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在职场,你必须有一招拿手绝活。
老板常识自己喜欢的、可以依赖的、关键时刻最需要的……员工。
如何才能成为老板的“红人”呢?这是问题的关键。翻阅众多所谓的职场书,你不难发现他们不是要求你面面俱到,便是要求你必须这样,必须那样。事实上,很多要求你根本就达不到,因为你完全不具备那样的条件与能力。就连不识人间烟火的神仙都还有七情六欲呢,何况我们这些凡人。要想成为领导倚重的人,你根本不用成为职场“超人”。更不用成为“十项全能冠军”,你只要当好某一项目的“单项冠军”就绰绰有余了。
职场竞争,不靠“十项全能”,只要“单项冠军”。
能被老板赏识,得到老板的器重,进而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或许是每个员工内心最渴望的事情之一。因为这不仅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肯定,更是拓展了自己的职业生存空间,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能被老板赏识恰恰是个人某方面能力的体现。做一个老板赏识的员工,至少比当一个不起眼的职场“小混混”,更有前途和钱途。被老板赏识并不难,只要你懂得一些基本技巧,明白其中最根本的原则就行了。
本书中总有适合你的一招或几招“必杀技”。学会了,加以融会贯通,再运用到你的职场实战中,相信你想不成为老板的红人都难。
老板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在员工面前经常保持理性和严肃,于是很多员工容易对老板产生畏惧感。面对上下级关系中的这一层坚冰,员工要主动努力去融化它,既不能敬而远之,对老板望而生畏;也不能用火一般的攻势,让老板感到下属过于主动。
常常见到这种情景:在事先没有安排座次的座谈会上,许多下属都争着坐在离老板较远的地方。有时老板主动招呼下属向他靠拢,但下属却不敢从命。结果老板身边就成了禁区。
现代职场中,有很多害怕老板的员工,他们担心与老板见面,害怕与老板交流工作,甚至想“称病”,以逃避与老板的交流,得了所谓的“老板恐惧症”。这种心理疾病,非常不利于员工的正常工作。越是害怕,就越是容易出现危机,最后只会导致恶性循环。
要避免和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走近老板做起。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员工都离不开老板。员工与老板属于上下级关系,经常要进行工作上的分配、安排与交流,打交道是正常的事。老板是普通人、平凡人,既不是三头六臂,也不是恶魔化身,所以员工不必害怕。而且,员工与老板所交谈的大部分是工作内容,只要员工认真工作,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了,便没有必要战战兢兢。
只有主动走近老板,你才能更快地了解神秘面纱后的老板,了解老板对下属的要求,也才能从老板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蒂娜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策划工作,虽然待遇很不错,但是她觉得压力特别大。
广告策划需要独特的创意和题材,所以蒂娜大部分时间都在收集素材和思考。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蒂娜原来积累了很多新点子,所以开会的时候经常能得到经理的表扬。但是,渐渐地,蒂娜感到力不从心了。她觉得自己已经是才思枯竭了,每次开会时都想坐到角落里。经理让大家发言时,蒂娜也把头垂得低低的。
蒂娜发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差,害怕开会,害怕见到经理,甚至一听到桌上的电话铃声就全身起鸡皮疙瘩。蒂娜决心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她说服自己跟老板好好谈一谈。
这一天,蒂娜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写在纸上,她怕到时候慌乱之中口齿不清,所以做好底稿。蒂娜先跟经理约好了面谈的时间,然后告诉经理自己的困惑。面对蒂娜说自己“创意越来越少”的问题时经理不但没有指责她工作不努力,反而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她:“创意是需要灵感和放松的,你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开来,展开充分的想象。”
让蒂娜感到受益无穷的,是经理谈到的“用理性的思维来创新”的方法。经理告诉蒂娜,一般人认为创意一定出于灵感,所以等待着捕捉灵感。但是事实上,创意也可以通过几大要素的组合而实现。首先是逆向思维。正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就是新闻”一样,很多创意就是简单地换个角度思考。其次是把要素分开再重组。比如,把一个强盗和抢钱、捣乱等事情联系起来,那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但是,如果把这个强盗的形象与布施、救人等联系起来,就有可能产生喜剧效果了。
经过这一次交流和沟通,蒂娜真正感受到了走近老板的益处。因为老板不仅在工作上指导了她,而且在后来的策划方案中,也边教边提示她。当她没有主动走近老板之前,老板根据她的表现,把她当成一个熟手,认为她有很多自己创新的方法,所以基本上不对她加以指导;当她主动走近老板之后,老板知道她有这一方面的要求和需要,就主动帮助她进步。
主动走近老板,可以让老板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状态和优缺点,这样,老板在安排工作时,就会充分地考虑到你的长处和工作特色,让你更好地发挥自己所长,做出更好的业绩。如果蒂娜一直都不敢走近老板,而是躲在自己的角落里逃避,那么,她不但得不到经理的理解和帮助,工作也会越来越没有效率。
主动走近老板,有利于培养跟老板交流和沟通的习惯。在与老板不断沟通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理解老板对工作的要求,也有利于员工树立起自信心。当员工把与老板交流和沟通作为一种工作习惯时,他的工作效率会不断提高,他也会逐渐变得开朗和自信。
主动走近老板,是自信自强的表现,也可以学到更多的工作技巧。在同老板的交谈与探讨中,员工可以学习许多新的东西。老板对员工遇到的难题,有可能起到“点拨”的作用。而这些难题,如果员工单靠自己摸索,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主动走近老板是一门学问,它并不是有事没事地闲聊和瞎扯,也不是想方设法地走后门、拉关系,它表现在对工作状态的表达,对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及时沟通与请教。从某个角度来看,老板就是下属的一技之师,是下属的伯乐。员工是骡子还是马,除了拿出来遛一遛之外,还需要请一个内行来看看,而老板就是这个懂马、相马的内行。
主动走近老板,可以减少沟通的障碍和环节,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可以让上下级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员工也就因此有了更多表现和晋升的机会。主动走近老板,收获也许会超乎你的想象。P3-5
职场如战场,生活的压力使得职场竞争尤为激烈。多少人“混”在职场,“死”在职场;又有多少人“拼”在职场,“赢”在职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就是职场的残酷。如果不想死在沙滩上。你就必须学会在职场上生存。如何生存,很简单:成为一名领导赏识的好员工,成为单位机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
讨领导喜欢、让老板赏识,不是钻营取巧、更不是奴颜婢膝,而是职场的生存之道,是个人某方面能力的体现。做一个老板赏识的员工,至少比当一名不起眼的职场“小混混”,更有前途和钱途。事实上,凡是老板身边的“红人”,都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如何才能成为老板的“红人”呢?这是问题的关键。翻阅众多所谓的职场书,你不难发现他们不是要求你面面俱到,便是要求你必须这样,必须那样。事实上,很多要求你根本就达不到,因为你完全不具备那样的条件与能力。就连不识人间烟火的神仙都还有七情六欲呢,何况我们这些凡人。要想成为领导倚重的人,你根本不用成为职场“超人”。更不用成为“十项全能冠军”,你只要当好某一项目的“单项冠军”就绰绰有余了。
老板是人不是神,而只要是人,就会有不足,就会有不同方面的需求。你只要能在某一方面充分满足老板的需求,那你也必定可以成为老板赏识的员工。如果恰好你能力突出,能达到老板多个方面的要求,恭喜你,你必定是老板身边的“红人”了。有位仁兄很幽默,擅长交际,天文地理似乎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在别人眼中,他是个耍“贫嘴”的家伙,但在老板心中,他却是个宝。每有应酬或接洽重要的客户,老板必定带上他,有他在场,再剑拔弩张的谈判和谈话,都能被这位仁兄轻松化解。许多关键的谈判难题,也都有这位仁兄参与解决。还有一位兄长,与上述仁兄恰好相反,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但却心细如发。有时,老板一个细微的举止,他都能揣摩出老板的心意,在老板开口之前先行把事情办好。同样,这位也是老板的心腹之一。虽然他们俩人都不是什么专业技术骨干,但在老板眼中,他们都是骨干。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无论哪个单位,都有不同的分工部门,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齐全。要想成为老板赏识的员工,首要一点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一个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位置。“龙生九子,九子不同”,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所擅长的事情也不相同。要在职场生存,必须要以己之长克人之短。人无完人,世间没有完美的超人,职场中你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胜过别人。而要想脱颖而出,你就必须在某一方面成为“专才”,唯有此,你才能受到老板的青睐,得到老板的器重,进而成为老板的心腹,直至有一天你也可能成为老板。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在成为老板之前,你必须要学会当个好员工,当个老板赏识的好员工。职场竞争中没有“十项全能”,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如何成为“单项冠军”。无论你的特长是什么,本书中总有适合你的一招或几招“必杀技”。学会了,加以融会贯通,再运用到你的职场实战中,相信你想不成为老板的红人都难。
当“单项冠军”不难,抓住老板的心不难,成为一名领导赏识的好员工更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