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叔同晚晴集人生解读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李叔同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晚晴集》是民国著名高僧、艺术家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命运”之书、“生活”之书、“悟道”之书。解读《晚晴集》,解读李叔同,解读我们的人生。

本书是对该书的破译,是李叔同佛学经典中的人生禅意。

  

内容推荐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号晚晴老人,民国时期著名高僧、艺术家。曾参加南社活动,广收弟子,对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弘一法师出家后律己甚严,再兴律宗,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近百年来,弘一法师的艺术与禅学吸引着人们寻找他传奇一生的答案。也许,答案就在《晚晴集》中。

《晚晴集》是弘一法师墨宝,里面抄录佛家格言101条。是弘一法师手边常备之物,我们通读《晚晴集》,可以破译弘一法师一生的传奇,对我们自家做人相当有益处。

晚晴之说源自李商隐的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集中抄录格言101条,是100+1之意,隐藏精深禅理:一百为圆满,圆满之外,别有一道。具体这“一道”是什么,自家体悟。

本书是对《晚晴集》中禅家人生的阐释,是对弘一法师的献礼。

目录

开讲的话

祈祷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用本心做人,处世就不累

大家欢喜,事情就成了

不再怨恨意味着可以去爱了

善待他人等于成全自己

忍受即享受

不贪婪就会有

何必临死都恨人

用短暂的人生做一件永久的事情

别让生气毁了你的心

欲望少一点,收获大一点

不为恶则恶不为

看得破名利才是名人

一切诱惑的本质是诱杀

愤怒是愤怒者的坟墓

少教训人是最深刻的教训

忘记自己才能得到自己

修炼自己直到自己修炼

把自己搞干净,事情就成了

搞活之前不妨假死

为何还要空对空?

顺其自然是强求的唯一办法

必须先收敛才能有效出击

不要幻想,幻想才实现

定下来才能生根

未来不来,今天还有天

算了不是算,而是了

打出天外天,觉醒梦中梦

实在不能断,就要继续忍

游戏一场是一场

放下才能举起

下死功夫才能活起来

知足岂不就是幸福

改一小过等于立了一大功

随波逐流必会堕八深渊

藏起来的才是货,露出来的未必是宝

逆境才能跃起,顺境方便趴下

看透的意思是不再看,达观的境界是无足观

流行什么就远离什么

不再做梦才能入梦境

迷恋形式就会杀害内涵

装傻装嫩最后就会真的很弱智

不管他反而得到他

不要做拯救者,要做被拯救者

梦想有很多,机会只有一个

明知做人苦,为何做苦人

炫耀修行是修行最大障碍

什么都想通最后只能全部堵死

原谅人就会被原谅

用残酷认识残酷,靠幸福寻找幸福

一人欢喜,世界都牵动

要有厌恶才有真正的喜欢

恋世厌世都不是智者所为

人生无常我有常

忍耐是大能耐

也许并没有生死这回事

不要恶心了自己

人生的远路要多带盘缠

知道自己在受难才一往无前

乐土即地狱

_惜福便有好归宿

行动坚决,便有快感

自断其根,陷得就不深

承认无能便有无限可能

想法太多等于没有想法

无情无义,反有一番天地

习惯叫苦的人苦就来叫他

独处反而得众力

整理好环境就能整理好生活

本来如此便坦然

守拙安愚自成境界

先有大欢喜,后有大觉悟

看淡反而得情浓

何去何从人生早决

光阴似箭,何物是靶

无欲则刚,无刚则入

铁石心肠方见莲花盛开

等待时机就像等待结局

迟早要来的你就当它已经来了

远离虚妄自会真实起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越是真的越有力量

障碍重重,有路就通

相信拯救的力量等于相信自己

深信不疑就会有奇迹

献出自己得到自己

空谈就会谈空

一切都是做出来的

世界虽纷繁,关键就一点

好高骛远往往栽倒眼前

诋毁他人必然加倍反弹自身

伸手向外不如收心向内

虚妄人生要有真实修为

火上睡觉自取灭亡

梦幻进攻不如进攻梦幻

守规矩才能让规矩为我所用

埋怨一句,埋葬十人

把得意当无意是高手,把得意当失意是圣人

恭敬是力量之大者

用下地狱的决心上天堂

没根基反而没那么多障碍

暗处明了自会明处发光

晚晴曲

后记

后记之后

试读章节

用本心做人,处世就不累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

《金刚三昧经》

弘一法师抄的这四句话,出自《金刚三昧经》。我们可以看得出,弘一法师特别喜欢这四句话,把它作为了《晚晴集》的开篇。这四句话很关键,可以玩味出诸多意思来。我们把它和弘一法师临终时说的那句著名的话放在一块儿看,意思更为明显。弘一法师临终时说:“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我们不可以把这四个字看俗了。商人赚到第一笔钱,悲欣交集。男人搞到第一个情人,悲欣交集。政客捞到第一个职位,悲欣交集。如是种种悲欣交集,悲多欣少,两种极端感受交织在一块儿,让人叹息又微笑。弘一所说的悲欣交集不是这样。它只有欣,没有悲,是解脱后的快意,是解脱时的清凉。不是搞来搞去搞到什么,而是通过放弃得到一切。是减法不是加法,是除法不是乘法。1994年,我去黄河源考察,脚踩在冰凉的黄河水中,发现黄河清澈无比,河中鱼儿自由自在,河边的藏民自由自在,一时间,我觉得自己也自由自在。我们的人生好比一条河,你看到本源,发现它原本是清澈的。上天赐给我们生命,原本是让他快乐,但因为人的罪很大,所以痛苦呀。因此要忏悔。人一忏悔,后悔就没有了。这道理好怪,但事实就是那样。你要战胜钱,必须拥有钱;你要战胜性,必须拥有性;你要战胜地位,必须拥有地位。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但你要知道怎样才能战胜,那就是积极寻求本心,在源头得到它,才不会迷失在过程中。弘一法师所写的“悲欣交集”,何等欢快!他所写的“悲”字,不是可悲的“悲”,而是慈悲的“悲”,我们不要搞错了。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这是我们要上的第一堂课,第一个知识。“忏悔”一词最让人烦,但最管用。

本心,什么叫本心?净空法师是个博学和尚,他曾解释说:“本心即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 《大乘起信论》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 《观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大乘佛法通常讲的四弘誓愿、六度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进心、禅定心、般若心,这都是大乘菩萨的本心。净宗所讲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是本心。就净宗总括来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我统计了一下,博学的净空法师解释“本心”一词一共用了22个“心”,本心很简单,就是本来的心。 《孟子》载,齐宣王对孟子说:“寡人有疾,好货好色。”孟子说没关系,与民同乐就是了。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不外齐宣王有一颗同于平民的本心,这个本心被孟子准确地捕获到了。所以孟子只说结果,不做解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要吃饭你要不要解释?人要穿衣服你要不要解释?小孩哇哇大哭找妈妈要不要解释?水流在盘里哗哗响要不要解释?当然不需要解释啦。很多事一解释就完了,很多事是解释坏的。做了就做了,做得对当然好,做错了就要悔过。世上的事就这么简单。孔夫子说颜回“不二过”,意思就是不犯同一个错误。我说“用本心做人,处世就不累”,也是此意。

忏悔即得本心。

一忏悔就得本心。

这个“得”是失而复得的“得”。人人有本心,人人自家失去了,那么就要人人自家找回。

弓失于楚,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弓不出于楚地。黄帝去昆仑山玩,命身边人去找他失去的玄珠,最终得到了。黄帝炼鼎,策龙飞升,他的仙道从哪里来?还是一个“忏悔”。 《史记》与《庄子》记载,黄旁本来好杀无度,后来忏悔了,不再杀人,放弃天子之位到崆峒山上修行,最终经广成子点化得以完美自己的人生。前几天《中华辞赋》杂志的编辑打电话问我在《太学赋》的开头就写“伊黄帝之无德兮”什么意思?我说:黄帝本来是有德的黄帝,一杀人就无德了,就成了无德的黄帝,一经悔改,即得本心,又是有德之黄帝了。道家弃杀之道即佛家戒杀之道,二者可以相通。总之,做人要有本心,本心从自己体悟而来,由忏悔而生(痛悔)。一说本心,就是忏悔。一忏悔就得本心,除此别无他法。

最后略说“清凉”。我们的人生一开始心灵是清凉的,身体是清爽的,德性是清洁的,这是“三清”,后来有了“三浊”,就成浊物了。哪三浊?眼睛浑浊,心里污浊,欲望秽浊,当然要成浊物了。三清三浊,一定要归于清,否则人生一去不复返矣。很多人是没有人生的,因为他既不是“人”,也没有“生” (生命),只是一堆肉而已。弘一法师引用《金刚三昧经》中的话“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作为人生格言,用心良苦,就是让我们不失本心,清凉做人。清凉好啊,夏天谁不盼清凉,但冬天也喜欢清凉的人是真正得到人生的人。此为大境界。

大家欢喜,事情就成了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这段话的意思是:作为佛弟子的菩萨如果能随顺众生,跟着大家走,就可以跟着诸佛走。如果能服侍大家,就可以服侍如来。如果能让大家欢喜,就可以让一切如来欢喜。

“随顺”指随喜、顺众。“供养”指施舍奉献。“承事”指承担服侍。“一切如来”就是指众生。众生都成佛,众生都是佛,每个人都是如来,因此称一切如来。

弘一法师本是南方人氏,出生于天津盐商人家。他母亲自小宠爱他,读书、游学,任由他随意游浪。他东渡日本,观鉴真大师遗迹,顿生向佛之意。归国后与革命党人来往甚密,曾入南社,与诸君子日夜唱酬。民国建立后,“我厌繁华,繁华厌我”,乃剃度出家。今日回想当日剃头光景,头皮犹觉清凉。

好一句“我厌繁华,繁华厌我”。“厌”字又怎解?世人相处,为何生厌?

人人都有欢喜心,男女相悦,母子相依,朋友共事,家国兴盛,都自然有欢喜。不过除此之外,另有一种欢喜,我试言之。“杨柳岸晓风残月”,此情极苦,不能得欢喜。因此我们反过来知道,“缠缠绵绵。是“欢欢喜喜。之大敌,“痛痛快快。才是“欢欢喜喜”之真谛。弘一法师身处繁华之中,突然挥手斩断情缘,这是大欢喜。

弘一有个好朋友,就是大家都熟知的“革命和尚”“多情和尚”“混血和尚”“风流和尚”苏曼殊,此人性情与弘一仿佛。二人感情深厚,但世人只知曼殊之多情,不知曼殊之果敢。曼珠的诗:“易水潇潇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何等痛快。何等欢喜。

当你挥手斩断情缘时,对你是解脱,对她是释放,大家都欢喜,何乐而不为。

大家都欢喜,事情就成了。《华严经》上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因为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你让大家都欢喜了,你自己会不开心吗?

很多事情之所以不成,是因为还没有欢喜。只要你欢喜起来,那么就有戏。持续欢喜,欢喜到底,事情必能成。小欢喜有小成就,大欢喜有大成就,皆大欢喜有大圆满。弘——生就是这样大圆满的。先前他忧国忧民,着实干了一阵子,并无多大效果,因此他换了一种活法,他出家去了,而且修的是佛门中最讲清规戒律的律宗,从风流文人到律宗大和尚,这种转变是惊人的。世人只知道“这下他可苦喽”,没想到他内心欢乐得很,他不再从纵欲中得欢乐,反从禁欲中得欢乐。所谓禁欲也不是真正的禁欲,而是老子说的。少私寡欲”。他只限制自己,并不限制别人,因此他的法门人人见了都认为是可行的。弘一内心的欢乐最终成了欢喜。

世上之事必由苦转乐。苦人有二苦:苦心、苦行。你先做苦心人,再做苦行人,那么就没有不能做的事。苦心加上苦行,那么你就欢喜了。 四川泸州方言把女孩子找到男朋友叫“欢喜。,定亲叫“欢喜人户”。“欢喜”二字可不得了,人一欢喜,马上就有了动力,“”的一下点燃断烛,火光来了,热量来了,路就好走了。一辆车好好的停在路上,左看也没坏,右看也没坏,为什么走不了?没油呀!并非没油,是缺了加油的心。你发心就有油,欢喜上路岂不胜于坐在路边石头上浪费时间?因此发心很重要,你发一个欢喜心,什么都好了。一个人欢喜还不成,大家都欢喜事情就旺。商人做生意,大家投缘,你来我往,只要双方一高兴起来,总有些甜头。男女之间一个愁眉苦脸,另一个也不可能兴高采烈,总要大家都愿意才能拥抱在一起。这世上的事说穿了就是一个“愿意”,天大的事只要你愿意,那么谁拿你都没办法。“愿意”从哪里来?因为你“欢喜”。你一欢喜,就生根发芽了;你一欢喜,好事情就主动找你。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大网络,发什么心做什么人,你在这里想一个人,他在千里之外都能收到。如果你投身在众人心里,为众人谋福,那么自然会有众力呵护,事情哪有不成。

弘一法师所录《华严经》本处经文意思就是这样。

P5-10

序言

能与清净眼,为现智慧灯。诸佛常护念,百福自庄严。业内人常以“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残露斜阳”谓之晚晴,咏四君者清,爱晚情者练。

《晚晴集》乃弘一法师叙就,洋洋百句,清幽致远,精微细密,上不遗天地之大,下不舍蝇蝼之渺,意广被不可测度,情深蕴岂可圈点,然妙章须人宣,湛法依文传,少农仁者,具慧眼,识智灯,博古通今,久培善根,与晚晴若珠椟,闻晨钟暮鼓悟华严妙智,侣芒鞋缁衣参净业莲花,解读“晚晴”可谓精微,用心良苦,护念得彰,其志如如,其心如如,其言如如。

戊子春月于北京朝阳寺

书评(媒体评论)

《晚晴集》乃弘一法师叙就,洋洋百句,清幽致远,精微细密,上不遗天地之大,下不舍蝇蝼之渺,意广被不可测度,情深蕴岂可圈点,然妙章须人宣,湛法依文传,少农仁者,具慧眼,识智灯,博古通今,久培善根,与晚晴若珠椟,闻晨钟暮鼓悟华严妙智,侣芒鞋缁衣参净业莲花,解读“晚晴”可谓精微,用心良苦,护念得彰,其志如如,其心如如,其言如如。

——大珠山大珠寺住持珠光法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