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骆以军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骆以军,台湾中生代文学领军作家,1967年生于台北,祖籍安徽省无为县,专业作家。曾获台北文学奖、“红楼梦奖”首奖等众多文学奖项。著有《远方》、《月球姓氏》、《降生十二星座》、《我爱罗》、《西夏旅馆》等。

《我们》是骆以军从私人生活到写作职场几乎所有精神妄想及秘闻八卦之超级解码书。

内容推荐

《我们》是骆以军从私人生活到写作职场几乎所有精神妄想及秘闻八卦之超级解码书,荒诞而幽地向读者告解他曾遭遇或见证的那些不可思议的真实的恶意与光荣:如何度过被“游街”的复读之年如何残酷地拒绝那如此爱他且爱了很久的写来情书的少女,如何在家中遭遇火灾之时天真地聆听如人工瀑布潺潺水声的“火的声音”,如何与他的人渣兄弟们变身为妄图怯懦地与暴力对抗的街头恶童,如何在深夜被真正的恶童打破整排落地窗时为保全妻儿低声下气委屈求和,如何为偷情失约编造譬如回老家替父母处理死狗尸体之类的怪异故事,如何心理阴惨地以父之名与怒蛇搏斗……在《我们》这五十四篇古怪故事里,潜藏着即使如此坦白也难穷尽相的种种人性怪物,而作为一个说故事的吃梦人,作者把这些亦真亦幻、难辨真假的人生奇遇,成功地变成了一本媲美怪力乱神的荒诞故事集。

目录

代序 不一样的人生

鸭嘴兽

睡美人

公车

情书

春梦

不伦像处理尸体一样

幸福

圣诞老公公

魔术师

客途之梦

老家

变脸

多余出来的情感

失落的弹珠台游戏

绿窗

搬离

别人的房间

洗衣店

瘟疫时期的怪梦

独处时光

游街

冰宫

恶童

诚实

钉孤只

火灾

送别会

斗阵俱乐部

玩具鸭的旅程

标本剥制师的邻居

秋日海滨

昔日酒馆

战俘

卡通世界

印尼女孩

错误联想

伪魔术师

垃圾时光

一个都不会少

想我人渣兄弟们

空城计

隧道

命运交织的火车

一个女作家死之后

同学会

错过

偷考卷

直升机

悼念一个朋友

次日

父亲梦见“总统”遇刺

偷云梯车的女人

大火焚毁的地铁车厢

噩梦

试读章节

很多年前,我可曾想象过,有朝一日我会与这一大群衣着光鲜面色疲惫不已的人们,如此挨近(甚至脸凑着脸)地待在一个金属密闭空间里,在城市的上空快速飞行?我们(我与他们)是如此陌生不相识,却一同任由着这快速移动的金属载体,摇晃摆弄着我们的身体。某些幽微部位的款款摆动,譬如颈部的轻微晃动、腰部的某种韵律力道的拉扯、大腿内侧那些赘肉类似罐装液态饮料的摇晃,或是足踝轻抵以卸去那较大力冲撞时的酥麻感——我们在同一时刻同一空间里,细细地共用着这种身体私密的运动。多像灯暗后啜泣着让人温柔抚弄翻动你被动的身体。

虽然我与他们,是面无表情(甚至彼此憎恶)地坐在日光灯敞亮的光里。

他们之中有些人完全无视于这种我与他们“恍如性爱般”的共同摆动,惫懒而专注地翻着晚报最内里那一角落,密密麻麻的股票名称和变动的价格数字;有些女人则垂头闭目,不抗拒但也看不出有任何享受之欢愉地参与那神秘的摇晃(她是睡着了吗?还是羞怯习惯使然,总要在全然的黑暗中才敢释放身体出来接受那拘谨又放浪的扭动);当然还有些穿着制服的青涩女中学生,我总怀疑她们是基于某种年轻女孩间的闭俗观念,某种那年龄才有的同侪间互相监视的压力,使她们假装无视这种集体放纵的行为,故意围成一圈叽叽喳喳地没话找话,破坏那光亮里神秘摇晃的,需要沉默才能领会的细微快乐……

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她们之中的那一两个,后耳泛着蔷薇花瓣的晕红。

很多年以前,我可曾想象过,有朝一日,我会这样,不引人注意地,像一个体面、安静的男人,侧身于这些高级名牌、昂价材质的裙裾覆盖的、发出酸味的优雅的小腿;这些撑了一整天而开始晕乎开来的、颜色艳丽的彩妆之脸;那些被掏空的灵魂;那些笔挺衣装下面像猿猴般直立着的白□□的身体(胯下且呆愣愣地垂着一具不知如何摆设的阴囊)……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记得那次是同伙中一个叫蔡头的,为了一个复兴高中的马子,和人家同班的男生约好“决斗”。我们五六个家伙穿着制服拖枪曳棒(我们从纠察队那里干来了四五根画了斑马纹的长木棍),长途漫漫到台北车站转公车二一八到新北投。我记得那辆破旧拼装车一路颠荡,西晒的金黄日照把车厢后仅剩的这六个青少年烤得垂头丧气,后来我们在终点站前两站,叫“慈航寺”的一处荒郊下了车。那时已距蔡头和人家约定决斗的时辰迟了近两个钟头。暴戾之气云消雾散,几个人找了一间小冰店,分吃一盘□冰。

另一次是(也是高中时的事了),我在永和上车,过了几站,上来了一个景美的马子。我也说不清楚那么多年前的那个早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可以说我被她“煞到了”。我坐在后排的座位,满脸羞红地看着她一手抓着吊环一边拿着小册子背英文单词那美丽的侧脸……

后来我迷迷糊糊跟她下了车(在我不该下车的地方),躲在人群后面跟她一同排队,然后搭上一辆不知道要开去哪儿的另一路公车。这么多年过去,我已记不清楚自己那样的举动背后牵扯到怎样程度的色情创意?我会像所有那些讨厌鬼一样,结结巴巴地趋前向她搭讪吗?奇怪的是,记忆残存下来的,竟似是聊斋般的,对一个早熟少年的色欲之规训和惩罚……

我记得我不断地跟着那女孩下车、排队、再上车。愈来愈陌生的街景和公车号码终于使我彻底迷失了所在的方位……

到了某一站——那之后发生的事成为我日后所知所谓“女体剧场”的最恐怖景观——突然全车其他的乘客悉数下光,上来了一整车厢和那女孩穿相同嫩黄制服的同校女学生。她们环肥燕瘦,叽叽喳喳,很快地,便把我和那位意中人冲散:我再也无法从那一整车同样颜色的衣装里,找到那张本来就极模糊的脸。整辆公车只剩我一个男生(还有司机)。我在那些汗涔涔、臭烘烘的少女身躯里被推来挤去,差一点没屈辱地抽答答哭起来……但我只是力持镇定,让身边那些摇晃波动、像犹太人女集中营里塞挤拌和在一块的胳膊膝盖肩膀或胸脯们,不要注意到我的存在。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也许我只是不幸地闯入了一车要赶去参加运动会啦啦队之类的女校学生阵中。P12-15

序言

我曾做过一个这样的梦:梦中场景类似南港线捷运终点昆阳站一带之印象,空旷如假期之街景,一个铁道阡陌纵横、机关车维修、停歇、调换轨道的终点。戴着黄胶盔的工人,在柏油热浪的凹凸空气里,埋头锁着铁轨上的巨大螺丝。我记得,在梦境中,我骑着那种孩童车尺寸的捷安特越野车,车后载着我的姐夫——虽然真实世界里我并未有这么一位姐夫——他扶着我的肩,我们笑嘻嘻地任那脚踏车从出站后的一个陡坡朝下俯冲。

后来,从那个梦境醒来,我自然是怅惘极了。不只是那幅画面中的明亮无忧、我置身其中清晰可感的少年身体、那位未曾谋面的姐夫,梦中那幅画面无论朝前倒带或朝后播放都似乎是一组和我现在的人生完全颠倒、重组的人际关系。

在醒来的这个界面细细体会,愈努力召唤梦中更多细节,愈清楚明白:那不只是“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境向我展演的,是一个和我现在正在经历的版本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我记得在我从那个车站出来之前,不断地在类似“侯峒”、“菁峒”、“暖暖”这些侯孝贤电影里的、东北山区废矿的小车站间换车转车。那些小站月台,遮篷的方形木柱皆被蛀虫啃蚀中空,我脑海里浮现一句女性长辈曾给予的忠告:“你总是把一目了然的事实弄得那么复杂。”问题是我总是搭错车,发现后匆匆下车,又必须在这巨大蕨叶密覆的无人小站上旷日费时地等候反方向折回主干线的小火车。

这之前的另一幅画面,亦是在那样的某一部电影中的印象:光线暝晦的一间和式房间,人脸的廓影全在一种低抑谨慎的气氛里凑近说话。

那位在现实世界里我非常尊敬的女作家在这里变成了护士长之类的角色。在梦境中(在那个房间里),她木讷而权威地劝说我接受一旁一位沉默的医生注射一种昂贵的疫苗。我记得我在梦中饱含情感地那么想着:“即使是比这更严重之事,您说什么我都愿意相信哪。”

那样的、和我现在这个无法挽回的人生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种人生。事情似乎变得单纯而容易解决。除了在那些车厢之间的联结踏板上摇摇晃晃地醒悟:“唉,又坐错车了。”或一种塞率的不安:“时间会不会这样被耽搁了?”

所以在后来的那幅画面里,在明亮的光照下走出那个车站,骑着捷安特越野车,后座载着比我年轻的姐夫——后来我才确认,这位“梦中姐夫”,真实世界里是一位命运比我坎坷的学弟,这两年来,自我父亲中风倒下,我遇人总是唉声叹气,只有在这位学弟面前我绝对闭嘴:他除了要照顾已倒下的老父,还得看护另一位与父亲结拜之伶仃老人——为何会整个人浸晃在少年时代才有的、身体处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撒欢”之轻快?梦中姐夫在后座告诉我许多事:包括现实世界里因为细故而得罪、且似乎永远无望解除他对我的成见和憎恶的一位老师,在梦境里从事外销成衣生意(所以他对我的创作生涯没有那么天的杀伤力?),这些年赚赚赔赔,似乎也吃了不少苦头。另一位是我近日刚过世的姨丈,原来只是我们骑脚踏车经过的巨幅西部电影看板里的、油漆画上去的一个外国演员。

“原来如此。”我在梦中松了一口气。在另外的这个世界里,我不曾娶妻、生子;没有为了逃兵而将身体变得如此胖大;那些亲手一只一只埋葬的狗们皆尚未死去;我至爱的亲人也还没开始衰老朽坏……

那些缠结的、无法挽回的、人事上的纠葛和伤害,有的尚未发生,有的以一种让我默然以对的简单形式重新组合。

另一次我曾梦见:我和一位少年时代的古典吉他老师,一同坐在夜间无人的地铁月台弹奏吉他。事实上,二十年前我一共只跟这位身怀绝技的吉他老师(他是“台湾古典吉他王子”苏昭兴的弟弟),学了两个月左右的入门课程(我记得大部分的时间里,他要我用留长修成弧形的指甲,无意识地反复弹拨琴弦,感受音质的醇度)。他是我少年时代启蒙我的最早的“艺术家”形象:怀才不遇、脾气刚烈、愤世嫉俗。有一些细节我忘记了,但我记得,当时他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主动收我为徒(我和一群遇遇少年喳喳呼呼闯进他的吉他店里挑选一把便宜的民谣吉他),不收学费传艺给我。但我那时终究因性格浮躁且缺乏天分而让他失望了。后来的几次课程他几乎是在不可思议地叹气、暴怒,因我对他视为第二生命的古典吉他竞如此漫不经心而深受伤害。我不记得后来是他叫我不必再去了,还是我因愧耻而不再踏进那间教室。我的吉他技艺便只停留在最初几章的《卡尔卡多吉他教本》。

但是在那个梦里,我和那位吉他老师并肩坐在冷风飒飒的地铁月台,一人抱着一把吉他,像竞技,又像对这孤独艰难人世致敬,即兴却又赋格严谨地重奏着一些好像阿莫多瓦电影里的、高难度的西班牙舞曲。他像是在用神的手指没人黄金绸缎那样,炫耀地抡动琴弦,把魔术、梦境、女人悔恨的叹息、海浪击碎船只的暴力、斗牛士将长剑插进牛咽喉的汩汩流动声……全都密不透风、繁花错织在那个原本空洞阴暗的空间。梦中的我竟也一手绝技,忐忑地、亦步亦趋地、癫狂迷醉地让左五指右五指在琴弦两端踢踏着舞步,跟随着他,闭目、摇头晃脑、无视梦境之外真实的时间定义,以我这辈子根本无法拥有的华丽技艺,伴奏着。

那么的美好。

后来那位学弟恰巧打电话给我,我笑着告诉他:“前几天还梦见了你哟,梦里你竟然成了我的姐夫。”不晓得是羞怯,或是对对方唬人本性的不信任,他沉默了一会儿,说:“真的吗?我前几天也梦见了你。我梦见我和我妹被一群歹徒绑架,绑在一个房间的椅子上,那时我心里还想,我真是世上最衰的人,他们绑住我,除了让家里那两个残障老人因为无人喂药喂食换尿袋而静静死去,实在一点好处都没有吧!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消防队员制服的胖子破门而人,比我们还紧张地救了我们。现在想想,那个胖子就是你啊。”

说来真像一个四处乱搭、许多片子同时在拍摄的片场。我们知道或不知道地,匆促换装地在不同剧情的摄影棚之间赶场串戏。不一样的人生。有时或会穿错制服,有时或许慢慢忘了不同故事之间的时差换算。我最恐惧的一幕或是,在那钻进钻出、颠倒换串的某一次,走进了整个片场的最深角落。在那无可回身的走道遇见某个故人,彼此想起了什么,黯淡地互望一眼:“不想就过了这样的、这样的一生。”

书评(媒体评论)

悠游自得的人渣身份,是骆以军自诩的强项。

他且希望到了五六十岁,能如赫拉巴尔一般,

将痞子、流浪汉、妓女、畸零人等,都宝变为一颗颗底层的珍珠。

——《印刻文学生活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