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女轻男/朱洗院士系列/科普经典文库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作者 朱洗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科院院士所写,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

从小孩的提问到人类的终极问题,贯穿科学与人文。

朱洗的这套“科普经典文库”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重女轻男》,别出心裁的书名,无疑是对社会上流行的一种世俗观念——“重男轻女”的一种“逆反”。

内容推荐

《重女轻男》,别出心裁的书名,无疑是对社会上流行的一种世俗观念——“重男轻女”的一种“逆反”。朱洗说:要使人们充分了解科学的生殖知识,使从介绍简要的生物发生学知识入手,阐述历史上出现的“唯卵”“唯精”等各种学说,介绍中外古代对生殖问题上出现的,是女性的“卵”重要还是男性的“精”重要的争辩。从生物学角度分析雌雄个体在生产子体时的作用。

此外,还通过对人工单性生殖实验的发展和理论的详尽介绍,使读者明白:母性的卵球确是产生后代的基础,父性的精虫只能刺激卵球,唤起它的发育。把“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颠倒了过来。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惟卵说

 一、惟卵说的略历

 二、胎儿包藏卵中的奇想

 三、显微镜的使用与胎体套合说的关系

 四、卵中最初胎体的位置

 五、惟卵说者所供给的事实

 六、提要

第二章 惟精说

 一、精虫的赞词

 二、惟精说与惟卵说的论辩

 三、惟卵说的让步

 四、提要

第三章 惟精惟卵的争辩

 一、两派学说内部的意见

 二、精虫中的小人

 三、精虫发育的场所

 四、惟卵说者向惟精说的反攻

 五、精卵合作的端倪

 六、胎儿预藏说的崩溃

 七、胎儿后变说的抬头

 八、提要

第四章 精卵合作说

 一、精卵合作说的略史

 二、细胞理论对于精卵合作说的影响

 三、精卵合作的真相

 四、提要

第五章 生殖通论

 一、生殖的概观

 二、生殖的种类

第六章 天然的处女生殖

 一、天然的处女生殖的发现史

 二、蜜蜂的处女生殖

 三、牛翅类的处女生殖

 四、壁虱类的处女生殖

 五、轮虫的处女生殖

 六、水蚤的处女生殖

 七、蚜虫的处女生殖

 八、葡蚜的处女生殖

 九、松蚜的处女生殖

 十、竹节虫的处女生殖

 十一、鳞翅类的处女生殖

 十二、鳃足类的处女生殖

 十三、局部的处女生殖

 十四、处女生殖卵中的结构

 十五、处女生殖子裔的性别问题

 十六、提要

第七章 人为的处女生殖

 一、人为的处女生殖的发现史

 二、海胆和海星的人为处女生殖

 三、脊椎动物的人为处女生殖

 四、人为处女生殖的子裔

 五、人为的处女生殖的机械原理:细胞学的研究

 六、提要

第八章 单阴生殖与单阳生殖

 一、单阴生殖

 二、单阳生殖

 三、提要

第九章 卵与子体

 一、卵与其他细胞的分别

 二、子裔最初物质的来源

 三、子裔最初物质的分布

 四、提要

结论

试读章节

自从西历1677年11月间,人类的精虫被荷兰学者雷文虎克(Leeuwenhoek)证明其确实存在之后,17世纪的学术界立即产生一种极大的反响。母性对于传种的价值不得不重新考虑,重新估计。当时抱中立态度的各方学者——生物学家、医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甚至英皇查理第一世也重视这空前大发现,亲自在显微镜中,观察这些活泼异常、游动自如的人类的种子!而那般沉滞拙笨不能自由移动的卵,立即被人轻视,降至只有营养精虫的资格!这些观察过精虫,相信精虫为生殖主体的学者便树立学派,公开反对惟卵说,而宣扬其惟精说。重男轻女之说就在生物学立定基础,开始与重女轻男的旧说辩难了。

在这种情境之下,激烈的争辩是免不了的。两方学者都孜孜业业地,一方搜集于己有利的事实,作为立论的根据;一方刺探对方的弱点,作为攻击的目标。当时欧洲每个大学者的著作中,对于此问题的意见都有所论列,可知男女对于生产孰重孰轻这一问题是如何地被人看重,此种学说在欧洲科学史上所占的地位与价值为如何了。

处于东亚大陆中闭关自守的中国人,当时正忙着做八股、考科举,对于激荡整个欧洲学术界的波澜漠无所知。目前的情形已大改了。我们不但纠正从前轻视欧西学术的谬误,而且急起直追,惟恐不及!但是我们要想充分了解目前的生殖的智识,简要的发生学史的常识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本书的开端,先述惟卵、惟精两学说的演进,然后进而考究其他比较新颖的问题。

读过本丛书第一册《蛋生人与人生蛋》的阅者应该知道人类是怎样生来的,应该明白男女对于生殖的关系,应该了解子女身体上所有的物质——甚至极微小的细胞核,亦必有一部分来自父亲,一部分来自母亲;最后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子女是父母合作的产物。

这句结论倘使能够无例外地应用到全部生物界,那么,生殖的问题就能简单化了。可是事实告诉我们并不如此!自然界里,的确有若干动物的雌体,无需雄体的帮助,单独也能负起传种接代的责任;有些动物的雌体,在夏季温暖的时候能够单独生殖,但一到秋季,便非得雄体交合不可;有些动物的卵经过受精则生雌体,不经过受精则生雄体;有些动物的卵不经受精而单独发育者纯为雌体。下文将要根据新近学术界的贡献,阐明雌雄对于生产子体的效能。有时难免涉及比较专门的问题,但我决意尽力避去暧昧的理论,务使一般阅者明白这门新兴科学的轮廓,作为进求高深理论的阶梯。

刺探生殖的秘奥,首推人工的处女生殖,即以人为的力量——化学的、物理的、机械的,或别种生物质的力量,使平常不能单独发育的卵变为有母无父的新子体:不但拯救了个体本身的生命,而且拯救了他的整个族系。这是20世纪初期新开辟的一条实验生物学的康庄大道;而在哲学上,也算是一种“人巧夺天工”的成就。德国大生物学家勒布(Loeb)首先用化学的方法,使未受精的海胆卵单独发育成幼体之后,便认自己的实验结果含有创造生命的意义。这样说法虽然未免过于夸张,但是救命的功劳乃是他所应得的。我们上海的实验室里目前尚有一只没有父亲的蛙,现年已六岁,它是用巴德荣(Bataillon)的针刺兼注血的方法,由未经受精的蛙卵发育成的(图见内封面)。

至于单雄生殖和单雌生殖,大都也是人为的产物:或者用人工的方法,夺去卵中原有的细胞核,而代以精虫的细胞核,使卵照常发育;或者想法使精虫的细胞核失去作用,而在受过精的卵中,得到与处女生殖相类似的结果。

总之,我们这丛书第三册的使命,不仅是补充第一本的不足,而且还要更进一步,用分析和实验的方法,探究胚胎初步发育的机械原理;再在可能范围内,试以人工的力量,干涉自然的动作:有时钳制它,有时催促它,有时还要顶替它。这一本小书很可以当作实验发生学看待。P1-3

序言

这是一套不该被遗忘的伟大著作。原为《现代生物学丛书》第一辑,共6本:《蛋生人与人生蛋》《我们的祖先》《重女轻男》《雌雄之变》《智识的来源》《爱情的来源》,从1934.年开始由文化生活出版社陆续出版,到20世纪50年代再版6次之多。

作者朱洗,也是一位不该被遗忘的现代著名生物学家,我国细胞学、实验胚胎学开拓者之一。他1931年从法国蒙伯利埃大学毕业,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生物研究所主任、台湾大学动物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62年因病去世。

朱洗先生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与茅以升、华罗庚、竺可桢等齐名,但他的这套丛书却是大科学家所写的小科普读物。他从“科学教导人类”的理念出发,以极大的热情,用生动而富于文采的文字,写出了这套贯穿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的伟大著作。

整套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单细胞直到人的精神,几乎涵盖与人相关的一切生理心理现象。他从到底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这个古老话题出发,追溯和阐述了诸多问题:最初的生物从何而来,最初的人类从何而来,人怎样从胚胎成长为人,动物何时别雌雄,人类何时分男女,为什么女重男轻,智力如何从低等动物的向光性发展到高等智慧,爱情的本质基于什么样的生理心理基础,等等,体现了作者试图从生物学的角度将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完整剖析的宏图大愿。

台湾著名学者张之杰曾说,在科普方面,朱洗的这套丛书至今无人能出其右。这套书是根据原始文献和专书写的,这是第一等手眼,非学识极深极专,无以致此。

科普绝非小道。学术层次的高低,不决定于作品内容的深浅、读者的高下,而决定于其哲学性的多寡,能否以寻常言语说明事物的普遍原理,能否从科学出发而与人文、社会挂钩。大陆学者钟少华在《科普:中国现代化的先导》一文中说:“中国近代百年的科普作品桂冠,笔者认为应献给朱洗院士。”

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曾撰文指出:“有人估计自清朝末年以来,我国科学家用本国文字所写的科学书册最多的是朱先生,写通俗科普读物最多的也是朱先生。这并非过分之言。”

近些年来,一直被人们遗忘的朱洗开始重回人们的视野。著名作家叶永烈将朱洗列为古今中外最重要的百位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入选台湾推出的“百年千书、经典必读”书单。

科学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生物学也在不断更新,这套书难免有个别观点跟不上时代。此次重版,为了保留原汁原味,文字没有改动,但对个别明显错误的观点加了注解。

书评(媒体评论)

有人估计自清朝末年以来,我国科学家用本国文字所写的科学书册最多的是朱先生,写通俗科普读物最多的也是朱先生。这并非过分之言。

——童第周

从前人类创造科学,今天科学教导人类。

——朱洗

中国近代百年的科普作品桂冠,应献给朱洗院士。

——历史学者钟少华

这套丛书不是根据通俗读物或教科书写的,而是根据原始文献和专书写的,这是第一等手眼,非学识极深极专,无以致此。

——张之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3: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