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兔子拐跑的年糕
“一个,两个,三个……”
“一个,两个,三个……”
孝明在数他衣服口袋里的年糕,一遍又一遍。那都是爸爸帮人打年糕时捉下的糕尾。
这个地方的人家打的年糕都特别大,足足有二三斤。做这么大的年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有壮实的成年男子才做得了这份活,而且还要四个轮流才能忙得过来。当快做好一个年糕,趁热把它揉成一个糕球时,人们就会从上面捉下一个尾巴,然后才把年糕揉方正。人们就把那个捉下的尾巴称作糕尾,自己留下来,算是对辛勤出力的一份犒劳。孝明自然就成了爸爸带回来的糕尾的受益人。
“嗯,过两天姑姑家打年糕,我再去蹭十个,大伯家也去蹭十个,还有二伯家、叔叔家……一家都不能少。”此时,他还在山上放牛,但他满满地打着小算盘,“再加上屋里积攒下来的二十个,以后天天都有好日子了。”
也许年糕对城里的孩子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好东西,但对于乡下的孩子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零食。一个人在山上,肚子饿起来是要去照顾的,所以孝明对他口袋里的年糕真是爱不释手。快到傍晚了,肚子有些饿了,他烤年糕的时候终于到了。他找来柴火,在野地里生起火来。柴火烧过后剩下火炭,他就把三个年糕一字排开,用火炭烤起年糕来。接下来,就是幸福的等待了。他一边等一边唱起了关于年糕的童谣:
年糕
年糕
用野火来烧
入了风的味道
香香味随烟飘
山里野兔闻到了 跑过来要——要
不给不给
偏要偏要
它来追
我就跑
跑着跑着就吃完了
野兔要不到年糕就哭了
他唱了几遍,年糕烘胀起来,就要烤熟了。可正在这时,冷不防从后面伸出一只手来,一下就抓着一个年糕跑了。他回过头去一看,抢他年糕的竟然是一只雪白的兔子。
“喂,喂,还给我,还给我!”孝明起身就去追那只兔子。七岁的他怎么可能追得上兔子呢?不过最后,他还真追上了那只兔子。兔子回身把两只前爪一摊,它已经把年糕吃完了。孝明只得垂头丧气地回来吃剩下的那两个。那两个年糕也刚好烤透,表面被烤得又脆又黄。孝明吃进嘴里,嘎巴嘎巴地嚼了起来。没想到,那只厚脸皮的兔子见他在吃年糕,竞大摇大摆来到他面前,后腿立起,跟他要年糕。
“不行啊,我就剩两个了。你刚才没经同意就抢去了,我还没找你算账呢。”可是那只兔子还在做着跟他要的姿势,他只得说,“好了,等下个星期天我家自己做年糕了,我带几个糕尾来给你。”
听他这样说,那只兔子才走了。当然,孝明回去后就忘记了自己的承诺,那只兔子呢,不知道忘记了没有。
到了下个星期天,孝明家做起了年糕,爸爸找了好多人来帮忙。爸爸把机器烧烫后,妈妈把准备好的米浆倒下去,亮晶晶的年糕丝就出来了,男人们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孝明心里却希望帮忙做年糕的大人们捉糕尾时留小一点。
“嘿,孝明,怕我们把你们家的年糕拐跑啊,这样守着。”一个叔叔说。
P1-3
在一个文学不怎么热的年代,一位年轻人说:“《阳光创可贴》如果发行不到二十万册,我一分稿费也不要!”这是自信,还是轻狂?出于好奇,我试着翻开了本书,立刻被它扑面而来的东方文化气息所陶醉。作者是一位善于讲故事的人,他笔下的草木鸟兽虫鱼,无不具有神奇的灵性,能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爱,对弱小者的同情,体现着作者的人文关怀。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 李新宇先生
父辈们是通过《阿诗玛》和《五朵金花》等了解云南的,我曾被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所深深震撼,而《阳光创可贴》则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彩云之南的神奇和瑰丽。作者仿佛是那片土地上的一位通灵者,自由地行走于那座巨大的民间文化宝库之中……每一篇作品看似信手拈来,但都亦真亦幻,神秘惊艳,像一束春日的阳光,照亮、温暖着现代人疲惫的心灵。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童书推广人 杜霞博士
方方蛋:破壳腾飞的凤凰
郭锐
“方方蛋”这一创意,来自一个传说:
古老的东方有一种神鸟。叫起来响叮当。下个蛋四方方;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请问这是什么鸟?乡村秀才说:“是凤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
因此,方方蛋便是凤凰之卵,只要给它以合理的呵护和关爱,有朝一日,它定会破壳而出,变成五彩的凤凰,展翅翱翔于蔚蓝的穹庐之上,献给人们无限的吉祥。怀着这一美好的愿望,“方方蛋原创儿童文学馆”在2014年的春风中落基诞生了。
从方方蛋原创儿童文学馆孕育期始,它已经把自己定位为我国儿童文学新锐腾飞的一个平台。当然,它也热情欢迎著名作家的强力加盟,藉此实现我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和超越。
方方蛋原创儿童文学馆首批推出的《月光蛋糕》《霜孩子的画板》《阳光创可贴》和《嘿,胆小鬼》系列的作者,除鲁冰为已成名的童话作家外,其余二者均是第一次出版作品。他们的作品质量和创作实力,完全不需多言,聪明的读者自然会懂得——说它们是方方蛋毫无过誉之嫌。
鲁冰的童话唯美纯净,童趣盎然,为新时期童话吹来一股可人的清风,这早已有定论。
狼人秘语的童话奇幻瑰丽,带有鲜明的滇文化色彩。由于作者还年轻,作品的总体水平参差不齐,某些篇章的文字还略显稚嫩,但是大都深深扎根于彩云之南的那片神奇的民间沃土之中,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寄寓着作者终极的人文关怀;想象力若惊鸿翩飞,叙述张弛有度,独具一格,希望能经得起读者和时间的检验。
土家族作者高龙顺的《嘿,胆小鬼》系列,别开生面,得风气之先,是传统童话和网络小说的完美结合,里面充盈着滑稽、无厘头、冷笑话、反讽、悬疑、正能量等元素。小说语言幽默机趣,想象天马行空,自由灵活地穿越于天上、人间、地下三界,叙述节奏明快,是一套能将孩子从网络游戏上拉下来的书。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清人赵翼在《论诗》中说过的话。但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互联网时代人们观念的日新月异,“各领风骚数百年”也只能是古人的自信了——今人能领风骚三五年已大为不易。
于是我想:能不能借这些新锐的力量,给当下相对沉寂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以冲击,为它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明眼人都知道,它早已尽显疲态和病态——
商业运作畸型化(不是以提高图书内在质量来赢得读者,而是仅靠炒作来占有市场),系列作品程式化,个人创作团队化,走红的作家明星化……
郑伟先生在2014年3月5目的《中华读书报》上撰文《交锋与思辨:十年留存的儿童文化学术笔记》,其中这样写道:“班马的《三十年河东河西不如大江东去》(第六辑),以激越的笔调回顾了中国儿童文学新时期所经历的探索与突破,对当下儿童文学界缺乏创新激情、缺失历史眼光与文化情怀的现象给予坦率的批评。”
有位家长也曾经这样对我说:“看了近几年引进过来的绘本和童话书,才知道臭得要命的不仅仅是国足——看看人家那些作品的想象力,真是匪夷所思,叹为观止!”
作为一位从事少儿出版近二十载的出版人,这些话让我汗颜,因为我毕竟难辞其咎。长此以往,我们真的要愧对历史,愧对传统,愧对祖宗,愧对眼前那一双双明亮纯净的眼睛了!
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慧的民族之一,我们有瑰丽的远古神话,我们有《诗三百》,我们有楚辞汉赋,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曾几何时,我们的近邻都以唐‘宋文化为则,模仿和效法者趋之若鹜。一位诗人李商隐,一部饱受争议的《金瓶梅》,一部残缺的《红楼梦》,都给我们这些后人挣足了面子。什么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那些一度让中国当代作家和评论家眼花缭乱的招数,我们的祖先大多早就玩过了——这并不是民族主义的夜郎自大。
所以,我们要重拾信心,本着为历史、民族和未来负责的态度,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做起,共同呵护这枚小小的方方蛋,希望它真能破壳成长为一飞冲天、赐人祥瑞的凤凰。
亚圣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孩子,尊重读者,才有未来!
是为之序。
2014年3月12日
《阳光创可贴(适读年龄9-14岁)》为狼人秘语的优秀中短篇童话作品集,其作品扎根民间,想象新奇,构思巧妙,叙述沉稳灵动,感情基调澄澈纯净、温馨优美,语言幽默风趣,字里行间饱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部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孩子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
古老的东方有一种神鸟,叫起来响叮当,下个蛋四方方;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请问这是什么鸟?乡村秀才说:“凤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
《阳光创可贴(适读年龄9-14岁)》由狼人秘语著,收入了《被兔子拐跑的年糕》《坐月子的熊《小眼睛的公主》等童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