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练就一副好的口才不仅可以提升你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使你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间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你的工作提供帮助,使你在工作中得到晋升的机会,让你一步步达到事业的顶峰。语言能力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我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
本书旨在用生动活泼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为广大年轻的朋友提供一个恰当运用语言的指导,帮助他们能够在人群中如鱼得水,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凭借出色的口才,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赢得一片灿烂的前途,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有的人知识渊博,却拙于表达。致使“内秀”无法外显;有的人工作出色,却因为“出口伤人”而迟迟得不到晋升;有的人面对心爱之人,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枉错过美好姻缘……
本书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故事,教你娴熟掌握各种说话技巧:何时嘘寒问暖、何时甜言蜜语、何时谦虚退让、何时慷慨激昂、何时出语反击……力促你不因“不会说话”而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找共同点,一见如故
想想平时的自己,如果遇到和自己一样喜欢某类运动、喜欢某个歌手的人,你会不会立刻对他产生兴趣?是的,我们通常对与自己相像的人产生亲近感,也能很快找到共同话题。我们常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意思就是说要和与自己有着相同想法的人交朋友。所以,碰到陌生人,不妨仔细观察和发现自己和对方的共同点,从双方都熟悉的人或事人手,顺其自然地把自己的身份、爱好、性格告诉对方。
寻找共同点可以帮助陌生人之间很快找到联系,变得不再陌生,从而让气氛变得融洽起来。在寻找共同点方面,我们国家的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可是非常出色。
2004年4月的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到陕西省勉县周家山镇一个村子里视察。他问一位农村妇女:“你是这个村子的吗?”这位妇女说:“我是来走亲戚的。”胡锦涛笑着说:“我也一样,我也是来走亲戚的,是来看望乡亲们的。”
一席亲切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村民和主席的距离。
2005年5月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他首先来到一楼的网络检索大厅,那里坐满了学生。正在搜集资料的学生李晶看到温家宝总理突然出现在自己身边,一时紧张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在得知李晶是学地质专业之后,温家宝总理笑着说:“咱们俩是一个专业。”一句亲切的话语,让众人都笑了起来,周围的气氛也变得非常轻松。
国家主席和普通百姓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可是因为“共同点”,一下子又变得非常亲近。这便是语言的妙处。
寻找共同点不仅可以消除初次见面的尴尬与冷场,还可以让陌生人迅速成为朋友,因共同的爱好、兴趣、品味等产生相见恨晚、获得知己的感觉,这样不仅可以顺利完成工作,还会因此而多了一个生活中的朋友。下面有一个故事正说明这一点。
德国实业家哈根想向银行贷一笔款开发公寓,他去拜访银行经理肖夫曼。
哈根说:“肖夫曼经理,您好啊!今天温布尔敦网球停赛,我就估计在办公室准能找到您。”
肖夫曼一听,马上来了兴趣,他说:“哈哈,对,网球停赛了。哈根先生也有兴趣?”
哈根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年轻时我还参加过温网赛呢,可惜第一个回合就被淘汰了。”
肖夫曼:“哦,原来如此,你还是当年的温网英雄呢……”
接着两人自然扯到许多网球明星,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聊到投机之处,顺便提了一下贷款的事,对方心情愉快,自然很乐意地听完了哈根的计划。最后哈根终于如愿以偿,顺利地和银行达成了利率优惠的贷款协议。如果一见面哈根就大谈生意,让人家听着就头大,肯定不会这么快就搞定银行贷款。不少推销员、客户经理都是拉家常、攀关系的高手,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对方爱听熟悉的话题这一心理,找到了彼此的共同点,顺着别人说,才在短时间内由陌生混到熟悉,提高了交往的效率。而且,他们还有可能因为共同的爱好,从简单的工作关系转而成为生活中的挚友呢!
找到共同点还可以让别人对你消除戒心,由一些共同经历,譬如校友、同乡等,使得原本彼此陌生的人之间产生微妙的联系,使得别人不再让你“吃闭门羹”,有个女记者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范例。
台湾首富郭台铭是一位事业辉煌的爱国企业家。他集成了晋商厚道、务实的优良传统,虽然常来大陆经商,但是他非常低调,不喜欢张扬,记者要采访他一般都会遭到拒绝。
2006年4月,《人民日报》女记者徐蕾打电话给他预约采访,她说明身份后亲切地说:“郭先生,您是山西人……我是个山西媳妇,想找您这位老乡聊一聊啊!”郭台铭思虑片刻,爽快地说:“好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你的采访我接受啦!”
女记者同郭台铭在饭店边吃边聊。她从山西的风土人情切人话题,郭台铭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我最爱说的话就是我是山西人,我最爱吃的面就是山西刀削面,我最爱喝的酒就是山西汾酒——汾酒必喝,喝酒必汾啊,哈哈!”郭台铭兴致勃勃地畅谈了记者提出的所有问题,访谈十分成功。
徐蕾抓住了郭台铭爱国爱乡的情结,和他套了个近乎,顺利地赢得了访谈的机会,并打开了访谈的局面。她通过“同乡”这个共同点,使得郭台铭认为她是个老乡,而不只是个记者,消除了他心理上的戒备,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人对和自己相近的人,总是有天然的亲近感,所以,和陌生人交往,我们都应该先想一想有没有与之相似的经历,哪怕只是在同一个地方待过,也会不由自主地引发彼此的情感,使交往变得容易而亲切。
一个退伍军人在一辆汽车上与一个陌生人相遇,两人的座位正好在驾驶员的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忙了半天还没有修好。这时候,这位陌生人建议驾驶员把油路再检查一遍,驾驶员半信半疑地去检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原因。
退伍军人看了,感到这位陌生人的绝活很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于是试探性地问:“你在部队待过吧?”
陌生人回答:“对,待过六七年。哎,你怎么知道?”
退伍军人一笑:“看你的身板和你做事的方式,觉得像。我也是个退伍军人。”
陌生人问:“是吗?那你当兵时的部队在哪里?”
就这样,这对陌生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攀谈起来,几个小时的路程也变得有趣、热闹了。
寻找共同点,就是要靠仔细的观察,如果你不留心,怎么会知道茫茫人海之中谁与你有着共同之处呢?就像那个退伍军人一样,留心观察一举一动,才能发现共同点。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放大自己的眼光,就能找到共同点。找到相似之处后,再难的事情做起来也变得简单了。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主动寻找共同点,使自己和别人的某一处形成一致,就能够增进友谊,结成朋友。别人的观点、行动、兴趣、爱好,等等,都可以成为你取得友谊的支撑点,也是两人成为要好朋友的原因。能找到共同点,交往就已经成功了一半!P10-13
成功靠什么?卡耐基曾说,成功靠15%的实力加85%的人际关系。那么人际关系靠什么呢?当然是靠恰当得体、真诚坦率的语言,是靠行云流水、炉火纯青的口才!
年轻人都渴望事业成功,希望开创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他们的愿望何其迫切,然而梦想之光却始终照不进现实。年轻人往往因为涉世不深、经验不足,使得他们错过了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而年轻气盛的方式,更容易因笨拙的口才和幼稚的交往方式让他们处处磕磕绊绊,难以博得众人的好感和信任。
小欣是一家医院的护士,她平时工作勤勤恳恳,对待病人热情周到,很受大家的欢迎。可是她有个习惯,她常常用“××床”来称呼住院的病人,例如,“12床,该打针了”、“8床,吃饭时间到了”……这样虽然记起来很方便,可是听起来却不舒服。
有一次,一个中年人来探望住院的朋友,可是不巧这位朋友不在床位上,那个中年人就坐在床上等待。这时,小欣来病房发药,她站在门口喊:“13床,你的药!”喊完了她才看见13床病人不在,而是坐着一个陌生的中年人,她猜一定是来探病的人,便又对中年人说:“13床,来帮他拿一下药!”中年人左右看看没人,才明白护士是在喊自己,他很不高兴地说:“我有名有姓,就算你不认识我,叫‘先生’、‘同志’也好啊!怎么到这儿就成了13床?跟代号似的!你倒是说说,13床是什么意思?”
小欣知道自己说错了话,顿时无言以对。
小欣是个刚走上社会的“愣头青”,犯这样的错误还情有可原。可是许多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也往往犯这种说错话惹人生气的错误。
春节前夕,单位几位新上任的年轻领导到老领导家去走访慰问。在马老家里,大家互相介绍寒暄之后,总经理握着马老的手说:“马老,您身子骨很硬朗,今年高寿啊?”
“79了。”马老高兴地回答。
“人生七十古来稀,咱们单位数您最长寿了吧?”
“哪里哪里,老张活到86呢!”马老说。
“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亚军了!”总经理恭维道。
“不过,老张去年归天了……”马老落寞地说。
“这不就轮到您当冠军了嘛!”其中一位副总插嘴道。
马老脸色一变,把茶杯砰的一声放在桌子上,起身离开了会客厅。
领导们一脸尴尬,那位副总也觉得自己说错了恭维话,反而引起了不快,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出去。
上面两个故事中,小欣和那位副总都因说话不注意具体情况和具体的对象,用语不当,伤害了别人的自尊,惹怒了别人。
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言。有时候,一句得体的幽默话会让我们魅力非凡、大放异彩;有时候,一句恰当的夸奖语可以让别人心情愉快;可是有时候,一句话说错了也可能让我们灰头土脸、狼狈不堪。语言也是双刃剑,关键要看我们如何运用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太直太)中总让别人难堪,还自以为是性格实在;有的人说话办事凭自己意愿乱来一气,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各种具体情况,结果导致大家关系失和,好事办砸……这些不愉快的现象经常发生,给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摩擦和冲突,其实都是不友好的声调或不良的谈吐习惯所造成的误会。一个人的谈吐是否恰当,往往决定着别人是否愿意和他一起工作、与他交往,决定着别人是否会对他抱之以信任、是否会与之合作。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成功的事业,实现卓越的人生,就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习惯和交往方式。
无论是结交朋友,还是求职面试;也无论是谈话沟通,还是开创事业,良好的口才都能帮助你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美好的语言如和煦的春风,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让人们愿意围在你身边,帮助你,成全你,让你办事顺风顺水;真诚随和的性格让人们愿意和你交友,让你生活得多姿多彩,充满阳光;宽容厚道的品行让人愿意与你合作,尊敬你,爱戴你,让你收获成功。良好的口才和交往能力绝对是年轻人成功之路上最为珍贵的一件法宝。
在当今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练就一副好的口才不仅可以提升你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使你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间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你的工作提供帮助,使你在工作中得到晋升的机会,让你一步步达到事业的顶峰。语言能力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我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
本书旨在用生动活泼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为广大年轻的朋友提供一个恰当运用语言的指导,帮助他们能够在人群中如鱼得水,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凭借出色的口才,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赢得一片灿烂的前途,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失败是一张拙嘴说出来的;成功是一张巧嘴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