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史(2内忧外患典藏版)/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为蔡东藩所著,详细叙述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自问世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追捧。

清朝是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皇朝,他日的泱泱大国,为何会危机四起?想知道清朝由盛至衰的全过程?作者几经搜讨,反复考证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起至宣统退位间的二百九十七年历史,选择其中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编成此书。

本书举清王朝崛起东北,迄宣统退位出宫,近三百年史事。书中重大史实,皆有所本,演绎成章,大多可读,可信且可备,可谓创历史小说新体。

内容推荐

民初著名作家蔡东藩曾先后撰写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史、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慈禧、民国12部通俗演义,全书1120回,合计约700万字,写了自秦始皇至民国13年(1924年)间2170年的历史(其中民国演义后40回由许廑父续写),为中国历史通俗演义的宏篇巨著。这次本社搜集多种版本,将原来的l2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编成《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分为36个分册精印,以便于广大读者收藏和阅读。

本书作者以饱满的爱国热情,讴歌了历朝保卫和振兴祖国的英雄人物,鞭挞和抨击了历代统治阶级的凶残、荒淫和伪善,还以较大篇幅描绘出、日中国政治黑暗,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惨烈图景。本书在记述历朝史事和人物时,显现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对资治平乱、休养生息、治学为政之道,书中均有精彩的阐发和独到的见解,给读者带来丰厚的教益与启示。因此,本书是一部进行中国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历史资料。

本书为《清史》第二卷,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目录

第一回 分八路进平苗穴 祝千秋暗促华龄

第二回 征金川两帅受严刑 降蛮酋二公膺懋赏

第三回 御驾南巡名园驻跸 王师西讨叛酋遭擒

第四回 灭准部余孽就歼 荡回疆贞妃殉节

第五回 游江南中宫截发 征缅甸大将丧躯

第六回 傅经略暂平南服 阿将军再定金川

第七回 平海岛一将含冤 定外藩两邦慑服

第八回 太和殿受禅承帝统 白莲教倡乱酿兵灾

第九回 误军机屡易统帅 平妖妇独著芳名

第十回 抚贼寨首领遭擒 整朝纲权相伏法

第十一回 布德扬威连番下诏 擒渠献馘逐载报功

第十二回 抚叛兵良将蒙冤 剿海寇统帅奏捷

第十三回 两军门复仇慰英魄 八卦教煽乱闹皇城

第十四回 闻警回銮下诏罪己 护丧嗣统边报惊心

第十五回 愚庆祥败死回疆 智杨芳诱擒首逆

第十六回 饮鸩毒姑妇成疑案 焚鸦片中外起兵端

第十七回 林制军慷慨视师 琦中堂昏庸误国

第十八回 关提督粤中殉难 弈将军城下乞盟

第十九回 效尸谏宰相轻生 失重镇将帅殉节

第二十回 弈统帅因间致败 陈军门中炮归仁

第二十一回 江宁城万姓被兵 静海寺三帅定约

第二十二回 怡制军巧结台湾狱 徐总督力捍广州城

第二十三回 清文宗嗣统除奸 洪秀全纠众发难

第二十四回 钦使迭亡太平建国 悍徒狡脱都统丧躯

第二十五回 骆中丞固守长沙城 钱东平献取江南策

第二十六回 陷江南洪氏定制 攻河北林酋挫威

第二十七回 创水师衡阳发轫 发援卒岳州鏖兵

第二十八回 湘军屡捷水陆扬威 畿辅复安林李授首

第二十九回 那拉氏初次承恩 圆明园四春争宠

第三十回 罗先生临阵伤躯 沈夫人佐夫抗敌

第三十一回 瓜镇丧师向营失陷 韦杨毙命洪酋中衰

第三十二回 智统领出奇制胜 愚制军轻敌遭擒

第三十三回 四国耀威津门胁 约两江喋血战地埋魂

试读章节

第一回 分八路进平苗穴 祝千秋暗促华龄

却说乾隆帝即位后,朝政颇尚宽大,凡宗室人等,旧被圈禁,至是一律释放。封允■、允■公爵,复阿其那、塞思黑红带,收入玉牒。自己的兄弟骨肉亦均封为亲王。已故弟兄,各追封赐谥。尊母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册立元妃富察氏为皇后。母族后族,都另眼相看。又把岳钟琪、陈泰等释出狱中。赦汪景棋、查嗣庭家属罪,命他回籍。因此宗室觉罗,勋戚故旧,官吏人民,没一个不颂扬仁德。确能干蛊,只云贵叛苗,未曾平靖,乾隆帝初次用兵,不得不稍示威严,特逮回张照、哈元生、董芳治罪。哈元生似属可免。另授张广泗为七省经略,节制各路人马。广泗本是治苗的熟手,到了贵州,统盘筹算,想了一个暂抚熟苗,力剿生苗的计策,握定宗旨,自易下手。随即上奏道:

臣到任后,巡阅大势,默观夫叛苗之所以蔓延,张照等之所以无功者,由分战兵守兵为二,而合生苗熟苗为一也。兵本少而复分之使单,寇本众而复殴之使合,其谬可知,且各路首逆,成聚于上下九股、清江、丹江、高坡诸处,皆以一大寨,领数十百寨,雄长号召,声势犄角,我兵攻一方,则各方援应,彼众我寡,故贼日张,兵日挫。为今日计,若不直捣巢穴,歼渠魁,溃心腹,断不能涣其党羽。惟暂抚熟苗,责令缴凶献械,以分生苗之势,而大兵四出,同捣生苗逆巢,使彼此不能相救,则我力专而彼力分,以整击散,一举可灭,而后再惩从逆各熟苗,以期一劳永逸,庶南人不复反矣。伏乞圣鉴!

乾隆帝览毕,命他照奏办事。张广泗遂调集贵州兵马,齐屯镇远,扼守云贵通衢。特选精兵万余人,用四千兵攻上九股,四千兵攻下九股,自统五千余名,攻清江下流各寨,号令严明,所向克捷。

乾隆元年春,复檄调各省援兵,分作八路,一齐发动,如潮前进。那时苗民虽奋死抗拒,究竟一隅草寇,不敌七省大兵,风飘雨扫,瓦解土崩,所有未死的叛苗,都逃入宿巢去了。广泗会集大军,进攻巢穴。行了数日,遥见一座大山,挡住去路,危崖如削,峻岭横空,四围又都是小山攒住,蜿蜿蜒蜒的约有数百里。好称山国。广泗扎驻了营,召进熟苗数名,问道:“这个地方叫作什么?”熟苗道:“这叫牛皮大箐,广阔的了不得,北通丹江,南达古州,西拒都匀八寨,东至清江台拱,差不多有五百里方圆,向系生苗老巢,幽密得很,就是近地苗蛮,亦没有晓得底细。”广泗道:“据你说来,简直是无人可入的,本经略却是不怕,偏要进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便令熟苗退出。

次日,召集部将,令攻牛皮大箐,将士统有难色,广泗拍案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费了无数军饷,所为何事?难道叫你坐食不成?本经略受国厚恩,图报正在今日,如得一战成功,好与你等同膺巨赏,万一失败,本经略亦不忍独生,愿与大众同死此地。天下事不患不成,但患不为,果使戮力同心,生死与共,何怕这牛皮大箐?何惮这待死苗民?”慷慨激昂。将士见主帅发怒,自然唯唯从命。广泗又道:“据熟苗言这牛皮大箐内,险恶异常,本经略岂肯冒昧从事,叫你前去寻死?但我来彼人,我去彼出,旷日持久,何时得了,好在各处已无叛苗,我军粮饷尚足,正应设法搜掘,谋个一劳永逸的善策。现在令各军分守箐口,先截叛苗出路,他向来不知耕作,料想箐内,决无良田,不出一月,他自坐困,我们却节节进攻,步步合围,何愁不济?”将士听了此言,方个个欢喜起来,争愿效力。是所谓好谋而成。

广泗遂传令诸军,密堵箐口,又在箐外四布伏兵,严防逋逸。围了半月,始渐渐进逼,得步进步,得尺进尺。叛苗无处觅食,多在箐中饿毙。起初还有几个强悍的,出来驰突,统被围军斩捕,后来不见苗踪。广泗遂驱军大进,行人箐内,但见丛莽塞径,老樾蔽天,雾雨冥冥,瘴烟幂幂,极大的蛇虺,极恶的野兽,出没其问。广泗令军士纵火焚林,霎时间火势腾上,满山满野,统是浓烟,动植各物,无不烧死。就是这等叛苗,也躲无可躲,窜出峒外,一半被杀,一半被捉。还有这些苗妻苗女,苗子苗孙,都已饿得骨瘦如柴,跪在峒旁,抱着头惨呼饶命。官兵也无暇分辨,乱砍乱戳,覆巢下无完卵,游釜中无生鱼,幸亏广泗下令禁止惨戮,还算保存了几个。红顶子都由人血染成。

大箐已破,又搜剿附逆熟苗,分首恶次恶、胁从三等,首恶立诛,次恶严办,胁从肆赦。约历数月,先后扫荡,共毁除一千二百二十四寨,赦免三百八十八寨,阵斩苗民一万七千余名,俘二万五千有零,获铣炮四万六千五百具,刀矛弓弩标甲,多至十四万八千件。宥其半俘,收其叛产,设九卫屯田,养兵驻守。乾隆帝闻报大喜,命广泗总督贵州,兼管巡抚事,赐轻车都尉世职,并豁免苗疆钱粮,永不征收。苗民诉讼,仍从苗俗习惯,不拘律例。自是云贵边境,才算平靖。

苗疆已定,海内承平。乾隆帝乃偃武修文,命大学士等订定礼乐,鄂尔泰、张廷玉两大臣,悉心斟酌,规据三礼,考正八音,把朝仪定得格外严密,乐章采得格外整齐。又复连年五谷丰登,八方朝贡,真个是全盛气象,备极荣华。此时做个皇帝,方称踌躇满志。乾隆帝记得世宗遗旨,令在京三品以上,及各省督抚学政,保荐博学鸿词,嗣因世宗晏驾,不及举行,至此正好缵成先志,开试文科。遂命各省文士,一律进京,计得一百七十六员,在保和殿考试。吟风弄月,搞藻扬华,篇篇是锦绣文章,个个是鼓吹盛世。当由大总裁等评定甲乙,恭呈御览。乾隆帝拔取隽才十五员。遵照康熙年例,一等五人,授翰林院编修,二等十人,授翰林院检讨及庶吉士。各员谢恩任职,也不在话下。

只这乾隆帝坐享太平,垂裳而治,未免要想出这欢娱的事情来。禁城里面的花园,算是畅春园最大,前明时懿戚徐伟作为别墅,园内花木参差,亭台轩敞,别具一番风景。圣祖在日,曾赐名畅春,复命于园内北隅,筑屋数间,赐名圆明,令皇子在此读书。世宗未登位时,最喜在圆明园饮酒吟诗,登位后,大兴建筑,楼台亭榭,添了无数。畅春园附近,又有一长春仙馆,比畅春园规模略小,馆中倒也异样精致,乾隆帝踵事增华,令把三处并为一处,发出库中存款,命工部督工改造。这一场建筑,比世宗时阔大的多。东造琳宫,西增复殿,南筑崇台,北构杰阁,说不尽的巍峨华丽。又经这班文人学士,良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某处凿池,某处叠石,某处栽林,某处莳花,繁丽之中,点缀景致,不论春秋冬夏,都觉相宜。又责令各省地方官,搜罗珍禽异卉,古鼎文彝,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作为皇帝家常的供玩。略略数语,金银已不知贵得多少了。从前秦始皇筑阿房宫,陈后主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隋炀帝营显仁宫芳华苑,料想也不过如此。以秦始皇、陈后主,隋炀帝相比,价值何如?这年园工告成,乾隆帝奉了皇太后,到园游览,并下特旨,自后妃以下,凡公主福晋,宗室命妇,以及椒房眷属,概令人园玩赏,于是大家遵旨入园。是日,春光蔼蔼,晓色融融,乾隆帝护着皇太后銮驾,到了园内,后妃公主等,一律相随,两旁迎驾的人,统已站着。乾隆帝龙目一瞧,一半是风鬟雾鬓,素口弯腰,此时也不暇评艳。直至行宫里面,下了舆,随太后步人,大众向两宫磕头,除老年妇人外,都装扮得天仙相似,独有一位命妇,眉似春山,眼如秋水,面不脂而桃花飞,腰不弯而杨柳舞,真个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乾隆帝顾了这个丽人,暗想道:“这个很有些面善,未识是谁家眷属?”只是当众人前,不好细问,便呆呆的坐着。众人又转向皇后处,请过了安,但见皇后起立,与那丽人握手道:“嫂嫂来得好早!”丽人却娇滴滴道:“应该恭候!”乾隆帝听了两人回答,方记起这位丽人,乃是皇后的亲嫂子,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夫人。当由太后传下懿旨道:“今日来此游览,大家不必拘礼。”众人都又谢恩。太后又谕道:“游览不如徐步,坐了舆,反没甚趣味。”乾隆帝恰不听见,心不在焉,听而不闻。还是皇后答了“恐劳圣体”四字。太后道:“我虽年老,徐步数里,想亦不至吃力。”乾隆帝方禀道:“圣母既要步行,叫辇驾跟着便是。要徐步,便徐步,要乘舆,便乘舆。”太后道:“这倒很好。”宫监献茶,太后以下,统已饮毕,遂出来四处闲游。皇帝皇后紧紧的跟着太后。皇后后面,便是傅夫人。皇帝频频回顾,傅夫人颇有些觉得,也有意无意,瞻仰御容。到一处,小憩一处。日中在离宫午餐,直到傍晚,太后方兴尽回宫,皇帝皇后,亦一同随返。皇后与傅夫人,又是握手叙别,皇帝更恋恋不舍,临别时还回顾数次。傅夫人站立了好一歇,等到两宫不见,方坐轿回去。一缕情丝,已经牵住。

乾隆帝自此日起,常惦念着傅夫人,整日里无情无绪,连皇后也不晓得他的心思,请问数次,不见回答。一日,遇着皇后千秋节,由太后预颁懿旨,令妃嫔开筵祝寿。乾隆帝竞开心起来,忙至慈宁宫谢恩,皇后更不必说。乾隆帝回到坤宁宫,对皇后道:“明日是你生辰,何不去召你嫂子入宫,畅饮一天?”皇后道:“他明日自应到来,何必去召?”乾隆帝道:“总是去召他稳当。前日去逛圆明园,我见你两人很是亲热,此番进来,好留他盘桓数日,与你解闷。”恐是增闷。皇后嘿然。乾隆帝即传宫监,叫他奉皇后命,明晨召傅夫人人宫宴赏。宫监去了一回,复奏傅夫人正预备祝千秋节,明日遵旨入宫。是夕,乾隆帝便宿在皇后宫内。次日早起视朝,不见有什么大事,当即辍朝入宫。文武百官,随驾至宫门外,祝皇后千秋。祝毕,大众散去。乾隆帝到坤宁宫,见众妃嫔及公主福晋等,齐集宫中,傅夫人亦已在内。此时乾隆帝目中,只见有傅夫人。因卸驾进来,个个站立,按照仪注行礼。乾隆帝忙道:“一切蠲免。今日为皇后生辰,奉皇太后懿旨赐宴,大家好欢饮一天。若仍要拘牵礼节,倒反自寻苦恼,朕却不愿吃这苦头。”随令大家卸了礼服,一概赐坐。偏是傅夫人换了常服,越加娇艳,头上梳就旗式的髻子,发光可鉴,珠彩横生;身上穿一件桃红洒花京缎长袄,衬着这杏脸桃腮,娇滴滴越显红白;袄下露出蓝缎镶边的裤子,一双天足,穿着满帮绣花的京式旗圆。乾隆帝目不转睛的瞧着他,他却嫣然一笑道:“寿礼未呈,先蒙赐宴,这都是皇太后皇上的厚恩,臣妾感激不尽。”理应以身报德。乾隆帝道:“姑嫂一体,何用客气。”嫂可代姑,原是一体。当下传旨摆宴,乾隆帝请傅夫人上坐。博夫人道:“那有冠履倒置的道理?”于是皇帝坐首席,皇后坐次席,第三席应属傅夫人。傅夫人又谦让一番,各位公主福晋等因傅夫人系皇后亲嫂,自然格外尊崇,定要傅夫人坐第三席,傅夫人仍坚执不肯。

P1-4

序言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永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欤?昔龙门司马氏作《史记》,蔚成一家言,其目光之卓越,见解之高超,为班、范以下诸人所未及,而后世且以谤史讥之;乌有不问是非,不辨善恶,并置政教掌故于不谭,而徒采媒亵鄙俚诸琐词,羼杂成编。即诩诩然自称史笔乎?以此为史,微论其穿凿失真也,即果有文足征,有献可考,亦无当于大雅;劝善惩恶不足,鬻奸导淫有余矣。

鄙人自问无史才,殊不敢妄论史事,但观夫私家杂录,流传市肆,窃不能无慊于心,憬然思有以矫之,又自愧未逮;握椠操觚者有日,始终不获一编。而孰知时事忽变,帝制复活,筹安请愿之声,不绝于耳,几为鄙人所不及料。顾亦安知非近人著述,不就其大者立论,胡人犬种,说本不经,卫女狐绥,言多无据;鉴清者但以为若翁华胄,夙无秽闻,南面称尊,非我莫属;而攀鳞附翼者,且麇集其旁,争欲借佐命之功,博封王之赏,几何不易君主为民主,而仍返前清旧辙也。

窃谓稗官小说,亦史之支流余裔,得与述古者并列;而吾国社会,又多欢迎稗乘。取其易知易解,一目了然,无艰僻渊深之虑。书籍中得一良小说,功殆不在良史下;私心怦怦,爰始属稿而勉成之。自天命纪元起,至宣统退位止,凡二百九十七年间之事实,择其关系最大者,编为通俗演义,几经搜讨,几经考证,巨政固期核实,琐录亦必求真;至关于帝王专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悬为炯戒。成书百回,凡五六十万言,非敢妄拟史成,以之供普通社会之眼光,或亦国家思想之一助云尔。稿甫就,会文堂迫于付印,未遑修饰,他日再版,容拟重订,阅者幸勿诮我疏略也。是为序。中华民国五年七月古越蔡东藩自识于临江书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