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一部有着蓬勃生命力的奇书。这本书长期在民间流传,其字里行间凝聚着兵家智战和平民生存的深奥智慧。因此,书中的谋略不只用于军事,也可用于人生,可以称为“文武兵法”。
谋为权宜之计,略为长远之策,简单说来,“谋略”二字就是指对事物有前瞻意识,并能在关键点上采用间接、潜隐、奇妙的手段,从而达到目标。《三十六计》就是谋略书中很有特点的一部书,计名通俗,手段直接,目的鲜明,既适用于具体的战术,也适用于重大的政治抉择,各行各业的领导者都能从中找到新的秘诀。
《三十六计》是现代人开创人生局面、掌握为人之道、深谙处世哲学、遨游职场商海以及赢得感情生活的最佳指导书。
智谋是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善于使用计谋的人,使乱世成治,穷变富,贱成贵,颓局可以扭转,晴天能起风雷。
人生就是战斗,战斗必有丌谋。人人都站在战斗行列,肯动脑筋想计的人,始终会占据主动地位,上至朝堂,下至市井,几无处而不适。
《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并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双璧,是一部有着蓬勃生命力的奇书。
《三十六计》字里行间凝聚着兵家智战和平民生存的深奥智慧,是一部纯讲实用的谋略之书。
《三十六计》既适用于具体的战术,也适用于重大的政治抉择,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制胜的秘诀。
刘经理平息风波
某外企公司年终评选明星促销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刘经理的团队选出了一位最有能力、最资深的候选者报到总部,通过后全国范围进行通报。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人事部一位负责培训工作的女经理杀出来,发邮件给相关人员说,刘经理推选的此位促销员在最近的手机短信测验中与对班互抄有作弊之嫌,她表示反对!
邮件一出,负责全国零售的经理和管理促销员的主管马上紧张起来,回邮件叫刘经理查清楚,重新考虑再行推选。此女经理的人事部上司也表态支持说,如果促销员有诚信问题就不能参加评选。
此事很突然,刘经理正在休假中,下属慌忙来电求救。刘经理一听也觉得此事棘手:首先,在外资公司一涉及到诚信问题几乎是死罪,无可申辩,尽管那些测验只是无关痛痒的事情;其次,主角只是个小小促销员,没人会因为在乎她的去留而大动干戈,一般情况下都只能够将她牺牲掉。但刘经理并不这么看,他觉得此女经理想借此打击他的团队而达到扬其气焰的目的,让他的团队再也不敢轻视她的作用和其负责的工作。另外,如果此时刘经理轻易认输,此促销员会大受打击,甚至离开,下属们也会觉得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士气大伤。
面对几乎无一线生机的难题,刘经理苦苦思索,决定用围魏救赵计来破解。要此事的发起人停手,必要反攻其漏洞或必救之处,否则她是不会罢休的。
什么是她必救之处,只有证明她的行为是在为人事部添乱。于是,刘经理就与下属们沟通,后发邮件说,此人如果是有诚信问题,不仅不能选为明星,而且和她一样有类似行为的人要马上开除!
全国促销员为应付那无聊的测试有不少人作弊,这样打击面一下子就扩大了。刘经理的下属依计而行,他们委屈地回复大家,阐述招人的难处,还有新人难以胜任的种种。
这时,刘经理顺势一棒,掷地有声地说:“招人是人事部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新人不熟产品知识,那是人事培训部的问题!”顿时,刘经理将形势化被动为主动,他们如果继续纠缠下去,最终还是回击自己。结果,此事不了了之,刘经理推选的下属成功当选为明星促销员。
购房者高明杀价
围魏救赵计在军事上是一个成功的谋略,历代屡用不鲜。当人们掌握与使用它时,就是一种策略;当人们具体运用与操作时,就是一种方法论。不但古代战争可用,现代战争也可用,各行各业都可用,并且都会获得奇迹般的效果。
某市某户全家移民国外,欲出售自己的住宅,要价200万元,委托房地产中介公司代理。中介公司业务员接下本案后,积极地策划广告,宣传其所处优越的地理位置、房间布局的合理性及其配套设施的全面与完善,很快将房子推展到了市场上。
两周后,出现了—位买主。他参观完本所住宅的里里外外,对各方面的条件很满意,但只出价180万元,这与卖主的底价尚差20万元。业务员无奈,只有回头找屋主议价。经过3天的商议、协调,屋主终于同意将售价降为190万元,并声明不再降价。
售价190万元与买价180万元相比,仍有10万元价差。鉴于卖方态度坚决,为了促成这项交易,业务员只好硬着头皮再回头找买方协调。费尽口舌,买方态度缓和,做出让步,同意再加价5万元,总价185万元。为了表示自己购房的决心与诚意,还当场付了5万元的斡旋金。
无巧不成书,就在交付斡旋金的当晚,买方又找来业务员,告诉他说:“一个月前我在别处看过另一栋房子,论各方面条件,都比我现在看好的这所房屋称心如意,只因为当时屋主不肯降价,几次交涉谈判未能成功,我只好放弃了。可谁知事情已过去这么久了,我差不多已把这件事忘掉了,就在一个钟头前,那家中介公司突然打电话来告诉我,屋主愿意依我的价格出售。可我今天已下付了斡旋金,若房主仍不肯降价,我衷心地希望你能退回这5万元。”
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可难倒了业务员,对中介者而言,并无退款与否的决定权,除非屋主同意或屋主接受买方的价钱后,买方又反悔不准备买房,才能将其预交的斡旋金没收。而眼前面临的情况是:一方言明不再降价,另一方声称打死也不再加价,中介者处在夹缝中左右为难。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尽快把信息传给屋主,由屋主自行决定。
屋主听到消息后也犯了难。既然买主更中意前一户房子,就有可能反悔,如果答应他的要求反遭对方拒绝,在目前经济不景气、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交易不大活跃的状态下,错失了这笔买卖,新买主不知何时再现。
因事出突然,卖方左思右想,一时想不出一个妥善的办法。买方又以“前屋屋主催问甚急”为由不断来电要求中介早早回话,否则应立即退回斡旋金。局面就这样陷于僵局之中。
经过几十分钟的“深思熟虑”,屋主终于赌博性地同意以买方价格出售,若买方拒绝,则可顺理成章地将这5万元“纳入私囊”。
中介人把这一决定转告买方,买方表面上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申辩着:“我其实比较喜欢的还是前面那套房子,但后面的那套房子的卖方又同意了我的开价,如果不接受这项交易,将立刻损失掉5万元。”经过中介人在中间不断地周旋,买卖双方终于勉强成交,达成协议。
就本案住宅成交的整个过程来看,似乎“水到渠成”,其实是买方运用“围魏救赵”的谈判策略延伸出来的高明杀价手法,以5万元斡旋金为诱饵,又以“前屋”之事相威胁,使对方陷^进退维谷的局面,最终,实现了买方削价的最终目的。
P23-25
中华民族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长于思辨,精于筹谋。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兵家辈出,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创造了无数垂范千古的军事谋略杰作。《三十六计》就是一部集历代兵家韬略之大成的谋略奇书,与古老的《孙子兵法》并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双璧。
《三十六计》是一部有着蓬勃生命力的奇书。这本书长期在民间流传,其字里行间凝聚着兵家智战和平民生存的深奥智慧。因此,书中的谋略不只用于军事,也可用于人生,可以称为“文武兵法”。
谋为权宜之计,略为长远之策,简单说来,“谋略”二字就是指对事物有前瞻意识,并能在关键点上采用间接、潜隐、奇妙的手段,从而达到目标。《三十六计》就是谋略书中很有特点的一部书,计名通俗,手段直接,目的鲜明,既适用于具体的战术,也适用于重大的政治抉择,各行各业的领导者都能从中找到新的秘诀。
《三十六计》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的定名颇具意味,其内容反映出浓厚的《易经》文化色彩。计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阴阳相生相克的思想。这种思想第一次被阐述是在《易经》中。《易经》也是中国人的一种智慧,“易”,就是变化,《三十六计》将“易”的变化规律与谋略原则结合起来,借助太阴六六之数,并暗合六十四卦中阴卦三十有六的成数,造就出这部充满玄机的兵法奇书。
在《三十六计》里,这一思想突出表现在可见(明处)与不可见(暗处)两种对立面的协调,“暗处”指计谋要在秘密中筹划和执行,“明处”指计谋的公开外延。这部神秘而实用的书籍,通篇以智慧为本质,每一计都是谋略的精华。这些古老的智慧竞穿越了悠悠时空,至今仍字字如金,分量不减,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三十六计”一语,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遂为后人所沿用,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计谋好比无形的刀子,深深隐藏在人的脑子里,要使用时,便会闪亮亮地露出刀尖。不仅是军人,就是政治家、商人和学者都需要它。善于使用计谋的,使乱世成治,穷变富,贱成贵,颓局可以扭转,晴天能起风雷。人生就是战斗,战斗必有计谋。人人都站在战斗行列,一疏忽便会被人挤倒。肯动脑筋想计谋的人,他始终站在主动地位,上至朝堂,下至市井,几乎无处而不适。
中国人在掌控人生方面的智慧是举世公认的。《三十六计》不愧为现代人开创人生局面、掌握为人之道、深谙处世哲学、遨游职场商海以及赢得感情生活的最佳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