病是自家生”,告诉大家遵循“养生十条”,注重食疗、体疗、心疗、生饥、节欲;由于《三分治七分养》中很具体地介绍了中医、中药治理慢性病的方法——也就是16种疗法、16种药;同时也由于《是药三分毒》中,介绍刘纯通过对5611味食物、药物进行的人体试验,亮出了132味令人急性中毒的药材、911味令人慢性中毒的药材、4133味疗效很差的药材,提出301味具有疗效的食物和143味有效又无毒的药材,这个太医“黑名单”对于人们正确饮食、对病人安全用药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三分治七分养》成为当前民众实践和享受中西医结合的最好帮手,让广大民众摆脱了医盲的困境,把自己的命运,把看病治疗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目录 中医治疗慢性病的重大成果——写在《三分治七分养》(全新修订版)面世之际(代序) 一、序幕:永乐皇后死于癌引出以囚试医来 二、求生必须有胃气胃气涉及两道理 三、抗病能力哪里来肉汤果汁受崇拜 四、肥胖嗜睡肌无力乱吃补药没道理 “肌无力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粘液性水肿 (2)重症肌无力 (3)多睡症 五、阳痿不育性淡漠微小血栓是病魔 “阳痿不育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性淡漠 (2)阳痿 (3)肥胖性生殖无能症 (4)多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症 六、感冒需要抗病毒此药至今世间无 “感冒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上呼吸道感染 (2)非典型肺炎 (3)急性气管炎 (4)大叶性肺炎 七、水灾过后霍乱病刘家治病丢性命 “寒湿化热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急性痢疾 (2)急性胃肠炎 (3)可疑霍乱 八、疰夏肝炎艾滋病不喝肉汤白折腾 “湿热内蕴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夏季热 (2)肝炎 (3)肝硬化 (4)艾滋病 (5)性病 九、多吃多喝糖尿病饮食习惯要改正 “阴虚内热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糖尿病并发脑血栓 (2)糖尿病合并宫颈癌 十、胶原疾病买神灯糕点盒子卖奸佞 “瘀热互结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腹膜后血肿 (2)子宫肌瘤 (3)红斑狼疮 (4)类风湿性关节炎 十一、疯狂癫痫戒大烟健身喊叫老经验 “热入心室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2)大发作型癫痫 (3)戒毒 十二、慢性肠炎堵肛门玉米棒子也懵人 “运化失常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2)胃溃疡 十三、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移植不要学 “脾不统血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急性黄疸型肝炎 (2)功能性子宫出血 十四、水肿肾炎尿毒症胡吃海塞得怪病 “脾虚夹热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尿毒症合并乙型肝炎 (2)肾结石 (3)心肌病 十五、癌症是个大血包放疗化疗杀人刀 “血热妄行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肺癌 (2)子宫内膜癌 (3)胃癌 (4)乳腺癌 (5)胰腺癌 (6)恶性黑色素瘤 (7)结肠癌 (8)阴茎癌 (9)甲状腺癌 (10)恶性淋巴瘤 (11)食道癌 (12)卵巢癌 (13)睾丸精原细胞瘤 (14)膀胱癌 (15)恶性骨髓瘤 (16)鼻咽癌 (17)脑胶质细胞瘤 (18)前列腺癌 (19)胆囊癌 (20)肝癌 十六、外行防治气管炎苍蝇踢人是谎言 “痰热壅肺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慢性呼吸衰竭 (2)慢性气管炎 (3)慢性肺心病 (4)支气管哮喘 (5)支气管扩张 十七、疔疮痈肿阑尾炎拉泡稀屎就好转 “胃肠实热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扁桃腺炎反复发作 (2)阑尾炎反复发作 (3)急性胆囊炎 (4)急性胰腺炎 (5)女孩子性早熟 十八、动脉硬化冠心病劝你多吃肉皮冻 “阴虚阳亢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原发性高血压病 (2)脑血栓 (3)冠心病 (4)震颤麻痹 十九、太医养生有十条时间安排要记牢 “交病证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疗 (1)无疾而终 (2)亚健康 (3)慢性萎缩性胃炎 (4)胆结石 (5)小儿无名热 (6)小儿多动症 (7)精神抑郁症 (8)肥胖 二十、跋文:成化皇帝信神话试验资料归刘家 并非题外话——再版后记 附录一:刘纯的秘方没有失传 附录二:三分治七分养小结 附录三:医药市场已有的替代药物 试读章节 什么叫锦衣卫呢? 锦衣卫就是1382年,由朱元璋设置的武装特务组织。锦衣卫由皇帝亲自指挥,编制应当是5600个官兵。但是锦衣卫官兵最多的时候达到十几万个。锦衣卫只对皇帝负责。职位分为九级:指挥使(师长),指挥同知(副师长),指挥佥事(参谋),千户(团长),百户(连长),总旗(排长),小旗(班长),校尉(上等兵),番子(列兵)。锦衣卫除了担任皇帝的带刀侍卫之外,还行使侦察、缉捕、审讯、监押、廷杖、执刑等职事。锦衣卫的官服十分华丽,腰里佩着腰牌,武器也是多样化的。有些番子可以穿着便衣秘密行动;可以到官员家中当仆人;可以当官员的下属;可以在公共场所,发泄对于皇帝的不满;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搜集情报。 锦衣卫关押政治犯的地方叫诏狱。 诏狱是个人间地狱。被关押者是什么罪名呢?只是被皇帝怀疑不忠!南京的诏狱可以关押5000多个政治犯。在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之前,南京诏狱关押的是不忠的官员和他们的家属。1421年迁都北京之后,北京的诏狱就成为关押不忠的官员和家属的主要地方。而留都南京的诏狱,就变成了关押农民起义军战俘的集中营。这些政治犯属于终身监禁,即便是皇帝大赦天下,也不会被释放。也就是说,政治犯要在狭窄的冬冷夏热的小屋中,吃着猪狗的食物,坐以待毙。因此,政治犯进了诏狱,就意味着死亡。 乳岩可不是容易治疗的疾病,刘纯能够让永乐皇后徐仪华生存七年已经是十分困难了。尤其是徐仪华的最后一年,增添了阴道出血的症状,不吃不喝,十分憔悴。他也是胆战心惊,曾经召集太医院的许多太医想办法,甚至贴出皇榜悬赏民间偏方,还是不能让徐仪华的胃口大开,甚至连鲨鱼胆也不能吃了。他曾经告诉永乐皇帝朱棣,已经无药可救了。可是朱棣还是让他想办法。徐仪华也经常说:“你放开胆子治,别怕人家说三道四的!” 然而,永乐皇后徐仪华死了。刘纯仿佛看见了徐仪华失望的眼睛,仿佛看见了永乐皇帝朱棣翻脸无情的样子,仿佛看见了自己离开太医院的尴尬场面,仿佛看见了自己在诏狱中被番子们毒打。难道堂堂正正的刘完素的九世孙,就如此了结一生吗?要知道,徐仪华是自己的表姐,是儿子的岳母,是孙子的外祖母,自己能不尽力吗?真是欺人太甚!他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猛然抓住了腰中的佩剑。但是,他下意识地看了看周围的仆人,这些仆人貌似忠厚,但是谁也不知道其中谁是锦衣卫的番子。他只好又颓然坐下;44岁的壮年人,一下子变得很苍老。 过了十几天,圣旨终于到了。听了太监的宣读,跪听的刘纯惊呆了,直至儿子们提醒他,他才接旨谢恩。 真是皇恩浩荡,朱棣不但不怪罪他,反而根据徐仪华的遗愿,下旨命令刘纯,在南京的诏狱中,使用死囚犯进行试验,主要目的就是研究乳岩的防治问题。 阿弥陀佛!没有挨板子,没有被流放,没有被杀头,真是意料之外!让刘纯感动的是,朱棣还说所需费用和医官,均由太医院配给。还让刘纯感动的是,朱棣还说要他兼任锦衣卫指挥同知。更让刘纯感动的是,朱棣说这个试验的开始和结束日期,让他自己决定。刘纯一下子感觉朱棣好像还是当初的燕王,能够跟他称兄道弟。多少年来,虽说表姐夫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以赞襄军功封他为世袭安亭侯,两家又成了亲家,可是他见了朱棣,总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不过兴奋之余,他也隐约觉察出,这道圣旨是含糊不清的。这个太医院的院使还当不当呢?看来永乐皇帝朱棣是让他自己提出辞职!因为让他去搞试验,就意味着革职离开了太医院;离开了太医院,怎么能够领导太医呢?看来这是一种体面的处分。因为任何一个太医把皇族治死了,都要被处分。这是朝廷的规矩。刘纯就是太医院的院使,自然要接受皇帝的处分。转念一想,离开太医院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许多病不好治,而且太医们勾心斗角,把人治好了都去争功,治不好就互相看热闹。现在不是吗,有的太医总是打听皇帝的意图,巴不得让自己的长官刘纯受处分。可是这个乳岩到底应当怎么治,太医们谁也不敢插嘴。看来搞点试验还是应该的。想到这里,他又觉得朱棣很英明。不是吗,自己也怀疑鲨鱼胆治疗乳岩的疗效,而且为什么要发生乳岩呢?乳岩为什么会发生流拄呢?乳岩为什么会死人呢?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也是相当糊涂的。因此搞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刘纯写了谢恩折子后,就把太医们找来商量。怎样搞这些试验呢?当然,大家都说皇帝的决定是圣明的,可是从哪里入手呢?太医们当场写了几百个问题,看来热情很高;但是谁来参加这个试验呢?太医们个个摇脑袋。刘纯很生气,不过他理解太医们的心情,拿犯人做试验,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还是要有一个正大光明的名义!于是他又给永乐皇帝朱棣写折子,要求成立一个对外号称“编修大明医典”的机构。折子很快就批下来了,朱棣照准,并且免去了他的太医院院使,改任大明医典编修使,还是正二品官员。这就叫革职降任!因为编修使的职权要比院使小多了。 尽管刘纯在感谢之余,又觉得很委屈,但是他要振奋精神,当好编修使。 然而,太医院还是不调派医官。怎么办呢?他决定找好朋友道衍和尚想想办法。道衍和尚也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好朋友,已经被朱棣赐名姚广孝了,而且当了正三品的太子少师。开国皇帝朱元璋信佛,他给每个儿子配备了一个和尚,初衷是教育儿子信佛。可是道衍和尚却帮助四儿子朱棣发动了政变,这是朱元璋始料不及的。刘纯见了姚广孝,刚说几句话,姚广孝就说:“你看,我把你的官印都准备好了。”说着就拿出一个硕大的印鉴来。这方28×15×15厘米的大印,原来是元朝皇帝赐给西藏花教,象征权力的官印。元朝灭亡之后,西藏黄教取代了花教,就把旧官印缴还给明朝政府。前几天,朱棣把这颗方印赐给了姚广孝。姚广孝看了看,说不如给刘纯当官印,因为刘纯信仰小乘教。朱棣笑了,说:“听卿的!听卿的!” 刘纯谢了姚广孝,刚要张嘴说话,姚广孝又说:“我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现在没有衙门,没有喽哕兵,对不对?”刘纯急着说:“着啊!”姚广孝笑着说:“我告诉你,周王那里编完了《普济方》,留下一帮子医官没有地方打发,也急得团团转,你接过来就是了。”于是两个人一块儿去河南,找皇帝的弟弟周王朱橚。朱橚也因为《普济方》受到许多名医的指责而莫名其妙,巴不得把指责弄清楚。听说刘纯要深入研究,朱橚非常支持,于是一谈即成。编写《普济方》的医官全部交给了刘纯。于是刘纯在南京太医院的大门口,挂上了“钦命大明医典编修使”的牌子,开始办公了。P3-5 序言 中医治疗慢性病的重大成果——写在《三分治七分养》(全新修订版)面世之际 当前,人类医学包括中医西医,都围绕一些重大问题在进行改革,试图寻求新的突破与发展。而最近几年,中国许多老百姓知道,中医其实在600多年前就面临这些问题,并且进行了变革。这个信息是从《三分治七分养》中获得的。600多年前那场变革的成果,今天正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的科学价值逐渐为世人所注目。 现在人类健康遇到的最大问题和困惑是很多疾病竟久治不愈,也就是说,对慢性病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西医治不好慢性病,同时也没有诸如中医这样的自然医学去预防这些疾病。2008年美国Medco健康医疗中心的一份报告说,2007年有51%享受医疗保险的美国人,靠服用处方药治疗慢性病,这一年在美国吃医疗慢性病药的人第一次超过半数;而且更令他们吃惊的是:慢性病患者在年轻化!年龄在22岁到44岁的女性约有48%吃这些药,男性则为三分之一。而有五分之一的享受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治疗慢性病同时吃三种以上的药,也就是说美国现在已有一半的人经常在吃药!西医治疗慢性病,还往往产生医源性疾病,这种医源性疾病目前已经上升到人类全部疾病的30%以上。2009年2月,国家卫生部公布调查报告,2008年中国人慢性病患病率也有20%,人数2.6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病例!调查结果还显示,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人数由1993年的0.37亿增加到1.14亿;糖尿病病例数从200万增加到1400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控制中心的报告也明确指出,我国仍然有1亿人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乙肝仍然是中国人的第一大疾病。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每年约有30万~50万乙肝患者死于乙肝相关性肝病。 现在,全世界对癌症、艾滋病等慢性病恶症,仍然不能征服,大家还是谈之色变。据统计,2005年全世界5800万死亡总数中,癌症死亡760万,占13%。预计全世界癌症死亡会继续增加,2015年将达900万人,2030年达到1140万人。2007年统计,我们中国有癌症患者700多万,呈上升趋势。目前,发达国家癌症的治愈率为45%~50%(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为主);发展中国家的癌症治愈率更低。在我国,尽管一些省级肿瘤医院的治愈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全国癌症平均治愈率只有20%左右。晚期癌症不可治愈,几乎成为世人的共识。 这里还有一个统计数据:世界五分之一的癌症由慢性感染造成,它主要来自乙肝病毒(导致肝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导致宫颈癌)、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血吸虫(导致膀胱癌)、肝吸虫(胆管)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卡波西肉瘤和淋巴瘤)。这个统计告示人们,许多癌症的发生,与其他慢性病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西医没好办法,那么中医呢?两个月前,《经济参考报》载文披露,中医行业由于“中医西化”陷入从业人员减少而埋没自己的困境。2004年,中医医疗机构的病床及从业人员数量就仅占全国医疗总资源的9%左右,目前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下降。不少地基层卫生机构中,已经没有中医科。某些地区的一些县级中医院,新进来的年轻医生一年后纷纷转为西医,他们诉说:“没办法,不转行就没饭吃了。”相形之下,中部地区中医发展更弱。两年前,因为工资长期得不到保障,太原市阳曲县中医医院14名骨干集体离开医院,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彻底断档。江苏省中医医院刘沈林院长指出,中医提供的服务多但利润低,纯中医科室生存相当艰难。在北京的中医医院中医科收费价格更低,不论主任医师还是主治医师,针刺疗法收费4元/人次,拔罐治疗3元/人次,最贵的割治疗法才16元/人次。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陶夏平告诉记者,他每天回家都累得不想说话,但收入无法与“只开化验单和西药处方的西医相比”。但是,许多中医专家门诊、私人诊所还是门庭若市,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经他们诊治,能产生疗效。这些中医专家、私人诊所大多有世代行医的背景,很多病家是奔“‘中医世家’真能治病”的就医经验而去。以上状况真实地反映中医阵地正在大面积丢失,反映中医的优势已经缩小到专家门诊、私人诊所的狭小天地。 那么,600多年前的中医变革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600年前,当时中医的精英、太医使刘纯费尽心血,结果还是把明成祖的原配夫人徐皇后给治死了。皇后死于现代称之为“乳腺癌”的“乳岩”。如果是一般太医所为,满门抄斩。刘纯因为是皇亲国戚,于皇帝又有恩,就既免去杀头之罪,又使永乐皇帝朱棣头脑清醒许多,让他想到我们中国的中医在发展中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想到倘若再不下决心去寻找、去解决,今后还会继续死人、出重大事故,那对整个统治阶层都将带来不利,于是下令进行变革。 那场变革就是以刘纯1407年领旨“以囚试医”为标志开始的。 刘纯在南京诏狱(皇帝下令囚禁死刑犯的地方),以人(死囚)为实验对象,进行中医学上的重新探索;朝廷指派300个医官和数以千计的锦衣卫官兵予以配合,这在《三分治七分养》中都有详细记叙,而直接以人为实验对象,重新研究疾病的发生原因、重新探索治病的有效方法,虽然出于维护和追求人的健康安泰,但对实验对象而言,他们要经历被折磨的过程,甚至死亡,显然不人道。所以当时刘纯强烈要求对那些配合实验的犯人进行补偿。皇帝后来也曾将一些犯人在实验结束后减刑或发配。这“以囚试医”早已成为历史,今天我们也无法再计较。 采取“以囚试医”的形式进行探索,用了66年时间,这才终于查实人类各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同时找到了针对性治疗的办法。后来,诸如癌症、眩晕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各种肝炎肾疾以及肠胃、胆囊、扁桃腺、胰腺、甲状腺方面的疾病,还有霍乱、生殖方面的病,都得到了有效治疗。更重要的是,作为完全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太医部门,它的职责自此由“治已病”朝“治未病”的方向大为改进,以致统治者们少生病或不生病,健康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遗憾的是,这场变革的进行被封锁在皇宫大院内,改革的成果仅被少数统治者们享用,并由此造成皇宫大院内外,中医的两个很不相同的面貌。虽然有些成果后来也惠及封建官僚阶层,但是,1644年清朝统治阶级的骁勇铁蹄彻底颠覆明代朱家江山,这场变革甚至还来不及触犯任何人的利益,就不幸随之烟消云散,以至于600年来,整个人类几乎全不知晓;600年来,中国社会的中医仍然沿着旧的轨道延续到今天。 20世纪,刘纯的后代陆陆续续地透露当年那场变革的信息。20世纪90年代开始,刘弘章更以出书(《三分治七分养》《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养生宝典》等)的形式,做了比较系统和集中的介绍。然而连他们都始料未及,这些介绍在社会上很快引起怀疑、反对、抵制和污蔑,甚至遭到了造谣攻击;当然,更有成千上万的民众奔走相告,他们在热情宣传、勇于实践,这些600年前中医变革在新时代的积极推广者,就成为新时代进行医疗改革的排头兵。改革就是这样,它不可避免地会触犯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但它推动了社会朝前发展,它给绝大多数民众带来利益与幸福。 …… 3.刘纯创立的“三分治七分养”,彻底动摇“治病完全靠药”的传统观念,揭示人类生活的新天地。 刘纯是反对多用或滥用药的,他给人治病,用药只是其治疗全部内容的三分之一,而以服开胃汤、喝肉汤补养身体却占治疗全部内容的三分之二。我们也注意到“三分治七分养”治病所用药物,除了开胃汤,总共才16种。所以,刘纯的后代刘弘章对很多人都说“现在的世界,养生的营养物质已经很丰富了,为什么有些人还要吃昂贵的药?真是莫名其妙!” 我们的民族因为长期受到“治病完全靠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已经形成思维定势。多年前《三分治七分养》公布于世,书中介绍的“以囚试医”也被很多人理解为以囚试“药”。有些病患者及其家属,甚至个别医学工作者发现这本书介绍的药不多,对“三分治七分养”学说不屑一顾。也有中医工作者认为以囚试“药”是600年前的科学实验,则更坚定了他以药行医的决心。 “三分治七分养”的重点是养生,平时注重养生,就可以不病;就不需要用药。这样,看病的钱用到养生、提高生活水平上,人生的道路就走顺了。即使患病了,“三分治七分养”也不主张多用药,而是要七分养,养始终是第一需要。现在西医以及很多中药确实有效,但是疗效与寿命是两码事。为了取得迅速的疗效而缩短寿命,其实很悲惨。 中国医学文化中有“悬壶济世”的传统,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人格追求。刘弘章之所以以出书的形式,公布太医养生、治疗的具体方法,也是秉承他家族“但做好事。莫问前程”的优良传统,他不追求任何回报。他说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那么多的人鼓吹西医、反对中医;是因为中国有太多的糊涂虫不重视养生、不谨慎用药而人财两空。公布太医养生的这些内容,“公众就可以采取预防为主的方法养生,提高健康素质,减省治病开支,让千千万万的家庭享受盛世之福,减少疾病过上好日子”,这多好啊! 4.从刘弘章的《三分治七分养》《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中,我们看到了中西医互动配合的广阔前景。 《三分治七分养》《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的作者刘弘章、刘淳,既是刘纯太医医学的继承人,又是新中国培养的西医大学的医学人才,而刘弘章更具丰富的中西医实践经验。他们介绍“三分治七分养”之所以在民间产生很大的效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介绍中,注意穿插西医医学的一些概念、名称,让人们在对比中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医学知识,从而走近中医、走进中医。 今天,随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都渴望自己的身体健康平安,期盼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太多的人还刚过上基本温饱的日子,有些医院、医生将自己的业务完全视为商业举措,从病人身上盘剥更多的利润,便遭到了抵制。《三分治七分养》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有的乙肝患者、癌症病人住院待疗,而当他们得知可以用“三分治七分养”的办法,立马改弦易辙,离开医院再不复回。这反映人们不堪承担昂贵的医治费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们觉悟了,自己主动寻求中西医互动配合的理想治疗途径。 由于“三分治七分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类的许多慢性病,实际是营养不良性疾病,如果不首先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那么一切药物治疗都是徒劳的;由于太医刘纯明确警示“病是自家生”,告诉大家遵循“养生十条”,注重食疗、体疗、心疗、生饥、节欲;由于《三分治七分养》中很具体地介绍了中医、中药治理慢性病的方法——也就是16种疗法、16种药;同时也由于《是药三分毒》中,介绍刘纯通过对5611味食物、药物进行的人体试验,亮出了132味令人急性中毒的药材、911味令人慢性中毒的药材、4133味疗效很差的药材,提出301味具有疗效的食物和143味有效又无毒的药材,这个太医“黑名单”对于人们正确饮食、对病人安全用药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三分治七分养》《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成为当前民众实践和享受中西医结合的最好帮手,让广大民众摆脱了医盲的困境,把自己的命运,把看病治疗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刘弘章自己也表示,他“希望每个人看了这一套书,都可以无师自通”,这真是一件大好事。 当前,这三本书的广泛流传,让人们看到在中国中西医互动配合的广阔前景。今后,防疫、诊断、手术、抢救要找西医,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要找中医,也许会成为人们的共识。 当然,中西医结合的前提,是把中医的力量先很好地整合起来;人们也一直期望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能看到一支能学善医的中医专业队伍培养、锻炼出来。50年前,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就要求“由各省、市、自治区党委领导负责,办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要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认为“这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我们现在真正有声望的中医名家实在太少,像刘弘章这样的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理论家也屈指可数,这种状况但愿今后会很快改观。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指出:“要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还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此可望初步得到解决,而真正以预防为主,以养生保健康,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所以,我想广大民众今后确实应该懂得更多医学道理,如果“三分治七分养”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发挥更大作用,大家都很好地运用,医家患者融洽无间,我们就可以开创人类健康生存的新境界。 总之,不管怎样,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中医已经开始复苏,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在社会的最基层,民众率先扬帆启航了。 明代那场中医变革后,中国社会曾历经改朝换代和旧制度、旧政权的覆灭。翻天覆地的变化,风风雨雨600年已经过去。而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大规模改革开放,昂首阔步,勇往直前。医学领域改革的深入,正迎接人民共和国又一个灿烂的春色满园到来。 己丑年二月初二于沪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