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紫藤的气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梅芷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近邻如亲家

常常地想,要是没这网络,极有可能我会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一个人,当然,父母除外。

你想想,虽然我们大楼住着30多户人家,大多是父亲同单位的旧同事,然而,除非有什么大事要事,相互间根本不作往来,连串个门的机会都没有。说来也难怪,家家户户森严壁垒,冷冰冰的防盗铁门在那里管着,谁愿意无端端地去坏人清修。

所以,常常怀念以前的那种邻居格局。

那时候,各家各户都是敞着大门生活的,有时人出去了,甚至上街买东西。也不关门。关门锁门嫌麻烦,不如喊一嗓子托邻居听着点儿来得省事,更多的时间连招呼也不用打,反正邻邻舍舍都这样,所谓亲帮亲邻帮邻,指的就是这个。

我天天在家候着,左邻右舍全把我当作各家的守护人。其实,我能守什么,站都站不了,即使真出了什么事,也只能干瞪眼。要的无非是一种心态,这跟田边地头插个稻草人的做法差不了多少。

总有几位邻居的关系特别亲一点,这与居住远近常常有一定关系。

春兰姐家与我家共用一堵墙,用她的话说,拆了墙是一家,不拆墙也是一家。

春兰姐大我5岁,开朗且能干。她与丈夫福哥都是小工人,一双儿女寄养在省城父母那里。为给父母与儿女多一点经济支持,下班后忙完家务,春兰姐立马操起针线缝钉葡萄纽扣——为一位裁缝加工,计件工资,一晚上下来,有时能赚到1元多钱,相当于一天工资。

一个人坐在家里埋头于针线,显然很闷,平时里,春兰姐总是上我家来,一边天南地北地说笑逗乐,一边手脚麻利地飞针走线。那天,春兰姐突然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天天上你家来,是不是该算电费啊。我问她,你不来,我家不点电灯了?她却说,那不一样,我人在你家,自己家电灯关掉啊。我本来想开玩笑说,你要算就算,可又怕她来真格的,没敢造次。

福哥是个转业军人,老家就在西施外婆家的那个村子鹭鸶湾。我常常开玩笑问福哥是西施的第几代外甥狗,福哥也不含糊,装出很肯定的口气说,108代。春兰姐这时候会白他一眼,大言不惭,西施有你这么难看的外甥狗,她也好看不到哪里去了。听她这么一说,我连忙替福哥帮腔,谁说的,福哥难看,当初你怎么还嫁给他?是是是,这时候福哥会很得意,你们看看,我是不是比她漂亮很多啊?

其实,福哥与春兰姐是很般配的一对儿,他们的一双儿女也非常可爱。每逢暑假寒假,小慧小明来与父母团聚,白天大人上班不在家,两个孩子大多呆在我这里。

福哥到底是渔家的后代,一下班,稍作收拾,就往江边奔,家里活儿,几乎全由春兰姐独自承担。有邻居很替她不值,春兰姐自己却不觉得有什么,她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干活,说着,指指电线杆上的几只小雀儿,它们都天天忙个不停,别说我是人了。

不过,春兰姐嘴巴很来得,有时甚至算得上有些口孽。比方有一天她突然说要宣布一项规定。你猜她怎么说?

从今往后,早上起床晚的叠被,回家早的做饭,吃饭慢的洗碗,还有,力气大的挑水!

照春兰姐的规定,所有活儿全得福哥干了。福哥坐办公室,单位又近,上班晚,下班早;况且,福哥每天都喝点儿小酒,吃饭当然慢些;至于力气大小,明摆着的事嘛。

事实上,福哥照样还是连扫帚横倒在地只会稍稍把腿抬高点的主儿;挑水的活儿,更是扯淡,他家早接进自来水了。

有一天,春兰姐没上我家来做针线,次日晚上她告诉我,前一天晚上她是想试试不上我家来独自缝葡萄纽扣会怎么样,结果,她说自己老是打瞌睡。

这话说过没上一年,我家搬离了。分手之际,春兰姐送我到大路口,很毅然决然地说,你们搬了,明天我也搬,你们不在这里了,我们还住这里做什么。

其实单位里早已分房给了福哥,可春兰姐舍不得我们这个邻居,说都没跟我说起。

近邻如亲家,这话就是当初春兰姐说的。

……

P16-17

后记

火车在飞奔,

车轮在歌唱

这些天有点神经质,耳边经常响起这首50多年前的“流行歌曲”。

我知道,就因为这歌中间有一句:“我们要和时间赛跑。”

人活一天少一天,这是古人早就说过了的。

想到这些,不要以为是什么矫情。

有时候觉得自己“身体”还算不错,应该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

许多人都说过“不怕死”,我也一样,事实上,怕也没用。

然而,人活在世上,总还是有许多可怕该怕必怕的事;否则,也便没有了“生不如死”这样的话。

我怕的是什么?

以前还真的不知道。

一年来,明白了。明白之后,感觉越来越怕。

曾经设想过双目失明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悲惨,与我这大半生的无法动弹相比,哪个更无法忍受。

为左眼视物时的那个黑影,服过许多的药,却是没有任何减轻的迹象。很难知道预后会是什么。如今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个叫黄斑病的劳什子,不会自左及右,那样的话,即使成了独眼龙,总还可以与光明做伴。不是吗?

问题是,所有的一切,不可由自己做主。

所以,我怕得有理。

怕也不是办法。坐以待毙,不仅可怕,还可悲。

唯一的办法,只剩下了争取主动。

争取机会,和时间赛跑,就这么简单。

明知道黄斑病要避免用眼疲劳。可是,眼睛是做什么用的?不看不写,岂非暴殄天物?

那就一边一边吧——既不放任自己也不放弃自己。

还有不少的事情需要我的眼睛去做。最最起码,好多的书没有读过,好多的写作计划有待我去实施……

眼下这本《紫藤的气度》,就是我急于用眼睛完成的产物。

希望可以一直继续下去,在有生之年。

愿老天允许我的视力与生命同步!

目录

自序

山青水秀

阿兴

阿海

“十六光”

两个妈妈

睿儿

铅笔盒

近邻如亲家

我所认识的钟

不做文盲

值得庆贺的喜事儿

陪伴西施的老师傅

桃女

三思桥头

因缘,孽缘

有人上门相亲

荀太太的习惯

老板朋友

不知足者常乐

酷暑不敌亲情

有些玩笑开不得

两个100分

书书老师

被我宠坏了?

只盼她快长大

大忙人

好日子

清明,想到了什么

七夕话朝朝暮暮

妈妈营养回收站

重温远去的青春

做个叛徒太可怕

三个连贯的梦

人人上大学的梦想

不想当皇帝的乞丐

欠债的心情

电话可有可无了吗

找回流逝的青春

当网络成为鸡肋

非其时而有其气

玩成了头等大事

从一只醋瓶想起

眼睛大了,世界小了

谁都不是刘伯温

正道与反常

对食物的恐惧

印象西施

紫藤的气度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从众心理

为了什么

温水烹鱼

谁人能不老

怕什么

最后那一刻

闲说缘故

谁教着小孩

奥数、英语及其他

教孩子玩什么

我们也曾孩子过

时光太快

人心本善

多给自己一点信心

此一时彼一时也

恶人未必遭天谴

相信自己没错

有趣的名字

羡慕还是庆幸

阅兵式

革命歌曲

读错别字的教训

水果篮

在网上寻找

假药骗人丧天良

得奖是很侥幸的事

看不见的日全食

细细排起来

失忆症

平安又一天

扫除心之阴霾

忍一忍就过去了

眼睛啊眼睛

他说他爱莫能助

假如真的失明了

天涯咫尺和咫尺天涯

烟瘾

昨日

做饭的地方

梦里故园

乡野的风

瞒婆豆

阴兵造反

张春帆、申报纸及其他

忆过年

过年的肉

岁月的印记

跟着别人激动

偷看《参考消息》

有趣的顺口溜

乘夜车

电台点歌

奥特迷3G

史铁生,一路走好

悔之晚矣

细节的真实

儿时向往的书

一代风流

买书是不是浪费

书太多了

欲弃难舍是情分

珍爱赠书

工具书是用来用的

笔名

当心剽窃自己

为何不能一稿多投

无纸化了吗

抄袭还是剽窃

喜获《微山湖上》

走的分量

家园

邮递借书

不唆了

与书们同居

有心再读《红楼梦》

后记

序言

忘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向报刊投稿了。

如今其实与大跃进时代差不多。

当年是全民诗人,现在则是全民作家。有了网络,有了博客,哪一位不是写作高手?投稿也方便,轻点鼠标,一眨眼,稿子就能到编辑大人那边。不过,是否可入编辑法眼,可说不准了。据说以前编辑收到的稿子每天都用车载袋装,网络时代,用钱江潮涌做比,绝对不会过分。想想看,那么多文稿,谁看得过来?所以,怨不得人家编辑老师,除非你是著名的、特约的或者与他关系特铁的作家,一般的自然稿件,你只能像买彩票等大奖那样,瞎碰运气。

曾经,非常豪迈地宣称过,我写东西是给编辑看的,所以,无论别人如何评论怎么贬损,都不会动摇我的创作热情。我这么说,有着充分的理由。开始学写作时,写出来的文字,无一例外被认作胡编乱造、无病呻吟,可就是这些似乎一文不值的东西,后来几乎全在各地报刊上刊发了出来。

没有理由不沾沾自喜。

进入网络时代,矛盾出来了。

无奈啊,无奈。

一方面,全民作家全民投稿;另一方面,报纸虽然越来越厚,但厚的是广告是图片,文字反倒成了多余的累赘,以前天天有副刊,而今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见不到哪怕是一个的文学版面,间或有了,也必有一半空间让广告们鸠占鹊巢着。

不愿再做无用功,又不愿放弃这无用功。

写作有什么用?收在电脑里,放到网上去,自我满足,自我陶醉。没有目的,竟成了唯一目的。

如此一来,心里难免产生许多貌似不切实际的想法。多  年来,几百万字的积累,何不全整理出来,结集出版呢。

我这人很少下决心,不过,一旦主意已定,坚决不再回头。

前前后后出了6本书,还想出第7本、第8本……

前6本出版之后,曾经想过暂时不再出书,要出也只出新写的文字,最好什么时候,可以完成闷在心里多年的长篇小说,圆上另一个梦。

偏偏这时,检阅了一下让自己剔剩下来的文稿,竟然发现,尚有几十万字闲置着,心下暗忖,从这些文字中挖出一本书来,应该不成问题吧。

一边收拾整理,一边自鸣得意,这些文字其实也很不错,要是有幸凑到编辑老师的鼻子底下,希望不会太小。这当然是我一厢情愿,还是敝帚自珍吧。

正自我陶醉着,有朋友来电话,说自己在路上。我知道他开着车,提醒他千万当心,别让警察叔叔过来敬礼。他呵呵一笑,尽管放心,正堵车呢,闲着没事,找你说说话。知道我“又”在编书稿时,“哧”地一笑,你何苦,花这冤枉钞票!我调转话头问他,你这是去哪儿?他说下班回家,算我倒霉,本来不消10分钟就可以到,NND,堵在半道上,动弹不得。我哈哈大笑,多少有点幸灾乐祸,上班下班才多少路,何苦开个车挨这堵?他倒也好说话,谁说不是。我又说,那你干吗买车,这几十万块,即便天天打的,也够你坐上一辈子,再加上还有这个汽油费保险费什么的,冤不冤啊?他听了我的话,半晌没有吱声,最后开口了,才三个字:我愿意!

服了他了,就为这三个字:我愿意。

如今这世道,这类“我愿意”的事多了去了。

买车无非是其中一桩。究竟多少人真有必要买车?大多数人无非只为上班下班,充其量也不过是在节假日携妻儿老小远一回足,可是,车的花销呢,谁不心知肚明,却就坚决愿意。

“我愿意”之最,恐怕归买房莫属。有人说,大城市的房价听听都吓人,我们这小地方就不吓人了?新建的这个园那个苑的,动辄每平方万元以上,夫妻两人的工资收入,无论如何都够不上买房子的条件。然而,楼市硬是那么强势,房价硬是那么坚挺,许多人都说房产泡沫大大的,一旦破灭,不可设想;然而,说归说,依旧一律争先恐后。

粗粗算来,买一套房子的那数百万块钱,存在银行里每年利息有多少?用这利息租相同的房子住,绰绰有余吧?

堵在车里的那一位也买了一套新居,他原有的住房并不差,一百多平方,阳光很好的朝南屋。曾经问他何必借钱(按揭贷款)买房,他的回答是,银行贷款,不借白不借,房子会升值的。很想问他,万一不升值呢?当然我没说出口,知道他

年轻的时候,因这一身的病骨,为求康复,做不切实际的梦,懒懒散散地混掉了多少时光。而今,回望以往,点点滴滴、斑斑驳驳的印记,沉淀心底,反倒成为一种财富。

沉淀下来的印记,是我所有文字的表述,也是如今依然能够并愿意执着着的写作目的。的回答保不定还是那三个字,我愿意。

有句俗话说,千钿难买我愿意。

所以,我非常理解这个我愿意。

说回到自己,这不,无论写作、投稿还是出书,都不只为这我愿意吗?

一个健全人,愿意做的事很多很多,有的甚至可以为所欲为。而我呢,能够做的不多,愿意做的却多,二者结合起来,少了。

就因为少,才显得弥足珍贵。

内容推荐

一般来说,残障者给人的印象,总脱不开孤僻、阴晦甚至怪戾之类的字眼。残障者的人生路固然崎岖坎坷,历尽风刀霜剑,但他们并没被现实社会抛弃,相反,他们的生活照样丰富多彩,他们的世界依然充满阳光。阅读梅芷的《紫藤的气度》,希望您能从一个侧面感知到另外的一种人生轨迹。

编辑推荐

《紫藤的气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一共收录了作者梅芷的散文、随笔作品126篇,包括写人、记事、抒情、怀旧、思考以及读书等六方面题材的文字。作者文笔流畅,描写细腻,叙述到位,情感充沛。作者因病致残几十年,经历虽然简单,生活却也丰富,从这部文集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作者独特的生活与思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