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痴(共2册)/耿译世界名著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描写的是十九世纪中期的彼得堡,作品再现了俄国农奴制度废除以后彼得堡的广阔图景,但作家不像他在以前的作品中那样着重描写下层社会及其各种人物;在《白痴》中登场的众多角色,主要是贵族和官僚上层社会的代表,还有活跃在资本主义城市里的不同社会阶层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所有这些人物的全部括动和相互关系中,批判地描写了统治阶级,揭穿了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种种罪恶;他抓住金钱势力的本质,对资产阶级表现出来的卑鄙、猥琐、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等各种特征,进行了无情的鞭挞。集中体现了这些特征的,就是农奴制废除后支撑着贵族地主和官僚社会的托茨基们、罗戈任们、叶潘钦将军一家和伊沃尔金一家等。

内容推荐

《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创作于侣67年秋至1869年1月。

《白痴》描写了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家庭的绝色艾子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常年受地主托茨基的躁躏。后来,托茨基要出一大笔钱把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然而,就在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梅什金却突然出现,并愿意无条件娶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为妻。梅什金的行为使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深受感动,但她尽管深爱着梅什金,却还是在即将与他举行婚礼的那天,跟着花花公子罗戈任跑了。最后,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遭罗戈任杀害……

小说的主题可以分为两条主线。第一条是从道德心理的角度观察和表现资产阶级社会关系发展和旧的社会关系的解体;第二条是小说的故事情节,以男主人公梅什金公爵和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阿格拉娅的感情纠葛作为第二条关于善良和爱的人道主义的主线。梅什金公爵具有一颗善良仁爱的、帮助世人的心。虽然他被当时周围的许多人都称为“白痴”,但是与他亲近的人,都对他表露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虚伪的外表掩盖下羞于真实流露的喜欢与无上的信任,以及对真善美由衷的向往。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十一月底,正是融冰的时节,早晨九点钟左右,在从彼得堡到华沙的铁路上,有一趟开足马力的列车,驶近了彼得堡城。此时,天气阴湿,而且还有重雾。从车窗向外望去,铁路两旁十步以外,几乎什么也看不清楚。旅客中也有些是从国外回来的,只是三等车厢里比较拥挤,里面坐的全是短途乘车的小生意人。大家自然都很疲乏,经过一夜的旅程,眼皮都抬不起来了,人人都冻得发僵,脸色灰黄,好像雾的颜色一样。

在一节三等车厢里,有两位旅客,从黎明时起就对坐在窗边。这两个人都很年轻,都没有带多少行李,所穿的衣服也都不讲究,面貌也很特殊,还有就是两个人都能侃。如果他们俩彼此知道自己在这时候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那么,他们对于自己在这趟从彼得堡到华沙铁路三等车厢里相互对坐的巧遇,一定会表示惊讶了。他们中间有一个身材不高,二十七岁左右,头发卷曲,颜色发黑,眼睛是灰色的,很小,但是炯炯有神。他的鼻子扁平,脸上颧骨隆起;两片薄嘴唇不时露出一种傲慢、嘲讽,甚至是恶毒的微笑;但是他的额头很高,形状也很好看,弥补了面孔下部的缺陷。在这个青年人的脸上,比较显眼的是像死人一样苍白的脸色,他的体格虽然十分强壮,但由于脸色的关系,使他的全部面貌都带有倦态。同时,他还露出一种极端热烈的表情,这和他那傲慢、粗暴的微笑,以及严厉、自负的眼神都不相称。他的身上穿着一件宽大的小羔羊皮黑色紧领大氅,这使得他很暖和,即使是夜里也没有受冻。但他的邻人对于俄罗斯十一月潮湿的寒夜显然没有准备,所以只好浑身发抖,饱尝寒冷的滋味。他穿着一件十分肥大和厚重的斗篷,上面有一顶风帽。这件斗篷和在遥远的异邦(例如瑞士或意大利北部)的旅客们冬季常穿的斗篷一模一样。当然了,那些旅客并不打算走从埃待库宁到彼得堡这样长的路程。但是,在意大利觉得很有用,而且感到十分满意的东西,到了俄罗斯便不完全有用了。这件风帽和斗篷的主人也是一位青年,也是二十六七岁上下,身材比普通高些,一头浓密的金发,脸颊内陷,疏疏落落地生着一点几乎全白的小胡子。他的一双碧眼很大,经常凝聚不动,流露出一种平静却显得沉痛的神色,充满一种奇怪的表情,有些人抬眼一看,就会猜出他患有癫痫症。但是,这个青年人的脸却是愉快的、柔嫩的、干净的,只不过缺乏血色,现在甚至冻得有些发青。他手里摇晃着一个用褪色旧绸裹着的小包袱,这大概就是他的全部行李了。他的脚上穿着厚底皮鞋,还带有鞋罩——完全不是俄国式的。那个穿着紧领外套、生着一头黑发的邻座旅客看清了这一切,由于无事可做,于是就问起话来了。只见他带着一种冷嘲的样子,当人们对邻家的失败幸灾乐祸时,有时会表现出这样无礼、粗鲁的神情。他问:

“冻僵了吧?”

说罢,耸了耸肩膀。

“冷得厉害,”邻座的人异常爽快地回答说,“您瞧,这还是融冰的日子呢。如果到了大寒,那又该怎样呢?我真没想到,咱们国家会这样冷。我现在已经不习惯了。”

“您是从国外回来的吗?”

“是的,刚从瑞士回来。”

“哦!原来如此!……”

黑发的人打了个口哨,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于是攀谈起来。披着瑞士斗篷的金发青年在回答那个黑脸邻人的所有问题时,表现出惊人的直爽;对于那些十分鲁莽、无关痛痒、毫无意味的问题,并没有任何的怀疑。他回答说,他离开俄国的确已经很久,已经有四年多了,他到国外去是为了养病,因为他患有一种奇怪的神经病,这病类似癫痫或者维多司跳舞病,有些震颤和痉挛。黑脸的人听他说话时,冷笑了好几次。然后问道:“怎么样,外国医生给您治好了吗?”金发青年回答说:“不,没有治好。”黑脸的人听了,笑得更加厉害。

“哇!大概花了不少钱吧?你是咱们国家的人,为什么偏偏相信外国的医生呢,”黑脸的人带着讽刺的口吻说。

“这倒是真的!”一位坐在旁边的人插嘴说。这位先生穿得很差,好像是一个很冷酷的小官僚,四十来岁,体格强健,红鼻子,满脸疙疸,“的确是那样,他们只是白白地骗取俄国的一切资源!”

“但在我这件事情上,您是不对的,”从瑞士回来的病人用平静而和蔼的声调说,“由于我不了解整个的情况,当然我不能够与您争辩;不过,我的医生却拿出他最后的钱给我做回国的路费,而且我在国外的时候,他差不多养了我两年。”

“怎么?没有人供给您钱吗?”黑脸的人问。

“是的,在国外的时候,本来由帕夫利谢夫先生供给我钱,可是他在两年前去世了;后来,我写信给国内的叶潘钦将军夫人,她是我的远房亲戚,但是没有接到她的回信。所以我只好这样回来了。”

“那么,您要投奔什么地方呢?”

“您是说,我要住在哪里吗?……老实说,我还不知道呢……是这样……”P2-4

序言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演讲时提到:“中俄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俄罗斯人民所熟悉。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我们这一代人也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我年轻时就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

事实也恰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俄国文学名著对现当代中国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从19世纪末开始,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俄罗斯文学巨匠的作品就不断被介绍到中国来。鲁迅先生在读了这些俄罗斯大文豪的作品之后,认为中国读者通过俄罗斯文学“看见了被压迫者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并把俄罗斯文学视为“导师和朋友”。除了鲁迅,其他诸如郭沫若、巴金、茅盾等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也都是俄罗斯文学的翻译者和积极推广者。

耿济之对于俄罗斯文学名著的翻译,无疑是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成就也是最辉煌的。耿济之不但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大家,还是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俄罗斯文学巨匠的研究者,是沟通中俄文化交流的外交家,被誉为“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耿济之先生从1918年开始发表第一篇译作《克莱采尔奏鸣曲》(托尔斯泰著),到1947年他去世前翻译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们》(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和《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高尔基著),在这短短的30年中,他翻译了世界上28位著名作家的90部名著,共有七八百万字,其中大多数是俄罗斯作家的名著。

2006年,俄罗斯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代表团主要成员、俄罗斯当代著名的作家拉斯普京在回顾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时说:“中国人真正‘阅读俄罗斯’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我们要记住两位最早也是最杰出‘阅读俄罗斯’的中国人——瞿秋白和耿济之,他俩是中国最早的俄语学校——北京俄文专修馆的同窗。表达出来,如果不说优于,至少也丝毫不逊于英语。”

基于以上的这些因素,同时也为了满足读者渴望阅读耿译世界文学名著的需求,我们将民国时期出版(目前已经是绝版)的耿译俄罗斯名著系列进行了重新整理,并再次付梓发行,以飧读者。

本书以开明书店于1946年12月出版的版本为底本。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校者在尽量保持耿译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对原译中的个别错字、人名、地名、称谓等进行校改。其余的内容,我们都尽量保持了原译风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