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年时尚--海派时装变迁/中华服饰文化系列
分类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作者 卞向阳
出版社 东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949年至1978年的纺织品纹样,呈现为明显的平民化和革命化的倾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崇尚简朴的时风下,单色和简单的条格是最为基本的男女装面料纹样;男装以单色为主,加上简单的几何纹样;女装中夏季的衬衫、连衫裙和冬季的棉袄,大多都喜欢用花布。

在解放初的三年恢复阶段,由于生产尚待恢复、人们购买力有限,因此提出的口号是“花布大众化”,但是花布质量普遍不高,普通百姓以经济耐穿的蓝布、灰布服装为主。1953年以后,花布的设计日益受到重视,过去的一些陈旧的、色彩不鲜明的花色,不再受人欢迎,人们转而喜欢色彩鲜艳活泼、花头突出的纹样,以表现丰富而明朗的生活,如图3—14所示为上海印染厂女工衣着中的纹样和生产中的花布纹样充分体现出这一特色。花布设计人员为此设计了许多新式花样,以写实花卉为主,辅之以各种生动的动物图样,具有民族民间特色,如鸳鸯戏莲、金鱼荷花等,然而新设计的大花型花样大多不适宜做衣服。适合各类服装的小花型花样直到1956年以后才得到改进,妇女们的“花衣”生活才真正丰富起来。适宜做衬衫、旗袍、裙子、衣衫连裙和两用衫的新的花布不断上市,为美化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这些花型有“‘海棠绿叶’,海棠花红白相映,衬托着大片浅绿色叶子,色泽鲜明”,“‘春花’,雪白底子,缀着红、黄、淡绿、天蓝等色小花,丰满多彩”1959年,正值十周年国庆,为使妇女、儿童漂漂亮亮地欢度这一盛大节日,许多富于节日气氛的花布被设计和生产出来,如“百花齐放”,象征祖国欣欣向荣景象;“十庆之夜”,画面用焰火和宫灯组成的节日狂欢美景;“凤凰于飞”“花叶茂盛春意浓”,象征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还有用五彩缤纷的荷(和)花、花瓶(平)组成的“和平颂”图案等等,都深含欢庆之意。

20世纪60年代以后,服装款式、色彩都趋向单调,而花布则成为蓝、灰、黑的海洋中若隐若现的亮丽风景。6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移风易俗呼声的日益高涨,花布的设计也开始受到诸多限制,一些具有传统吉祥寓意的纹样被认为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资产阶级情调而受到批评。到了“文革时期”,“政治挂帅”使得花布设计陷人了单调和谨慎的情境中。一些设计人员吸收西方艺术风格,如“新艺术”“波普”“印象派”等设计的图案,在社会上引起批判,而“齿轮”“镰刀”“稻麦丰收”等图案则成为花布设计的内容,以反映时代的精神面貌。

在这一历史阶段,上海的纺织品纹样创新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民族化和生活化,通过对传统纹样和民族题材的再创作,将生活题材引入纹样,满足大众化的审美倾向;二是艺术化,利用西式的纹样表现方法,综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西方艺术流派信息和传统外来主题及素材进行创作,多用于外销纺织品,也有基于当时中国社会背景而加以变化并迂回应用于内销产品之中;三是“苏东化”,主要是受苏联式大花布影响,也有通过东欧国家在中国的产品展览和与这些国家的同行交流而获得灵感信息的设计;四是革命化,将不同时期风行的革命题材展现于纺织品纹样之中。在这四种创新中,前两种主要在“文革”之前,体现了当时适用、经济、美观的日用品设计原则;第三种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友好期间,但是其创作思维对以后有很大的潜在影响;最后一种一直存在,在“文革”时期表现得尤其明显。

P76-78

后记

这是一本上海乃至中国百年服饰时尚历史的故事版,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来源于我们进行上海近现代服饰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有趣的人或事,无须另外精雕细琢,它们本身便可以触动每一颗钟爱海派服饰时尚梦的心。因为是讲故事,本书在内容和体例上都不同于严肃的学术著作,我们尽量使本书的内容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又力图让每个故事都真实反映历史,而所有故事串在一起又能够勾画出上海乃至中国的百年时尚——海派时装变迁的基本轮廓。

本书是由我与我的研究生们共同完成的。这些学生中有硕士生,有博士生,所受学术训练的程度不同,因此我们尽量做到各司其职,承担不同的撰写任务。本书的整体结构和文风由我和马晨曲确定,撰写内容的安排与进度控制由马晨曲负责,第一章节由余靖撰写,第二章节由丹凤撰写,第三章节由徐佩璐撰写,第四章节由华雯、李林臻、李晓唪、刘芳、王斯林、王晶和张婷等共同完成。素材均取自我的团队历年来的研究成果。其实,写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只能留待以后再讲述了。另外,感谢张琪、张曼、陆立钧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她们的工作和研究成果为本书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感谢吴心怡提供的家人的照片,为本书贡献了很多图片素材。

东华大学从事上海服饰历史研究已经持续二十余年,其中不仅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很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均为此方面的选题。我们将逐步把这些研究成果结集出版。这本书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目录

第一章 世纪初“时髦”的海派风格(1900年至1911年)

 一、“时髦”的由来

 二、时尚领袖

 三、洋学堂的学生

 四、追新逐异的时髦女装

 五、西式服装的兴起

第二章 民国旧事(1912年至1949年)

 一、剪辫子与反缠足

 二、“摩登”的由来

 三、时髦的代价

 四、四大百货

 五、云裳公司与名媛

 六、鸿翔

 七、培罗蒙

 八、旗袍

 九、中山装

 十、时尚杂志——《良友》《玲珑》

 十一、化妆品

 十二、电影明星的西式装扮

 十三、百乐门舞厅

 十四、发型也时髦

 十五、设计师角色

第三章 革命与浪漫(1950年至1978年)

 一、建国初审美的变化

 二、人民装

 三、大众化的理想形象

 四、人人都穿花衣裳

 五、套裁省料衣片和节约领

 六、奇装异服

 七、军装的流行

 八、“高、大、全”“老三装”和“老三色”

 九、纹样里的“革命”与“浪漫”

 十、凭票供应的时尚

 十一、发型朴素也精致

 十二、“江青服”橱窗中的摆设

第四章 海派的复兴(1979年至1999年)

 一、电影明星带来的风尚

 二、时尚杂志的复兴

 三、上海引领的时尚

 四、时装设计师

 五、时装表演队

 六、喇叭裤风波

 七、“蝙蝠衫”与“踏脚裤”

 八、西服热

 九、与世界时尚接轨的宽肩造型

 十、茄克衫的流行

 十一、吊带衫与露脐装的流行

 十二、从头开始的时尚

 十三、化妆美容赶风潮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当2013年之后连续两个春天Peng Style吸引了世界眼球时,很多人都在问,中国风格的时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历史和文化中去寻求。中国人现在的衣着和19世纪大相径庭,中国传统服饰虽然存于历史但是未必留于现代人的记忆之中。因此有必要去阅读百余年来中国服饰的时尚变迁。

本书以近现代中国服饰时尚中心城市上海的服饰演进作为主线,关注中、西服饰体系的撞击与交融,按照晚清、民国、新中国前30年、改革开放20年等不同历史阶段为分期,用专题表述的形式,力求勾勒出中国服饰百年流变的基本特征。

晚清的70余年,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人的服饰也就此而发生巨变。到19世纪80年代前后,上海成为中国的服饰时尚中心,时髦成为服饰时尚的代名词,追求新颖奇特、精致奢华、快速变化乃至稀奇古怪成了风尚。妓女、优伶、学生、商人等过去的亚文化群体成为时尚领袖。西式服装因为崇洋和实用而出现在部分男性之中,也为少数女性所猎奇。西式装扮的风格对于中式服装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的衣着从此偏离传统轨迹而走上中西结合的新历程。

民国30多年问,剪辫子、废缠足,到处尽是新风尚。在上海这个“东方巴黎”,所谓摩登的就是时髦的。交际名媛、电影明星成为时尚的偶像。西式流行服装趋向盛行,中式服装逐渐改良,流行的格调与巴黎的时间差越来越小。在中西文明的交融之中,创造出旗袍和中山装的服饰时尚。上海的四大百货、时装店、西服店加上当时的报刊对于时尚的推波助澜,上海的时尚产业形成规模和特色。西式服装体系在上海等大城市初步为社会所接纳。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30年间,社会主义建设是国家的主旋律,上海是中国服装商业和工业的中心,理想主义的平民化与大众化服饰装扮出时代的理想形象。“先生产、后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导致节约风和票证供应的产生。中山装、军装、青年装等人民装系列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当然,革命与浪漫并不相悖,上海人的精致在衣着细节和配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时尚也并非一片灰暗,布拉吉、花衣裳等曾经是社会大潮的时尚浪花。即使在“破四旧”而使得中国传统服饰几乎断层的前后,也偶有“奇装异服”。而服装结构则基本上是西式的。

改革开放20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时尚欲望重新激发,流行趋向国际化。上海走上了时尚之都的振兴之路。明星、青年、民营企业家成为时尚的先锋。在经历了喇叭裤和蛤蟆镜的风波之后,出现了牛仔裤、西装潮、超短裙、宽肩风貌乃至踏脚裤、休闲装、吊带衫、露脐装等,上海乃至中国人的衣着日益与国际接轨。西方服饰体系经过再普及终于全面为中国人所接纳。

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些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中的故事用对于历史的记忆来积淀文化,共同推动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时尚,在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大道上勉力共行。

内容推荐

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只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叶扁舟,但是却承载了最跌宕起伏的记忆。社会的变革带来了时尚上的变迁,时尚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清末,传统服饰的时尚陪葬了王朝的崩塌;民国,十里洋场上的时髦摇曳在霓虹灯下,却也只是孤岛里海市蜃楼般的繁华梦;新中国的号角,让朴素的时尚观成了社会的主旋律;改革开放后,时尚欲望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而迅速膨胀,终于,世界大同,国际化的时尚彻底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

卞向阳主编的《百年时尚--海派时装变迁》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源自这短暂历史中的惊鸿一瞥,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无须再精雕细琢,便可以触动每一颗热爱海派时尚繁华梦的心。

编辑推荐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侵透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以服饰为主要符号的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不仅是国际时尚界和设计界的话题和灵感源泉,近现代海派绚丽多姿的服饰及着装传统也一直为中国民众所津津乐道。卞向阳主编的这本《百年时尚--海派时装变迁》通过近百幅真实的老照片,形象地将服饰及装扮置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空间之中,清晰展现近现代海派服装演进的脉络、显示不同时期海派流行服饰及装扮的亮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