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数说股事20年/中国证券市场20年20种系列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赵学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988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批留学美国的青年学者已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历练中,设想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雏形了。

王波明和高西庆相识于华尔街,他们组织了一个中国旅美商学会,成员主要是攻读商科的学生,人才济济。在华尔街里耳濡目染,这些青年学者对建立证券交易市场跃跃欲试,称自己是“促进中国证券发展委员会”,热情倡议建立资本市场。

当年4月,王波明和高西庆带着《关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政策建议》从纽约华尔街回到了北京。正是“出国热”、“留学热”方兴未艾的时候,这两位在美国已经功成名就的青年学者选择回国一时成了新闻。

王波明和高西庆事先预料到建设中国证券市场的艰难,两人都没拿已经唾手可得的美国绿卡,自绝后路。那个夏季,两人一人一辆自行车,在各大部委和大型企业间四方游说。很快,王波明、高西庆这两位证券市场的专业人士和倡导者被起用。

1988年9月8日,“金融体制改革和北京证券交易所筹备研讨会”在北京万寿宾馆召开,王波明、高西庆受邀参会。会议囊括了像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计委、体改委、人行、财政部、外经贸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经济界最有实权的机构,还有数家中字号的信托投资公司。会议的发起者之一,是时任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的王岐山。

那次会议的最大成果,就是会后编写的《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中国证券业结构的整体框架就此勾勒出来。

国务院给出了开创中国证券市场的路线图:先由基层自发研究,然后变自发为国家有组织地研究和筹划。这在后来被称为“民间推动,政府支持”。

1989年1月15日,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等9家“中字号”公司各出资50万元,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民间推动力量。这也就是后来被中国股市先行者们津津乐道的“联办”。

P5-6

后记

“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整整20年,期间有着不少动人的故事和可敬的人物值得纪念。你研究市场数据已10年了,应该在这个历史当口做个总结,从数据的角度勾勒出一幅证券市场20年波澜壮阔的画面图。”

这是2010年6月中旬的一天,《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马方业先生对我说过的一句话。

瞬间,我心底深处的一股激情被点燃了。因为这是我的一个梦,更是一种责任。

我进入证券市场有11个年头了,但真正研究市场是从迈入《证券日报》社的那一刻,屈指算来也有10个春秋。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在我的生活中,却有着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与感动……

通过数据分析,我发现数据会说话,数据很可爱。

她可以附耳告诉你,市场中哪些信息是真,哪些消息是假;她可以耐心地向你解析,市场充斥着的令人想象不到的一些怪象;她可以十分淡定地告诫你,市场中存在的诸多诱惑和艳丽背后的黑手;她可以借你一双慧眼,让自己真正看清哪些是馅饼?哪些是陷阱?

可以这样说,数据能让我们感受变迁,数据衍生的图表能解析收益玄机,从数据中衍生出来的文字可以诠释所有的反思与力量。

马方业先生既是我的良师又是我的益友,他的提议让我感觉到了责任所在。我完全有责任,把10余年的研究成果奉献出来,也算自己对证券市场的一点儿小贡献。

2010年6月底,《数说股事20年》大纲出炉。7月,正是北京的一年最热的时候,这个月北京超过35℃的高温天气达11天,《数说股事20年》正式进入写作期。由于我日常工作安排得满满的,所以晚间需要抽两三个小时赶文修文。不会忘记这一年的仲夏夜,不会忘记这既有趣又枯燥的码字生活。

其实,我本以为《数说股事20年》会很好写,毕竟自己在曾经的分析研究中积淀了不少文章和观念。但在3个多月的写作中,我才发现其实不然。中国证券市场这些年发展太快,快得令此前的积淀必须封存,快得令不少曾经的研究成果发生转变。我只能重起炉灶,重新统计数据,重新制作图表,尝试着从更新的角度去做对比,试图从较为宽广的视角去审视一些的变化。还好,我对自己烹制的一道道“新菜”比较满意,不知读者怎样评价,所以心怀忐忑。

在企业管理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数说股事20年》终于和大家见面了!高兴之余,我本人非常感谢出版社李靖主任及相关领导同志。

特别感谢马方业先生,在本书的提纲拟订、章节内容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及具体修正意见,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能不遗余力提携后生的人不多,马方业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另外,北京瀚知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王泽女士,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不少劳动,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本人提醒读者:本书仅是一本数说素描股市发展史的书,相关内容不能直接作为投资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赵学毅

2010年8月28日于北京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篇

96点-6124点-2600点股指20年沉浮的3个坐标点

1990年上海起锚

1.证券市场的10年试点

2.两位留美学者热情倡议

3.1990.12.19孔雀厅响锣声

4.沪深“两兄弟”并肩行

最初那疯狂的两年

1.1991年,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的热情与狂喜

2.“8·10”那场噩梦

3.5个月暴涨388.11%,5个月巨跌74%

爱与恨的7个轮回

1.第一轮回:年轻的股市,波动的情绪

2.第二轮回:有因就有果,暴涨必暴跌

3.第三轮回:调控的无形大手

4.第四轮回:牛市炒绩优,熊市炒题材

5.第五轮回:大“熊”盘踞4年

6.第六轮回:刀尖上的舞蹈

7.第七轮回: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后

8.大熊底大牛顶3大玄机

第二篇

A股市值跃居全球第二

12亿到32.44万亿

1.A股市值20年扩张路

2.IPO:7开7合

3.扩张要看行情

4.2009-2010年:A股逆市扩张

6行业龙头争国际第一话语权

1.中国石油=美孚+微软+花旗

2.工商银行:超越花旗不商量

3.中国人寿:勇冠全球保险业市值老大

4.中国铝业:美国铝业市值的2.33倍

5.中国神华:超越皮博迪成就煤炭老大

6.万科A:19年市值增长154倍

限售股占比仅10% A股跨进全流通

感受资本力量

1.同样涨幅需要2.48倍资金

2.持股占比仅4%,尴尬的基金话语权

第三篇

创新一二三“保驾”跨越发展

产品创新“四步”走

1.1981—1992年:“小荷才露尖尖角”

2.1993—1998年:“名湖塘畔清香漫” 

3.1999—2009年:“映日荷花别样红”

4.2010年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芙蓉向脸两边开”

制度创新“长征”8年

1.股改:史无前例的攻坚战

2.根除两大“顽症”

3.构建现货与期货“做空”机制

基金13年主打“产品创新”牌

1 13年的成长与创新

2.借鉴海外:产品创新“进行时”

3.“去同质化” 

第四篇

上市公司:20年5大奇迹

上市公司GDP贡献率超4成

1.20年完成“三级跳” 

2.GDP贡献率:芝麻开花节节高

3.公司业绩与GDP走势存在反差

成长,永恒的追求

1.中小板点燃高成长激情

2.股市10棵“长赢树”

3.解码高成长两大基因

现金流助增核心竞争力

1.现金流占总资产比例10年增长2.78倍

2.上市公司5大“富人区” 

分红,最实在的回报

1.第二个10年的转折

2.“铁公鸡”两大藏身之处

3.一味高分红不见得是好事

4.客观看股息率

让并购重组来得更猛烈些吧

1.两大版本:借壳与分立

2.5句“三字经” 

3.产业并购要唱主角

第五篇

基金:投资策略正在“被转变”

1.牛市:从观望到进攻

2.策略:熊市“不作为” 

3.2008-2010:不得已的波段操作

社保:最可信的“理性”投资者

1.神奇的4次“抄底”和“逃顶” 

2.2008年:社保“崴了脚”

3.攻防兼备3大秘笈

保险:嗅觉敏感力求“高收益”

1.人市比例5年提升4次

2.5次拐点总先行

3.“开疆”变“守土” 

券商:难出反向标“怪圈”

1.“红光满面”和“灰头土脸” 

2.近6年难出反向标“怪圈” 

QFII: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1.“狼”来了:最先盯紧4只股

2.QFII带来A股4大转变

3.QFII牛熊通吃背后的3点思考

第六篇

普通投资人——激情燃烧的岁月

从当年的“黄万国”到2007年的“疯狂”

风雨同舟,股民与股市20年共成长

第七篇

张弛有度 20年监管只为“玫瑰”展开

15年“政策主导”,5年“政策引导”

2007年一切从“严打”开始

1.2007年的那场监管风暴

2.全流通时代的“升级战” 

记住5位可敬的人

刘鸿儒,一言九鼎力挽狂澜的人

周道炯,激发证监会“监管”职能的人

周正庆,救市论的坚定呼吁者

周小川,推着市场大步走的人

尚福林,股改提出并付诸实施的第一人

第八篇

下一个20年 时间沉淀与“玫瑰”怒放

新兴加转轨:路漫漫其修远兮

1.承接5年来的6大转折

2.新兴加转轨之路仍漫长

展望未来20年股市飘出6缕“香”

后记

序言

2010年12月19日,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它的20岁生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它对新中国第一代投资者来说,注定让人激动不已。20年前的这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

20年,足可以让娇嫩的幼苗抽枝展叶长成参天大树;20年,足可以让一只雏鸟变成翱翔苍穹的雄鹰;20年,足可以让滚烫的铁水淬炼成锋芒毕露的宝剑:20年,足可以让懵懂少年蝶变成温文儒雅的谦谦君子。20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历经风雨,洗尽铅华后,更多表现的如青春少年走向成熟时的那份坚定与从容。

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20年,数据是最直接的渠道之一。在证券市场里,数据司空见惯,似乎比那些“内幕信息”、“专家评论”更能信手拈来,以致投资者可以对其熟视无睹。然而看似枯燥的数据往往暗藏着掘宝的玄机。因此,作为一个成熟的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永远把数据分析放在首位。对于在证券市场摸爬滚打了10余年的笔者来讲,探究数据背后的秘密,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一大乐趣。

《数说股事20年》以纪实的手法对新中国股市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透视,以翔实的数据、精美的图表为基础,真实再现了中国股市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全书共分为八篇:一至三篇,对股市20年的成长、成果及动因进行了公允的评析和真实的记录;四至七篇,分别从上市公司、主力机构、普通投资者、监管层4个角度,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层层揭秘,既有珠联璧合式的完美配合,也有分庭抗礼式的争夺;第八篇,为读者勾勒了股市的下一个20年,在“新兴加转轨”的漫漫长路中,期待中国股市那朵怒放的新“玫瑰”。

书中时常穿插股海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及相关故事,在娓娓动听的描述中,读者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洞悉股市的酸甜苦辣,并希望投资者在不断的反思中完成自己人生的又一个超越。

从孔雀厅里的锣声,到“8·10”事件;从股史上的最长熊市到刀尖上的舞蹈;从20年前12亿元的总市值,到目前23万亿元及6大行业龙头争夺国际话语权;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式的创新,到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芙蓉向脸两边开”;从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股权分置改革,到如今的全流通时代;从上市公司简单的并购重组,到产业资本链式的并购;从五大机构心中自有一本“经”,到普通投资人的激情燃烧;从监管的“政策主导”,到当下的“政策引导”;从仅有的主板,到中小板、创业板的推出及发展……

这些方方面面都在诠释和记录着中国证券市场所走过的每一步。

或许笔者没有多高的天赋,没有多么深厚的笔力,或许写出来的故事不是最精彩的,不能让所有的读者满意……但笔者一直在努力用最大的精力去绘制每张图表,花最多的心血去讲述每个故事,拿最真诚的心去描绘一张张可亲可敬的脸孔。

还是用本书封面的那句话来结束本书前言吧:数据感受变迁,图表解析玄机,文字诠释反思,蝶变完成超越。

由于能力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妥或错误之处,真诚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和修改意见。

赵学毅

2010年8月28日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八篇:一至三篇,对股市20年的成长、成果及动因进行了公允的评析和真实的记录;四至七篇,分别从上市公司、主力机构、普通投资者、监管层4个角度,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层层揭秘,既有珠联璧合式的完美配合,也有分庭抗礼式的争夺;第八篇,为读者勾勒了股市的下一个20年,在“新兴加转轨”的漫漫长路中,期待中国股市那朵怒放的新“玫瑰”。

编辑推荐

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20年,数据是最直接的渠道之一。在证券市场里,数据司空见惯,似乎比那些“内幕信息”、“专家评论”更能信手拈来,以致投资者可以对其熟视无睹。然而看似枯燥的数据往往暗藏着掘宝的玄机。因此,作为一个成熟的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永远把数据分析放在首位。对于在证券市场摸爬滚打了10余年的笔者来讲,探究数据背后的秘密,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一大乐趣。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对新中国股市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透视,以翔实的数据、精美的图表为基础,真实再现了中国股市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