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激发大家爱好军事的兴趣,本书将揭开军事演习这一神秘面纱,带你走进演兵场,向你介绍一百多个国家军事演习的内幕情况,如:美军每年都搞哪些演习,是如何组织实施的?美军是怎样搞核演习、太空演习的?美军为何频频在亚太地区搞演习,主要针对谁?俄军演习与美军有什么不同?日军都搞哪些演习?日美每年例行演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北约演习练些啥?为何频频与“和平伙伴关系”国之间进行联合演习?印美联合演习近年来为何升温?世界上一些中小国家军事演习怎么搞?演习对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有多大帮助?近几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举行联合反恐演习,效果究竟怎样?一次演习费用要多少……
军事演习是在近似实战条件下实施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中的最高形式。它是提高各级指挥员和机关组织指挥现代战役战斗能力,使部队熟练掌握各种战斗技能,密切诸军兵种协同动作,培养战斗作风,提高实战能力,检验编制装备,探讨作战方法等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演习,可以看出演习国的国防政策、作战思想、战略战术、部队素质与训练水平、武器发展状况、作战保障能力,以及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各种情况,还可以了解演习合作国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演习的对象是虚的,但反映出的问题一般都是实的。因此,很多演习对外保密,充满了神秘色彩,局外人往往只能雾里看花。
本书较详细地收录了二十世纪以来历年大国军事演习的情况,对一百多个中小国家的军事演习情况也作了概述,每章还有军事观察家、专家作出精辟独到的点评。这样可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各国军事实力、作战思想、作战方法及兵力运用等情况,一一化解演兵场上的秘密,领悟各国演习的真谛,同时还可进一步认识、分析和判断国际战略形势、战争形势乃至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
(1)演习背景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广阔的外层空间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们逐渐认识到,太空不仅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
美军航天司令部在其“2020年设想”中称,美军“今天的军事作战十分依赖于航天能力,在21世纪将更加依靠航天能力”。美国先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小“星球大战”计划、研发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更是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退出《反导条约》,大力推进NMD的部署。美国空军部长基斯曾毫不掩饰地宣称:“在统治太空这个问题上,我们拥有这种地位,我们喜欢这种地位,并且我们打算继续保持这种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军在太空战作战理论、部队编制和指挥机构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为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作战,美军加紧组建天军。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军就组建了由100多名宇航员和7000多名航天技术人员组成的航天师,负责美军航天飞行器的发射和控制工作。2000年5月9日,美国空军参谋长和空军部长联合签发了《航空航天部队:保卫21世纪美国》白皮书,第一次以纲领性文件形式确定了建立太空作战部队的计划。目前,美空军已组建了10支基本型远征部队,担负一般性的军事干预任务;并计划再建立2支应急型远征部队和5支机动型远征部队。美空军还于2000年成立了第76太空管制中队和第527太空侵略者中队,分别担任太空防御作战和太空进攻作战任务。此外,为加快太空作战部队的建设,美军还成立了太空作战学院,至今已培养了上百名军事宇航员和太空战人员。据有关专家推测,美军将于2015年前后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作战部队,该部队将具备6项核心能力,即航空航天优势、全球攻击、迅速进行全球机动、精确交战、信息优势和敏捷的战斗支援。
美军认为,健全的指挥机构是成功实施太空作战的关键。1982年9月,美军率先成立了空军航天司令部,次年又成立海军航天司令部。1985年,成立了具有联合指挥能力的航天司令部,空军航天司令部、海军航天司令部及1988年成立的陆军航天司令部都归其管辖。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未来太空作战的需要,美军对其太空作战指挥机构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1993年,美军组建太空作战指挥中心,负责全球空间部队的指挥与控制。1999年底,又将太空作战指挥中心和航天与指挥控制局合并,组建为太空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与侦察中心。2000年,为进一步完善空军太空作战指挥机构,美空军在总部又成立了太空作战指挥部,属于空军航天司令部管辖。在部署和使用太空武器方面,据估计,美空军将在今后10年内花费300亿美元来研制新的航天器,花费220亿美元用于航天发射。到2010年,美国空间投资累计额将为5000-600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美国在欧洲的投资总额。美军认为,在未来战争中,某些国家将可能通过攻击美军的航天基地和控制太空系统的各种设施,从大气层内外攻击美军的卫星、空间战、宇宙飞船等各种太空系统,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战效能。这已成为影响美国安全的首要因素,而且使美国的军事优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美军在2001年的“施里弗”演习中,重点演练了太空对抗的内容。
(2)立案背景
“施里弗”战演习的时间背景设定在2017年前后,假想敌为“红方”,美国航天司令部为“蓝方”。“红方”在相对弱小的邻国“褐方”边境突然集结了大量的部队,试图向其发动进攻。“褐方”紧急要求“蓝方”提供保护。“蓝方”迅速进行了作战部署,紧急动用包括航天力量在内的军事资源对该国进行增援。
演习设想,2017年的太空武器已泛滥,“红方”拥有的太空武器及其太空力量足以与“蓝方”相抗衡。双方都拥有微型干扰卫星,能够干扰其他卫星的信号传送,阻碍它们的视线,甚至用电磁辐射破坏其他卫星的电子系统,使其他侦察卫星无法对地球上的军事目标或作战行动进行有效的监视和侦察;双方还拥有地面激光武器,能够暂时或永久使卫星的光学仪器失灵;都拥有强大的信息攻击能力和电子战能力,可以从网络空间攻击对方的指挥控制中心。但“蓝方”的能力将更强,拥有“红方”所没有的一些空间系统,如“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可以有效拦截“红方”向其发射的弹道导弹;拥有可迅速发射、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和“空间作战飞行器”等先进的空间系统,能够随时将新卫星送人太空轨道,或者修理已在轨道运行的卫星并给它们加注燃料。在对抗中,双方动用了卫星、激光和导弹等武器,实施了干扰、摧毁和网络攻击等手段。
(3)演习组织与实施
“施里弗I”太空战演习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模拟演习,历时5天,参加演习的人员多达250人,包括现役军官、退休将领、政府官员和一流的空间问题专家。
在演习的第一天,“红方”按照演习想定在“褐方”边界附近集结兵力,要对“褐方”发动攻击;“褐方”要求“蓝方”提供保护。这一天没有冲突发生。在“红方”威胁与其毗邻的“褐方”时,“蓝方”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决定是否在空中“显示力量”,以阻止“红方”对“褐方”发动攻击。
在演习第二天,“蓝方”决定显示力量。它发射更多的侦察和通信卫星,使“红方”更难发动突然袭击;动用“非杀伤”性的反卫星武器(如地基激光武器),暂时使“红方”卫星失效;利用小卫星干扰对方的卫星;甚至可能采取了接管“红方”广播卫星的行动。“红方”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在演习第三天,争夺私人公司拥有的外国卫星的使用权成为关键问题。“蓝方”要求外国公司不要向“红方”提供服务,而“红方”则想方设法购买所有可能得到的服务,以便限制严重依赖商业卫星的“蓝方”行动。双方竞出高价:“红方”说它愿意多掏钱;“蓝方”立即表示,它将超过“红方”的报价。扮演外国公司代表的8个人决定,他们将履行与“红方”签订的合同。
在演习的第四天,双方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触即发,但实际上却未打出一枪一弹。“红方”对“蓝方”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了攻击,并曾制定出动武计划,准备向“蓝方”在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军事设施发射几十枚非核导弹。他们估计,这些导弹将耗光美国军事防御武器库里的所有导弹,从而使美国失去对随后核导弹攻击的防御能力。但“蓝方”通过显示有更多空间武器的“强大力量”,并依靠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威慑“红方”,使之没有发动进攻。一场即将爆发的武装冲突以“蓝方”威慑成功宣告结束。
在演习的最后一天,参演人员对整个演习过程进行了审查和学术研讨,对空间力量威慑、未来战争的新特征、信息战与太空战、商用卫星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P3-5
人们从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中,几乎可以每天看到或听到:在世界上某一地区或某一角落,陆、海、空,一时电波频传,硝烟弥漫,金戈铁马,杀声震天;在外人无法看到的密室中或营帐里,一组组指挥官面对微机、沙盘、地图、电台,神色凝重,表情严肃,一会盘算比划,一会发出命令、指示……全然是敌对双方撕杀较量、斗智斗勇。这就是如同战争而非战争的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是在近似实战条件下实施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中的最高形式。它是提高各级指挥员和机关组织指挥现代战役战斗能力,使部队熟练掌握各种战斗技能、密切诸军兵种协同动作,培养战斗作风,提高实战能力,检验编制装备,探讨作战方法等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演习,可以看出演习国的国防政策、作战思想、战略战术、部队素质与训练水平、武器发展状况、作战保障能力,以及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各种情况,还可以了解演习合作国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演习的对象是虚的.但反映出的问题一般都是实的。因此,很多演习对外是保密的,充满了神秘色彩,局外人往往只能雾里看花、不明究里。
为了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激发大家爱好军事的兴趣,本书将揭开军事演习这一神秘面纱,带你走进演兵场,向你介绍120多个国家军事演习的内幕情况,如:美军每年都搞哪些演习,是如何组织实施的?美军是怎样搞核演习、太空演习的?美军为何频频在亚太地区搞演习,主要针对谁?俄军演习与美军有什么不同?日军都搞哪些演习?日美每年例行演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北约演习练些啥?为何频频与“和平伙伴关系”国之间进行联合演习?印美联合演习近年来为何升温?世界上一些中小国家军事演习怎么搞?演习对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有多大帮助?近几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举行联合反恐演习,效果冤竟怎样?一次演习费用要多少……
本书较详细地收录了本世纪以来历年大国军事演习的情况,对100多个中小国家的军事演习情况也作了概述,每章还有军事观察家、专家作出精辟独到的点评。这样可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各国军事实力、作战思想、作战方法及兵力运用等情况,一一化解演兵场上的秘密,领悟各国演习的真谛,同时还可进一步认识、分析和判断国际战略形势、战争形势乃至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书刊资料和国内外互联网相关信息,得到了军事科学院国际军事研究部一些专家、学者的指导,在此深表谢意。虽然我们力求使本书达到内容系统、观点准确、资料鲜活,并有较高的可读性,但由于水平、资料来源和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许多不足,恳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
2007年秋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