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有关概念的说明
1.2 文献综述
1.2.1 对外直接投资(ODI)与技术进步效应
1.2.2 ODI的技术外溢效果与母国技术吸收能力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特色与创新之处
2 技术外溢、技术创新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简要回顾
2.1.1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1.2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2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2.2.1 技术外溢的理论研究
2.2.2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外溢效应模型构建
2.3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创新的机理研究
2.3.1 技术创新的量化指标
2.3.2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
2.4 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因素分析
2.4.1 东道国影响技术溢出的相关因素
2.4.2 投资国影响技术吸收的相关因素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及其逆向技术外溢效应
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研究
3.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3.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形式
3.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
3.1.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
3.1.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外溢的实证分析
3.2.1 基于ODI的逆向技术外溢模型
3.2.2 数据选取与实证分析
3.3 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外溢:对主要经济体投资的国际比较
3.3.1 中国对主要经济体直接投资的现状
3.3.2 实证分析与结论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技术创新现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
4.1 中国技术创新活动投入产出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4.1.1 中国R&D投入现状与国际比较
4.1.2 中国R&D产出现状与国际比较
4.2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技术创新的模型设定与实证检验
4.2.1 模型分析与指标选取
4.2.2 数据说明与实证检验
4.3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经验分析
4.3.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分布
4.3.2 ODI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东道国的视角
5.1.1 基于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5.1.2 基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5.1.3 基于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
5.1.4 实证检验与结果说明
5.2 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母国的视角
5.2.1 基于母国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
5.2.2 基于母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
5.2.3 基于母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5.2.4 计量分析与检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母国区域吸收能力分析与评价
6.1 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
6.1.1 研究维度确定与评价指标选取
6.1.2 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评价模型
6.2 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区域吸收能力评价
6.2.1 吸收能力评价结果与区域比较
6.2.2 省际面板数据检验
6.3 区域吸收能力对O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测度
6.3.1 模型设定与数据选择
6.3.2 测算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政策建议
7.1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层次与水平,丰富“走出去”战略内涵
7.1.1 深入推进“走出去”战略,加强政府宏观政策支持
7.1.2 鼓励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加快国外技术引进步伐
7.2 积极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壮大国内科技发展实力
7.2.1 增强研发督促和激励机制,切实保障研发人员利益
7.2.2 加强核心与关键技术研发,通过创新拉动经济增长
7.3 加大教育与研发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
7.3.1 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效用,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
7.3.2 加大财政教育研发投入,提高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
8.2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