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1933-1937)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关河五十州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关河五十州著的《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1933-1937)》以人物为线索系统地讲述了1933-1937年国民党及其军队的抗战历史。该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与悲壮往事,展现了华北危机到淞沪会战前夕的一段历史。书稿可读性强,有血有肉,历史事件在书中活了起来。

内容推荐

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热血,全史更精彩。

由关河五十州著的《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1933-1937)》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目录

第一章 白云生处有人家

 艰难的选择

 知己知彼

 脱困之法

 鸡鸣狗盗

 生死时速

 苦斗苦撑

 病中策

第二章 纵横四海

 拥宋主冀

 逆取顺守

 厚黑学

 反间计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第三章 大漠英雄

 斗智斗勇

 拳

 特种部队

 欲擒故纵

 奇袭百灵庙

 喜羊羊和灰太狼

 投名状

 什么叫江湖规矩

第四章 死亡旅行

 东山再起

 合纵连横

 改弦更张

 经略大西北

 石破天惊

 棋子

第五章 到西安去

 就是不服软

 舌战群儒

 大舅子

 破局之策

 美救“英雄”

 相逢一笑

 放还是不放

 圣诞礼物

 负荆请罪

第六章 后时代

 引火烧身

 大漏勺

 “政治家”

第七章 后关头

 好战分子

 小不忍则乱大谋

 长线操作还是短线捞金

 请战报告

 橡皮图章

 出兵中国

 如梦方醒

 金蝉脱壳

第八章 告别在子夜

 不舍不得

 偷鸡不着

 南苑血战

 不速之客

 作茧自缚

 后一课

第九章 烽火长城

 武林大会

 守关的和挡道的

 学弟学长

 板垣之胆

 光杆军长

 新的计划

 诸侯思维

第十章 从常胜到常败

 刘婆婆

 绊马坑

 无言的结局

 年岁不会制造圣人

第十一章 铁算盘

 什么都得算

 口袋阵

 危险的对手

 新点子

 朝令夕改

 总是慢那么一拍

 有利之机

 打仗不是游戏

第十二章 我们都得不怕死才行

 军人价值

 祭旗

 三叉戟对青龙刀

 福大命大

 死亡通道

第十三章 阿甘一样的人

 临危受命

 陈氏三章

 特种战

 阵地战

 跷跷板

 政略之才

 救命

 漏洞

 阴差阳错

 躺在棺材里

第十四章 夭折了的速度

 秘密

 先发制人

 铁拳计划

 悲喜剧

后记 要永远记住英雄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

试读章节

说意外也不意外,板垣按照“以华制华”的思路,在平津两地到处寻找“华北国”的傀儡人物,可是竟然没有一个人肯上钩。

有的是突然身体欠佳,怎么敲门也不肯开。有的当着板垣的面客客气气,也答应可以考虑考虑,但考虑来考虑去,就无限期地这么“考”下去了。

板垣所不知道的是,黄郛在这之前早就作了防备。那些他硬塞进政整会的“皮条客”们不是吃十饭的,他们别的本事没有,要嘴皮子的本事还有的是。

经过一恐吓一宣传,那些“失意的军阀政客”即使有意,也轻易不敢接招,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板垣不仅托拢不到华北的“第一流人物”,连“二腕”、“三腕”甚至“小腕”都很难搞到手。

在“史上最差劲猎头”板垣彻底失败之后,“强硬派”措手不及,灰心丧气,“稳健派”的主张又重新有了市场。

黄郛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努力,李择一抓住机会争取“稳健派”的支持,终于在即将撤离北平的最后一刻,使局面出现了奇迹般转折。

盂尝君的故事才刚刚开了个头。

话说孟尝君连夜逃出秦国,到函符关的时候已是半夜。按照秦国法规,函谷关是要天明鸡叫才能开门的,可这黑漆漆的,到哪里去抓鸡而且还要让它叫呢。

眼见得前有阻拦,后有追兵,正在犯愁之际,守关士兵忽然听到了“喔喔”的鸡鸣之声,他们不知究竟,以为天快要亮了,便糊里糊涂打开了门。

这个“鸡鸣”,却是来自孟尝君一个门客的口技。

黄郛虽然争取到了停战谈判,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完全不对等的谈判,日本人获胜在先,在谈判中拥有绝对优势。如果他提出你根本无法接受的要求,最后的成果仍然只能归零。

黄郛决定派殷同去长春。

殷同是政整会中最能干也是最得力的“日本通”,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跟日本人聊天从来不用翻译,属于对日谈判中的佼佼者。

殷同到长春后,立即通过各种关系,与关东军司令部进行秘密接触。

因为黄郛对日本内部的情况研究得非常透彻。这个国家跟别的国家不一样,看似决定大政方针的是政府,其实军队才掌握绝对实权,说的话才真正算数。

未来的谈判对手不是外务省,而是关东军。

殷同告诉对方,以黄郛为首的北平政整会,虽然是中央所派,外面打的也是中央的旗帜,但里面没几个是地道的国民党党员,连黄郛本人都是无党派的。一旦由黄郛主持华北政局,以后绝不会有敌视日本的情况发生。

关东军方面一边点头,一边又提出疑问:这样的话,中国政府对这个政整会会支持吗?  殷同说,支持啊,怎么会不支持呢?

你知道黄郛的义弟是谁吗?蒋介石!政府和党内最有权势的人物。况且,黄郛和行政院院长汪先生也是好朋友。有这两个巨头撑着,华北还有哪个组织可能强过我们。

听到这里,关东军高层的心情可以用如释重负和心花怒放来形容了。

由于那个恨铁不成钢的板垣的胡搞,关东军本来想另建伪政权的打算完全落空了,华北的水没按照预想的那样被搅浑,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一度非常失落。没想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现在一看,黄郛和他的政整会极可能就是那个自己以前苦苦寻觅而不得的人。

你看,与国民党无关,却又得到政府巨头的支持,亲日,亲满,几乎我们原先设想的所有软硬条件都具备,有的还超出了预期。试问,以今日之华北,还能找到比他们更好的班子吗?

武藤甚至感到庆幸,亏得那个不争气的板垣办砸了差事,要不然他最后鼓捣出来的还不知道是什么破玩意儿呢。

至此,关东军对于停战协定的期望值就简单多了,那就是把这个“可爱”的黄郛和他的政整会扶上马即可。

如果说黄郛手下也有一个“鸡鸣之徒”,那就是殷同。

P10-P11

序言

我相信,书有书的命运,就像本书所写的这段历史,在它发轫之初真相就摆在眼前了,曲折、繁复、虚饰都不是它的全部,只要你在不断地接近。就有意义。

这本书最早的书名叫《正面抗日战场》,但只出了第一部《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第二部《烽火大地》之后,就因故停了下来。其间,有很多朋友在网上留言,问第三部何时面世,对此我也不知如何作答.因为我当时也不知道确凿答案。

唯一可以告慰大家的是,作为作者,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也一直在努力,直到有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在这本重新出版的书中。凝聚了一些新的写作思考,尤其是吸收读者意见,加快了叙述节奏,因此它既是《正面抗日战场》的续篇,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为了保持延续性,以免突兀,第一部《长城以北》把原先《正面抗日战场》的第一部、第二部综合了起来,并沿着这一线索继续下去,从二十九军参加长城抗战起,写到了长城抗战结束。因为这个原因,《长城以北》的部分内容与《正面抗日战场》前两部不能不有所重复,谨此说明。

借这个机会,我要特别感谢在困顿时期帮助过我的朋友和前辈。

有杨琦和她所在的“关爱抗战老兵网”,后者十数年如一日地给抗战老兵们送去温暖,显示的是一种来自民间的道德良知,同时他们也搜集和积累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口述资料,这些对本书帮助很大。

有我曾登门拜访过的那些抗战老兵,如现居上海的夏世铎、祝宗粱,现居南通的注吉佑,现居北京的赵振英、尤广才..这些老人都已九十岁以上高龄,但思维仍十分清晰,能回忆起当年的很多事。其中。汪吉佑、尤广才两位老先生都参加过一线作战,是打过硬仗,立过大功的抗战英雄,其叙述更给我笔下增添了很多闪亮的元素。

还有很多我见过面或从未谋面的网友、书友,他们有的和我一起踏访过战场遗迹,拜谒过烈士墓园,还有的给我寄来过抗战资料及图片,无法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致谢。

关河五十州

于2011年7月1日深夜

后记

要永远记住英雄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

近年看了多本记述抗日战争的书,《一寸河山一寸血》以其翔实的考证和生动的描写吸引了我。第一部对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抗战着墨很多,我当时年幼.对日寇罪行和烈士伟绩所知还不多,后来又缺少研究,读了这部作品后得益良多,深有感触。作者关河五十州是个年轻人,未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他所写的内容,与我记忆中的印象完全吻合,作为历史作品.真是难能可贵。我赴云南参加远征军已是抗战中后期,主要担任翻译联络。记得当时有位美国联络官去参加会师大会,回来跟我说,这么冷的天,远征军士兵还只穿单衣短裤,两三个人才有一支枪,太可怜了,这样装备的军队能打败日本人真是太了不起、太伟大了。

确实。当时中国远征军装备恶劣,所谓美械武装也是美械中淘汰下来的,并没有一些未经过认真考证的“纪实作品”中所描写的那么神气。仅仅为了进攻日军松山要塞,远征军牺牲又何止万人。这些英雄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今天竞不为人知,抗战英雄部队新一军在广州的抗战纪念碑被毁后至今无法重修,真叫人心冷,更令人怅然!

反观日本,至今还年年参拜靖国神社。在日本投降时,曾发生了一件最令我气愤的事。那就是在广州沙面,看见日军华南司令部的一个什么大将,虽然没了指挥刀,却依然军服笔挺、趾高气扬,这使我突然觉得八年抗战白打了,心里那份冤屈,恨不得上前打他一百个耳光。

读了《一寸河山一寸血》之后,感到我们所付出的牺牲实在太大,无数国军将士在正面抗日战场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都是值得纪念的。希望我们的人民能通过各种方式,对为国战死的英魂年年表示一下敬意。

书评(媒体评论)

正面抗日战场,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记忆。

——南京受降仪式亲历者、原中同远征军新编第六军第十四师少校营长赵振英

凡我炎黄子孙,不该也不能忘记正面抗日战场历史。

——原中国驻印军第五十师特务连连长尼广才

正面抗日战场也需要更多披露史实,让全民族更加正确了解、认识和记忆。

——原中国驻印军新三十帅九十团二营及中美混介战车指挥组战车营二级翻译官卢少悦

历史的真实性是任何人不能更改的。

——原第七十四军军部炮兵团观通排中尉排长江家骏

1942年至1945年春间,亲身经历缅北反攻战役全过程,涉险临危,从无悔意!唯念为民族生存而牺牲,葬身于异国他乡莽莽丛林之同袍魂无寄所而悲愤难耐。

——原中同驻印军新·军新三十八师师部谍报队少尉组长梁振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