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腹中胎儿的安全,在重度烧伤后拒绝使用任何药物,在极度疼痛中煎熬几十天后产下孩子的母亲;可以看到为了山里的孩子,即使在尿毒症晚期大小便不能自理仍然吊着导尿袋走上讲台的山村教师;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让孩子的生命能够从另一个意义上延续,毅然捐出身患绝症的七岁儿子全身器官的父亲……无数鲜活真实的人物一一走进《传奇故事》,他们以生命的顽强、人性的美丽感动着我们的编导,而编导也将这份感动倾注于节目中,将这份感动通过《传奇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传奇故事(4)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传奇故事栏目组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传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腹中胎儿的安全,在重度烧伤后拒绝使用任何药物,在极度疼痛中煎熬几十天后产下孩子的母亲;可以看到为了山里的孩子,即使在尿毒症晚期大小便不能自理仍然吊着导尿袋走上讲台的山村教师;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让孩子的生命能够从另一个意义上延续,毅然捐出身患绝症的七岁儿子全身器官的父亲……无数鲜活真实的人物一一走进《传奇故事》,他们以生命的顽强、人性的美丽感动着我们的编导,而编导也将这份感动倾注于节目中,将这份感动通过《传奇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 内容推荐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价值观也日趋多元,但在这个多元社会里,总有一种共同的情感需求、一种主流价值观占据人们心灵,占据社会主导地位。正如著名诗人、作家柯岩评论《传奇故事》的文章中所写“无论历史多么曲折,流行时尚怎样占天霸地,人心所向依然是淳朴善美、诚信道义。” 以讲故事为主的《传奇故事》,为你讲述一个涉及真善美、德义理的社会故事。它的素材主要来自全国各地传媒所采编的优秀节目,《传奇故事》通过对这些节目的再度整理挖掘加工,使之形成一种独特的个性魅力。 目录 是恩人还是仇人 神童的烦恼 手术刀下变美女,没成明星告医院 是谁割断了夫妻情? 是谁给她下了魔咒? 水深火热的亲情 深山里的爬行女孩 师生奇缘 谁说子弹不长眼 善忘背后的冷漠 她比亲妈还爱我 她的脑子哪去了 偷偷嫁给你 我的心掉了 王陵盗影 我是谁? 无人能挡,我爱你 无形黑手 兄弟如手足 下岗甜甜上岗让 “孝顺”争夺战 猩猩戒烟记 寻找半个世纪前的初恋 寻找我的中国恋人(上) 寻找我的中国恋人(下) 夜半“鬼找墙” 隐藏在拯救和抛弃背后的秘密 浴火重生 哑妻说话 一觉醒来成孤儿 后记 试读章节 神童的烦恼 古时候,人们特别崇拜“神童”,还有专门的“神童”选拔机制,比如汉代的选举法就有这样的规定,“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也就是说,如果哪家的孩子年纪很小,却很会写文章,朝廷就任命他为“童子郎”。小小年纪就可以当官,今后的荣华富贵不断,这还不让人羡慕吗?所以,历朝历代都有“神童”辈出,我们现在随口就能说出几个,像数学“神童”曹冲,六岁就会给大象称体重;文学“神童”王勃,六岁就能写诗,十四岁写了《滕王阁序》;还有政治“神童”甘罗,能言善辩,十二岁就当上了宰相。大概就因为有这个传统,到了现代,虽然再也没有明文规定“神童”可以做官,可人们还是对创造“神童”、发现“神童”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我们今天的故事,就和“神童”有关系。 小小神童写日记 我们先来认识一对夫妻,丈夫叫窦玉明,是江苏省丹徒县人,妻子叫杨叶紫,是河南省洛阳市人,两人在1993年就结了婚,婚后不久,杨叶紫发现自己怀孕了。和其他快要做母亲的人一样,杨叶紫有些激动,而且这种激动和一般人可不同,因为她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并早就计划好,等怀孕以后,她要把这个孩子打造成一个“高质量”的宝宝。怎么个“高质量”,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杰出”、“品位不一般”、“志气够大”。现在杨叶紫怀孕了,眼下第一步就是做好胎教。她借了一台录音机,经常一边织毛衣一边听少儿歌曲,一边听还一边对肚子里的宝宝说:“宝宝,这首歌是《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是《蒲公英的种子》。”哪怕是在做家务的时候,杨叶紫也不放过做胎教的机会,经常一边扫地抹灰一边给肚子里的孩子讲故事:“从前有个小猫,钓鱼的时候三心二意……”就这样,不久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杨叶紫给孩子取名叫窦蔻,她丈夫姓窦,正好这窦蔻和“豆蔻年华”里的那个豆蔻发音是一样的。杨叶紫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很好,虽然“豆蔻年华”一般都是形容女孩子的,可她相信这个名字会给儿子带来好运,让儿子的豆蔻年华也像花一样美好。 很快,窦蔻四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还透着些机灵劲。这期间,父亲窦玉明经常在外打工,教育窦蔻的担子就全落在母亲杨叶紫身上了。四年来,她一直都朝着“打造”“高质量”宝宝的目标努力呢。在她的培养下,窦蔻一岁半就能识字,三岁就会查字典,看儿童刊物。这孩子还真有点与众不同,可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呢。四岁开始,母亲就开始教窦蔻写日记,母亲发现窦蔻很喜欢看书,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不管是名著还是小人书,拿到手里就放不下。于是,她就启发窦蔻:“很多文学大师就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果然,她这话就起了作用,打那以后,每天一吃完晚饭,窦蔻就会搬个凳子,坐到自己的小书桌前,拿出本子记日记。有人可能不信了,一个四岁的孩子,能认识几个字呀?还会写日记?不过是在本子上随便画画,装装样子吧?那您就猜错了,窦蔻写的日记,不仅句子通顺,没什么语法错误,而且这日记里说的一些话,谁听了都会忍不住叫绝。举两个例子:有一次白天的时候,窦蔻在屋里画画,他画了很多个太阳,母亲看到了,就问:“你为什么画这么多太阳呀?”窦蔻没吭声,但是晚上他就在日记中写道:“白天屋子里太暗了,我要画很多的太阳,然后把这些太阳贴在房间里,这样屋里就会变得亮堂了。”还有一次,窦蔻的父亲从外面打工回来了,一进门就抱着窦蔻亲了一口,可没想到父亲的胡茬儿却把窦蔻扎疼了,晚上窦蔻就在日记里写道:“以后我要发明一种吃胡子的虫子,只要在爸爸的脸上爬个几圈,就能把胡子统统吃掉。'’听过刚才这两段事例,相信大家都会像我一样,露出会心的微笑,还用说吗,这孩子太有才了。虽然其他四五岁的小孩也都很有想象力,有的把自己想象成超人拯救地球,有的想象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可窦蔻不一样,照他说的,纸画的太阳和吃胡子的虫子,这些都是有实用功能的工具,透着很强烈的创新意识,虽然这些想象还有点天马行空,但如果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没准一个发明家就这样诞生了。窦蔻身上的这些与众不同,母亲杨叶紫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她看来,窦蔻已经超出了她当初期望的那个“高质量”,不只是杰出,而且离传说中的“神童’’已经不远了。 少年作家一夜成名 又过了两年,窦蔻六岁了,已经记了几十本日记。有一天,他又在日记里写了一个好玩的故事,说他抓到了一只正在偷粮食的老鼠,为了让这只老鼠以后不再偷吃,他给老鼠换了个胃,结果老鼠换了胃以后,再也不吃粮食也不吃肉了,鼠患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就是这个故事,彻底改变了窦蔻的命运。您猜怎么的,窦蔻的母亲把这个故事拿给了一家出版社的人看,结果人家不但对这个故事赞不绝口,还决定把窦蔻这两年写的日记整理成书,发行出版,书名就叫《窦蔻流浪记》。后来,这本书又被一位台湾出版商看中,买走了版权,把书改名为《我给老鼠换个胃》,并翻译成几国语言,向全世界发行。这样一来,小窦蔻的大名冲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据说,就连美国《华侨新闻报》、英国《泰晤士报》,还有日本的《读卖新闻》都跑到窦蔻他们家做采访,至于国内的媒体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大家都在感叹:“太了不起了,六岁的孩子就能出书了,这是‘天才作家’!是‘神童’啊!”可是,面对这些荣誉和众多一阵风跑来的记者,窦蔻是什么反应呢?他一个六岁的小孩,成天屁股后面跟着一群记者,有的拿着话筒,有的扛着摄像机,没准就吓哭了,要不就挺得意?实际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荣誉,窦蔻显得比大人还冷静。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一段当时的采访,前面我们说过了窦蔻有多聪明,而且经常语出惊人,可是都没亲眼见过,看完这段录像后,大家就知道他名不虚传了。 记者:“你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窦蔻:“我觉得自己多长了一只眼睛,像二郎神,但是我也没有多长一只鼻子,有四只鼻孔,我觉得我只不过是写了一两本书,我自己还是一个小孩,人跟人之间都是一样的。” “我没什么了不起,就是比一般人多长了一只会观察生活的眼睛。”您说,这话要是个二十多岁的大人说的,那叫冷静、谦虚,可这话从一个六岁小孩的嘴里说出来,就叫惊人了,哪有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把名利看得这么透彻呢?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已经透露出他的与众不同了,可见这一夜成名,对窦蔻来说是迟早的事。不过,有句老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窦蔻成名之后,得到的也不全是鲜花和掌声,时不时就会有人出来扔几个臭鸡蛋。有一次,一个记者采访窦蔻时就问了一个问题,说:“你的书是不是你爸爸妈妈帮你写的?”你说这问题也太伤人自尊了,怎么六岁的孩子就不能当作家写小说了呢?不过,既然记者会问这个问题,说明肯定有这种怀疑的人不止一个两个。面对这样的质疑,窦蔻脸不红心不跳,张口就背了几段书里的内容,背完后还解释,为什么这段要这样写。这么一来,还用问吗,书肯定就是他写的。这也都是名气太大惹的祸,而且这越往后麻烦就越多,家里的客人成天川流不息,有来采访的,有请窦蔻去讲座的,还有望子成龙的父母来向窦蔻父母取经的。时间长了,窦蔻的父亲就觉得不妙了,家里整天这么热闹,窦蔻还怎么学习呀?总不能说,当了“神童”就什么都不干了吧。为了避开外界的干扰,窦蔻十二岁的时候,父母费了好大一番工夫,把家从江苏丹徒搬到了河南洛阳,过起了隐居式的生活。P8-10 序言 江西卫视《传奇故事》开播4年来,承蒙全国观众厚爱,收视率一直高位运行,培养了无数稳定而忠实的观众群,在省级卫视众多社教类栏目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应广大观众要求,《传奇故事》的部分精选节目文稿集结成书,即将面世,对此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传奇故事》2005年元月开播,第二年就与《百家讲坛》、《超级女声》一起被业界视为“2006中国电视三大现象”;同年,栏目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2007年,在“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评选中,《传奇故事》名列前茅;在《新周刊》“2007中国电视节目榜”中,《传奇故事》被评为“最会讲故事的新闻节目”;2008年,《传奇故事》主播金飞获“金话筒”奖,一个栏目先后获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和播音员主持人最高奖,这在电视界是不多见的。 无论是从权威的专业角度还是从大众的民间角度,《传奇故事》都获得了一致认同,可见《传奇故事》是一个优秀的栏目。那么,什么样的作品称得上是优秀呢?有位业内人士说过,“我想就像小时候父母、老师教育我们长大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样,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栏目一定是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这个栏目从思想上一定是高扬时代主旋律、是催人奋进的,内容一定是关乎国计民生、是大家关心的;体现出的一定是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格调。”应该说.《传奇故事》正是这样一个栏目。 当下的电视竞争可谓惨烈,在这样的竞争中,《传奇故事》年轻的编创人员能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真善美,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实践着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与道德情怀,我想这是栏目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根本原因。 “人生的起起落落,生活的悲喜无常,尽在每晚《传奇故事》”。在选材中,《传奇故事》始终把镜头对准百姓,以人为本,把人的命运作为主要讲述对象,扣准人民群众的心弦,与广大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共振共鸣。 用最符合电视收看规律的方式传播和评点事件是《传奇故事》深入人心的第二个法宝。在《传奇故事》中,少有华丽的辞藻、高深的议论,更多的是悬念迭起、引入入胜的故事讲述,尤其是主播金飞的点评,贴近大众、平实亲切,不拔高,不媚俗,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正是这种深深植根民众、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的文风,大大拉近了节目和观众的距离。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价值观也日趋多元,但在这个多元社会里,总有一种共同的情感需求、一种主流价值观占据人们心灵,占据社会主导地位。正如著名诗人、作家柯岩评论《传奇故事》的文章中所写“无论历史多么曲折,流行时尚怎样占天霸地,人心所向依然是淳朴善美、诚信道义。” 在《传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腹中胎儿的安全,在重度烧伤后拒绝使用任何药物,在极度疼痛中煎熬几十天后产下孩子的母亲;可以看到为了山里的孩子,即使在尿毒症晚期大小便不能自理仍然吊着导尿袋走上讲台的山村教师;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让孩子的生命能够从另一个意义上延续,毅然捐出身患绝症的七岁儿子全身器官的父亲……无数鲜活真实的人物一一走进《传奇故事》,他们以生命的顽强、人性的美丽感动着我们的编导,而编导也将这份感动倾注于节目中,将这份感动通过《传奇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 作为掌握最先进传播媒体的电视人,我们心中永远想着大众,而观众也给予了我们最大的回报,可以说,《传奇故事》的成长与千万观众的呵护、关爱和支持密不可分,是观众的认同带给了《传奇故事》所有的荣耀。新年伊始,为纪念《传奇故事》在江西卫视开播第五个年头,我们特地从《传奇故事》已播出的一千多期作品中精选出近百个故事编辑成册奉献给大家,这些故事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疑窦丛生的探秘类选题,也有极富警示意义的案件类题材。当然更多的还是赞美人间真情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借着这些撼人心扉、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再次重温《传奇故事》一贯倡导的真、善、美、德、义、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主流价值观,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共建我们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 后记 《传奇故事》在江西卫视上星播出4年来屡有圈内的朋友和热心的观众建议将文稿整理出版.但总又疲于栏目的日常工作,所以不断提及又一拖再拖。2008年7月,长沙台在浏阳举办了一次故事类节目的研讨会,在会上经北京台赵京春老师介绍,有幸结识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公安图书分社的赵学颖社长,彼此相谈十分投机、无意之间、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事就在很短的时间里很愉快的谈定了。搞电视15年了,也许是隔行如隔山吧,看到平日里用来叙述的话语如今变成了文字而印于纸上,感觉很是特别。反复翻阅这厚厚的一叠书稿,在感觉到成就的同时也揭开了因为烦琐的工作而已尘封了已久的记忆,每一篇稿件就像是一个历史的片段,汇集在一起使得转瞬一过的4年变得非常厚重。在本书即将发行之际,我谨代表《传奇故事》制作团队,向所有支持过我们的制作播出机构表示感谢。 《传奇故事》是以新闻时事事件的二度解读加工为核心竞争力的栏目,记得在2003年的3月份闹“非典”之前,我独自一人在江浙转了一圈,两地省台的朋友们非常热心的为我提供了我所需要的帮助,这一趟下来,我带回的就是栏目第一批播出的选题,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去的地方多了,朋友变多了,节目源也更多了,正是由于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的各个频道、各个栏目的大力支持,《传奇故事》才有了今日辉煌的根基,而且在不断的接触中,一些朋友们也对栏目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使得《传奇故事》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从栏目开播到现在,我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只要是兄弟台的同行来到江西卫视,不论来的是领导还是记者编导,只要我在南昌就一定要和他们坐上半天一天,因为对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我的行为.我唯有以真诚和热情相回报。《传奇故事》之所以精彩,正是他们为栏目提供了着力点和发挥的空间。我想说一声谢谢还不足以表达一切。《传奇故事》主创团队各个工种的人员都有同一个信念,那就是通过每个环节的加分使节目出彩,这不仅仅是为了收视,更是为了对得起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同行们。回首《传奇故事》的4年,感慨也好,感叹也罢,千言万语化成的还是那两个最普通、内涵却又最丰富的文字“谢谢”。 感谢所有为本书的发行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朋友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