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寸河山一寸血(3落日孤城1937-1938)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关河五十州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热血,全史更

精彩。

关河五十州著的《一寸河山一寸血》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

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

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

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

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

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

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

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

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

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

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

悲怆。

《一寸河山一寸血(3落日孤城1937-1938)》为第3册,主要讲述了1937年到1938年,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历史。

内容推荐

关河五十州著的《一寸河山一寸血(3落日孤城1937-1938)》讲述:淞沪战役持续了三个月,中国军队伤亡惨重,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上海沦陷。日军也因遭到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上海沦陷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失陷,“南京大屠杀”举世震惊。

1937年冬,日军进攻山东,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放弃济南。济南、泰安先后失守。为此,韩遭到蒋介石枪毙的处置。

日军为了迅速灭亡中国,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夹击徐州。李宗仁挂帅,会同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等抗日将领,发起了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使日军攻势为之一挫。张自忠等战将也在抗日战场上显示出英雄本色。

目录

第一章 鹰击长空

 空中魔术师

 美国农民

 出师未捷

 战术制胜

 与妻书

 伯乐

 连战连捷

 探照灯战术

 准天神

 战斗机当轰炸机用

第二章 性格即命运

 重装上阵

 不需抬脚的门槛

 真的受伤了

 土木系

 血肉磨坊

 天下军

 孤家寡人

第三章 失落的钢盔

 以老带新

 前仆后继

 灭顶之灾

 定点打击

第四章 我爱你,中国

 留下来就意味着死亡

 螺蛳壳里做道场

 孤军精神

 东方隆美尔

 靠脑子打仗

第五章 蜀中三将

 分崩离析

 哼哈二将

 三国重现

 二士争功

 生死之间

第六章 风过耳

 国防线

 内外交困

 临危受命

 兵临城下

 “黄莺”和“燕子”

第七章 破碎的歌谣

 离歌

 从远战到短接

 突围

 哭墙

 梅花岭

第八章 逆风而行

 治病良药

 昙花一现的战区

 李猛仔

 聪明人

 可怕的秘密

 鸿门宴

第九章 沙粒或者蚂蚁

 猛仔将将

 孤城落日

 狗咬狗的游戏

 庞老爷爷

 小人物也能派大用场

 中国功夫

 大实话

第十章 哪里才是我的彼岸

 在雨中

 挽救与自救

 怎么办

 峰回路转

 谢天谢地谢人

 北方古风

 大勇之将

 从大勇到铁石

 后一秒钟

第十一章 生死台儿庄

 空中子弟兵

 石头城

 请君入瓮

 坦克天敌

 移步换形

 争城以战

 点睛之笔

 不祥之兆

 铁臂大合围

第十二章 山大王在此

 猴子军

 小猛仔

 不该冒与一定要冒的险

 必争之地

 “红苗”登顶

 风语者

 中国夏伯阳

后记 弘扬抗战精神 振兴中华民族

试读章节

与妻书

在飞行员中,优秀里面还有最优秀,宝塔尖上站着一位——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此后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天神”。

高志航的人生经历很坎坷,他曾经是东北空军中的一员。

跟十九路军中的翁照垣一样,高志航的飞行技术也是在法国学的,只不过老翁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他的陆军起点,而高志航却因缘际会,成了不世出的空中骄子。

高志航十九岁就成为少校飞行员(陆军衔),看到这里,陈纳德可能要狂郁闷了,他都快混到五十岁了,在美国空军中的牌牌竟然还是尉官。

不过五年之后,现实就给了包括高志航在内的整个东北军狠狠一击。“九一八”那个晚上,东北飞机场上停靠着三百多架飞机,可是一弹未发,全都原封不动地送给了日本人。

面对这残酷的一幕,这个叫高志航的东北人心都碎了,他不再年轻,尽管从生理年龄上来说,他那年才刚刚二十四岁。

在高志航背后,是一支军队被命运无情拨弄的身影。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曾到过沈阳,并在那里看到了如今可以说是硕果仅存的北大营营房,那应该是一所马厩。

当时还要拍一个视频,为此,人一直静不下来,但当我置身真实现场,仍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感伤。

遥想当年,这里一定会有很多东北军的官兵出出进进,那时候的东北,茅草很高,骑兵们骑着马,飞奔在草原上,于是草地就像波浪一样,从中间划开一道道流线,并往前不断延伸。

只是这一动人的情景突然就被无情地打断了。从那个晚上之后,骏马失去了主人,马厩失去了骏马,东北的上空一片阴郁,直到彻底归于沉寂。

斗转星移,这个叫作东北军的军队也曾经勇冠三军,也曾经入主中原,也曾经是这片黑土地的主人。

昔日的主人们,你们到哪里去了?

高志航告别家人,只身进入了山海关。

从此,他将度过每一个寒冷的夜晚,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如刀割肤,他的心会被一次次唤醒,然而也只有在梦里,才能看到自己走在归乡的路上。

我会回来的,我一定会回来的!

在南京,高志航经人介绍,准备加入中央航校。

可是按照当时的规定,空军军官不能与外籍女子结婚,而高志航的妻子是白俄流亡贵族,这成为他加盟中央空军的最大障碍。

也不知道制定这条规则的人是怎么想的,难道让老外把我们的美女都给拐了去你才高兴?

高志航夫妻感情非常深,他为此困惑得整晚整晚都睡不着觉,最终还是咬咬牙,硬起心肠,写下了一篇史上最奇怪也最动人的“休书”:东北一别竟成永别,请你不要怨恨我,因为国难当头,又何以为家,要报国,就只能如此。

我记得,上学时读到林觉民的《与妻书》,一句“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就几乎让我也跟着“泪珠和笔墨齐下”。

而同《与妻书》那样的“死别”相比,高志航的“休书”无疑就意味着“生离”。

一样的伤心欲绝,一样的痛彻心扉。

自此以后,高志航永失所爱,心里再也装不下别人,而他的白俄妻子最后也在战乱中不知所终。

没有谁知道,这位未来的空军“天神”是否也经常在梦中见到那熟悉的脸庞,当清晨醒来,是否还会泪流满面。

这是属于个人的悲剧,却是国家的幸运,因为高志航终于能够再干回老本行了。

只是,他不再是那位人人称羡的少校飞行员,一下子连降三级,成了空军少尉,后面备注:见习。

在这之前,高志航已经拥有整整五年的飞行经验,可给他的位置还是个实习生,只拿军饷,不参加飞行,就是军饷也拿不全,只能拿七成。

P9-11

序言

我相信,书有书的命运,就像本书所书写的这段历史,在它发韧之初真相就摆在眼前了,曲折、繁复、虚饰都不是它的全部,只要你在不断地接近,就有意义。

这本书最早的书名叫《正面抗日战场》,但只出了第一部“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第二部“烽火大地”,之后就因故停了下来。其间,有很多朋友在网上留言,问第三部何时面世,对此我也不知如何作答,因为我当时也不知道确凿答案。

唯一可以告慰大家的是,作为作者,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也一直在努力,直到有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在这本重新出版的书中,凝聚了一些新的写作思考,尤其是吸收读者意见,加快了叙述节奏,因此它既是《正面抗日战场》的续篇,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为了保持延续性,以免突兀,第一部“长城以北”把原先《正面抗日战场》的第一部、第二部综合了起来,并沿着这一线索继续下去,从二十九军参加长城抗战起,写到了长城抗战结束。因为这个原因,“长城以北”的部分内容与《正面抗日战场》前两部不能不有所重复,谨以说明。

借这个机会,需要特别感谢在困顿时期帮助过我的朋友和前辈。

有杨琦和她所在的关爱抗战老兵网,后者数十年如一日地给抗战老兵们送去温暖,显示的是一种来自民间的道德良知,同时他们也收集和积累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口述资料,这些对本书帮助很大。

有我曾登门拜访过的那些抗战老兵,如现居上海的夏世铎、祝宗梁,现居南通的汪吉佑,现居北京的赵振英、尤广才。这些老人都已九十岁以上高龄,但思维仍十分清晰,能回忆起当年的很多往事。其中,汪吉佑、尤广才两位老先生都是参加过一线作战,打过硬仗,立过大功的抗战英雄,其叙述更给我笔下增添了很多闪亮的元素。

还有很多我见过面或从未谋面的网友、书友,他们有的和我一起踏访过战场原迹,拜谒过烈士墓园,还有的给我寄来过抗战资料及图片,无法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致谢。

关河五十州

于2011年7月1日深夜

后记

弘扬抗战精神 振兴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最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胜利是我国人民第一次取得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六十六年前,我作为黄埔同学参加抗日战争,是抗战的亲历者和历史见证人,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当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我国领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推动国共两党二次合作,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国民党担任了正面战场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互密切配合,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抗战胜利的基础,且为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1931年到1945年,中国军民在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殊死斗争中,在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上,大小战斗共十六万五千余次,发动了二十四次大会战,两次远征缅甸。其中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忻口战役、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长沙衡阳会战、滇缅战役、昆仑关战役等重大战役。共歼灭日军一百五十多万人,约占日军在第=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其历史事实,正如《一寸河山一寸血》一书中的记述。

在八年抗战中,国共两党广大黄埔师生为保卫祖国,投入战斗,英勇杀敌,奋不顾身。大批黄埔同学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仅在正面战场上,为国捐躯的黄埔同学将级军官就有近二百人。无怪一位日军退役中将哀叹说:“中日之战,日军之败,是由于统帅部对中国二十余万受过黄埔教育之军官英勇爱国力量,未有足够的估价。”他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亲身经历抗日战争的老兵,抚今追昔,深感今天祖国日益强盛、经济发展迅猛、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安定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这是不知多少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回想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百多年,饱受帝国主义侵略欺凌,几至亡国,就是由于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为了不使历史悲剧重演,为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复兴强大、子孙后代幸福,我们每个爱国的中国人都要汲取历史教训,永远不忘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的血泪史,始终要发奋图强,弘扬抗战精神。

夏世铎

2U11年7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正面抗日历史,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记忆。

——南京受降仪式亲历者、原中国远征军新编第六军第十四师少校营长 赵振英

凡我炎黄子孙,不该也不能忘记正面抗日历史。

——原中国驻印军第五十师特务连连长 尤广才

正面抗日战场也需要更多披露史实史实,让全民族更加正确了解、认识和记忆。

——原中国驻印军新三十师九十团二营及中美混合战车指挥组战车营二级翻译官 卢少悦

历史的真实性是任何人不能更改的。

——原第七十四军军部炮兵团观通排中尉排长 汪家骏(现名汪吉佑)

1942年至1945年春间,亲身经历缅北反攻战役全过程,涉险临危,从无悔意!唯念为民族生存而牺牲,葬身于异国他乡莽莽丛林之同袍魂无寄所而悲愤难耐。

——原中国驻印军新一军新三十八师师部谍报队少尉组长 梁振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21: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