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相残到相爱(两性行为的自然演化)/动物行为学大师佳作书系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德)维托斯·德吕舍尔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这本广泛考察动物与人类的结偶与性关系的书中,作者维托斯·德吕舍尔仔细考察了三种比理性更强大的本能,性、攻击与亲和性结对驱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于300多种动物的结偶习惯与繁殖方式的描述,展示了这些强大的本能的相互作用,对动物的交配与繁殖方式的演化与发展作了追本溯源的探索。因此,这是一幅关于动物们各种令人惊叹的繁殖与生命延续方式的生动而富于启发性的全景图。《从相残到相爱(两性行为的自然演化)》还对攻击型与亲和本能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着智力、意志、行为与责任感的潜意识力量提供了新的见解。

内容推荐

在这本广泛考察动物与人类的结偶与性关系的《从相残到相爱(两性行为的自然演化)》中,维托斯·德吕舍尔(VitusB.Dr6sctler)第一次仔细考察了三种比理性更强大的本能——性本能、攻击本能、亲和性结对本能——之间的关系。相吸互趋的亲和驱力的新近发现,导致了科学家们对先前关于动物们的求爱与结偶习性、人类的爱情与婚姻信念进行重新审视。

动物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两种极为不同的力量——性本能、基于亲和感即相互亲和与喜爱的情感的社会性结对本能,会使得两个动物个体结合在一起。性本能使雄性与雌性结合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场交配或最多只有一个交配季节那么长。而社会性结对本能则能将两性关系持续多年乃至终身。《从相残到相爱(两性行为的自然演化)》所探讨的,就是当其在两性关系中起作用时的社会性本能。

通过对300多种动物的结偶习惯与繁殖方式——这些行为方式有时显得怪诞、有时显得恐怖、但总是那么迷人——的描述,德吕舍尔展示了这些强大本能的相互作用。在本书中,他对动物的交配与繁殖方式的演化作了追本溯源的探索:从只由雌性构成的单性动物到自然所“发明”的雄性,从早期的动物作为常规交配方式的强奸到诸如一雄独占群雌的后宫制、试婚和维持终身的一夫一妻制等习俗或制度。

借助众多引人入胜的生物学史料,这本书向人们展示出:动物们也表现出了许多通常都被看作是人类专有的行为方式,如调情、送礼、订婚、试婚、多偶(一雄多雌或一雌多雄)、一妻多夫、同性恋、卖淫及受制于情感条件的性无能、不忠、离异与和解等。而且,德吕舍尔经常从对动物们的相应生活的描述,转而以同样富于机智和敏锐洞察力的文笔描写起人类的性生活和结偶习俗来。

目录

导论:亲和性,攻击性的真正对立面

第一篇 关于雌雄两性的自然实验

 第1章 处女生育:原始的繁殖形式

 第2章 雌雄一体雄性的创生

第二篇 吸引与排斥的种种信号

 第3章 一见钟情:结对本能的发现

 第4章 被误导的行为:仿拟所导致的不当

 反应

第三篇 非理性的力量

 第5章 洗脑与情感的反常:条件反射

 第6章 本能,行为背后的动力:什么是本能

第四篇 相聚的问题

 第7章 从同类相残到相爱:攻击性的克服

 第8章 我是雄还是雌:性别角色的混淆

第五篇 如何赢得一个雌性的爱

 第9章 爱情的和谐法则性伴侣如何协调

 他们的情感

 第10章 求爱的规则:从决斗到求爱

 第11章 礼物决定友谊求爱时的喂食行为

 第12章 集群式求爱与婚姻市场:群体求爱

第六篇 没有能力结婚的动物们

 第13章 没有权力就没有性生活:动物们的领地

 行为

 第14章 美使得雄性丧失了结婚的资格:竞技场

 行为

 第15章 围场中的求爱:火鸡的独裁体制

 第16章 帕夏们的不幸生活“后宫”或妻妾群

第七篇 婚姻的形式

 第17章 互不相识的婚姻伙伴:“同居婚姻”

 第18章 只有富于攻击性的配偶才会待在一起:

 季节性结偶

 第19章 彼此忠诚只是一种幻想吗:持久的一夫

 一妻制

 第20章 从动物到人:作为一种文化创造的一夫

 一妻制

 第21章 兄弟姐妹可以结婚吗:动物们怎样学会

 识别合适的性伙伴

 第22章 通奸与离异一夫一妻制的好处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影响动物生活的因素的多样性,使得我们难以分析动物的行为模式,也难判断类似的行为模式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本书的读者们应该将这一点牢记于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各种动物的演化所牵涉到的力量是错综复杂的。

起初,生物世界中并不存在雄性,也不存在性行为。最初的生物都是无性繁殖的。要理解这一事实,我们首先必须理解繁殖的本质。

我们可以将繁殖定义为,某些蛋白质大分子准确地复制出它们自身这一生物化学性能的表现及其结果。如我们所知,包括几百万种各具特色的动植物在内的所有的生命,以及雄性与雌性的分化,都是蛋白质分子努力以其所有可能的、最为高效的方式自我复制的结果。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史刚刚开始的时候,大自然就倾向于尽可能准确地复制所有存在的生命形式。在数十亿年前,当地球还是单细胞生物的家园时,没有雄性也没有雌性,所有这些微小的、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生物都是中性的,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以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的形式来繁殖。

通过分裂来进行的生殖使得由此产生的生物体具有两个令人嫉妒的优点,即永远年轻和某种意义上的不朽。如果一只阿米巴去寻找自己的祖先,那么,即使回溯上亿年,它也不会碰上一具祖先的尸体。当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一只阿米巴时,我们所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在仅仅一小时之前出生的生物,它的出生就是作为其父母的那个细胞分裂成了两半。那个身为父母的细胞则是昨天在身为祖父母的细胞分裂成两半时出生的,而那个祖父母细胞则又是两天之前出生的,以此类推。由此,我们可以描绘出一只阿米巴所属家族的一幅完整的树状繁衍图,回溯数十亿代阿米巴的繁殖史,直至追溯到第一个单细胞生物出现之时。

从来不曾有过任何一只现在活着的阿米巴的直接祖先死亡过。如果一只阿米巴死了,它就不能再分裂并由此也就不可能有后代。有毒物质、饥饿、不利的气候条件及以阿米巴为食的天敌,从来都不曾要过那些身为父母的阿米巴的命,而只要过它们的双胞胎兄弟的命。然而,一只阿米巴的不朽只是在它已经活过数不清的岁月这个意义上说的。我们不可能预言它在未来也是不朽的。关于它的未来,我们能够唯一稳妥地作出的预言是:它不会因衰老而死亡。只要它不饿死、不被天敌吃掉、不中毒,或不被恶劣的气候所害,这种微小的生物就会永远年轻,因为生物学的经验性法则告诉我们,只要一个生物体不停止生长,它就不会衰老。

许多人都会对巨龟经常能活到300岁而人类很少有能活到100岁感到疑惑。答案是:巨龟们一直到死之前几年才停止生长。在200岁时,他们仍然在生长,只不过不像20岁时生长得那么快而已。持续生长就是他们保持年轻的秘密。能活到100岁的鳄也是这样;毫无疑问,恐龙同样如此。加利福尼亚巨杉直到死之前不久才停止生长,它们可以活到4000岁,生长到高度超过]00米。

我们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微小的阿米巴,它从来没有变得很大,却能够持续生长达数百万年之久。一旦它的身体达到一个临界尺寸,它就会分裂、生长,再分裂、再生长,如此循环不息。只要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还没有全部灭绝,它就会继续生长下去。

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因此它们能够自我分裂并持续不断地自我更新,从而永远年轻与不朽。可惜的是,多细胞生物不能以这种方式运作。放弃年轻与不朽,是高度发展的生命形式为他们的复杂化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获得与失去总是并存的,这一法则同样适用于生命演化史。随着生命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因衰老而死亡的现象也就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在多细胞生物诞生前,大自然已经在单细胞生物的繁殖行为方面取得一种革命性创新,这就是无性的(指尚未出现性别差异的生物个体之间的)性行为。

P12-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