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民族开国时期的巨人。尽管他出身贫寒,只念过两年书。但他通过刻苦自学,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为功勋卓著的政治家、有多项成果的科学家、成功的实业家……他的成功,令无数青少年着迷,他的自传也成为争相传阅的必读书。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呢?在《富兰克林自传》中,作者用他朴素的人生智慧,为您揭开谜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告诉年轻人的绝顶智慧经验)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民族开国时期的巨人。尽管他出身贫寒,只念过两年书。但他通过刻苦自学,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为功勋卓著的政治家、有多项成果的科学家、成功的实业家……他的成功,令无数青少年着迷,他的自传也成为争相传阅的必读书。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呢?在《富兰克林自传》中,作者用他朴素的人生智慧,为您揭开谜底…… 内容推荐 《富兰克林自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人生自述。它实际上是富兰克林写给儿子威廉·富兰克林的一部家书,于1771年动笔,写至1788年,前后历时17年之久。全书以平易的文风,详细叙述了他艰苦创业、自学成才、坚持不懈奋斗的历程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包含了他和治学、创业、写作、革命、外交、处世、做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火败教训,朴素的文字中蕴涌着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 《富兰克林自传》自出版以来,历经两百余年仍畅销不衰,在美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世界出版史上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它因其独特的地位和睿智的见解,受到了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和奥格·曼狄诺的推崇,并被世界各国青年当成“人生指导”读物,是举世公认的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目录 第一章 家族轶事 第二章 因兴趣成为学徒工 第三章 从学徒工到代理主编 第四章 出走费城 第五章 波士顿的愤怒和祝福 第六章 费城初恋 第七章 伦敦随遇而安的日子 第八章 从打工到创业 第九章 成为费城最大的印刷商 第十章 创办美洲第一个图书馆 第十一章 应出版商之邀出书 第十二章 一个共同奋斗的妻子 第十三章 成就一生的十三个好习惯 第十四章 出版超级畅销书 第十五章 进入政界,第一次升迁 第十六章 费城公民 第十七章 奔赴前线,统军边防 第十八章 科学成就享誉世界 第十九章 出使英国,不辱使命 附录 试读章节 回归正题:我在父亲的店里又做了两年,也就是做到了十二岁。本来哥哥约翰就是学皂烛制造业的,但是那时已经成了家,在罗德岛做起了自己的生意,这样是要我接掌父业,当一个蜡烛制造匠了。问题是,那时候我抗拒这个行业,父亲就忧虑了,担心再不给我找到一个心仪的职业,我就会像哥哥约赛亚那样离家出走去航海,把他活活气死。所以,他有时候会带我到处走走,看看木匠、砖匠、旋工或者铜匠等工作,顺便观察我的兴趣所在,希望可以把我的兴趣从海上引回到陆地上来。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喜欢观察手工匠们如何使用工具的。 细心的观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临时找不到工人的时候,我就运用我观察学到的东西修理家里的东西。在我还怀着浓厚的兴趣做实验的时候,我还可以替我自己的实验室做些小机器。最后,我父亲给我选了制刀业。那时候恰好本杰明伯父的儿子萨姆尔也在伦敦学了制刀业,并且在波士顿开业,父亲就把我送到了那里和他一起尝试从事这个行业。结果因为他想向我要报酬,我父亲一怒之下又把我领回了家。 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喜欢读书,我的零用钱也都是花在了买书上。约翰·班扬文集的小册子一单独发行,我就收集,原因是我钟爱《天路历程》。后来我把它们卖了,卖得的钱又用来买柏顿的《历史文集》,都是些小贩们卖的开本很小的书,一共四五十册,价格很便宜。父亲收藏在小图书馆里的大都是关于神学的书,而且大多我都已经看过,只是由于已经决定不当牧师,在当时求知欲还相当高的时候竟然没有机会让我读到其他更好的书,让我一直都觉得很可惜。还有一本叫《英雄传》的书,普鲁泰克的,我花了很多时间读了很多,但我仍然觉得时间花得很值。另外还有一本笛福的《论计划》,马太博士的《论行善》,这些都给我的思想很大帮助,影响到我以后人生中的一些重要决定。 最终,父亲替我选了印刷业,因为我对书籍痴迷,尽管他的儿子詹姆士已经学了这个行业。1717年,哥哥詹姆士打算在波士顿开业,就从英国带回来了一架印刷机,还有一些铅字。比起父亲的行业,我对印刷业有兴趣得多,但是我始终念念不忘航海。因此父亲赶紧叫我跟着哥哥当学徒。一开始我提出抗议,最后还是妥协了,跟哥哥签了合同,正式成为师徒,那时我十二岁。合同规定,二十一岁之前我都要在那里当学徒,不过合同的最后一年我就可以跟出师的职工一样拿到工资了。 很快我就熟悉了这一行业,可以做哥哥的左右手,也有机会接触到好一点的书了。我会去结交一些书铺的学徒,然后凭着交情去借书,不过借到以后我都很小心地保管,并且尽快还书。有时怕被人发现少了书,或者有人想买书,在晚上借到的书第二天一早就要还,我也会熬夜读完。 不久之后,有个叫马太·亚当的精明商人经常光顾我们的印刷铺。。他知道我爱书之后,就请我去参观他藏书丰富的藏书室,也很乐意借我书。我就是在那时迷上了诗歌,也开始自己写了几首小诗。哥哥知道了,经常鼓励我写诗,因为他觉得写诗以后能用得着。于是我编了两首应节的故事诗,一首叫《灯塔悲剧》,讲的是华撒雷船长和两个女儿遇溺身亡;另外一首讲的是海盗铁契(又名黑胡子)被捕的经过,是一首水手歌。两首诗用的都是小调的格式,也没有什么意义在里面。 印好后,我拿到镇上去卖。因为第一首写的是发生在最近的、影响颇大的事件,因此销量很好,我也因此有点得意忘形。但是父亲却不认为那是好诗,反而笑我的诗歌,说诗人都没出息。就这样,我也避免了成为一个诗人的命运。不过,散文写作对我一生的影响都很大,我也是靠它才发迹。所以我在后面会告诉你的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是怎么学习写作的。 当时,镇上一个叫约翰·科林斯的孩子同样爱好读书,我们的交情很好。我们也同样爱好争论,也有争论的时候,想争赢对方。不过说起来,这种爱争论的偏好往往容易发展成坏习惯:为了驳倒对方,人们就提出反对意见,而这样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争辩会让人厌恶,也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谈话,严重的话,还会危及感情。这种偏好我是从父亲的书里面学来的,就是那些有关宗教论辩的书。那时候我开始发现,通常明辨是非的人是不会这样的,除非是律师、大学生或者在爱丁堡受过特殊训练的人。 曾经有一次,科林斯和我不知道为什么就争论起了妇女的高等教育和参与研究工作等问题。在他看来,妇女生来就愚钝,没有那个能力去接受高等教育。或许是带着纯粹想一争到底的成分,我对他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是一个天生的辩论家,大脑里面储存了相当多的词汇,以至于有时候我会觉得,他驳倒我只是因为语言表达清晰,而不是因为他的逻辑多么有说服力。由于我们在分别的时候也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短期内也不会再聚在一起,所以我们就开始互通信件,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写下来让对方答辩,来回共写了三四封。 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看见了我写的信,他拿起来读过之后,没有就我们的观点提出意见,只是跟我说了文章的写作方式相关的问题:借助在印刷铺工作的优势,我的字和标点用得比对方好。但是举了几个例子之后,他就让我明白了自己在用词以及逻辑思维表达方面差了多么大的一截。我觉得父亲说得很有道理,因此下定决心改正这个不足,在以后的文章中都会多关注体裁和用词等问题。P14-17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乔治·华盛顿 富兰克林生下来时比我们中最穷的人还要穷,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穷困为耻的勇气,并凭借这勇气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托马斯·杰斐逊 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法国经济学家 杜尔哥 研究了富兰克林的传记,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这位美国人民献给全人类的伟大人物能受到普遍的尊敬和钦佩。 ——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 卡皮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