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是人类的大智慧,古往今来,从古哲先贤到文人雅士,从帝王将相到政商名流,都不乏从《道德经》中汲取滋养者,他们甚至将老子的思想奉为立身处世之圭臬。古者如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顺治帝,均为《道德经》作过注;近者如曾国藩,四十岁后靠老子思想存身;今人如《上海知青》总编王建国,将《道德经》作为每年必读之书。《道德经》究竟为何有如此神奇魔力,读者诸君可通过于江山编写的《道德经(插图版)》反复玩味、领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道德经(插图版)/国学今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春秋)老子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老子的思想是人类的大智慧,古往今来,从古哲先贤到文人雅士,从帝王将相到政商名流,都不乏从《道德经》中汲取滋养者,他们甚至将老子的思想奉为立身处世之圭臬。古者如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顺治帝,均为《道德经》作过注;近者如曾国藩,四十岁后靠老子思想存身;今人如《上海知青》总编王建国,将《道德经》作为每年必读之书。《道德经》究竟为何有如此神奇魔力,读者诸君可通过于江山编写的《道德经(插图版)》反复玩味、领悟。 内容推荐 老子编写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诗化的语言阐述哲学思想的巨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玄妙。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乃至影响到全世界。《道德经》博大精深,治国者能从中领悟治国之道,用兵者能从中看到用兵之法。同样,我们现代人也能从中悟到为人处世之道。《道德经(插图版)》以《道德经》原文81章为主线,设置原文、译文、解析、智慧典例四个板块。其中,智慧典例分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等专题,采用古今著名故事进行例证,极富启发意义。此外,编者于江山还从陈少梅、任伯年、程璋、徐悲鸿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中,精心选取了80余幅与《道德经》的精神旨趣相契合的作品作为插图,以使读者获得双重的熏陶。 目录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天地之始 第二章 美之为美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四章 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玄牝之门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不争无尤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长而不宰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圣人为腹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 无状之状 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 第十六章 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第十八章 大忠大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第二十三章 道亦乐得 第二十四章 自是不彰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静为躁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 第二十八章 复归于朴 第二十九章 为者败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主 第三十一章 有道不处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其不为大 第三十五章 不可既也 第三十六章 欲翕固张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为 下篇 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一”为始祖 第四十章 无中生有 第四十一章 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善者吾善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第五十四章 其德乃普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福祸倚伏 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第六十章 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皆得其欲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 能成其大 第六十四章 无为无败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莫能与争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以其病病 第七十二章 自爱不贵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 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 第七十七章 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 第七十九章 报怨以德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也就形成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也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互相成就,长和短相互比较而显现,高和下相对而存在,音节和旋律相互和谐,先和后相随而有序,这是永远如此的。所以圣人用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发号施令的德政教化。让万物自然地产生而不去人为创造,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功业成就了而不据为己有。只因不据为己有,所以也不会失去。 【解析】 我们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分子,和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同样的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中子、中微子等玄而又玄的东西转化或组合而来的。由此可以看出人和其他事物是同源的,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由大道衍生出来的,所以也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而且和其他物体相互依赖,互相转化。 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变化说明~-~lq题。我们的生命开始于一个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是很复杂的形成过程,我们在这里暂且不提这一层。一个健全的受精卵在得到母体营养的情况下,会迅速地生长发育,形成胚胎,然后随着各个器官的逐渐成熟,胎儿就有了听觉、视觉、触觉。为了满足胎儿的需要,母亲会增加各种营养,甚至开始实施胎教,比如听音乐、欣赏美丽的风景。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吃得开心、睡得舒心,听到外婆说:“小家伙长得好快啊!”我们不懂什么叫快,就知道拼命大吃大喝大睡,偶尔伸伸小腿、扭扭屁股,弄得妈妈开心地说:“老公,宝宝又踢我了!呵呵……”我们不知道老公是谁,但我们绝对知道宝宝是谁。直到有一天,我们听到医生的声音,我们就知道大事不好,我们要出生了,要离开这个安乐窝了,我们虽然有那么多的不情愿,可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现在我们谈的大道。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此过程中我们生过病,因为犯错被父母或老师批评过,当然我们也因为表现出色而被老师夸赞,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对错,什么叫荣辱。 后来,我们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对生命的理解更趋深刻。我们在爱护子女的同时,不由得想起父母一辈子的艰辛,我们想去孝敬他们,陪伴在他们身边,可现实不允许我们这么做。因为我们要忙于养家糊口,要忙于实现自身价值,我们感到力不从心,感到矛盾重重,在矛盾面前我们感到左右为难,甚至痛苦。 在工作中,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会面临残酷的竞争,胜利了我们狂喜,失败了我们愁眉不展、痛苦彷徨。 日子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们都必须一天天地过,即便我们不愿过了,可谁又能阻止太阳升起和落下呢?我们嫌曰子过得太快,可日子不会为我们停留一分一秒,它像一辆快车载着我们向死亡开去,我们想乘机跳下来,那是枉然,是根本不可能的。P6-7 序言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迄今为止的大事因缘,莫过于国家的命运——诞生、跋涉、传衍和弘扬,当然也包括国破家败与绝处逢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的命运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 国学潮之所以汗漫于21世纪初叶的中国,是因为其内生的属性契合了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这一波潮涌不是返祖而是进化,承载着一系列厚本厚生、资治化民、与时偕行的历史使命,其目标麾指人类文明的又一巅峰。 红尘滚滚的世俗显然对国学大潮的浪迭涛涌缺乏理性的应对预案。于是在价值多元的当下社会,国学便被推向了纷纭披拂的“春秋战国”。红艳艳的国学大旗随风飘扬起来,却鲜有人去理性思索其背后的动因。 今天我们传承着国学的本来,于是就有了这套插图版的国学经典系列。 我们知道国学经典浩如烟海,“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力所能及的方向和规模。当然也可以做得更大,但我们宁愿选择做得更精。我们像双手掬捧着祖先的遗惠,虔诚而勤勉地加以拂拭、点饰、悟析和解读,力图让这些千年经典焕发出时代的清辉。从这十几本入选经典中,我们不难看到国学经典为我们提供的精神资源和思维向度: 一、生生不息的变易之道: 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三、安贫乐道的幸福观: 四、自强不息的进取观; 五、厚德载物的道德观; 六、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 七、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 八、阴阳互生的发展观: 九、义利统一的价值观; 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十一、知行合一的学统: 十二、资治化民的宗旨和践行。 而这些,都已化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渊薮。 至于国学的未来,我们认为:就是践履国学智慧的大众化、现代化和生活化。这同时是我们推广国学的最终目标,当然也是我们推出本书系的重要宗旨。能以本书系的出版来助推国学潮的澎湃,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参与这项工程的诸多同人的敬业精神不止一次让我感动倾情。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一书系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毫不愧恧,因为在统稿的过程中我读出了底蕴、良知和用心。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样强大的支撑了。所以我满怀欣悦地向读者推荐我们的插图版经典读本。这是一套继往开来的书系,伴随着国学的本来走向未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