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帆的《白蛇传》是一部家喻户晓的通俗小说。这个故事,除了最初的弹词以外,曾多次被戏剧以及电影取作题材,在舞台与银幕上和观众见面。由于故事本身曲折动人,极受大众的喜爱。
故事的女主角白蛇精白素贞,并不像一般的妖魔鬼怪那样,露出狰狞可怖的面目,专干那害人吃人的勾当。她的所作所为,处处不离感恩图报的伦常美德。在她的丈夫许仙怀疑她可能是妖精而疏远她的时候,她想尽方法来维系夫妇的感情。在许仙每次遭遇灾难的时候,她没有一次不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一个妖精,能够有如此伟大的人格,真要羞死那些“人面兽心”的人了。相反,在整个故事中,许仙尽管是一个人,但他的心地,却远不及一条蛇精光明纯洁。
《白蛇传》的作者是陈秋帆。
《白蛇传》讲述了南宋绍兴年间的民间爱情故事。修炼了一千年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白素贞,带着侍女小青在杭州西湖邂逅许仙,与他同舟避雨,一见钟情。白蛇想向书生报恩,乃嫁与他。婚后,经历诸多是非,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仙心中生疑。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白素贞和小青被罩住后,显露原形。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峰寺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日雷峰塔,镇白蛇于塔下。数年后白素贞之子来塔前寻母,终与母亲相见。
小青做媒
白素贞许仙结良缘
白素贞和小青在大雨中跑上了船去,那老船夫就慌着说:“二位小姐,船已经叫这位客人包下来了,不能搭载别的客人,请上岸吧!”
“船家,请你行个方便吧!”小青就向老船夫说好话了,“叫我们上岸去淋雨,你心里可也过得去?”
那老船夫听这位女客一说好话,答应了确实不好,不答应也不好。正在为难时,坐在前舱面向船头的那个青年回过头来,向她们两人看了看,微笑着说:“船家,船尽管是我包下来的,可是,这么大的雨,就让她们留在船上吧!”
那青年说完,还向她们两人微微地点了点头,又把头转过去了。
“可是,二位小姐,”船家听完那青年的话,又接着说,“这位客人,是叫我把船摇到钱塘门去的,你们可是同路?”
“船家,只要你答应我们,这船要摇到什么地方,我们就随着到什么地方去。好在我们在钱塘门也有亲戚。”小青真能随机应变,能说会道。
那船家听了,就把船离了岸,冒着大雨,直向湖心摇去。
这时,坐在后舱里的白素贞,看看前舱里的那个青年,头也不回地独自坐在那里,想跟他说话,也没有机会。她跟小青悄悄地商量了一阵,就又作起法来。突然一阵大风,对着船头直吹了过来。这时候,坐在前舱里的那个青年,上半身的衣服,被吹进来的雨点给打湿了。
“前面这位相公,你身上的衣服都淋湿了,请坐到这边来吧!”小青欠起身子,把头探到前舱里说道。
“二位小姐坐在里面,我怎么好进来呢?”那青年涨红着脸,转过半边脸来,这样回答。
“那有什么关系!我们随便跑上你包的船来,已经打扰你了,怎么还好叫你坐在那里淋雨呢?”小青一定要那个青年坐到后舱里来。
“既然这样,我也就不客气了。”那青年弯着腰,从前舱爬了过来。
“请问相公贵姓大名?府上住在哪里?”白素贞等那青年坐好,就问道。
“我叫许仙,住在钱塘门外,开一家药店,做些小生意。请问二位贵姓?”许仙虽然老实,在小姐面前,却也吹起牛来。其实,他是在王员外的药店里当伙计,并不是做老板。
“我家小姐姓白,是四川人,路过这里,因为久仰西湖的风景,就到这里来玩玩。想不到一场大雨,把我们赶得没处躲,只好打扰相公了。”小青尽量找话说,大家好接近起来。
“二位小姐,打算在这里住多少时候?”许仙对于这两个女子,早已着了迷,所以也尽量找话说。
“我们的小姐是四川人,她父亲原本在处州当总兵,后来在一场征番的战争中战死了,她母亲一听到这消息,也跟着中风死去了!现在,只剩下她孤零零一个人,等她的亲戚有了信,就要离开这里了。”小青就把白素贞临时编的故事,照样说了出来。
许仙听了,脸上立刻浮现出一股怜惜的表情说:“这样听来,这位白小姐,倒跟我同样孤单!不过,我们应该认命,尽量想开些才好。”
白素贞听了,就抓住机会问:“许相公的父母,现在可健在?”
“不,”许仙不住地摇头说,“我的父母在我年幼时就先后病故了,我是靠我姐姐养大的。”
他们正说得起劲时,那摇船的老人家突然大声惊喊起来:……
P13-15
感恩图报的白娘娘
《白蛇传》是一部家喻户晓的通俗小说。这个故事,除了最初的弹词以外,曾多次被戏剧以及电影取作题材,在舞台与银幕上和观众见面。由于故事本身曲折动人,极受大众的喜爱。
这尽管是一部以神怪为主角的故事,可是故事的女主角白蛇精白素贞,并不像一般的妖魔鬼怪那样,露出狰狞可怖的面目,专干那害人吃人的勾当。她的所作所为,处处不离感恩图报的伦常美德。在她的丈夫许仙怀疑她可能是妖精而疏远她的时候,她想尽方法来维系夫妇的感情。在许仙每次遭遇灾难的时候,她没有一次不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一个妖精,能够有如此伟大的人格,真要羞死那些“人面兽心”的人了。相反,在整个故事中,许仙尽管是一个人,但他的心地,却远不及一条蛇精光明纯洁。
所以,这诚然是一个包含着若干神怪思想的故事,可是,不论从文艺还是教育的观点来看,都值得给年轻的这一代来欣赏。这,就是我们编写这本故事的主因。
陈秋帆
我以为一个正当的、有效的阅读应当将对经典的阅读看作是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而母语经典,理应成为中国每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希望青少年读者从这套[中国古典小说少年版[开始,更多地阅读我们的母语经典,打好[精神底子]。
——曹文轩从台湾引进的[中国古典小说少年版]丛书,无论书目的选择,还是改
写队伍的精良,都让人产生一种信赖感。相信我们大陆的孩子们也会从传统的中华文化的盛宴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营养。——苏立康
一个儿童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史,就是他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发育史。此丛书内容博洽而精当,犹如[精神母乳],适于青少年阅读,孩子们能从中汲取到精神的养分。
——曹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