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曾获“美洲之家”文学大奖的《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写于流亡期间,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游走于阿根廷、厄瓜多尔等国,从拉美各地动荡的社会中寻找和提炼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原型,以132段杂糅新闻报道、文学速写、旅行笔记与民间故事的短篇文字,记录并重新发现微观的个人历史。本书则是他成熟时期文学风格的奠基之作。

内容推荐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是拉丁美洲的良心,《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镜子》的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文学风格奠基之作。它将带领我们重新发现微观的个人历史:印第安人、游击队员、独裁者、行刑人、矿工、巫医、妓女、诗人、歌手和革命家,还有被失踪者……如此简短,又如此阔大。不仅仅是动荡流离的二十年,还有整个大陆的前世今生,或许还有:未来。

目录

风吹上朝圣者的脸

闭上眼我在海中间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5月:石油是一个致命话题

十年前,我参加了这部作品的总彩排

锁眼里看世界

我在山里认识的那些小伙子,还有谁活着?

为什么鸽子在破晓时分哭泣?

悲剧是预言成真

眼睑之间迟缓的光芒

被追捕者与夜夫人纪事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7月:回到南方

幽灵时刻:我呼召他们,追踪他们,猎捕他们

系统

系统

系统

卡塔里诺的布罗及圣乔治如何骑着白马狂奔拯救他于魔鬼之恶纪事

神学入门

所有这些都不在了

神学入门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系统

他们把他活埋进一间地牢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7月:那群横渡河流的人

今天下午我撕碎了我的“博基”记事本,把碎片扔进垃圾箱

我的第一次死亡

归根结底,一切都是历史的问题

以及勇气

但是要懂得选择

我的第二次死亡

太阳消灭了万物的颜色与形态

但我更偏爱人类的光芒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0月:机器的日常生活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0月:她永不磨灭,尽管知道已注定失去

女孩唱着歌在人群中巡航

我是陶土做成,也是时间做成

为了开辟宽阔的林荫道

1942年夏

比任何悲伤或独裁更强大

最后的声音

我人生最艰难的任务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0月:暴烈的荣耀之光

里约热内卢,1975年10月:这天早上他离开家再没有活着出现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1月:我喜欢感觉自由,如果想就留下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1月:他在烂泥里醒来

系统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2月:交流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2月:交流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2月:交流

她坐着一列空车踏入新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音乐入门

一个寒冷噬骨的灰色早晨

我看不见光也走不了超过三步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重遇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文学入门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面对这样的美,没人能做任何事

锁眼里看世界

基多,1976年2月:第一夜

基多,1976年2月:一场大学讲话

埃斯梅拉尔达,1976年2月:你从来不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吗?

基多,1976年2月:美洲历史入门

基多,1976年2月:好意

系统

基多,1976年2月:她不能停下,直到他们倒下

基多,1976年2月:我点火然后召唤

河的第三岸

他不知道我欠他几个故事,我来还上这些故事

关于痛苦的仪式

懂得沉默的人

基多,1976年3月:最后一夜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3月:暗影与阳光

这位老妇是一个国家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4月:同伴沿着护栏前行

系统

记紫色土地上空的一次飞行

孩子

孩子

孩子

孩子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他死了吗?谁知道?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那个声音控制住收紧的情绪

那些城市存在吗?还是人们嘴里呼出的水汽?

锁眼里看世界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政治经济学入门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写字台上的炸弹

克拉洛梅克,1976年5月:致敬一个我不曾认识的男人

雅拉,1976年5月: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我打开今晚睡过的房间门

常言道:前进中死去比停下死去更值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大地吞噬了他们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系统

我从没听人谈过酷刑

咖啡桌前的幸存者

系统

系统

法律入门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正午

写在墙上,喊在街头,唱在原野

面包师唱歌,他很高兴有泥土筑巢

记忆会允许我们快乐吗?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一动不动的漫长旅途

锁眼里看世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言语不如沉默有尊严时,最好保持沉默

诗人说:“树在离开它的鸟里飞翔”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风中岁月

格兰迪埃拉纪事

消息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系统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艺术史入门

消息

卡莱利亚-德拉科斯塔,1977年6月:为了每天创造世界

如果仔细听,我们全都组成一股旋律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卡莱利亚-德拉科斯塔,1977年7月:市场

仪式进行中,我们和它一样变得有点神圣

消息

系统

消息

不是所有离开都是英雄,也不是所有留下的都是爱国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真正美好的事物

补记:第三次死亡

试读章节

悲剧是预言威真

1

1973年年中,胡安·多明戈·庇隆结束了十八年的流亡,回到阿根廷。

那是拉丁美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政治集会。两百多万人带着孩子、低音大鼓和吉他从全国各地赶来,挤在埃塞萨的停机坪和高速公路沿途。拥有长久耐心和铁一般意志的人民重新得回考迪罗,将这片敞开大门的土地交还给他。

四处都是欢庆气氛。民众的喜悦,极具感染力的美,拥抱我,托举我,赐我信仰。我仿佛还能看见广泛阵线在蒙得维的亚大街小巷传递的火把熊熊燃烧。如今,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年长的工人们聚集起一片声势浩大没有边界的驻扎地,对他们而言,庇隆主义代表对尊严的鲜活记忆,而对那些不曾经历过1946至1955年的年轻人而言,庇隆主义所包含的更多是希望而非怀旧。

欢庆以屠杀告终。仅一个下午,埃塞萨倒下的庇隆主义者人数比此前抵抗军事独裁的那些年加起来还要多。人们惊诧地自问:“那现在应该恨谁?”这样的圈套是庇隆主义者为了对抗庇隆主义者而设计的。庇隆主义内部也有冤家对头,工人和工厂主;而在当时的情景下,真实的历史以持续对立的面貌展开。

工会官僚、政治活动家和权力主的代理人在埃塞萨的营地上显得孤立无援。他们像故事里的皇帝,赤身裸体一览无余。职业暴徒占据了本应是民众的地方。

商贩被短暂地逐出圣殿,又从后门溜了进来。

埃塞萨事件只是此后即将到来的一切的预演。一些年前,在马德里,庇隆曾经对我说“上帝的威严在于他绝少显现”。埃克托尔·坎波拉的统治只持续了一朵百合花的时间。从那时起,应许就已脱离现实直到最后消失不见。一场民众运动的悲伤结局。工资得到增长,却只能证明工人是这场危机的罪人。一头母牛甚至比一双鞋还便宜,中小生产者相继破产,长盛不衰的寡头集团此时却穿着破衣烂衫通过日报、电台和电视台冲天嘶吼。农业改革不过是个纸糊的稻草人,处处窟窿大开,国家财富继续从洞里流走。权力主像他们的拉丁美洲同行一样把自己的财产精心保存在苏黎世或者纽约。他们的钱在那些地方跳个马戏旋转之后再回到国内就神奇地变成了无比昂贵的外债。

2

真的能凌驾于、利用或者不顾阶级斗争实现国家统一吗?庇隆就是这种群体幻想的化身。

流亡初期,一天早上,这位考迪罗向在巴拉圭的亚松森接待他的东道主解释微笑的政治重要性。

“您想看我笑吗?”他问。

他在掌心放了一副假牙。

在那十八年里,无论是支持他还是反对他,整个阿根廷政治都围绕这个人展开。接连的军事政变不过是恐惧在致敬真相:要是自由选举,庇隆主义就会赢。一切都悬于庇隆的祈福与诅咒,大拇指向上,还是向下,他从远方写来的信,时而用左手时而用右手,总是给那些为他赌上性命的人自相矛盾的指令。

1966年秋,马德里,庇隆对我说:

“您知道中国人怎么捕杀麻雀吗?就是不让它们在树枝上休息。不断用木棍抽打它们,不让它们停下来,直到它们死在空中;心脏爆裂,落在地上。叛徒就像麻雀,只要不停纠缠他们就够了,不让他们休息,最后他们就会一头栽到地上。不,不……操纵人要像老鹰,不能像麻雀。操纵人是一项技术,一门艺术,需要军事般的精准。对待那些叛徒就要任他们飞,但是永远不给他们任何休息的机会。然后,就静候天命做功。要留给天命去行动……何况,天命归我管。”

真相大白的时刻:当他重新掌权,庇隆主义爆裂成片,在考迪罗死前多时就已经破碎。

3

何塞·路易斯·内尔是埃塞萨屠杀受害者。一颗子弹打断了脊柱,从此瘫痪。

一天他决定了断自己的无力与苦难。

他选好时间地点:一条与不走火车的站台平行的过道。有人用轮椅把他推到那里,在他手里放一把上膛手枪。

何塞·路易斯曾经是铁一般的军人,历经枪林弹雨、牢狱之灾,挨过多年的饥饿黑暗都存活下来。

但是那一天,他咬住枪管,扣下扳机。

P24-28

后记

真正美好的事物

我自身也好,

身外世界也罢,

有没有些“真正美好的

事物”呢?

哪怕是敌人也无妨,

无法触及亦可,

我只求知晓它的存在。

八木重吉

这是一本残酷的书。在阅读、翻译、修改它的十个月里,我很多次如鲠在喉无法自持,赤裸的历史被他平铺在面前,没有任何冗杂的渲染,当现实比艺术所能设想的更加残酷,连形容词都显得多余。这是一本私人的书,加莱亚诺只是在这些长短不一的段落篇目里“与自己的记忆对话”,而我像一个不小心捡到日记本的粗心人,毫无准备地打开一颗历经沧桑的心。这是一本热切的书,因为足够清醒的作者目睹多少死亡,经历多少告别,都没有因此失去热情。当强权机器试图把每个人变成一个没有心的齿轮,他没有被摧毁,也始终没有被变成和“他们”一样,没有像接受冬天的寒冷一样接受恐怖。

在他编年体的讲述里,一群乌拉圭人每周都有一天清早出发泅渡乌拉圭河,去阿根廷朗读在祖国被禁的《危机》杂志;一个充当陷阱的女人爱上了自己应当抓捕的男人,眼睛里笼着奇怪的阴影说“我懂得失去”;一个会在“我”笨手笨脚把卷烟又弄灭的时候挑起一块火炭靠近的男人,曾经被埋进地底不见天日,扛过痛苦与暴力的考验却依然保持温柔;旧年夜一个智利女人和一个巴西男人在远离故土的地方分享巴黎火车的车厢以及悲伤;在乌拉圭一座监狱,囚犯们没法把卡彭铁尔的《光明世纪》读下去,因为他们从中感受到海浪的喧嚣碎在大船的龙骨上,看见破晓时分天空的脉搏;刚刚坠入爱河的女人和爱人在赛马场输光仅有的钱只能走路回家,却体会到绝对的快乐,想冲到街上,拥抱路人,喊出“我爱他,出生即是幸运”:一个律师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是借着当庭对证的借口,让一对被捕两年无法相见的夫妻重聚:“我从没见过那样的拥吻”。

还有那些偾张着拉美大地血脉气息的记忆:走进荒草丛生的小礼拜堂,在百灵乌和凤头麦鸡的喧嚣中和上帝聊天再失去他;从午睡里逃脱,几乎光着身子,纵身一跳抓住马的鬃毛飞奔,蹄甲轰鸣,散发汗湿兽皮的气味,呼吸炽热,属于年少的惊奇;战友中弹的时候第一发子弹先打到自己的嘴,伏在他的尸体上却没有嘴唇可以亲吻他;深夜寒冷里和心爱的女人走在路上,月光混沌,树盖摇摆出缓慢的波涛,世界在脚下温柔地旋转;一伙朋友在大马路上正对着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大的军营唱歌跳舞,转得像陀螺,在地上打滚,跳高,高喊着生活多美啊摔断一只脚,军营的探照灯锁定这帮疯子,哨兵却没有开枪。  这是一本残酷的、私人的、热切的书,只是,也许在合上书的瞬间,也许某一天坐在火车上朝着阳光驶去的时候,或者某个晚上在酒吧和朋友长谈的时候,一个加菜亚诺的读者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本关于真正美好事物的书。原来他是想说,爱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我对你说,或是你对我说,活下来是值得的”),信仰正义是真正美好的事物(“大雨冲刷围墙,白色涂料渐渐溶解。那些激烈固执的话语又一点一点重新浮现”),自由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我们还活着,这是最重要的。让流亡成为另一个可能的国家的见证”),希望是真正美好的事物(“二十年后,我会给我的儿子讲现在这些事,我希望他看着我的眼睛不相信我,希望他说我骗人”),写作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我为此而生。这将是我在死后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这样所有我爱过的人和事不会随我死去”)。他知晓并让我们知晓:真正美好的事物是存在的,是值得希望和争取的。

一如书名中有“战争”亦有“爱”,这本小书令人震颤的历史恐怖之下,始终暗涌着对“自己人”(亲人、爱人、战友……)的温柔。有时想来,人世感情的互通之处大抵可以超越语言、立场与国界,这或许才是最好的翻译。译后记行至文末,在全书唯一短暂属于译者的私人空间里,我却深感只有加莱亚诺书中的话可表心意:

“我的身体走过那么多路,那么多摔倒和迷失,它长大是为了遇见你。”

——献给这本书稿的第一读者和更幸福的一年。

汪天艾

2015年3月30日

西班牙马德里城北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残酷的、私人的、热切的书,只是,也许在合上书的瞬间,也许某一天坐在火车上朝着阳光驶去的时候,或者某个晚上在酒吧和朋友长谈的时候,一个加莱亚诺的读者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本关于真正美好事物的书。原来他是想说,爱是真正美好的事物,信仰正义是真正美好的事物,自由是真正美好的事物,希望是真正美好的事物,写作是真正美好的事物。他知晓并让我们知晓:真正美好的事物是存在的,是值得希望和争取的。

——译者汪天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