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济南商埠琐记/老济南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苗尔澜//管萍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济南”系列图书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反映济南历史文化、城市风貌,从不同角度系统地解读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图书包括典籍、建筑、碑刻、文史、散文、旅游等种类,为泉城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对宣传济南历史文化作出了贡献。

本书主要介绍了济南自1904年开埠以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与发展,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济南风情。

内容推荐

济南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名城,有着近5000年的建城史,不但众多的名泉闻名天下,而且无数历史文化名人在这里生活、旅居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老济南”系列共分《名家笔下的老济南》、《故纸中的老济南》、《济南老话》、《老济南的那些事儿》、《老济南商埠琐记》5册,从不同角度系统地解读了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本书主要介绍了济南自1904年开埠以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与发展,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济南风情。

目录

火车来 商埠开

周馥与济南开埠/3

商埠与老城的分界线/8

老火车站的钟声/13

炸不垮的钢桥——泺口大桥/17

经纬交错,尽显异国风情/20

那些热闹地方

说书唱戏南岗子/25

熙熙攘攘万紫巷/28

商埠第一公园——中山公园/30

百年影院小广寒/33

通惠街上听大戏/36

商埠的“大世界”/39

大观园的江湖中人/43

青莲阁与曲艺名家/50

商埠的红灯区——第一楼/54

商埠内的旧群落

走进魏家庄/59

平民乐土五里沟/66

三里庄与灵恩总会/69

北商埠的官扎营/73

老商埠里的那人那事

从油灯到电灯/79

张采丞与“兴顺福”/82

仁丰纱厂/85

从两口铁锅到“大染坊”/91

于耀西与东裕隆烟草公司/94

宋传典的“头发工厂”/97

铁路大厂的工人们/100

名闻遐迩的苗氏家族

“大苗家”的粮栈/107

“小苗家”的粮栈/110

成丰面粉厂/113

成通纱厂/117

成大纱厂/120

小酱园成了老字号/123

老字号的兴衰

瑞蚨祥的商道/129

“进修堂”的隆祥西号/133

百草留香宏济堂/137

经二路上的泰康号/141

漫谈精益眼镜店/144

商埠“两大亨”/147

华北第一池/151

“顶上功夫”话奇美/154

吃在商埠

洋饭馆的红炖牛肉/159

纬四路上的饭店/162

大观园里美食多/165

百花村的济南名菜/167

泰丰楼饭庄杂记/171

聚宾园的爆菜/174

博采众长的聚丰德饭店/177

赵家干饭铺/180

益发小馆喝馄饨/182

外国洋行与教会医院

洋行说略/187

天主教若瑟医院/191

同仁会济南医院/195

后记/197

试读章节

商埠的“大世界”

商埠曾有一处游艺园,虽然规模不及上海的“大世界”,但游乐项目却与“大世界”类同。园内大戏院、小戏院、电影场、说书场、杂艺场、马戏场、地球场、篮球场、动物园以及餐馆、茶社等一应俱全,堪称商埠的“大世界”。

游艺园位于经七路纬五路,由季海泉、王盛三、薄芾村等人创办于1925年。季海泉是上海人,早年来济南从事营造业,还与薄芾村等人开设了一个骨粉厂。1922年前后,季海泉回上海时看到“大世界”异常火爆,颇为心动。返回济南后,遂联络周村籍商人王盛三以及薄芾村等人,打算购地58亩,建一处游艺园。由于资金不足,便又联络了苏古农。苏古农是安徽亳县人,民国初期来济南从事金融业,在老城院西大街(今泉城路西段)建了营业大楼(今齐鲁金店),楼内分别设有恒大银号、庆云金店、通济当铺等,数年后即成为济南巨富。

苏古农答应投资后,被推举为筹备主任。时逢田中玉担任山东省督军,以“军费不足”为由,向苏古农“借款”150万元。无奈之下,苏古农宣告破产,回了安徽老家。

后来,季海泉等人仅凑得20余万元,因不敷使用,便改购地为租地。季海泉参照上海“大世界”的格局,亲自设计绘图。游艺园落成后,于1925年5月12日举行了开园仪式,正式向游人开放。

游艺园实行“一票通”。游人购票人园后,除了在餐馆、茶社要付饭资和茶资以外,其他如听戏、看电影等均无须再花钱。济南人对游艺园颇感新奇,前来游玩者与日俱增。

1928年“五三惨案”后,社会秩序混乱,人心惶惶。季海泉为避祸乱,回了上海,其他股东亦四处躲避。而游艺园则由《济南晚报》社长郭伯洲等人暂为管理,以维持局面。

韩复榘主鲁后,虽然社会渐趋稳定,但季海泉等人已无心继续经营。山东省政府与游艺园的全权代表薄芾村几经交涉,将游艺园作价后收归省政府所有,随后又将游艺园作为山东进德会的活动场所。

所谓“进德会”,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由蔡元培所倡办,后来遍及全国各地。

山东进德会成立于1932年8月18日,由韩复榘等15人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进德会最初设在济南市立体育场(今皇亭体育馆),次年迁至游艺园。由于挂上了进德会的牌子,坊问从此把游艺园改称为“进德会”。

韩复榘主鲁期间,在文化、教育、体育、戏剧等方面多有建树。他不仅酷爱京剧,而且喜欢骑马、游泳、足球、篮球等体育活动。早年他担任团长时,就曾经组建过一支水平很高的篮球队。

1933年以后,游艺园的设施不断完善。大门内有旋转的记数器,可显示每天的游客人数。园内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人工湖畔杨柳依依,湖水碧波粼粼。扩建后的大戏院可容纳数百人,新建成的室内游泳池设有跳水高台,各种游泳辅助设施均属一流。

园内还设有国剧研究社、鲁声话剧社,以及图书馆、金石书画古玩玉器展览室等。进德会还创办了《进德月刊》,内容涵盖文学艺术、戏剧、大事记、漫画等,而尤以戏剧方面的理论文章最具影响力。

进德会把游艺园作为活动场所后,韩复榘规定,所有在济公务人员每逢星期一均要到进德会参加“总理纪念周”活动。

虽然进德会的活动频繁,但并不影响游客。游艺园不仅每天向游客开放,在节假日还举办花灯会之类的游园活动,百姓可免费游园,与政府官员同乐。

彼时,游艺园在华北地区享有盛名。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谭富英、杨小楼、金少山等京剧大师以及南北曲艺名家均先后来这里献艺,留下不少佳话。

有一年冬天,韩复榘派部下程希贤赴北京,把“富连成班”请到了济南。袁世海与裘盛戎等师兄弟在游艺园的大戏院里同台演出了《打渔杀家》、《雁翎甲》等剧目。袁世海后来记叙了在游艺园的一些见闻:“进德会与北京的城南游艺园相似。里面种有花草树木,还喂养了一些动物供游人观赏。天气虽寒冷,游人始终络绎不绝。我们每天都提前去剧场,顺便在里面游玩一番。比较吸引我们的是喂养老虎的地方,那里出售‘非同寻常’的‘长命锁’。看守老虎的人,手拿竹竿夹着这‘长命锁’放在老虎嘴前,老虎听话地冲着锁吼叫一声,于是,锁就有了‘特殊功能’,可与小儿镇惊压邪。价钱也不贵,一毛钱一个。看虎人不停地往老虎嘴前放锁,老虎一次又一次地吼叫,挺有意思。围观的人很多,买锁的人也很多,我和师兄弟们都买了一两个‘长命锁’,准备携带回京馈送亲友的小孩,这也算是此地的土特产吧。”

1935年元旦过后,游艺园里发生了一桩命案。是日晚,游艺园内张灯结彩,游人如织。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张苇村和随行人员行至园内孔雀亭时,身后突然响起枪声,张苇村随即倒地毙命。

张苇村遇刺身亡后,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知情人士则大都认为张苇村是韩复榘与蒋介石矛盾尖锐化的牺牲品。

当初,韩复榘担任山东省主席后,张苇村受蒋介石派遣,担任了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名为负责党务,实则专门监视韩复榘的一举一动。韩复榘对此十分反感,多次在公开场合怒斥张苇村是“无耻的党棍子”。1932年,韩复榘以“财政困难”为由,下令解散了各县的国民党党部。大大小小的“党棍子”走投无路,纷纷找张苇村诉苦,更有人上告到国民党中央。从此,韩复榘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而张苇村则夹在中间,无所适从,最终成为牺牲品。

命案发生后,游艺园关闭了数日,不久便又开门迎客,恢复了原来的热闹景象。至于张苇村被刺一事,人们除作为谈资以外,并无太多的关注。

日军侵入济南后,先将游艺园改名为“昭和园”,后因战事需要,又改为专门制造兵器的“昭和园工厂”。这处游乐场所,从此改变了用途。

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接管了游艺园,先后改名为“山东政府机械厂”和“山东省机器工厂”。济南解放后,这里成了济南第一机床厂所在地,里面仅保留着进德会时期的一座“黄河赈灾亭”,上有韩复榘亲笔题写的“永澹沉灾”四个大字。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座亭子也被拆除了。

P39-42

后记

济南自开商埠,在老城之外建起了一座新城,堪称近代史上的一个神话。

多少年来,济南这座古城一直封闭在重儒轻商的传统之中。开埠以后,中外商业资本纷纷涌入济南,使济南的原始积累过程急剧加速,经济形态迅速改观。新观念的冲击,亦使济南的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许许多多的民族工商业者,“莫不以振兴实业为吾国要途”。有了这么一些人,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济南近代的民族工商业才得以形成。

城市建设,是济南开埠的经典之作,开创了近代城市建设的新模式。纵横交错的经纬路,伸展在浓荫蔽日的法桐下;造型各异的西式建筑,带来了遥远的异国风情。而老城则凭借坚固的城垣,呵护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历史风貌。老城和新城互为依存,古朴与时尚交相辉映,构成了近代济南的城市品格。

济南开埠百余年,留下了太多的历史积淀,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唯作者才疏学浅,未能一一顾及,更没有能力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妄加评说,只能按照本来面貌,还原那一个个历史片段,文字之枯燥,也就在所难免了。

承蒙济南市档案馆和山东省旅游局的牛国栋先生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给枯燥的文字增色不少;宏济堂的亓咏同志为《百草留香宏济堂》予以补正,使之更为翔实。值此付梓之际,谨表谢忱。

作者

2008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