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讨论的是利用自然法解决创伤症候,这种方法是作者彼得·莱文、安·弗雷德里克在过去的25年间研创出来的。
如果你正在看心理医生,那么跟你的治疗师分享此书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没看心理医生,那么你也许可以利用本书自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美)彼得·莱文//安·弗雷德里克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讨论的是利用自然法解决创伤症候,这种方法是作者彼得·莱文、安·弗雷德里克在过去的25年间研创出来的。 如果你正在看心理医生,那么跟你的治疗师分享此书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没看心理医生,那么你也许可以利用本书自助。 内容推荐 焦虑、失眠、抑郁、封闭、身心失调、恐慌发作、记忆重现、无故大发脾气、反复出现破坏性行为……这些都是心灵受伤的表现。 摔倒,车祸,重大疾病,手术,牙科检查,遭遇或目睹暴力,难产或妊娠期间的巨大压力,经历战争或自然灾害(地震、飓风、洪水、火灾),突然失去亲人,遭受身体、心理或性虐待……这些事件都可能给人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在心灵受伤后,我们都希望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慢慢让自己的惊恐感受消失。与此同时,我们的身体也需要一个复原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受到阻碍,应对危险时聚集起来的能量滞留在身体中,人就会处于受伤状态。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的作者彼得·莱文、安·弗雷德里克是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通过练习他研创出的“身体体验疗法”,你不但可以学会利用自身的本能来治愈自己,还能学会在创伤事件发生之后进行情感急救的方法。更有甚者,你可以将焦虑和绝望转化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目录 前言 序言 赋予身体以应有的重视 身体与心灵 寻找解决途径 以身体为治疗手段 如何使用这本书 第一部分 以身体为治疗手段 第一章 来自过去的阴影 大自然的规划 为什么要研究野生动物?因为心理创伤是生理性的 心理创伤与能量有关 第二章 心理创伤的神秘性 什么是心理创伤 加利福尼亚州乔奇拉市 心理创伤的神秘性 唤醒猛虎:第一缕曙光 第三章 可以愈合的伤口 心理创伤不是疾病,而是一种身体失调 第四章 一片全新大陆 创伤不会伴随我们终生 新大陆 心理创伤 我们的无知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心理受创者面对的现实 继续你的生活 谁是心理受创者 创伤的诱因 第五章 创伤治疗与社区 萨满教的治疗方法 躯体体验疗法 承认自己需要接受治疗 让我们开始吧:召唤灵魂重新回到身体 第六章 在创伤的影响下 美杜莎 “体验感受” 让身为心言 利用“体验感受”倾听机体发出的声音 机体的沟通交流方式 知觉和“体验感受” 节律:所有上帝子民都拥有的东西 第七章 动物体验 其他动物也这么做 倾听“爬虫类大脑”发出的声音 自然合一 协调统一 定向反应 逃跑、战斗或僵呆 回归正常活动状态 第八章 生物学如何变成了病理学:僵直 舞台已经搭好 大脑新皮层罪责难逃 恐惧和僵直 “这样进去,就自然会这样出来” 跟死了一样 这是一种累积效应 生物机能的病变原理 第九章 从病理到生理的转变:“解冻” 重新审视南茜的病例:再迈一步 一切都与能量有关 马吕斯 重新协商 身体体验疗法:分步进行重新协商 重新协商的要素 第二部分 创伤的症状 第十章 创伤反应的核心 亢奋:有起必有落 创伤就是创伤,无论其诱因是什么 创伤反应的内核 过度反应 绝望无助 创伤形成 第十一章 创伤症状 症状 我们一圈一圈地重复 脱离循环圈 第十二章 心理受创者面对的现实 无迹可寻的威胁 泰勒夫人 失去合成新信息的能力/失去学习能力 长期的绝望无助 创伤性耦合 创伤性焦虑 身心症状 否认 格拉迪斯 创伤幸存者会进一步受害 最后一个转弯 第三部分 转化 第十三章 重复的蓝本 往事重演 7月5日,早上6:30 意识所起的重要作用 杰克 休克模式 没有清醒意识我们就别无选择 往事重演和重新协商 在身体“剧院”内 附言:往事究竟要追溯到何时何地 第十四章 转化 创伤的两面性 天堂、地狱和治愈:中间地带 顺其自然:重新协商 玛格丽特 到底发生了什么 重新协商和往事重演 什么是记忆 大脑和记忆 但是感觉非常真切 但是我很为自己是个幸存者感到自豪 感受的勇气 愿望和创伤治疗 借助朋友的帮助 第十五章 最关键的时刻:转化社会性创伤 动物间的攻击方式 人类之间的争斗 人类为什么要互相杀戮、残害、折磨 创伤循环、慈悲循环 转化文化性创伤 结语还是墓志铭 大自然绝非傻瓜 第四部分 急救 第十六章 在事故之后实施情感急救 第一阶段:即时行动(在事故现场) 第二阶段:在受害者被送回家或送到医院之后 第三阶段:开始评估创伤,与创伤进行“重新协商” 第四阶段:体验撞击那一刻 结束 车祸发生后的疗创方案 第十七章 针对孩子的急救 推迟出现的创伤反应 事故和摔跤之后的情感急救 解决某种创伤反应 我怎么知道我的孩子是否有了心理创伤 萨米个案史 创伤性玩耍、创伤性往事重演和重新协商 重新处理孩子的心理创伤时要注意的基本原则 跋 三重脑,一颗心 试读章节 然而放松并没解决问题。在第一次诊询时,我还满怀天真,心存美好期冀。我试图帮助她放松,没想到却令她的惊恐症全面发作。她全身瘫软,甚至无力呼吸。她的心脏先是怦怦地剧烈跳动,然后几乎像是停跳了一般。我非常害怕。我害怕自己就这样把人给害死。我们都陷入了噩梦般的恐慌中。 恐惧掳获住了我。然而我仍设法保持着清醒。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一只猛虎向我们扑来。这种感受完全扼住了我,我大声疾呼道,“一只猛虎要攻击你。看,老虎向你扑过来了。跑到那棵树那儿,快爬上去逃命!”让我吃惊的是,她的腿竟然开始以奔跑的姿态颤动。她发出了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把一位正好路过的警察招了进来(幸好我的工作伙伴想尽办法解释清了事情的缘由)。她开始发抖,然后开始抽泣,并全身抽动。 南茜持续颤抖了将近一个小时。她回忆起了童年时期一次可怕的经历。当时她只有3岁,被绑在手术台上接受扁桃腺切除手术,手术使用的麻药是乙醚。由于不能动而且呼吸困难(这是乙醚的常见反应),她出现了可怕的幻觉。童年的这段经历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跟乔奇拉市那些遭受心理创伤的孩子一样,南茜遭遇了极大威胁,被彻底打垮,并因此在生理上被困在僵直反应中。换句话说,她的身体已经彻底放弃了逃命,无法采取行动。这种听天由命不但使她失去了安全感和天然本性,而且使她彻底失去了真实而健康的自我。创伤性事件已经过去20年了,但它带来的微妙而隐秘的影响渐渐开始显现。在一个拥挤的房间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她突然爆发了严重的恐慌症。后来,她就有了开放空间恐惧症(不敢独自出门)。这种恐惧如此极端且荒谬,所以她知道自己必须看医生了。 在经历了初次诊询中的大突破之后,南茜离开了我的办公室,用她的话说,她感觉“仿佛又重新找回了自己。”虽然我们又继续进行了好几次诊询,诊询期间她还有轻微的颤抖,但是她的恐慌症再也没有像初次问诊时那样发作过。她停服了用来控制恐慌症发作的药,随后进了一所研究生院,并在那里拿到了博士学位。后来她的恐慌症再也没有发作过。 当时遇见南茜时,我正在研究动物捕食者和猎物行为。南茜在恐慌症发作时表现出来的瘫痪状态跟上一章中描述的黑斑羚的状态之间的相似性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大多数被捕食者在被某个大型动物攻击而几无逃脱可能时会进入“僵直”状态。我很确定,正是这些研究使我在那一刻急中生智想出了那只不存在的老虎。之后的数年时间我一直努力想弄明白南茜的焦虑发作以及她对那只虚构老虎的反应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期间我走过不少弯路。 我现在明白,真正促使她痊愈的不是情感宣泄,也不是对童年时期那次扁桃腺切除手术的重新体验,而是因为,在从被动呆滞的“僵直”反应中走出来、积极而成功地实施脱逃的过程中,她实现了能量释放。老虎的意象唤醒了她的本能,使她迅速而积极地做出了反应。在南茜的经历中,我的另一个深刻理解是,那些能使我们成功地应对威胁的资源,也可以用来治疗我们的心理创伤。这不仅在创伤性事件刚发生时会起到作用,而且在事件发生数年后也可以奏效。 我了解到,疏浚旧时记忆、重新体验旧时的情感痛苦,对治疗心理创伤而言并非必要。事实上,严重的情感痛苦有时会给人带来二次创伤。要想从心理创伤症状和恐惧中解脱出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唤醒我们身体深处的生理资源,并有意识地利用它们。我们有能力积极主动地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改变我们的本能反应路径,但如果我们继续无视这种能力,我们会继续画地为牢,深陷痛苦中不能自拔。 P22-23 序言 赋予身体以应有的重视 身体与心灵 任何增强、削弱、限制或拓展身体行动力的事物,都能增强、削弱、限制或扩大心灵的行动力;而任何增强、削弱、限制或扩大心灵行动力的事物,同样也能增强、削弱、限制或扩大身体的行动力。 ——斯宾诺莎(1632-1677) 如果你有一些奇怪症状,而似乎又无人能解释其缘由何在,那这些症状很可能是你对过去某个你甚至都不记得的事件做出的创伤性反应。很多人都会这样。这并不是神经错乱。这些都有合理解释。这些伤害也并非不可修复,经过努力,这些症状有可能会消减甚至彻底消失。 我们知道,经历心理创伤后我们的心灵会发生巨变。比如,在遭遇车祸后,人最初的反应是情感空白,甚至会记忆模糊或神智混乱,记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非凡机制(比如,解离和否认)帮助我们度过这些关键时期,使我们满怀希望地等待一个安全的时间、安全的地方,好让这种巨变“渐渐消失。 同样地,在经历心理创伤时我们的身体也会有深远反应。在即将行动时它紧绷,在恐惧时它警觉戒备,而在极度惊恐中它又会僵硬乃至瘫软。当心灵对重大创伤做出的保护性反应渐渐恢复正常时,身体的反应本来也会渐趋正常,然而,如果这种复原过程受到阻碍,那么创伤造成的影响就会滞留下来,人于是就处于受伤状态。 心理学一直通过对心灵施加影响治疗心理创伤。然而这至多只解决了一半问题,还远远不够。如果不把身体和心灵当成整体进行处理,我们就无法深入理解创伤,更无法治疗心理创伤。 寻找解决途径 本书讨论的是利用自然法解决创伤症候,这种方法是我在过去的25年间研创出来的。我认为创伤后精神紧张症并不是病理性的,我们不必控制、压制或调节它,我认为它是由于某种自然过程出了偏差而导致的后果。要治疗心理创伤,我们需要对活生生的、有知觉有感受的机体有直接了解。我将和你分享的这些原则不仅是我对创伤根源追根溯源的结果,也是我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总结的心得。为了做这项研究,我曾涉猎生理学、神经系统科学、动物行为学、数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许多学科。最初的时候,我的成功实属偶然,实乃运气。然而随着我接触的患者越来越多,同时又不断对自己所掌握的情况提出质疑,并进而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创伤,我的成功已成为必然而非侥幸。我越来越深信,机体的种种本能中,其中一种是本能的深刻认知;如果我们肯给它机会,这种本能认知能而且会在治疗心理创伤的过程中给我们以引导。 在越来越强调关注这些本能反应并以此治愈患者的同时,我在理解这些反应方面进行的探索也取得了成果。在理解了这些症状的缘由,了解了该如何识别并感受本能在心理创伤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之后,患者的症状大大减轻了。 身体体验疗法是新兴疗法,至今还没经过缜密的科学研究。我之所以认为这种方法有效,依据是我经历的几百个病例。在这些病例中,患者说他们的症状消失或极大地减弱了——这些症状曾严重影响他们,使他们无法充实生活.无法过上令人满意的生活。 我通常采用的是一对一式治疗,不过同时也常对其他疗法兼收并蓄。很明显本书并不能取代训练有素的治疗师的个别针对性训练。然而我相信,我在此书中提供的许多原则和信息能为创伤的治疗提供帮助。如果你正在看心理医生,那么跟你的治疗师分享此书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没看心理医生,那么你也许可以利用本书自助;然而,这种做法有一定局限性。你可能仍需有资质的专业人士的指导。 以身体为治疗手段 生命如海洋,躯体以为岸。 ——苏菲(无名氏)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创伤的概念,解释了创伤后症候群的出现缘由、发展过程及其不可抗拒、经久不消的原因。这部分为我们理解创伤打下了基础;这种理解能消除与心理创伤相关的各种虚妄之说,并代之以简单明了的解释,阐释导致创伤的基本生理过程。虽然我们的智力常常能战胜我们的自然本能,然而它们驱除不了创伤后的反应。 我们与动物的相像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虽然我们自己可能不愿承认这一点。 …… 如果休克创伤由孤立事件或者系列事件引起,而且之前没有持续心理刨伤史,那么我相信,在跟家人和朋友交流沟通之后,人们能够自愈。我强烈支持这种自愈做法。在本书的撰写中,我没有用专业性很强的语言。另外,本书针对的读者群还有父母、老师、保育员等,以及充当儿童导师和行为楷模的人,我希望本书能给他们带来一份宝贵礼物,帮助他们即时决定该对创伤性事件做出怎样的反应。此外,本书对医生、护士、护理人员、警察、消防队员、救护人员以及其他经常与事故受害者以及自然灾害受难者打交道的人也非常有用,其用处不仅在于它对于他们的工作的意义——他们经常跟受创群体打交道,而且在于它对于他们自身的意义。目睹任何形式的人类大屠杀(尤其是经常性地)会跟亲身经历相关事件一样,给人带来某种程度的心理创伤。 如何使用这本书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要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慢慢理解其中内容。完成篇章中设置的练习,慢慢地做,轻松地做。心理创伤是人类身体所能产生的最强大的内驱力导致的结果。我们要敬畏它。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也许确实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坏处,但从那样的阅读中你也不会获得细嚼慢咽式的阅读能给你带来的益处。 如果阅读时其中的任何内容或练习令你产生了不适感,请停下来,等其平息。静坐体悟,思考自己的体验,看看会发生什么。人们对心理创伤有诸多误解,而且误解之深令人惊讶;这种误解不仅会对你的体验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你对自我的态度产生影响。你要意识到何时会产生这种误解.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能留意自己对书中内容做出的反应,你的机体就会引导你以恰当的步调读下去。 体觉(body sensation),而不是强烈的情感,才是治愈心理创伤的关键。请留意在你体内涌动的所有情感反应,留意你的身体是怎样以知觉和想法的形式感受这些情感的。如果你的情感太过于强烈,如愤怒、恐惧、深刻的无助等,那么你需要寻求能力出众的专业人士的帮助。 心理创伤治疗并不一定会持续终生。在攻击人类机体的所有病态形式中,也许创伤最终会被认为是有益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治疗心理创伤的过程中,人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会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创伤治疗不一定非得需要复杂的药物、精密的过程或者长时间的治疗。如果你明白创伤的发生机制,学会识别导致创伤无法得到解决的机制,你就会渐渐意识到你的机体在努力以怎样的方式治愈自己。通过一些简单的理念和技巧,你就能为这种天生的治愈能力提供支持而不是阻碍它。此处提供的工具和方法会帮助你摆脱心理创伤,帮助你继续在更完满、对自己更确定的路上走下去。虽然创伤有时会令我们如处地狱,但是治愈了的创伤则会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这种英雄之旅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后记 三重脑,一颗心 在对创伤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存在于我们爬虫类大脑中的原始能量。我们不是爬行动物,但是如果不充分利用我们的爬行和哺乳先祖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就不是完整的人类。人性的完整就在于能把我们的三重脑。的功能整合成一个整体。 我们明白,为了解决创伤,我们必须学会在本能、情感以及理性思维间自由移动。如果这三种资源能和谐共处,知觉、感受和认知能实现无碍交流,我们的机体就能按照既定的“程序”运转。 在学习辨认、接触体觉的过程中,我们渐渐理解了我们身体那掌管本能的爬虫类血统。就其本身而言,本能只是反应而已。然而,只有在这些反应被我们的哺乳情感脑和人类认知能力有序地整合、扩展以后,我们才能对我们继承到的这份进化遗产有充分认识。 重要的是要明白,我们大脑中最原始的那一部分并非仅为了我们的生存而存在(正如我们的新脑并非只具备认知功能)。它们携带着关于我们是准的关键信息。这些本能不仅告诉我们何时该战斗、逃跑或僵住不动,它们还告诉我们属于这里。“我即我”这种认识是一种本能。我们的哺乳动物类脑将这种认识扩大为“我们即我们”,即我们共同属于这里。我们的人类大脑则超越这物质世界,给我们增添了内省能力和连接能力。 如果不能无阻碍地与自己的本能和感受建立联系,我们就无法感受到我们与地球、家庭或任何其他事物的联系,更感受不到我们与这个星球、我们的家庭以及其他事物间的归属感。 创伤的根源正在于此。与我们体验感受中的归属感失去联系会使我们的情感踉跄地行走在孤独的真空中。它使我们的理性大脑以孤立而不是联系为基础创造出了错觉。这些错觉迫使我们互相竞争、发动战争、彼此嫌恶,并危害我们生活中自然的一面。如果我们感觉不到我们与各种事物的联系,我们会轻易摧毁或忽略这些。合作和爱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喜欢共同协作。然而,如果没有充分整合的大脑,我们就无法了解自己的这一面。 在治疗心理创伤的过程中,我们整合了自己的三重脑。整合过程中发生的转化使我们完成了自己的进化使命。我们完全成了人类动物,对自己的全部自然能力有了掌控力。我们可以是勇猛的战士,温柔的抚育者,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切身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