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人生哲学、成功励志类书籍。韩国自我开发大师安相宪在本书中向我们推荐: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学习在人生中所该学习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洞察来了解这个时代,并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同时,我们还能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思考崭新的人生方向。
这是一本改变亚洲亿万年轻人的阅读清单。全书共分四部分,主要讲诉了阅读小说,通过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学会经营自己的人生。
对于那些已经看惯直接给予答案的实用书籍的读者们来说,小说无疑是最不切实际的书籍。但是作者却认为:小说反而是最贴近现实,讲述人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世间百态的实践手册。也就是说,通过小说,我们能够加深对是件的理解,获得人生的智慧;而且,小说还能为我们提示工作和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里程表。
《小说里有最好的人生》由安相宪所著,本书稿以多部世界名著为主线,重点通过小说中的故事,激励读者开启完美生活。对人生有方向性的指引。
人生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就像每片树叶都有不同的纹路一样。
《小说里有最好的人生》由安相宪所著,《小说里有最好的人生》推荐的文学作品,都曾在笔者探求人生方向及实现梦想的旅途中给予指引和帮助。这些作品,通过主人公寻找生命真谛的过程,提出了人生应该思考的问题。希望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战胜人生中各种各样的苦难,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人生。
既然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那就让我们努力地去拓展灵魂的宽度吧!
如卡夫卡所说,丧失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处于被异化状态下的我们,都只是一只甲虫而已。《变形记》中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包括亲人之间,表面上亲密融洽,而内心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之所以亲密融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维系着利害关系,一旦切断这种关系,亲密融洽马上就会消失,从而暴露出人性的残忍和冷漠。
虽然《变形记》让很多人觉得晦涩难懂,但依然涌现了大量的追随者,并且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增多。尽管这是在1915年发表的作品,但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愈演愈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依然有很多人与主人公的经历产生了共鸣。《变形记》给那些不注重生活质量的工作狂提出了问题:人生的意义何在?
挣钱养家的责任感,支配了主人公格里高尔的整个生活。繁重的工作日复一日,没有停歇也没有假期,甚至连憧憬自己未来的时间都没有。如果他不挣钱养家,家人就会因交不起房租而被赶到街上去,或者因没钱买食物而沦为乞丐。这给格里高尔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和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只能为了维持生活而拼命地工作。他完全没有意识到隐藏在这些压力和恐惧后面的魔鬼,它会在一个人失去利用价值后,无情地将其吞噬。无论是在亲人之间,还是与朋友相处之时,真正使人们感到温馨的,是互相安慰、支持和关怀。如果大家维系关系的纽带是利益,那么即使家族再庞大,朋友再多,依然会感到孤独,犹如一个身处异乡的旅客,只是繁华街道中一抹孤独的剪影。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丧失了挣钱能力”的象征。“丧失挣钱能力”的可能性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
那些无法创造财富的人,常被称为“废物”或者“饭桶”。无论他曾经多么辉煌,一旦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就很难再得到人们的尊重,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如果一个人变成了没有经济能力、被人当作负担的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曾经的辉煌,还能维持多久?1年?2年?可能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吧。一旦这个人自己都无法承受周围投来的那些冷得扎人的视线,渐渐地,他会放弃他自己。
刚刚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也曾得到过家人的帮助和爱护。家人为他准备可口的饭菜并送到他嘴边;为了方便他的挪动,将家具等全收拾起来……做了诸如此类的努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亲人的爱也开始变味了。变形后,格里高尔处理自己分内之事的能力渐渐丧失,家人开始觉得他是负担。所谓会给予无条件关爱的家人,也脱下了亲情的外衣,露出了无情的真面目。亲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这就是人类冷漠的现状。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痛彻控诉了这种以钱为中心的社会,以及人性被忽视的现实。这种控诉,是通过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家人对其态度的转变来暗示的。从他不能挣钱养家的那一天起,他就只是作为一只甲虫而存在了。逐渐地,格里高尔也意识到,这个家没有他也一样过得很好。这让以家庭支柱自居的格里高尔备感震惊并十分惶恐。
人们经常会有“如果没有我,看你们怎么办”的想法。这是非常错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了谁,地球都会正常运转,世界也不会有什么异样。当发现自己在世间存在的价值消失时,人们心里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并且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被社会化的人类,只有完成社会使命时,才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没有价值,如果某人被认为没有价值时,这个人会感到非常愤怒。但我们的价值又在何处呢?想想那些与你天各一方的朋友,他们没有你在身边,依然过得很好,甚至从来不联系也没有关系。感情,确实是需要维系的,就像花要浇水、菜要施肥一样。只是没有你这滴水,花依然会开;没有你这点肥,菜依然会长熟。接受这个道理让人很难受,但这是我们都必须明白的道理,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你的电话太久没有响起,那就主动打给你的朋友吧。
不久前,我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当我告诉妻子我辞职的事情时,她“嗖”地跳起来,认为我这么做毫无道理。而对妻子的激烈反应,我连续几天都在思考“这次我做得对吗”。我认为多与家人在一起,并且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文章比较重要。而妻子感觉更重要的是家庭生计问题,她担心我的辞职会导致生活的拮据。在我的公司里,如果工作十年以上,可以给予一年的休职期。但是因为这一制度从来没有被使用过,所以可以算是有名无实。为什么呢?首先,休职期间是没有薪水的。“怎么生存”的忧虑和“有那些工资,可以住到面积更大的房子里去”这类世俗的欲望让我不得不放弃休假。其次,我还会担忧休职期间别的同事会升职,担心自己会失去占据好职位的机会,诸如此类。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一年到头都没有假期的人生。有时我觉得有那么一个清晨,自己也会变成一只丑陋的“甲虫”。这种想法让我深深厌恶现在的生活方式。于是,一种希望重新探索人生之路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强烈。所以在慎重考虑之后,我递交了辞呈,并且有了现在轻松愉快的心情。公司怎么办?公司里没有了我,当然还会正常地运转。
卡夫卡并不是通过《变形记》向我们讲述人生的解决方法或对策,只是通过格里高尔的死,希望那些工作狂们暂时停下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反思一下自己如机器般的日常生活,并且通过这个反思过程,对被异化的自己作一次反省。即,警告世人“变形”的危险性,提醒我们尽快寻找人生的突围口。
每个人生下来,都带有惊人的创造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上天赋予我们无限的智慧,我们应该用其造福这个世界,而不是用来吃喝玩乐。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充斥着现代的社会,除了向“钱”看齐之外,社会仿佛将其他的门窗都关闭了。如果想要真正地造福社会,就需要我们将这些被关上的门打开,而这也正是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的唯一原因。人之所以活着,绝不是仅为了赚钱,如果你也被现在拜金的思想所统治,那你就很难逃脱欲望的罗网。鼓起勇气,让真正的人生变得有所不同。
卡夫卡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述:
“我头脑中的世界是非常惊人的。但是,应该怎样释放自己,怎样能不让我痛苦的同时,释放那个世界呢?”
白天,为了生计而从事法律工作;晚上,为了自己的灵魂而创作文学作品。卡夫卡一直在过着这种双重的生活。可能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被分离的生活,才使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异化、违背常理、不安等痕迹。我们其实也一样,在结束一天的职业生活后,晚上开始真正的私人生活。很多人不喜欢早睡,或许就是因为不想结束真正的私人生活。但是,实在没必要为这种“双重生活”而感到痛苦。诗人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虽然是一名银行职员,但他坚持在晚上写诗,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作。写《红字》的小说家霍桑是税务官。而《我弥留之际》的作者威廉·福克纳在干重体力活的闲暇之余,将仅剩的精力都用在了写作上。起初他们全都是非常平凡的人,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还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最后开创了属于自己的领域。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哀叹自己不能实现梦想,而是需要重新制定人生的方向,并投入到新目标中去。
P5-9
文学作品是感受时代脉搏、窥视不同生活方式的一扇窗口。
窗口和大门的不同在于,可以透过窗口去观察,去感受世间那些美好的和不幸的,但那些美好的和不幸的却并不属于我们。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去感受、去体味,永远不可能融入其中。当下流行的穿越,不过是世人的意淫罢了。
某些伦理类书籍的呆板乏味,某些励志书的空洞说教,让我们辛劳的心难以承受其重。那些骇世惊俗的人生哲理,高高地悬挂在我们的头上,遥不可及,我们能做的只有膜拜。而能给我们带来深深触动的,往往是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人生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就像每片树叶都有不同的纹路一样。所以,人生精彩与否不可能有金科玉律般的定义。只要我们觉得幸福,那么就是精彩的人生。
文学作品就是折射人生悲喜剧的多棱镜。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境,看到不同的色彩,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
我们在感受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同时,会通过不断地自问——“如果我是主人公,我会怎么办?”然后找出认为对的答案。我们从中得到的感悟,会成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当我们邀游在包罗万象的文学作品中并身临其境般地体验主人公生命中最精彩的篇章时,就是一段全新的旅程。
读书就要读好书。
好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和智者对话的媒介;好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阅读文学作品,是我们积累文化、积累知识、积累智慧、积累感情的必修课。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文学作品都是超现实的虚幻故事,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好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好的文学作品给我们以启发,给我们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或者说,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能够激发我们去重新认识生活的热情。基于此,笔者精心挑选了28部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并通过此书推荐给大家。
本书推荐的文学作品,都曾在笔者探求人生方向及实现梦想的旅途中给予指引和帮助。这些作品,通过主人公寻找生命真谛的过程,提出了人生应该思考的问题。希望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战胜人生中各种各样的苦难,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既然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那就让我们努力地去拓展灵魂的宽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