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那年那月那些事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艾莉编著的《那年那月那些事》中描写的这些出自西南交通大学(唐院)的抗美援朝功臣,既是可爱的抗美援朝志愿军,也是身份特殊、任务特别的工程队队员,是经历丰富、情感独特的交大校友,还是见证了共和国成长的高龄老人。他们爱学习、爱生活、爱校园、爱祖国;他们有思想、有技能、有个性、有情感;他们激情、纯朴、实在、忠厚……可圈可点,可亲可敬!

这些人物和故事被备着纸笔的艾莉瞅见了。一个个入情入理的细节,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把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历史,把交大学子报效祖国的那种情怀,把阅历丰富、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慨呈现在读者面前,而爱国爱校、尊师敬友的主题融贯于全书当中,热爱祖国、痛斥侵略、歌颂和平、礼赞母校、感恩老师、怀念同窗、珍爱人生、激情生活成为全书的看点。那年那月那些事,让我从另一个视角加深了对抗美援朝那段历史、那些人物、那些故事的了解,增添了对已有一百多年建校历史的西南交通大学的敬意,也勾起了我对和书中的主人公们一样有过光荣的抗美援朝经历的已经故去的父亲的念想和追忆!

内容推荐

艾莉编著的《那年那月那些事》记录了西南交通大学抗美援朝工程队队员们回顾那段特殊历史和经历的心路历程。作者通过不断走访各位爱国爱校、报效祖国的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交大老校友,经过笔录、整理,最终成书。书中包含真情实感,是各位老校友在古稀之年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时所闻所忆所感,其中他们讲述了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在朝鲜战场上与军民结下的深厚情谊,一个个包含深情的故事带领读者仿佛重历了那段岁月。本书编写形式新颖、图文并茂,逻辑清晰,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目录

校园里的“战地黄花”交响曲

一.部长手令

二.到抗美援朝的前线去

三.组建抗美援朝工程队

四.写《上毛主席书》

五.给滕代远部长的信

六.制定抗美援朝工程队爱国公约

六十年后的聚会

一一一百感交集的相见

二.聚会花絮

唐院情结

同桌的你

外号

“外低内不低”

废寝忘食

三.诗情话意

聚会三日谈:朝鲜往事

一.锻炼:扩建唐IJI机场

二.过江

三.夜行军

四.修建顺川机场

五.修建价川机场

六.修建阜新机场

七.修建板门店机场

八.生死较量

九.弹坑三活宝

十.头发救命

十一.与死神擦肩

十二.炸聋耳朵

十三.用命请战

十四.定时炸弹

十五.填弹坑

十六.做土方

十七.打混凝土

十八.睡田埂

十九.江中历险

二十.翻船

二十一.捐粮

二十二.办队报

二十三.读“广播”

二十四.紧握手中的“枪”

二十五.无悔一生

二十六.战争无情

二十七.梦想打飞机

二十八.三次惊魂

一十九.“废物”利用

三十.五级翻译官

三十一.粒粒皆辛苦

三十二.俘虏飞行员

三十三.抢修轱辘马道

三十四.刮水泥

三十五.修隧道

三十六.把好质量关

三十七.虚心学习

三十八.和平战士

三十九.亲历以外的见闻

四十.心中的歌

四十一.刘司令来到我们工地

四十二.顺川口记

四十三.顺川假日

四一卜四.每逢佳节倍思亲

四十五.排演话剧《董存瑞》

四十六.战地歌星

四卜七.我们的炊事员

四十八.战地业余生活

四十九.难舍难分

相见

歌声

分别

五十.老房东查铺

五十一.我们的“邻居”

五十二.朝鲜特务

五十三.买豆芽

五十四.纪念章

五十五.“小事”

五十六.能工巧匠

五十七.为了祖国的需要

五十八.小老虎,真厉害

五十九.在朝鲜讲故事

六十.如饥似渴

六十一.伤病回忆

六十二.战地爱情浪漫曲

六十三.最忆是校园

六十四.父子传奇

老战士的心愿

一.师者风范

二.祝愿祖国更加强大

三.和平,我们的向往

后记

试读章节

陈大鹏,工程队员,中国西南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政府参事。

陈大鹏说:“在顺川施工,我是2工区的。一天,我和郝瀛、尹亮俦、陈大鹏和志愿军某团部的参谋李洪在一个掩体里开会,下达任务划分工段。突然听到我方嘹望哨兵鸣枪报警‘叭’接着‘喷’的声音,美军B一29轰炸机一个编队飞来轰炸。我们几人飞快地跑出掩体冲到不远处的一个沙坑,尹亮俦趴在最下边,之上是我,再上面是李洪和郝瀛,上面人的脚离我的头只有一个拳头。这时只见飞机扔下的炸弹像天女散花般洒下,我们躲避的沙坑旁落下一颗炸弹,‘轰’的一声炸响,沙土飞扬差点把我们埋起来。我的帽子炸到了坑里,上面都是土,到处都是黑火药的味道。我们知道情况不好.挣扎着从沙坑里爬出来,尹亮俦最先站起来,接着我和郝瀛也站起来,可李洪却站不起来了,他的肩胛骨和脚踝被弹片刺伤。郝瀛感到屁股火辣辣,一摸双手沾满了血,原来是右边的屁股中了彩。我们轮流背着李洪去部队团部。当尹亮俦背着李洪出现在他们团长面前时,团长惊讶地说:‘是工程队的人把咱们的参谋背回来了?’言外之意,这些书生和他们没有什么差别,和他们的战士一样坚强能吃苦。李洪被送去治伤,郝瀛伤口涂了药,打了针,他又回到工地。用‘弹坑三活宝’,形容我们三个再恰当不过,我们结下的是生死之交。”

周足望,工程队员,中国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资深教授,曾任科研处处长。

周足望讲起了“弹坑三活宝”之一的陈大鹏眉飞色舞。他说陈大鹏小学、初中学的日语这时派上了用场,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成了“桥”,初到朝鲜他成了“翻译”。陈大鹏告诉他,真别扭,中国人和朝鲜人沟通居然使用日语沟通,可当时感觉很别扭,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曲线”用这个办法解决问题。他用日语和朝鲜人交流,成为队员中最忙碌的人之一。因为朝鲜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会讲日本话。陈大鹏英语很好,他的英语也派上了用场。

他们刚到顺川不久,我军的炮兵用小炮打下了一架美国黑马(P一51)战斗机,飞机的翅膀着火了,这是他们在机场第一次见到我军打下的美国飞机。飞行员的降落伞正好落在离离射炮团不远的河边,飞行员降落时摔得吐血了。这一幕正好被早晨到河边洗脸的来纯祚和陈大鹏看见了,那个飞行员指着胸前的标牌说了一大堆话,陈大鹏就帮助翻译,原来这个人是上尉,是一个技术很好的老飞行员。陈大鹏告诉美国飞行员:”我们不会伤害你,我们很快会把你送到一个地方,有医生会照顾你的。”

尹亮俦,工程队员,曾任中国中铁二局总工程师、中铁五局建筑公司总工程师,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教授级高工。

尹亮俦说:“陈大鹏因为名字中有一个鹏字,被同学们称为有雄心壮志的“大鸟”。他父亲是开滦煤矿的高级职员,菲常有建树,他父母亲对陈大鹏要求特别严格,从小就让他学英语,所以刚一进大学时英语就好。陈大鹏成绩好,埋头读书,典型的书生。人生一路走来,无论是在唐院、清华还是在美国,他都是出类拔萃的人。唐院五位名师对他影响重大;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时,钱伟长、杜庆华两位院士是他的导师;在美国与他合作的教授更是器重他这个中国访问学者。在美国他认真地讲课、指导研究生和做科研,得到好评。回国几年后他又成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任成都市政府参事,直到今天他仍末退休,为成都的发展出谋划策。他可谓光明磊落,踏实耿直。‘富贵荣华非吾愿,宁静淡定自怡然。’这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

提起尹亮俦,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尹亮俦,年轻时长得特别英俊,高高的个子,腰板挺得很直,土木46级的帅哥之一。他先在土木系土木组学习,因为酷爱建筑美学,后来选择了建筑组。尹亮俦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同学们都喊他“小鬼”。尹亮俦这个外号是陈大鹏送给他的大学礼物。当时他们在天津两所中学上学,同年级不同校.彼此都知道姓名,走在路上微微一笑非常默契。到唐院报到,校园相遇两人才知道选择了共同目标一一唐院土木系。中学同学根据《白雪公主》的故事送给尹亮俦“小鬼”的外号,到了大学陈大鹏继续叫,唐院的同学跟着喊,“小鬼”成为比“尹亮俦”更响亮的名字。他们大一同宿舍,知根知底,是属于心有灵犀的神往之交,这份友情弥足珍贵,几十年成为彼此心灵的慰藉。

尹亮俦的父亲尹树人,是考取官费赴香港读书的,毕业于香港大学,英国文学造诣极深。尹亮俦的母亲是香港人,英语娴熟。尹树人毕业后带着夫人回国工作,在天津极负盛名,曾在联合国(UNRRA)救济总署任要职。尹亮俦家庭环境好,他的兴趣广泛、教养优秀。大学时与同学一起去看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大片,电影中的插曲他回来后很快就会唱。毕业后.他参加工作一年多就入了党,他曾当过铁二局的老总,也当过铁五局的领导,参加援外工程,每次他都是技术总负责人。现今他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仍风度翩翩,一看就知他不平凡。

尹亮俦喜欢建筑工程,他有一个设计,永远地留在了朝鲜,成为抗美援朝战争永恒的纪念。那是一块志愿军“烈士公墓”的墓碑。当时在价川机场施工时,一次9架B一29敌机轰炸,我志愿军战士伤亡较大,牺牲了几百人,部队为志愿军战士集体安葬,公墓上耸立的墓碑就是出自尹亮俦的设计。

尹亮俦很聪明,搞发明是他的强项。当时朝鲜修机场,白天既要测量,又要躲飞机,心惊肉跳地工作。这种形容并不为过。测量时要一个人看镜子,一个人拿尺子,每天要反复进行抄平、放中线等测量工作。于是他憋出了一个好方法用于战地测量,让大家受益匪浅,大家公认这是一种又快又好的聪明方法,广泛使用之后,工作效率提高很多,每天可以很快完成测量任务。这是尹亮俦在唐院测量实习时打下的良好基础.记得1950年暑假,他们班同学在北戴河测量实习了50多天。

尹亮俦插话说:“入朝征途,我们一路没少受苦。先坐火车,是货运平板车,上面装着工程机械设备,我和余昌敬被分到一起,我们躲在推土机里,防范敌机轰炸扫射。火车走得很慢,有时在山间行驶,遇到一些朝鲜特务,他们乱打信号弹出来扰乱。白天躲飞机,火车钻山洞,山洞不够长,尾巴只好露在洞外,同学们就用树枝盖在火车尾巴上。有一次躲敌机,几个人爬上一个山包隐藏在树枝底下,观看敌机捣乱。这次来了四架F一80战斗机,敌机嚣张得很,飞得很低,比我们隐蔽的山包还低。敌机先往山上树丛中扫射,试探是否有轰炸的目标,然后来回盘旋。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高于飞机,能够俯视敌机,而敌机里的飞行员却看不到上面,这是我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飞机,连飞行员的样子都看得一清二楚,飞机折腾了一会儿飞走了。我们站起来,有人愤怒地说:“遗憾!要是有一支枪就好了,可以消灭他几个。”P55-56

序言

这是一段特别的校史,这是60年前发生在朝鲜战场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至今已经过去整整60年了。在抗美援朝时期,我校最具特色的贡献是组织抗美援朝工程队三次赴朝,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并肩作战,参与修建五个军用机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一、参加唐山机场修建(1950年11月至1951年1月)

参加人数:70多人二、第一次入朝:修建顺川、价川机场

修建顺川机场(1951年3月23日至8月15日)

修建价川机场(1951年8月16日至12月4日)

参加人数:78人三、第二次入朝:秦川待命、回国修建阜新机场

(1952年4月19日至8月底)

参加人数:52人四、第三次入朝:修建开城机场(1953年7月25日至9月12日)

参加人数:51人

201O年5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举行了一次令人震撼的”西南交通大学(唐院)抗美援朝工程队60周年纪念会”。

老同学们,老战友们.短短聚会了3天,回忆起60年前抗美援朝那些鲜为人知的不平凡往事,感慨万千。

老人们爱怀旧,如同看电影,一幕一幕翻过。当年学习时相互探讨书中的问题:到开滦煤矿看电影:参加开滦医院的小型聚会(party):晚自习后打开暖气阀门蒸鸡蛋吃;去校门口的小面馆吃猪肝面: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对防空警报的枪声从紧张到习惯;机场上躲敌机敏捷机灵:吃油炸面饺时的胃口大开…一俱往矣。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抗美援朝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抗美援朝工程队的壮举,是爱国激情,是青春豪情。

后记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

美国摄影师大卫·道格拉斯·邓肯有关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士兵的语录里有这样一段记述.他们都是20多岁,但也许已经100岁了。在回答我的荒诞问题“如果我是上帝,你想要什么礼物“的时候,一个人想答都没有,直到看了看迷蒙的天空,他说:“给我明天”。

衷心感谢西南交通大学(唐院)抗美援朝工程队的每一名队员,正是他们创造了这些奇迹。聆听他们讲述朝鲜往事,心惊、心悸、震憾。追忆朝鲜往事的人是80多岁的老学长,我是上个世纪的60后,照顾他们的志愿者是朝气蓬勃的80后。和平年代,我们60后、80后两代人,只有战争的概念,没有战争的体验。可60年前的朝鲜战争故事,让我们三代人流下了滚滚的热泪。抗美援朝工程队员流下的是饱经战火,被志愿军英烈惊天壮举触动灵魂的辛酸泪;我流下的是犹有余悸的浴火浴血战争场面的伤情之泪:志愿者留下的是惊叹和崇敬之泪,时势造英雄.他们遗憾没有赶上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这就是爱,这就是爱国主义的高尚所在。我要记录下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千万不要忘记。

工程队员中的陈大鹏教授、付晓村教授是我无比崇敬的学长,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写作了这本书。本书使用的大量照片是陈国藩教授当年拍摄的,我对陈教授充满了敬意!衷心感谢!

工程队员中部分人已经去世,再想追忆朝鲜战争往事越来越难。今天,我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悼念他们,愿爱国主义精神永存!

写作这部书稿,我时常恍惚,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而且时常穿越,一会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中的渔姑,一会是《上甘岭》战壕中的女卫生员……

衷心感谢“巴蜀奇才”,著名作家、音乐家王富强先生百忙中指导本书的编撰工作并亲自点评,不但让本书蓬荜生辉.更使我倍受鼓舞。激情燃烧的岁月,诗意盎然的点评,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这是不能忘却的往事,这是刻骨铭心的收藏!向保卫祖国的卫士们致敬!

艾莉

2015年0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7: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