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闻钟编著的《繁星春水(素质版无障碍阅读)/经典名著大家名作》是冰心女士最得意的两部诗歌集,也是人们公认的小诗的最高成就。《繁星》共包含164首小诗,在这些灵动委婉、含蓄隽永的诗歌中,处处体现着冰心士的创作信仰——“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春水》是《繁星》的姊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在这部诗集中,冰心女士虽然仍以歌颂亲情,赞美母爱,颂扬童心为主,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文字和感情,来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苦恼。她用忧愁而又温柔的笔调,诉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两部诗集受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母爱、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构筑了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冰心、闻钟编著的《繁星春水(素质版无障碍阅读)/经典名著大家名作》共收录了小诗350余首,冰心称它们是一些“零碎的思想”,但却有一条鲜明的线索加以贯穿,那就是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歌颂。在《繁星》《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并反复加以歌颂。与颂扬母爱紧密相连的便是对童真和一切新事物的珍爱。在诗人的心中,童真会让世间的一切处于美好的境界之中,会让世间万物都变得纯真美丽。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在冰心看来,人类来于自然,归于自然,人类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生的:我们都是自然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惠姑在城里整整住了十二年,便是自从她有生以来,没有领略过野外的景色。这一年夏天,她父亲的别墅刚刚盖好.他们便搬到城外来消夏。惠姑喜欢得什么似的,有时她独自一人坐在门口的大树底下,静静地听着农夫唱着秧歌;野花上的蝴蝶,栩栩地飞过她的头上。万绿丛中的土屋,栉比鳞次地排列着。远远地又看见驴背上坐着绿衣红裳的妇女,在小路上慢慢地走。她觉得这些光景,十分的新鲜有趣,好像是另换了一个世界。
这一天的下午,她午梦初回,自己走下楼来,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的声息。在廊子上徘徊了片晌,忽然想起她的自行车来,好些日子没有骑坐了,今天闲着没事,她想拿出来玩一玩,便进去将自行车扶到门外,骑了上去,顺着那条小路慢慢地走着。转过了坡,只见有一道小溪,夹岸都是桃柳树,风景极其幽雅,一面赏玩,不知不觉地走了好远。不想溪水尽处,地势欹斜了许多,她的车便滑了下去,不住地飞走。惠姑害了怕,急忙想挽转回来,已来不及了,只觉得两旁树木,飞也似地往两边退去,眼看着便要落在水里,吓得惠姑只管喊叫。忽然觉得好像有人在后面拉着,那车便往旁倒了,惠姑也跌在地下。起来看时,却是一个乡下女子,在后面攀着轮子。惠姑定了神,拂去身上的尘土,回头向她道谢,只见她也只有十三四岁光景,脸色很黑,衣服也极其褴褛,但是另有一种朴厚可爱的态度。她笑嘻嘻地说:“姑娘!刚才差一点没有滑下去,掉在水里,可不是玩的!”惠姑也笑说:“可不是么,只为我路径不熟,幸亏你在后面拉着,要不然,就滚下去了。”她看了惠姑一会儿说:“姑娘想是在山后那座洋楼上住着罢?”惠姑笑说:“你怎么知道?”她道:“前些日子听见人说山后洋楼的主人搬来了。我看姑娘不是我们乡下的打扮,所以我想,……”惠姑点头笑道:“是了,你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谁?”她说:“我名叫翠儿,家里有我妈,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我自从四岁上我爹妈死去以后,就上这边来的。”惠姑说:“你这个妈,是你的大妈还是婶娘?”翠儿摇头道:“都不是。”惠姑迟疑了一会儿,忽然想她一定是一个童养媳了,便道:“你妈待你好不好?”翠儿不言语,眼圈红了。抬头看了一看日影说:“天不早了,我要走了,要是回去的晚,我妈又要……”说着便用力提着水桶要走,惠姑看那水桶很高,内里盛着满满的水,便说:“你一个人哪里搬得动,等我来帮助你抬罢。”翠儿说:“不用了,姑娘更搬不动,回头把衣服弄湿了,等我自己来罢。”一面又挣扎着提起水桶,一步一步地挪着,径自去了。
惠姑凝立在溪岸上,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想:“看她那种委屈的样子,不知她妈是怎样的苦待她呢!可怜她也只比我略大两岁,难为她成天里做这些苦工。上天生人也有轻重厚薄呵!”这时只听得何妈在后面叫道:“姑娘原来在这里,叫我好找!”惠姑回头笑了,便扶着自行车,慢慢地转回去。何妈接过自行车,便说:“姑娘几时出来的,也不叫我跟着。刚才太太下楼,找不见姑娘,急得什么似的。以后千万不要独自出来,要是……”惠姑笑着说:“得了,我偶然出来一次,就招出你两车的话来。”何妈也笑了,一边拉着惠姑的手,一同走回家去。道上惠姑就告诉何妈说她自己遇见翠儿的事情,只把自行车几乎失险的事瞒过了。何妈叹口气说:“我也听见那村里的大嫂们说了,她婆婆真是厉害,待她极其不好。因为她过来不到两个月,公公就病死了,她婆婆成天里咒骂她,说她命硬,把公公克死了,就百般地凌虐她。挨冻挨饿,是免不了的事情。听说那孩子倒是温柔和气,很得人心的。”这时已经到家。她父亲母亲都倚在楼头栏杆上,看见惠姑回来了,虽是喜欢,也不免说了几句,惠姑只陪笑答应着,心里却不住地想到翠儿所处的景况,替她可怜。
第二天早晨,惠姑又到溪边去找翠儿,却没有遇见,自己站了一会儿。又想这个时候或者翠儿不得出来,要多等一等,又恐怕母亲惦着,只得闷闷地回来。
P306-308
一九一九年的冬夜,和弟弟冰仲围炉读泰戈尔(RTagore)的《迷途之鸟》(StrayBirds),冰仲和我说:“你不是常说有时思想太零碎了,不容易写成篇段么?其实也可以这样地收集起来。”从那时起,我有时就记下在一个小本子里。
一九二○年的夏日,二弟冰叔从书堆里,又翻出这小本子来。他重新看了,又写了“繁星”两个字,在第一页上。
一九二一年的秋日,小弟弟冰季说:“姊姊!你这些小故事,也可以印在纸上么?”我就写下末一段,将它发表了。
两年前零碎的思想,经过三个小孩子的鉴定。《繁星》的序言,就是这个。
经典的意义在于其中凝结了人类的共通经验,世界级的经典就尤其具有普适性。商务印书馆从来看重经典图书的价值意义,这套经典译著的出版,是中国的文学读家莫大的福分。
——马原
这些书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乃是它可以超越时间、年龄、语言和族群而成为人类心灵成长的营养。商务印书馆是信誉极好的出版机构,相信这套书能带给读者莫大的阅读惊喜。
——方方
对于学生们来说,应该是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书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文字的背后。这样才会在“经典”引导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北村
阅读碎片化的时代,重读经典尤显必要。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有价值的阅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叶兆言
当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经典作品,那么他的少年就会被经典作品中最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带走,当他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和灵魂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延续。
——余华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经典书籍的价值往往要在人们仔细阅读之后,才会凸显出来……现在好多人以阅读多但不精而骄傲,这是不对的。切切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
——贾平凹
多元时代来临,各种价值观都同时存在,出版的图书也良莠不齐,就更需要有一些带有正面价值观的引导。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文学评论家白烨
重读经典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阅读,因为阅读能带给你知识,带给你力量。阅读决定人生,它将引领你走向更好的未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文学评论家陈晓明
年轻时养成读书习惯很要紧……一可以养成较有鉴赏力的趣味。二可以多知道一些知识,不至于心思太狭窄。三可以练思想和逻辑能力,避免僵化变聪明。古语说:“喜读书者,不以忙闲作辍。”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张颐武
我推崇读“书”而不是读“屏”。在被电视、电脑和手机这“三屏”所包围“读屏时代”,阅读日益浮躁化和功利化,希望商务版这套“为中国未来而读”的名著能让学生“离线”去读一点经典名著。
——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家孟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