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张绣起兵造反,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操狼狈逃走。后来,张绣又要投诚曹操,而曹操竟然不计前仇将他纳入麾下,这是非常罕见的宽容。因为曹操懂得,被杀的爱子不能复生,若能宽相对方,自己势必能得到一名大将。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余香留在那只脚跟上。紫罗兰并没有向踩扁它的人报复,相反却赠予馨香,这种高贵的复仇正是宽容的最高境界。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即中国古话里的以德报怨,这是一种美德。当然我们都不是圣人,总是律人容易而律己难,但我们应该学会去宽容一一宽容别人的错误,宽容别人的过失,宽容别人的失足,宽容别人的罪恶。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这个字吧。”宽容比直接报复更能显现我们的心胸,也更能让对方无地自容,激起他灵魂身处的震撼。同时,也终止了你来我往的循环的恶性报复。不能宽恕别人,事事耿耿于怀,苦的是自己,折磨的也是自己。有位哲人曾经说过,“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句话就是对不懂得宽容的最好注解。
有的时候,别人做了对我们不好的事情,他很可能是故意为之,借以激怒我们,让我们与之争斗,好犯下错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选择报复.做出一些让人不齿的事情,而这些报复常常会两败俱伤。更何况有的时候。别人的某些冒犯是无心之过。所以,最好的面对策略就是原谅对方。相视一笑泯恩仇。
上官婉儿是李唐五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曾为唐初重臣,囚替唐高宗李治起草废后诏书而被武则天杀害。为了替祖父报仇,14岁的上官婉儿与太子李贤、骆宾王等人一起参与了倒武政变。事情败露后,武则天不仅没有杀害上官婉儿,反而破例升她为机要秘书,想要用宽容来感化她。
随着时间的积累,上官婉儿逐渐了解到武则天的博大胸怀和治国才能,原来的积怨和误解也由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武则天的尊重和爱戴。同时,上官婉儿还以其聪明才智,为武则天排忧解难。
就这样,武则天用自己的宽容换来了一位心腹。就连上官婉儿的生母也说:“婉儿完全被武后的魅力迷住了!”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漏嘴之语,亦是无心之过,即使犯错,也应给予“善莫大焉”的机会。些许宽容,也许就能将失衡的心灵叫醒:体谅别人的苦楚,三思后言。予人预留后路,予己乃是道德的提升。
纪伯伦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如果把别人的错误、别人的伤害一直记挂在心里。就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思维,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南非“国父”曼德拉在监狱服刑时,狱警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1994年,曼德拉出狱后当选南非总统。在总统就职仪式上.当初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的三名狱警也到了现场。曼德拉恭敬地向这三位曾经关押他的看守致敬。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如果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所以,当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选择用宽容来“报复”对方.从此化解恩怨,消除芥蒂。而对方有感于我们的宽容也一定会以真心对待我们,这就是宽容的意义所在。
P16-17
一曲《送别》,曾经在华语世界风靡一时,而伴随这首歌的还有两个名字被人熟知,一个是俗名,叫李叔同,另一个充满禅意,叫弘一法师。在民国这个风云变幻、大师辈出的年代,弘一法师的一生可谓星光四溢,给人们留下了无数传奇的故事。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成就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弘一法师的人生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出家之前,一个是出家之后。但是无论是在哪个阶段,他都取得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弘一法师幼名成蹊,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1880年,弘一法师出生,其父李筱楼为津门巨富,幼年的弘一法师受到良好教育,生活丰裕。18岁便到上海,加入了文艺团体“城南文社”,由此开始在文学上崭露头角。
随后,为寻求救国之道,弘一法师东渡日本留学,学油画,学钢琴,又排演话剧。因为心系祖国,毕业后的弘一法师回国任教,在学校里备受学生尊敬。
此后,弘一法师渐渐扬名全国。他的书法“朴拙圆滿,浑若天成”,就连著名的文学大家鲁迅、郭沫若等人都以得到他的字为荣。他所创作的《送别》,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历经几十年的传唱,依然经久不衰,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传奇。
同时,他还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他同教育家、作家夏丐尊共同编辑了《木刻版画集》,成为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
作为艺术教育家.弘一法师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
1918年,正处在人生巅峰,三十九岁的弘一法师正式出家,皈依佛门。出家之后,弘一法师苦心修行,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终于成为一代高僧,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编著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和《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佛学著作。
林语堂曾赞道:“弘一法师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是最奇特的一个人。也最遗世独立的一个人。”
张爱玲也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的围墙外面。我是那样的谦卑。”
好友夏丐尊说:“宗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卒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从当世名人对弘一法师的评价上,我们不难看出世人对他的尊敬。但弘一法师又是那个时代最谦虚的人之一,他从不会沽名钓誉,如一潭静静的湖水,虽从不起任何波浪,平静得出奇,却又没有人知道湖底有多深。
当今社会,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也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沦丧。有谁还记得“仁义礼智信”?因为人心太浮躁、太空虚。
本书将带你走进弘一法师的国学世界,找回当代人们所缺失的种种美好的品质与心境,为你介绍关于做人的心境调整,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哪几点。还有如何推己及人的想问题,怎样感恩等等。作者从弘一法师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进行剖析,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与可读性,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弘一法师传奇的一生。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他是中国第一个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他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教师,他的书法篆刻领风气之先,他的诗词风靡一时……同时,他也是一位实践躬行的佛学大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弘一法师倍受世人尊敬,却又是那个时代最谦虚的人之一。张笑恒著的《李叔同的国学智慧》将带你走进弘一法师的国学世界,找回当代人们所缺失了的种种美好品质与心境,为你讲述关于做人方法和处世的哲学。让我们跟随大师的指引,一路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张笑恒著的《李叔同的国学智慧》将带你走进弘一法师的国学世界,找回当代人们所缺失的种种美好的品质与心境,为你介绍关于做人的心境调整,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哪几点。还有如何推己及人的想问题,怎样感恩等等。作者从弘一法师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进行剖析,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与可读性,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弘一法师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