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并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编写而成。对小型零售企业各种不同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指导,并附有丰富的案例。让读者轻松领会小型零售企业会计核算的精髓,正确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本书还适当加入了部分行业会计知识,以求贴近实际,适合小型零售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型零售企业会计税务审计一本通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田鹏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并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编写而成。对小型零售企业各种不同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指导,并附有丰富的案例。让读者轻松领会小型零售企业会计核算的精髓,正确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本书还适当加入了部分行业会计知识,以求贴近实际,适合小型零售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 内容推荐 本书充分考虑小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性质,并以会计核算知识为主体,适量、适度地引入了小型零售企业财务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会计核算、税务知识、审计方法三种知识技能,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运用大量案例说明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力求通俗易懂,上手方便,非常适合小型零售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 目录 第1章 小型零售企业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1.1 小型零售企业基本概念/2 1.2 《小企业会计制度》简介/4 1.3 小型零售企业会计的基础知识/7 1.4 小型零售企业的会计处理流程、报税须知/9 第2章 小型零售企业货币资金的核算 2.1 货币资金/14 2.1.1 现金/14 2.1.2 银行存款/17 2.1.3 其他货币资金/21 2.2 货币资金主要的税务问题/24 2.2.1 偷逃税款、截留现金的问题/24 2.2.2 偷逃税款、套开发票的问题/25 2.2.3 偷逃税款、套取现金的问题/26 2.2.4 蒙混过关、索取回扣的问题/27 2.3 货币资金主要的审计问题/28 2.3.1 现金长短款的问题/28 2.3.2 贪图利益、出借账号的问题/28 2.3.3 虚列支出、以权谋私的问题/29 2.3.4 现金长款、私自处理的问题/30 第3章 小型零售企业应收账款的核算 3.1 应收账款/34 3.1.1 应收票据/34 3.1.2 应收账款/38 3.1.3 坏账准备/41 3.2 应收账款主要的税务问题/44 3.2.1 弄虚作假、虚增收入的问题/44 3.2.2 购销勾结、隐瞒业务的问题/44 3.2.3 偷逃税款、多计费用的问题/45 3.2.4 违规放贷、私分利息的问题/45 3.3 应收账款主要的审计问题/46 3.3.1 巧借科目、隐瞒收入的问题/46 3.3.2 核销坏账、据为己有的问题/46 3.3.3 私设小金库的问题/47 3.3.4 利用关系,非法结算的问题/47 第4章 小型零售企业存货的核算 4.1 存货/50 4.1.1 材料/50 4.1.2 低值易耗品/54 4.1.3 库存商品/58 4.2 存货主要的税务问题/67 4.2.1 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68 4.2.2 虚构凭证、少缴税款的问题/68 4.2.3 天灾人祸、各咎其责的问题/69 4.3 存货主要的审计问题/70 4.3.1 免费提供、偷逃税款的问题/70 4.3.2 巧用计划、虚增成本的问题/70 4.3.3 红字冲抵、账实不符的问题/72 4.3.4 计提准备、少缴税款的问题/73 第5章 小型零售企业对外投资的资金核算 5.1 对外投资/76 5.1.1 短期投资/76 5.1.2 长期股权投资/80 5.1.3 长期债权投资/83 5.2 对外投资主要的税务问题/86 5.2.1 如何处理投资损失的问题/86 5.2.2 计提准备、缴纳税款的问题V87 5.3 对外投资主要的审计问题/88 5.3.1 投资不实、列支费用的问题/88 5.3.2 长期债券账务处理的问题/89 5.3.3 成本与权益转换的问题/90 第6章 小型零售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 6.1 固定资产/94 6.1.1 固定资产/94 6.1.2 累计折旧/99 6.1.3 固定资产清理/103 6.2 固定资产主要的税务问题/104 6.2.1 张冠李戴、列支费用的问题/104 6.2.2 逃避纳税、直计收入的问题/105 6.2.3 违反规定,少计折旧的问题/106 6.3 固定资产主要的审计问题/107 6.3.1 良莠不分、计提折旧的问题/107 6.3.2 减少利润、多提折旧的问题/108 6.3.3 巧立名目、列支费用的问题/110 6.3.4 违反规定、超限折旧的问题/111 第7章 小型零售企业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7.1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116 7.1.1 无形资产/116 7.1.2 长期待摊费用/118 7.2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主要的税务问题/120 7.2.1 违规列支、化整为零的问题/120 7.2.2 违规摊销、虚减利润的问题/121 7.2.3 鱼目混珠、虚增费用的问题/121 7.3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主要的审计问题/122 7.3.1 收不入账、东窗事发的问题/122 7.3.2 延长年限、少计费用的问题/123 7.3.3 模棱两可、摊销费用的问题/125 第8章 小型零售企业流动负债的核算 8.1 流动负债/128 8.1.1 短期借款/128 8.1.2 应付票据/130 8.1.3 应付账款/132 8.1.4 其他流动负债/135 8.2 流动负债主要的税务问题/138 8.2.1 计提“三费”、应缴税款的问题/139 8.2.2 虚挂费用、偷逃企税的问题/140 8.2.3 利用票据、截留收入的问题/141 8.2.4 违反规定、擅用借款的问题/142 8.3 流动负债主要的审计问题/143 8.3.1 虚列账款、隐瞒收入的问题/143 8.3.2 应付账款、重复入账的问题/143 8.3.3 擅用科目、虚增费用问题/144 第9章 小型零售企业长期负债的核算 9.1 长期负债/148 9.1.1 长期借款/148 9.1.2 长期应付款/153 9.2 长期负债主要的税务问题/155 9.2.1 虚增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问题/155 9.2.2 虚列账户、套取资金的问题/156 9.3 长期负债主要的审计问题/157 9.3.1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问题/157 9.3.2 资本化利息的问题一/158 9.3.3 资本化利息的问题二/158 第10章 小型零售企业应交税金的核算 10.1 应交税金/162 10.1.1 增值税/162 10.1.2 消费税/17l 10.1.3 营业秽纱175 10.1.4 企业所得税/179 10.1.5 其他税费/184 10.2 应交税金主要的税务问题/189 10.2.1 虚报人数、少缴税款的问题/190 10.2.2 长期挂账、少缴不缴的问题/191 10.3 应交税金主要的审计问题/192 10.3.1 虚开发票、骗取税款的问题/192 10.3.2 代开发票、偷逃税款的问题/192 第11章 小型零售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11.1 所有者权益/196 11.1.1 盈余公积/196 11.1.2 资本公积/199 11.1.3 实收资本/202 11.2 所有者权益主要的税务问题/204 11.2.1 无法支付款项错人盈余公积的纳税问题/204 11.2.2 涉及盘盈资产的纳税问题/204 11.3 所有者权益主要的审计问题/206 11.3.1 虚假注资的问题/206 11.3.2 股利错入盈余公积的问题V206 11.3.3 利用盈余公积隐瞒收入的问题,/207 第12章 小型零售企业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 12.1 收入、费用、利润/212 12.1.1 收入/212 12.1.2 费用/218 12.1.3 利润/225 12.2 收入、费用、利润主要税务问题/229 12.2.1 纳税调整的问题/229 12.2.2 押金不人账的问题/230 12.2.3 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问题/23l 12.3 收入、费用、利润主要审计问题/231 12.3.1 利用税差转移利润的问题/231 12.3.2 隐瞒增加对外投资的问题/232 12.3.3 延长工期隐瞒收入的问题/233 第13章 小型零售企业的财务报表 13.1 财务报表/238 13.1.1 资产负债表/238 13.1.2 利润表/246 13.2 财务报表主要的税务问题/249 13.2.1 虚列支出、隐瞒利润的问题/250 13.2.2 错填数字、账表不符的问题/250 13.2.3 往来款项、隐瞒收入的问题/251 13.3 财务报表主要的审计问题/251 13.3.1 结转成本的问题/25l 13.3.2 虚假购买、偷逃税款的问题/252 13.3.3 账外设账、隐瞒收入的问题/253 附表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255 附表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257 附表3: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62 附表4:营业税纳税申报表/265 参考书目/266 试读章节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 1.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1)作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包括子公司)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 (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 (3)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4)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 (5)考察拒付状况,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账损失率,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从而修正信用标准。 (6)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小型零售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应及时监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并及时进行调整。 2.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1)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但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起诉: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客户的债款额不大,起诉可能使企业运行受到损害;起诉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 (2)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经努力可东山再起,小型零售企业可以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一般做法为进行应收账款债权重整:接受欠款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客户制订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如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的情况,则应及时向法院起诉,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 3.1.3 坏账准备 一、坏账核算的方法 1.坏账核算的直接转销法 这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并计入期间费用,同时注销该笔应收账款的方法。 2.坏账核算的备抵法 这是按期估计坏账并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将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并相应转销应收账款的方法。 估计坏账的方法一般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赊销百分比法。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一种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它是账龄分析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与账龄分析法相同的优缺点。 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时,应于中期期末或年末根据应收账款的余额,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计提坏账准备,并记入“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需要注意的是,年度中间发生的确认坏账损失或收回已转销的坏账等业务,都会引起“坏账准备”账户金额发生变化,但年末必须根据应收账款的余额来调整“坏账准备”账户金额,通过补提或冲销坏账准备的方式,使“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与应收账款余额保持规定的百分比关系。 (2)账龄分析法。 这是一种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方法就是依据这一前提来估计坏账损失的。账龄分析法的重点是掌握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和坏账损失估计表的编制,至于其账务处理则与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中提取坏账准备的做法相同。 (3)赊销百分比法。 这是一种根据企业赊销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根据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赊销总额的关系估计确定,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及销售政策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其合理性。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赊销百分比时,一般不需要调整坏账准备余额。如果坏账准备余额出现异常现象(如应收账款全部收回后,坏账准备仍有大额贷方数,或已经将坏账准备全部核销后,又发生大额坏账等),应及时调整估计坏账的比率。因此,企业每年要对估计坏账的百分比进行检查,若发现估计坏账百分比过高或过低,都应及时予以修正。 二、坏账准备的账务核算 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时,应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例3-4】华为超市从2006年开始计提坏账准备。2006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元,该企业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5‰。 2006年末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坏账准备提取额=100 000 x5%0=500(元) 借:管理费用 500 贷:坏账准备 500 2007年11月,公司发现有160元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按有关规定确认为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160 贷:应收账款 160 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40000元。按本年年末应收账款余 额应保持的坏账准备金额(即坏账准备的余额)为: 140000 x5%=700(元) 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500—160=340(元) 本年度应补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700—340=360(元) 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360 贷:坏账准备 360 2008年5月20日,公司上年度已冲销的160元坏账又收回,款项已存入银行。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60 贷:坏账准备 160 借:银行存款 160 贷:应收账款 160 2008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元。 本年末坏账准备余额应为: 80000 x5%=400(元) 到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前的“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700+160=860(元) 本年度应冲销多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860-400=460(5己) 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坏账准备460 贷:管理费用460 三、新《会计准则》对“坏账准备”的处理要求 以上各项会计处理原则都是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编写,根据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附录》规定,一般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是: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资产减值准备形成的损失要求统一记人新设置的“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计提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减值准备类科目。资产价值回升时,借记有关减值准备类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范围和计提科目较《小企业会计制度》有较大变化,具体使用时可根据实际要求选择适用的范围和科目。 P40-43 序言 小型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核算清楚本企业的各类会计事项,还要面对国家政府机构的监管。因此,熟悉必要的会计核算知识、税务及审计知识显得尤为必要。 本书立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并适当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则编写而成。对小型企业各种不同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指导,并附有丰富的案例,让读者轻松领会小型企业会计核算的精髓,正确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本书还适当加入了部分行业会计知识,以求贴近实际,适合小型零售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丰富、表达准确、体系完整。本书的特点是没有单纯的说教,而是充分考虑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性质,运用大量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总而言之,本书既是一本学习小型企业会计知识与税务知识的入门指导书,又是一本提高查账与操作能力的实用参考书。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如有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